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他們兩個現在都已去世,他們是兩兄弟,一個是畫家,另一個是醫生。那位畫家自以為是個天才,他驕傲而且暴躁,浮誇自負。他瞧不起自己的哥哥,認為他是個市儈和感情用事的人。不過他自己卻一點錢也賺不到,要是沒有哥哥周濟他,他早餓死了。
奇怪的是:盡管他外表笨拙粗野,卻畫了很多的畫,舉行個人畫展,每次都只能賣掉兩幅,從未超過此數。
最後醫生終於明白他弟弟根本不是個天才,只不過是個二流畫匠罷了。在他為弟弟作出種種犧牲之後,才發現這對他來說是難受的,但他把這一切藏在心裏,秘而不宣。後來,醫生去世了,他把自己的一切留下來給他弟弟。那畫家在醫生的家裏發現了25年來被無名主顧買去的全部油畫,最初他無法理解,經過一番考慮之後,他作出了如此解釋:那狡猾的家夥想作一本萬利的投資呢!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March 19, 2017 at 11:47am — No Comments
作為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國人往往將請客吃飯看成是重要的禮儀,認為觥籌交錯之間能增進友誼、化解矛盾。今天,請客吃飯已作為社會交往的潤滑劑,甚至還有地方官員認為“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產力”、“接待就能出政績”,當然接待的重要性源於被接待對象的“話語權”。如有人形容的:“視察”成了進出飯店的“食查”,“評比”成了接待標準的“攀比”,“驗收”者“宴收”也。公款吃喝風屢禁不止,原因是“來的都是客,個個惹不得”,有無吃請也是衡量個人身價的標準之一。因此吃請花樣翻新,吃了不算,有的酒後還安排洗浴、足療、歌舞、打牌等“活動”。這類事行話曰“飯局”。
“飯局”這一詞匯起源於宋代,歷經千余年的演變,賦予了“局”以賭博、聚會、圈套的涵義。歷代著名飯局如…
ContinueAdded by 美食 庫 on March 19, 2017 at 11:45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Ra Zola on March 18, 2017 at 11:08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Ra Zola on March 18, 2017 at 11:07pm — No Comments
摘要:本文從士庶之間嚴格的婚姻界限、新舊門戶之間的婚姻關系和帝王婚姻關系三個方面談魏晉時期隨著士族經濟和政治地位的迅速崛起而在婚姻觀念方面發生的明顯變化。…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March 18, 2017 at 11:06pm — No Comments
陸昕兄以其新作《閑話藏書》見贈,讀之未竟,也引起我“閑話”“藏書”的興趣,不過我雖有些書,但不敢言“藏”,一是數量少;二是居室無插架之地。
有了書亂堆亂放,沒個章法,只能算是個舊書破書的愛好者和搜羅者。…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18, 2017 at 11:03pm — No Comments
那麽元代出現了多少水滸戲呢?據香港劉靖之《元人水滸雜劇研究》統計有三十六種,現在傳世有十種,散佚的有二十六種。
傳世的有高文秀《黑旋風雙獻頭》、康進之《梁山泊黑旋風負荊》、李文蔚《同樂院燕青博魚》、無名氏《魯智深喜賞黃花峪》、無名氏《爭報恩三虎下山》、無名氏《都孔目風雨還牢末》、又名《大婦小妻還牢末》、無名氏《梁山五虎大劫牢》、無名氏《梁山七虎鬧銅台》、無名氏《王矮虎大鬧東平府》、無名氏《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這些劇本的寫作時間,現已經很難確定。大多研究者認為前六種是元代的、後四種是元末明初的。研究元代“水滸戲”對明代《水滸傳》的影響,主要根據是前六種。…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18, 2017 at 11:02pm — No Comments
如果我們對於宋、元兩代留下的、後來構成《水滸傳》的要素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對於要素的歷史真相、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有所了解,《水滸傳》的許多內在矛盾自然冰釋。因此,總結宋元“水滸”故事形成的要素並加以考辨,弄清其形成及演變的過程,對於深刻理解《水滸傳》和認識其成書過程是簡單而便利的手段。…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18, 2017 at 11:01pm — No Comments
我們還從宋人話本中看到:在宋代城市裏,媒婆給人撮合婚事,首先也是講好女子會很多樂器,以“李樂娘”自譽。一般市民也都要培養自己的子女唱曲,這喚作“教成一身本事”。北宋東京低級吏員之家的慶奴,由於“唱的好曲”,在生活無著流落鎮江的時候,便到酒店“賣唱”為生。
為賺錢而唱的樂伎,由於訓練有素,往往都是歌喉婉轉,字真韻正,使人百聽不厭。至於城市中的舞蹈,可以用《繁勝錄》中的一句話概括:“諸色舞者,多是女流。”最為突出的是臨安,街市上三五成隊的樂人,擎一二女童舞旋,唱小詞,專沿街市“趕趁”……
可以說,歌舞女伎成為宋代城市女伎的主流。金人攻陷東京前,一次來索千名女伎,主要也是限於歌舞伎,就能說明這個問題。但這不等於說女伎僅歌舞一種,在宋代城市中,女伎的範圍是很寬的。1992年2月,河南洛寧縣東宋鄉大宋村出土的北宋樂重進畫像石棺可證——…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52pm — No Comments
一百多個女伎,穿棉襖,著絲鞋,各跨雕鞍花韉驢子,“花裝”成男子模樣,分為兩隊,手拿塗金銀圍的彩畫球杖,直奔場地上立著的一個彩結小球門。一隊的“朋頭”即射手,要將隊員傳給她的球帶射進球門,喚作“入孟”,才算勝利。另一隊女伎,則向前爭占,不讓“入孟”,可搶球供本隊“朋頭”射門。兩隊為此互相追逐,展開搶奪。兩隊女伎無不拼命向前,一直到皇帝賜下優厚賞物,才停止這場比賽。
從語言角度追溯,“孟入”的來源乃是“蜀人打球一棒入湖者謂之猛入,音訛為孟入”。由此可知“入孟”場面一定十分激烈。因為“入孟為勝”,所以有文士在應舉時,就夢見打球一棒“孟入”,一朝他登科,“則一棒孟入之應也”。“入孟”簡直成了成功的別名了。…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52pm — No Comments
女伎
東京,金色的秋陽中,一層又一層的市民,密密排列在寬闊的禦街上,引頸翹望。是歡迎遠方佳賓?還是爭看巡行貴人?都不是,市民是等待著一隊隊在皇宮為上壽活動而表演的女童出來,她們是四百余個容艷超人的妙齡女童啊——
一個個,十七八,尖尖的臉,細細的眼,彎彎的眉,薄薄的唇。頭戴花冠,或著紅黃生色銷金錦繡衣,或紮仙人髻,或卷曲花腳襆頭。她們像穿行春風的楊柳,搖擺著纖柔的腰,移動著細碎的步,紅黛相媚,顧盼生輝………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51pm — No Comments
在中瓦前,有那麽一位上了年紀的“點茶婆婆”,頭上戴著三朵花,老相卻偏要扮個俏容,使逛夜市的市民無不發出笑聲。可是她高門大嗓叫賣香茶異物,則是有板有眼,錯落有致,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伎藝表演。這種吟唱,本是在勾欄瓦舍中唱令曲小調、縱弄宮調的“嘌唱”的一種轉化,因為臨安市井裏的諸色歌吟賣物之聲,就是采合宮調而成的,和“嘌唱”有異曲同工之妙。況且,這位老婆婆,也是受過伎藝訓練的。因為《都城紀勝》說過:不上鼓面的“嘌唱”,“只敲盞者,謂之打拍”。這位點茶婆婆,就是一面唱,一面敲盞,掇頭兒拍板,這表明了她對“嘌唱”的熟練,說她是賣茶湯,不如說她賣“嘌唱”來招顧客為合適。
這種一身二任,將自己的販賣加以伎藝表演的賣茶婆婆,在臨安夜市上不乏其人,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如那一邊唱著曲一邊賣糖的洪進,白發老頭看箭射鬧盤賣糖,等等,統可稱之為“商業伎藝化”。…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50pm — No Comments
夜色
宋代城市又一個深夜。
一陣又一陣,一段又一段,從酒樓、茶館伎藝人指下口中傳來的作樂聲,市民的歡笑聲,絲竹管弦之調,暢懷痛飲之音,傳入深宮,傳到仁宗的耳畔。仁宗不禁問宮人:這是何處作樂?當宮人告訴他說這是民間酒樓作樂,仁宗不由感嘆起自己在宮中冷冷清清,羨慕起高墻外面的夜市生活來了………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March 18, 2017 at 10:49pm — No Comments
陳鼻為什麽生了一只與眾不同的大鼻子呢?這事兒大概只有他母親能說清楚。…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18, 2017 at 10:43pm — No Comments
先生,我們那地方,曾有一個古老的風氣,生下孩子,好以身體部位和人體器官命名。譬如陳鼻、趙眼、吳大腸、孫肩……這風氣因何而生,我沒有研究,大約是那種以為“賤名者長生”的心理使然,亦或是母親認為孩子是自己身上一塊肉的心理演變。這風氣如今已不流行,年輕的父母們,都不願意以那樣古怪的名字來稱謂自己的孩子。我們那地方的孩子,如今也大都擁有了與香港、台灣、甚至與日本、韓國的電視連續劇中人物一樣優雅而別致的名字。那些曾以人體器官或身體部位命名的孩子,也大都改成雅名,當然也有沒改的,譬如陳耳,譬如陳眉。
陳耳和陳眉之父陳鼻是我的小學同學,也是我少年時的朋友。我們是1960年秋季進入大羊欄小學的。那是饑餓的年代,留在我記憶中最深刻的事件,大都與吃有關。譬如我曾講過的吃煤的故事。許多人以為是我胡亂編造,我以我姑姑的名義起誓:這不是胡編亂造,而是確鑿的事實。…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18, 2017 at 10:37pm — No Comments
尊敬的杉谷義人先生:
分別近月,但與您在我的故鄉朝夕相處的情景,歷歷如在眼前。您不顧年邁體弱,跨海越國,到這落後、偏遠的地方來與我和我故鄉的文學愛好者暢談文學,讓我們深受感動。大年初二上午,在縣招待所禮堂,您為我們做的題為《文學與生命》的長篇報告,已經根據錄音整理成文字,如蒙允準,我們想在縣文聯的內部刊物《蛙鳴》上發表,使那天未能聽您演講的人們,也能領略您的語言風采並從中受到教益。…
Continue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18, 2017 at 10:35pm — No Comments
是很仿徨的一晚,搖電話找遍可以傾談的朋友,都不在家。人,就是這樣,有時無可奈何地孤獨。
本來不想寫自序,然而,此夜面對四壁,當我想起未來的日子遙遙無寄,疲累而又灰心時,我惟一挽救自己的方法,便是攤開稿紙,一句一句地寫。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需要寫作。
書裏邊很多話,其實是我在自己解慰自己。當然,我永遠找尋陽光,找尋希望,文章裏朝氣勃勃的話,不少是我在痛苦死亡幾回後,掙紮著支持自己的東西。不要問我有什麼值得灰心的事,不要批判我有沒有痛苦的資格。…
Continue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8, 2017 at 8:49pm — No Comments
中
這一天又是一天初冬好天氣,午前十一點鐘的時候,他急急忙忙的洗了手面,套上了一雙破皮鞋,就跑出到外面來。
在藍蒼的天蓋下,在和軟的陽光里,無頭無腦的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他才覺得饑餓起來了。身邊摸摸看,他的皮包里,還有五元余錢剩在那里。半月前頭,他看看身邊的物件,都已賣完了,所以不得不把他亡妻的一個金剛石的戒指,當入當鋪。他的亡妻的最後的這紀念物,只值了一百六十元錢,用不上半個月,如今也只有五元錢存在了。
“亡妻呀亡妻,你饒了我吧!”…
ContinueAdded by 朋豐 婆鳳 on March 18, 2017 at 8:15pm — No Comments
抒情傳統,指的是中國古典文學以「抒情」為核心精神。這個說法由陳世驤發其端,高友工振其緒,並由臺灣一群學者繼承、批判與反思。[1] 繼承「抒情傳統」論述的學者,大多以古典詩學中的「言志」、「抒情」、感物」、「緣情」等詩學語彙為線索,描繪古代文人追尋自我、擺脫群體、勇於創新的精神,並以「個體自我」的呈現為文學價值所在。簡而言之,「抒情傳統」是學者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價值定位」。這個說法甚有影響力,今日「抒情傳統」已成為文學史研究的一個範式,引來正反不一的評價。[2]
由於鄭毓瑜(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是「抒情傳統」研究中,甚有開創性、思辨性與影響力的學者,本文嘗試透過對其兩本著作《引譬連類》、《姿與言》,呈現她在「抒情傳統」方面的視界。
引譬連類:中國古代的思維方式…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8,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文化的衰頹:史學大師巴森的12堂課》(The Culture we deserve: A Critique of Disenlightenment),以下簡稱《文化的衰頹》)集結了美國著名文化史家雅克‧巴(Jacques Barzun),在70、80年代發表的評論文章。作為一位長時間關懷人類文化的史家,巴森的評論包含了許多歷史案例,在文中對文化現況提出看法,並舉出可能的解決之道。…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March 18, 2017 at 8:00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