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文化的衰頹:史學大師巴森的12堂課》(The Culture we deserve: A Critique of Disenlightenment),以下簡稱《文化的衰頹》)集結了美國著名文化史家雅克‧巴(Jacques Barzun),在70、80年代發表的評論文章。作為一位長時間關懷人類文化的史家,巴森的評論包含了許多歷史案例,在文中對文化現況提出看法,並舉出可能的解決之道。
《文化的衰頹:史學大師巴森的12堂課》封面。 來源:http://goo.gl/rttV46
本書共收錄十二篇文章,涉及藝術、歷史、教育等領域,每篇都具有可單獨閱覽的獨立脈絡,同時又有巴森的個人思想貫穿其中。他在第一章〈高雅而枯燥的文化〉中,先試圖定義所謂的「文化」。對於這個在不少人眼裡看來模糊不清的詞彙,他帶點精英主義的口吻指出,不是任何社會現象都可稱之為文化,應該是指範圍更狹隘,並且能改善自我的事物:
我所指的文化是與心靈和精神有關的傳統事物,是透過接受某種思想而獲得旨趣與能力;簡言之,也就是那種在過去被稱為涵養(Cultivation,也就是自我涵養)的種種努力。
也就是在此定義下,巴森憂心忡忡地指出他衰頹的文化現況:
表面上來看,我們以極有效率與充滿敬意的方式來處裡這數量漸增的文化寶,任誰都可以提出此一主張。…然而,在此我還是要大膽提出一個想法:我們的文化涵養在品質方面逐漸走下坡,值得崇敬的文化也越來越少。
具體來講,巴森批評現代社會將文化交給所謂的專家研究後,普羅大眾得到的不是更有價值的涵養,而是條理分明、枯燥瑣碎的學問。往昔人們接觸文化時的深層感動,被賣弄學問的自我滿足感所取代。在這樣的狀態下,偉大藝術家創作的作品,還能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促進個人涵養的文化,成了相當大的疑問。從這點來看,也就不難理解巴森何以在第三章〈查閱、校對〉中,批評許多字典與參考書籍,只顧者收集零散資訊,一昧追求以創新為名的與眾不同與深奧難解。但真正有能力之人,根本不會去使用這麼麻煩的書籍;而沒有能力的人,也無法從中得到有用知識。他形容字典編撰者:「就像五金店老闆似的,總喜歡把雜七雜八的東西丟進垃圾桶,從外觀去判斷內容」。
巴森在第五章〈批評家的價值何在?〉提出的文化批評更是有趣。他認為批評家對藝術家而言,應扮演著「助產士」的角色,藉由評論協助傳播藝術,使之能更為人所知。他以莎士比亞為例,名聲來源除了作品本身,還有大量的後世評論奠定了其在文學史中的重要地位。但現在的批評家,就如同許多學術圈內的知識份子,縱使精於分析,也僅將藝術視為研究對象。最後的結果是,他們過於膨脹的自我中心為了追求與眾不同,發表許多看似精美,實則不知所以然的評論,反倒阻礙眾人感受藝術。巴森就在此舉了些實際案例:「如果能好好控制主題,再加上一點反諷,就能讓情緒的前景與背景有所收斂」、或是「顏色與形狀這兩種形式要素的交互作用,造就了和諧與緊繃的力量…,至於那由主調語色塊邊緣構成的直線構圖,則是在畫面的四處形成了某種統一的律動。」這類評論大量採用形容詞與專有名詞,卻對藝術品的樣貌與內涵,缺少了直觀且真誠的描繪,使之披上相當乏味的外衣。
莎士比亞作品人物的行進隊列,由19世紀不知名畫家創作。這幅畫再次突顯出莎士比亞的名聲,更來自於後人的屢次評論及推崇。 來源:https://goo.gl/pLGDjr
本書收錄的文章完成距今至少超過30年,內容卻不因時間而失去重要性,譬如第四章〈如今歷史何在?〉,以及第十章〈單一歷史原因的謬誤〉再次討論歷史的意涵與價值。巴森認為,假使歷史真能有任何助益,在於前人經驗可當作寶貴前例,協助我們下判斷。巴森所講的,不是那種歷史總會不斷上演,所以可預測未來的簡單論調,而是一種更深層,更具個人啟發性的感受。「學史並不是為了獲得什麼公式或妙方」,巴森很清楚地解釋學習歷史的價值,「是為了培養一種熟稔世事的直觀能力,藉此判斷哪些事情是可能性較高的,以及哪些東西是較為重要。」他也注意到有人會對歷史真相的確定性提出疑問,尤其是同一歷史事件往往會有許多說法。但史家的任務不是毫無闕漏、完整無缺地說出一段過往;世上只有上帝,才有辦法真正掌握歷史事件的全貌。
更重要的是,巴森也打從心底不認同以「單一因素」解釋歷史的作法。假使真心相信如此,所有的人物動機及事件發展,都會被簡化成某種公式或理論。從這種角度看歷史當然非常輕鬆,卻也是在便宜行事。他強調,學習歷史最有價值的部分,不在於找出一條可預測未來的規則,而在於擴展我們的視界:「了解歷史讓我們在見識與與接觸事物之餘,還能為事物賦予額外的意義:不是那種包羅萬象的單一意涵,而是許許多多跟所有事物或場域一樣真實的聯想。」雖未言明,但這也就是巴森所提到,能促進個人內涵的文化。
巴森的文章就像盛開花朵的庭園,處處都有精采之處,卻因為如此,短時間內難以掌握全貌。再加上本書所有文章,從一開始就是不為了寫成一本書而規劃,雖有個人思想為主脈絡,難免都還是會影響整體性。簡言之,這不是一本容易閱讀的作品。
但顯而易見的是,巴森可說是滿懷熱情地在批判文化現況。他的想法帶著悲觀傾向,但並不因此就認定這個世界早已了無希望,眾人只能等待末日降臨。最後一章〈展望二十一世紀〉記述他在70年代看到的21世紀,是個國家信任感崩壞,人民與當權者嚴重對立,不滿者以暴力追求變革,充滿自我毀滅的可能性。況且,隨者物質文明越來越進步,過去的老問題如貧富差距等,看起來不僅未能解決,還有越演越烈的趨勢。許多的跡象顯示,「衰頹(墮落與崩解)是可能的,而且可能性的確很高。」考量到這篇文章是全書中最早完成,再對比前面十一篇更晚期完成的文章,就能發現巴森身為一名知識份子,其志向不只是批評,還在於提出有意義的反思。
受「公民不服從」啟發的金恩,積極爭取非裔美國人的權利。但巴森認為,70年代有許多的抗議其實早已跳脫公民不服從,破壞這個概念的價值,並單方面帶來暴力與不安。來源:https://goo.gl/mNJzgc
我們的文化是否真如巴森所言,正處在衰頹的道路上,恐怕是個短時間內還無法解答的疑惑,仍待後人以更宏偉的視野分析一二。但巴森的言談,就像歷史上的許多熱心知識份子,關注的不只是他們的學術成果,更在於這個世界的種種,並歸結其所認定的解決之道。可以預料的是,眾人不見得能一致認同巴森的批評與建言。但比起這點,逼迫眾人好好地思考是他更大的貢獻。因為持續思考,讓這個世界不斷革新、抑制衰頹,進而有機會朝向我們所認定的美好狀態演進,縱使在這過程中難免遭遇預期外的挫敗。(收藏自 說書網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