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昨天(當地時間17日早上),詩人德里克·沃爾科特“毫無征兆”地長逝於他在聖盧西亞的家中,享年87歲。得知這一消息後,我隨即寫下了如下詩句:“一個偉大的詩人離去了/有人在讀他的詩/有人會寫文章悼念/而我走到一幅畫前/突然間,那畫框變成了窗口/整個荷馬以來的大海/向我湧來……”
不像布羅茨基的英年早逝,帶給我們以震驚和哀痛,沃爾科特的離去,讓我想到的是他自己雄偉而從容的詩句,或者說,我是在傾聽那“偉大的六音步詩節”是怎樣“拍岸到達終點”。(見《海葡萄》)
…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November 28, 2018 at 7:16pm — No Comments
一
在喜瑪拉雅山的另一端,那個叫印度的國家,在我們的心目中,總是披著神奇、美麗、甚至不可探測的面紗。
真的,印度曾是我們的“西天”,是中國人朝聖取經的所在,是信佛者和幻想者靈魂超脫的天堂。
可以想象,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會誕生出多少優秀的人物!
但是,對中國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甘地,一個是泰戈爾。而在這兩個偉人中,泰戈爾仿佛對我們更接近,更具體,更有傳感性和獨特的魅力。…
Continue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November 28, 2018 at 12:22am — No Comments
一某地有個男子,太太不很機靈。他很愛妻子,但是因為妻子的遲鈍,常常生氣動肝火,說些相當惡毒的話,讓妻子頗為困惱。每次,她都哀嘆自己如此愚蠢,不免有所抱怨。
“你一定打從心底後悔娶了我這個笨太太,對不對?一定這樣。”
“嗨,很後悔。”
“真的?”
“真的。可是現在後悔也來不及,只好認了。”
“我不希望這樣!我不希望這樣!”妻子哭泣。二“女人真是難以理解的動物。”…
Added by Easy Tree on November 28, 2018 at 12:15am — No Comments
【摘要】民間外交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大致經歷三個階段 :人民外交時期,打開了新中國與外界的聯系 ;民間外交時期,改革開放後超越意識形態廣泛締交並為經濟建設創造出良好的氛圍 ;新世紀以來的人文外交時期,其主要任務是傳播中華文化,增強中國話語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和諧世界貢獻力量。
民間外交是新中國外交的一大特色,並與時俱進地不斷發展。時任外交部長陳毅曾指出:“靈活運用政府外交和民間外交兩種形式,特別是廣泛開展民間外交,是新中國在國際關係中的一個創舉。”新中國領導人對民間外交一貫非常重視,並且立足於中國的具體國情,緊扣世界形勢的變化,適時地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民間外交思想。毛澤東、周恩來提出了人民外交、“以民促官”思想,鄧小平提出民間外交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21…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November 27, 2018 at 11:42pm — No Comments
整合資源是大勢所趨,留學生團體責無旁貸
張銳(高盛顧問有限公司資產資源總監):
中國大陸應在主要國際組織中扮演重要角色,佔據重要位置。但事實是自從章晟曼離開後,世界銀行就再也沒有來自中國的高級官員。而印度、巴基斯坦甚至許多非洲發展中國家,都在花費極大精力把他們國家的人安置到哪些重要國際組織裏去,以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在調整和處理有關國家有關領土等敏感問題時,國家需要對不同的政府機構或部門進行協調。比如,目前比較複雜的對日關係問題。…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November 27, 2018 at 11:29pm — No Comments
民間外交是營銷中國的有效手段 留學生對此擁有更大發言權
湯敏(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在國際上已經舉足輕重了,但是國際上對中國的了解還是非常貧乏,中國非常需要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因此,通過民間使中國在國際上有個好形象,這對中國經濟和企業至關重要。 …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November 27, 2018 at 11:23pm — No Comments
對不同國家不同人群營銷手段要因地制宜
王波明(中國證券市場研究中心總幹事、《證券市場周刊》社長):
我們對美營銷中國,首先要搞清楚我們營銷的主要對象是誰。剛才幾位也都講了,美國社會主要有商界、媒體、議員、老百姓等幾大人群。我覺得我們主要營銷對象應該是商界中對美國經濟領域有決策權的人士,媒體中對輿論導向有影響力的精英,國會中對政策與立法有投票權的議員及其助理。
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影響像《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時代》周刊等這類有影響力的媒體,讓它們的記者對中國的報道客觀一點、公正一點甚至稍微向我們傾斜一點,通過它們再去影響美國公眾,可能效果更好,輻射面更寬。…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November 27, 2018 at 11:19pm — No Comments
在美國佐格比公司所進行的美國人對華意識調查的結論中,我們也有相同的體會。這個研究包括以下人群:普通民眾、美國華裔、美國精英、美國國會議員助理等4 個群體。美國普通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總體是增加的,美國國會助理對中國的印象是相對負面的,他們認為中美關係變壞的可能性是更大的。68%的美國人認為中國還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而臺灣是一個民主地區,所以導致普通美國人不太支持兩岸的統一。
在2004年對華最關注的問題調查中,美國公眾所關注的中國問題表現得比較分散。46%的人群表示最關注中國公民的法律權利問題,21%的人群表示最關注由於中國的低成本商品所帶來美國勞工的失業問題,20%的人群最關注中國軍事現代化問題,同時還有19%的公眾表示最關注中國的環境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在2004年,美國人對於其所關注的中國問題表現出了與自身的經濟利益、生活狀況和國家安全的密切相關性。…
Continue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November 27, 2018 at 11:11pm — No Comments
2005年2月23日,由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理事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主持,歐美同學會商會2005委員會在北京長安俱樂部舉辦了“營銷中國暨中國民間外交”圓桌論壇。來自社會各界不同領域的近百名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參加了論壇,大家就如何充分發揮留學歸國人員優勢,通過民間外交手段,向國際社會營銷中國等話題,展開了積極熱烈地討論。
本次圓桌論壇,組委會還邀請了多位傳媒界資深人士與會,他們是: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學子》專版主編陳樹榮、商務周刊社長藍戍、中華英才副總編李偉中、中國投資副總編周建莉;此外,2005委員會秘書處還邀請了部分在京社會團體負責人參與交流,他們是: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秘書長楊平;中國企業家論壇執行秘書長張洪濤;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秘書長趙大興;龍脈傳奇中小企業聯盟會長助理夏皎玉。…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November 27, 2018 at 11:05pm — No Comments
未來和松果一起到來
在這場和我們越來越近的雪裏
不要太大聲
它們還沈浸在
旅途的夢中
在我的指尖的河流
你能看見
血液正在凍結
這是一切都該休息的季節
1997年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November 27, 2018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於一切的記憶之中,燈——或者就說是火亮,最能給我一些溫煦之感。這不能說到只是過去,現在和將來也都是如此罷。但是還要加以一點說明的,我並不喜歡那十分堂皇耀目的華燈,(甚至於我還許背臉去,)我愛著那若有若無像鬼火一樣,像晨間的微光一樣,像映在水中的晚霞一樣的……
想到最早的事,就是小的時節,在晚間為仆人背了送到家中去,總是有另外一個仆人提了紙燈籠走在前面,我愛著那燈,我睜大了眼睛在望著;可是漸漸地那搖搖幌幌的光暈會使我的眼睛溫柔地疲倦了。而那擺著的黃黃的光亮,卻一直好像在我的眼前,雖然我已經閉上了我的眼睛。…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November 27, 2018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相傳春秋時代有大名家西門豹革除河伯娶婦的故事。西門豹是不迷信鬼神的,他的決定救了無數少女的生命。
恩格斯寫了一本書,叫《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書中說到由於夢而產生靈魂的觀念。因為人會做夢,但野蠻人不懂做夢的原因,才想出人有靈魂,睡著時它能離開身體而出遊。有時夢中與鄰人吵架,第二天他會去找他相罵。原始人想像,人醒來時,靈魂仍走進肉體中去,但人死後,肉體爛掉了,怎麼辦呢?靈魂就成為鬼。各個民族,不謀而合都有這種思想。
經過幾十萬年的發展,由此種思想幻想出多種妖魔鬼怪、神化菩薩等種迷信。有的迷信是群眾幻想出來的,也有的迷信是職業者製造出來的,再加上專制皇帝的壓制思想和愚民政策,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清朝的八股文,歷代皇帝想盡方法來束縛人民的思想,迷信遂得到發展。有的迷信是職業者蓄意製造出來騙取群眾錢財的,只顧自己獲利,不管別人和社會受害。…
Added by KyrGyz on November 27, 2018 at 8:37pm — No Comments
還有一種傳說,說死了的人,要是沾了「陽氣」,會忽然動起來。只要向活人吹一口氣,活人就會被他吹死,叫做「詐屍」。這類傳說非常之多,講起來有時簡直把小孩嚇怕。這怎麼解釋呢?我們說:死了的人要腐爛,屍體在腐爛的過程中,內部積了很多臭水(普通叫做屍水,是肉體腐爛化成的),還化成很多氣體,因此屍體要膨脹,使全身都變粗了,這時手和腿就會微微向兩邊伸開,五個手指也會脹開來,好像屍體動起來了。其實這全是自然現象,是腐爛時的現象,沒啥奇怪,可是一謠傳起來,就疑神疑鬼了。
對於這問題,還有些人說:死屍一遇到很強的電流的時候,可能會活動起來,我們以為如果用適當的電流刺激活著的肌肉組織,一定會引起肌肉的收縮,可是強的電流,決不能讓已經死了的整個屍體活動起來行動。死人呼吸已早停止,決不會再吹氣,所以殭屍能吹死人或用臂膊把人夾死的話都是毫無理由的。…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November 27, 2018 at 8:34pm — No Comments
2.眼花或幻覺——有些身體不健全的人,常常會自以為遇見了鬼。其實這也是一種生理現象。因為有時候,人的身體不好,人的精神不好(就是所謂「陽氣不高」),忽然從亮的地方到黑的地方,眼睛花了,會覺得眼前有一點亮光閃動,或者有一個黑影溜過。迷信的人,就以為是見了鬼了。實在是眼睛昏花或幻覺。
3.鬼火——晚上到野外,特別是到叢葬的地方,常常會見到有一團團的綠火,在空中飄來飄去。迷信的人,就說這是鬼火,其實呢,這是磷火。
磷是很容易燃燒的,我們用的火柴,通常都是用磷作引火物,還有一種紅頭火柴,藥頭是用黃磷做的,只要在任何粗糙面上用力一擦,就會發火。晚上用這種火柴輕輕在牆上一擦,就會有一線綠光,鬼火和這是同一道理。…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November 27, 2018 at 8:32pm — No Comments
迷信的起源:
動物有沒有迷信呢?動物沒有迷信,只有人類才有迷信。這種迷信,是在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發達到一定程度時產生的,這也是歷史發展所不可避免的。
因為人類自從創造了工具,知道使用棍棒和石器以後,生產力就提高了一步。在這個生產力的基礎上,在勞動的過程當中,人類的腦子逐漸發達,就開始使思想進步。比方有塊大石頭搬不動,就知道用木棒撬一撬;有個硬殼果牙齒咬不碎,就知道用石頭敲一敲。又因為人們是集團生活著,在集體出外打獵的條件下,大家需要彼此商量著怎樣去打獵,就又產生了語言。因為語言的產生,反過來又給了思想的發達以影響。…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November 27, 2018 at 8: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November 27, 2018 at 8:30pm — No Comments
哺乳動物與其他動物不同,是胎生而不是卵生,只有鴨嘴獸和針鼴鼠是例外。胎生動物的胎兒在子宮內藉著胎盤從母體的子宮裡吸取養料,卵生動物一切養料都存在卵內,比方雞卵的卵黃、卵白就全是養料,胎兒在卵內慢慢成長,等到卵內的養料用完,就破殼而出了。哺乳類種類很多:有的是吃草動物,如馬、牛、驢、羊等,腳上都長有蹄子,也叫有蹄類,它們是不會爬樹的;還有一種食肉動物,如虎、豹、貓等,都長了快牙利爪,它們有的也能爬樹,但是在地上生活的。如有人問:猴類是從哪種動物變來的呢?我們以為:猴類生活在樹上,吃些果子及小蟲等,完全不像虎豹等食肉類,可見不是從虎豹變來的;其次,不會爬樹的動物更不會爬上樹去。因此,猴類應從別一類的動物變來的。有些動物身體比較小,叫做擬猴類,生在印度等處,與猴類有點相像,也生活在樹上,但人類最早的祖先也不像從它們變來,大概早先有更原始些的,即不專化的哺乳動物爬到樹上去生活,經過了很長一個時期的進化,變化成了猿猴。…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November 27, 2018 at 7:16pm — No Comments
生物的進化過程
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樣來的?關於這個問題的前一部分有幾種多少有點不同的說法,現在講的是最普通的一種說法。
地球當初不是像現在一樣的固體,乃是一種熾熱的熔融的物質,經過很長久的時期,溫度降低,才在表面凝結成一層硬殼,就是地殼。今日從地面上掘下去,掘地愈深,溫度就愈高,可見近地球中心比表面熱。還有,火山能噴出熔融的岩漿,經過冷卻,就在地面上凝結成為硬的岩石。這些就說明直到現在地球內心仍是熾熱的熔融的物質,被地殼包圍壓縮得很緊,不能流出來,但是在地殼薄弱的地方,有時能噴出來,就有火山噴發的現象。…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November 27, 2018 at 7:1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KyrGyz on November 27, 2018 at 7:14pm — No Comments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人是由一種和猿猴相像的動物變化來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有好幾種證據:
第一,形態上的證據:現在的人和現在生存的高等猿猴即類人猿,如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等,在身體的結構上很相像。比方說:人的牙齒是三十二顆,高等猿猴的牙齒也是三十二顆。人的指甲是扁的,高等猿猴的指甲也是扁的。人的胎兒,在很小很小的時候,也有尾巴,不過胎兒一天一天地長大,尾巴卻不但不跟著一天一天地長大,反而退化了。尾巴骨本來有五塊,後來合併成一塊了,所以等到胎兒生下來,就沒有尾巴,而只有尾脊骨了。還有,人的胎兒在三四個月的時候,身上有比較長的毛,等到胎兒快要出生的時候,毛脫落了。這些變化的情況,都說明人是由一種和猿猴相像的動物變化來的。…
ContinueAdded by KyrGyz on November 27, 2018 at 7:1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