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達官顯貴的眼裏,妓女纏足,才能愈發體現其瘦、小、尖、彎、香、軟的美來,才能使人春情蕩漾,欲火難忍。纏足之所以始於妓女,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供貴族們更舒服地玩弄。
至於妓女的生存好壞,貴族們是很少關心的。像東京“南曲”的妓女顏令賓,一旦得病,則無人光顧了。她強扶弱體,寫下了“氣余三兩喘,花剩兩三枝。話別一樽酒,相邀無後期”的詩句,讓小童子送給她昔日按諸衙門行牒而奉候的朝士郎君,希望他們能為她的死作哀挽之詞。
“香魂竟難論”,“誰來為鼓盆”,這一哀章道出了許多妓女的真實境遇。這不禁使人想起那些與士子發生真實愛戀的妓女,“人間最苦,最苦是分離。伊愛我,我憐伊”。艨艟巨艦,也載不動這沈甸甸的戀情。…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30, 2017 at 1:04pm — No Comments
宋代城市妓女,仿佛比她們所處的那個時代的一般女子更為生動,更賞心悅目,其實,這是一種被精心修飾出來的“人工美”,一顰一笑,一言一動,走坐立睡,喜愛瞋怒,都那麽藝術化,以至可以使人“從頭看到腳,風流往下跑;從腳看到頭,風流往上流”……她們,秀色可餐,媚態如春,不由人不魂銷魄蕩。纖纖的腳,裊裊的腰,能酥軟權傾朝野大員的肌骨;飽滿的乳,含春的面,能化解宦海的險惡,黨爭的酷烈;社稷情,軍馬苦,官場怨,同僚恨,在妓女的溫暖呵護中,統統變作飄渺的雲煙。
妓女,像一乘奇妙的仙槎,將狂放的子弟,輕佻的郎君,落魄的公卿,失意的紳,一一吸束,載駛到愜意的彼岸。這就是為什麽那擁有三宮六院的風流天子徽宗,也要步入這征逐城市妓女的行列的原因。在談到男人與妓女交往的歷史時,不能不首先提到妓…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28, 2017 at 12:27pm — No Comments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與女子渾為一體,這一美妙的比喻,是來自蘇東坡的切身體會。已憶不起是蘇東坡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在杭州時的作為了,反正是蘇東坡以後的杭州太守姚舜明,聽一位曾經侍候過蘇東坡的老娼娓娓道來過——
他一有閑暇,就約許多賓朋遊西湖,次序是:早晨在山水最佳的地方吃飯,吃完飯,讓每位客人乘一只船,選出隊長一人,再各領著幾位妓女,隨便到哪去。吃完中午飯後,再敲鑼集合在一處,登上望湖樓、竹閣等處歡鬧,一直到深夜一二鼓,夜市未散時,他們才拿著燭火回城,引得人們夾道觀看。眾妓女,華服縱馬,踩著月光,異香馥郁,光彩奪人,恍如仙子下界。觀看這支歸還的千騎隊伍,已成為當時杭州的一大勝事。…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28, 2017 at 12:27pm — No Comments
我們還從宋人話本中看到:在宋代城市裏,媒婆給人撮合婚事,首先也是講好女子會很多樂器,以“李樂娘”自譽。一般市民也都要培養自己的子女唱曲,這喚作“教成一身本事”。北宋東京低級吏員之家的慶奴,由於“唱的好曲”,在生活無著流落鎮江的時候,便到酒店“賣唱”為生。
為賺錢而唱的樂伎,由於訓練有素,往往都是歌喉婉轉,字真韻正,使人百聽不厭。至於城市中的舞蹈,可以用《繁勝錄》中的一句話概括:“諸色舞者,多是女流。”最為突出的是臨安,街市上三五成隊的樂人,擎一二女童舞旋,唱小詞,專沿街市“趕趁”……
可以說,歌舞女伎成為宋代城市女伎的主流。金人攻陷東京前,一次來索千名女伎,主要也是限於歌舞伎,就能說明這個問題。但這不等於說女伎僅歌舞一種,在宋代城市中,女伎的範圍是很寬的。1992年2月,河南洛寧縣東宋鄉大宋村出土的北宋樂重進畫像石棺可證——…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52pm — No Comments
一百多個女伎,穿棉襖,著絲鞋,各跨雕鞍花韉驢子,“花裝”成男子模樣,分為兩隊,手拿塗金銀圍的彩畫球杖,直奔場地上立著的一個彩結小球門。一隊的“朋頭”即射手,要將隊員傳給她的球帶射進球門,喚作“入孟”,才算勝利。另一隊女伎,則向前爭占,不讓“入孟”,可搶球供本隊“朋頭”射門。兩隊為此互相追逐,展開搶奪。兩隊女伎無不拼命向前,一直到皇帝賜下優厚賞物,才停止這場比賽。
從語言角度追溯,“孟入”的來源乃是“蜀人打球一棒入湖者謂之猛入,音訛為孟入”。由此可知“入孟”場面一定十分激烈。因為“入孟為勝”,所以有文士在應舉時,就夢見打球一棒“孟入”,一朝他登科,“則一棒孟入之應也”。“入孟”簡直成了成功的別名了。…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52pm — No Comments
女伎
東京,金色的秋陽中,一層又一層的市民,密密排列在寬闊的禦街上,引頸翹望。是歡迎遠方佳賓?還是爭看巡行貴人?都不是,市民是等待著一隊隊在皇宮為上壽活動而表演的女童出來,她們是四百余個容艷超人的妙齡女童啊——
一個個,十七八,尖尖的臉,細細的眼,彎彎的眉,薄薄的唇。頭戴花冠,或著紅黃生色銷金錦繡衣,或紮仙人髻,或卷曲花腳襆頭。她們像穿行春風的楊柳,搖擺著纖柔的腰,移動著細碎的步,紅黛相媚,顧盼生輝………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51pm — No Comments
在中瓦前,有那麽一位上了年紀的“點茶婆婆”,頭上戴著三朵花,老相卻偏要扮個俏容,使逛夜市的市民無不發出笑聲。可是她高門大嗓叫賣香茶異物,則是有板有眼,錯落有致,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伎藝表演。這種吟唱,本是在勾欄瓦舍中唱令曲小調、縱弄宮調的“嘌唱”的一種轉化,因為臨安市井裏的諸色歌吟賣物之聲,就是采合宮調而成的,和“嘌唱”有異曲同工之妙。況且,這位老婆婆,也是受過伎藝訓練的。因為《都城紀勝》說過:不上鼓面的“嘌唱”,“只敲盞者,謂之打拍”。這位點茶婆婆,就是一面唱,一面敲盞,掇頭兒拍板,這表明了她對“嘌唱”的熟練,說她是賣茶湯,不如說她賣“嘌唱”來招顧客為合適。
這種一身二任,將自己的販賣加以伎藝表演的賣茶婆婆,在臨安夜市上不乏其人,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如那一邊唱著曲一邊賣糖的洪進,白發老頭看箭射鬧盤賣糖,等等,統可稱之為“商業伎藝化”。…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50pm — No Comments
夜色
宋代城市又一個深夜。
一陣又一陣,一段又一段,從酒樓、茶館伎藝人指下口中傳來的作樂聲,市民的歡笑聲,絲竹管弦之調,暢懷痛飲之音,傳入深宮,傳到仁宗的耳畔。仁宗不禁問宮人:這是何處作樂?當宮人告訴他說這是民間酒樓作樂,仁宗不由感嘆起自己在宮中冷冷清清,羨慕起高墻外面的夜市生活來了………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49pm — No Comments
自五更就響起的油餅店、胡餅店的搟劑、翻拍,節奏不斷地與桌案輕輕交談,遠近相聞,為市民傳遞去趕早市的訊音。
客店燈燭還未全熄,窗欞已被又一批來貨賣的商販之聲推開了。寺廟的早禱磬鼓還沒有敲,鷹鶻店出售的鷹鶻已被挑選者驚醒,發出了鳴叫。健步如飛的菜農的擔子上閃爍著露珠的晶瑩,閃花了來買新鮮蔬菜市民的眼睛。開門的浴池散發著濃濃的香氣,與不遠處的香藥鋪席上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緩緩飄逸。青衣素裹、白發蒼蒼的婆婆步履從容,笑容可掬,沿街拍打著那高大的朱門,向顯貴之家兜售珍珠。
是勞作奔忙的市民,使城市沸騰了!他們,有木匠、銀匠、鐵匠、桶匠、陶匠、畫匠,有箍縛盤甑的、販油的、織草鞋的、造扇的、弄蛇貨藥的、賣香的、磨鏡的、鬻紙的、賣水的、賣蚊藥的、賣粥的、賣魚飯的、鬻香的、販鹽的、制通草花的、賣豬羊血羹的、賣花粉的、賣豆乳的、貨姜的、販鍋餅餌蓼的………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9, 2017 at 9:52pm — No Comments
晨景
宋城樓上報時之鼓,只不過是一種標示,坊巷市井,直至四鼓後方靜,五鼓又有趁賣早市者,覆起開張。時序,已被商業活動充滿……
晨景
當晨光還在城市臉龐上閃動,巷陌裏已傳來了鐵牌子的敲打聲了——
來自寺院的行者、頭陀,一手執鐵牌子,一手用器具敲打著,沿門高叫著“普度眾生救苦難諸佛菩薩”之類的佛家用語,同時,以他們平日練就的念佛的嗓音,大聲地向坊裏深處報告著現在的時辰………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9, 2017 at 9:51pm — No Comments
經過二十多年的洲際旅行,那曲曲折折的道路,巡回往覆的旅程,長長短短的獨處,我想自己大約當真愛遠方。
小時候,我很喜歡去江邊的錨地和碼頭,我父親帶我去遠洋船上玩的時候,我的心就會像夏天敞開窗子的房間那樣微風蕩漾。
我喜歡看到空蕩蕩的碼頭上,孤獨豎立著粗壯的鐵柱,大船靠岸,纜繩會緊緊繞在鐵柱上面。那樣的情形總能在我心裏激起某種孤獨而愉悅的感情,我想那是我能感受到的向往之情。
在我的幼年,遠洋船還是蒸汽船,粗壯的煙囪上常常拖著一條濃白色的煙。進港時,大船總是掛滿了各種各樣的旗幟,有些是旗語,有些是國旗。這樣的初級世界地理,就是那些在黃浦江上緩緩航行的大船帶給我的,以及身旁散發著白樹油醒腦氣味的父親的指點。…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9, 2017 at 9:49pm — No Comments
要是沒去舊金山,沒找到蓋瑞大街上的東正教聖母大堂,沒在一個清晨教堂裏見到一頭白發的神父,沒說出“上海”二字,沒被人引到教堂幽黯溫暖的一角去見舊金山與上海的聖約翰,沒看到閃爍燭光下古老的花體字寫出的SHANGHAI,沒聽說用一生時間,只畫兩座教堂聖像的菲爾道特神父,沒去教堂對面的俄羅斯咖啡館吃一塊沾滿糖粉的俄羅斯茶點,沒獨自在畫滿憂傷聖像的教堂裏坐著,沒被教堂裏的老人驚喜地打量著輕呼:“你是亨利路的聖母大堂來的!”沒有這一切,我就不會真正理解上海從前的亨利路,現在的襄陽路上的那座教堂。襄陽路上的那座教堂,是伴隨我長大的世界的一部分,從我見到它的第一眼,它就已經是一片白墻,藍色圓頂上也沒畫金色星星,頂上也沒十字架。…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8, 2017 at 3:04pm — No Comments
雖然愛德華·霍普畫的多是紐約州的情形,但我卻每次都真切地想起中西部我生活過的那個小城。
暮色蒼茫中的高速公路,加油站的燈光尖銳地劃開一道明亮但冰涼的光線,那是黃昏時在公路邊見到最多的情形。燦爛無比的陽光射進酒店房間敞開的窗裏,有人坐在床上,一言不發地望著室外,寂寞地縮著不再年輕圓潤的肩膀。霍普一筆一劃地畫出美國式的寂寞和空曠。
沿著公路從愛荷華到伊利諾伊,從密蘇里到明尼蘇達,廣袤的平原上,到處都是霍普表達出的遼闊,和藏在遼闊裏無言的傷懷。那些在大房子下小小的人影,側著臉的女人,在大窗邊戴帽子的女人,獨自站在正在加油的老式汽車旁的男人,明明坐在一桌子同伴之中喝著什麽,卻將臉埋在陰影中的男人。他們只是有點茫然若失,好像卡佛那些有頭沒尾,但令人難忘的短篇小說人物。…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7, 2017 at 1:23pm — No Comments
概論
傷痕與傷逝往事的世界提供給人們豐富的物產,包括對不幸的感受能力,同情的理解,以及由憐憫而生的詩意;對命運真切的觸及;對歷史的想象力和對個人歷史的尊重;對經歷豐富的人由衷的敬意以及從這種敬意開始對趨利和勢利的清洗;自身經歷悲劇時的承受能力和自持能力;對悲傷的審美能力;雖然這些都是內心發生的變化,但終於會在世界發生變化時展現它的光芒。
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5, 2017 at 11:27pm — No Comments
紅紗彩金盤子中間掛著的用菖蒲雕刻成的張天師馭虎像,左右懸圍著的五色蒲絲百草霜,鋪在上面的雕刻的蜈蚣、蛇、蠍、蜥蜴等“毒蟲”,四周簇擁著的艾葉花朵。這些近似草藥的植物混合一處。皇家相信正是這些藥草可以驅瘟,市民也相信在這一天采百草制藥品,可以避瘟疫。市民往往是自和泥,捏人形,用艾做頭,用蒜做拳,塑張天師的“艾像”。端午節,每家門上都要懸掛張天師畫像或“艾像”。有首宋詞風趣地道出其緣由:
掛天師橕著眼直下覷,騎個生獰大艾虎。閑神浪鬼,辟炸他方遠方,大膽底更敢來上門下戶。…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5, 2017 at 10:53pm — No Comments
狂歡上元
美國學者伯高·帕特裏奇的《狂歡史》曾總結狂歡類型,認為一類是與社會道德相一致的集體狂歡行為。他追述古希臘人經常舉行的這種集體狂歡時說道:
所謂慶典一般也是一次規模宏大的宴會,巨額耗資多由國家負擔。人們身著華麗服裝,裝扮成各種神女和追隨酒神的狂女、精靈等等,在全城各處歡歌起舞,互相嬉鬧,開著色情性的玩笑。三四月份要舉行月神節和城市狄俄尼索斯節的慶典,合唱隊為紀狄俄尼索斯唱起了讚美歌,漂亮的男孩們舞之蹈之。夜晚,人們喝得爛醉如泥,然後露宿街頭。
如果撇去希臘的地名和人名,這情景倒與宋代城市的上元燈節頗相吻合,因為上元燈節就是這樣一次與社會道德相一致的集體狂歡行為。…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5, 2017 at 10:52pm — No Comments
如果說乘肩小女的演出是商業性的,而這時上街的舞隊,則完全是娛樂性的。蘇州的燈市上,就有著夾道陸行為競渡之樂的劃旱船舞和水傀儡舞。還有“鉗赭裝牢戶,嘲嗤繪樂棚”等戲耍。臨安的舞隊,則更是規模龐大,花樣百出了,可以說是以人物故事為主,將唱、念、做、打兼容一體的歌舞戲劇大匯演——
像“村田樂”以樂旦、正末扮為一對在農村勞動的夥伴,用唱對念,表現了田野豐收的喜悅之情。“瞎判官”表現的則是戴假面,留長髯,著綠袍,穿靴抱簡的鐘馗形象。他的旁邊有一人用小鑼相伴招,並伴有舞蹈動作。更有勝一籌者,如“抱鑼裝鬼”,他們穿著青帖金花短後衣服,帖金皂褲,赤腳攜大銅鑼,裝成厲鬼,踏舞步而進退。…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5, 2017 at 10:52pm — No Comments
生育
洪邁《夷堅志》曾記述:婺源嚴田農民江四,生活很富裕,行跡卻無賴,妻子初產是個女孩,江四便將其投入水盆,逾時尚活,江痛掐其女兩耳,皆落,如刀割似的,遂死。第二年,江妻又生一兩耳缺斷女,像上次被掐痕跡。裏巷居民認為這是報應,都說若再溺殺,必有殃禍,勸江四存育,江四這才將這個女孩留下來。
這種溺女現象不止安徽一地,福建農村生男至第四子,再多就不養了;女子則不至第三,若再多,臨產時用器貯水,生下來即溺死。北宋朝廷針對這種現象立下了禁賞,可是愚昧的鄉民卻習以為常,鄰保親族皆與隱瞞………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5, 2017 at 10:50pm — No Comments
在鎮江市中心大市口東約200米五條街小學後身出土的一批宋代蘇州兒童嬉戲陶土捏像還可證明:兩位兒童,一位摔倒,臀部著地,右臂支橕,臉上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另一位匍匐於地,右臂環曲,左臂橕前,頭卻高昂。他是將對手摔倒,被對手拖倒在地嗎?雖倒猶榮。旁觀者為三兒童,中間者站立,右側者蹲坐,都在為嬉戲的兩位兒童鼓氣,而左側一位兒童,神態悠閑,盡在默觀。五位兒童,嬉戲觀看,姿勢畢肖,透露出了體育運動已成宋代城市兒童常修一課,同時也使我們對兒童體質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檢閱。
我們又通過另一類《兒童鬥蟋蟀圖》等,又進一步感覺到了宋代城市兒童再也不是唐代周昉筆下的宮廷貴子的模樣,而是帶著普通的城市居民家庭的氣象出現的“市民樣”。巍峨殿堂隱去,市井園圃代之而起,曼回的廊腰,高啄的檐牙,已不再見。一缸一幾,一凳一木,一笑一瞋,一爭一奪,已和日常生活毫無二致,世俗景象已成為宋城兒童生活的永恒背景。…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5, 2017 at 10:50pm — No Comments
嫁娶
在東京,有一富戶為兒子娶一媳婦,剛過三天,就被皇宮中一位指揮官命令入見,結果,泥牛入海無消息,半個月不見人歸來。這事發生在頗得人望的仁宗朝,富戶自然上告到開封府。開封府尹範諷為此毅然去面奏,他對仁宗侃侃而談:民婦既成禮,而強取之,何以示天下?範諷所說的“禮”,即是嚴格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程序而進行的婚姻禮俗,它是維系社會安定發展的重要大禮,怎麼能隨便破壞呢?仁宗聞言極是,立刻降旨,放出此女子,在禦榻前交給範諷帶回。透過這件事看,即使是皇帝,也要擺出一副尊重婚俗的樣子,尤其是在城市裏,講究禮儀,婚俗是千萬馬虎不得的。…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5, 2017 at 10:45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