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我一個自傳里,我曾經提到過水給我的種種印象。檐溜,小小的河流,汪洋萬頃的大海,莫不對於我有過極大的幫助,我學會用小小腦子去思索一切,全虧得是水,我對於宇宙認識得深一點,也虧得是水。
“孤獨一點,在你缺少一切的時節,你就會發現原來還有個你自己。”這是一句真話。我有我自己的生活與思想,可以說是皆從孤獨得來的。我的教育,也是從孤獨中得來的。然而這點孤獨,與水不能分開。…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 2019 at 9:34am — No Comments
本來以為,做女人是很好的一回事,從沒考慮過做女人有沒有自卑感的問題。
當然,我有男人所沒有的顧忌。
我怕丈夫或者男朋友比自己年紀小,因為怕別人笑老妻少夫。而男人,卻沒有嫌妻子年輕的。
其實,我並不以為妻子大過丈夫有什麼不妥,兩個人一起,愉快幸福便很理想了,誰比準大實在沒關係。
對比我年輕的男子有抗拒感,只因“比他老”的恐懼。
然而,為什麼男人不怕自己比妻子老,女人卻要怕自己比丈夫老?…
Added by Bleach on June 1, 2019 at 9:34am — No Comments
有天黃昏,一位騎馬往海邊趕路的男人來到了路邊的旅店。他和往海邊趕路的人們一樣,很相信夜里人們的行止,他下馬以後,就把馬掛在店旁的一棵樹上,然後走進旅店。
午夜,一個小偷趁人們都已入睡,將馬盜走。
次日晨,旅行者醒來,發現馬被人盜走,他痛惜不已,為失去了馬,也為有人竟然心懷偷念。
這時,房客們走來,站在他四周議論起來。
“你真傻,怎麼能把馬拴在馬棚外面呢?”
“更傻的是,你不曾把馬腿捆紮一下。”…
ContinueAdded by Copil on June 1, 2019 at 9:33am — No Comments
寧波灘簧土名叫做“串客”。最初原是農民們自己扮演自己欣賞的,現在雖有許多靠灘簧吃飯的人,住在鄉間,所謂“串客班”,有許多還是非職業的組織。
“串客”自清末便入禁例,原因是它“誨淫”。但禁盡管禁,演還是演。東錢湖西岸幾個漁民村落,每逢漁汛過後,打魚漢子回家歡樂的時節,演起“串客”來,一個村落,常接續演至幾十天。有許多地方若房屋遭火,火後須以“串客”謝火神,儼然一種成規。大概愈是所謂“不開通”的地方,演唱的愈多;開通地方,士紳多,警察易到,就演唱也只好偷偷摸摸地秘密進行了。年青的種田漢子,他們不但愛聽,且有許多想上臺唱給他人聽。趁閑暇學腔調,學姿勢,背唱辭,背“向口”,和他種戲迷沒有兩樣。他們利用著一點點的識字能力,從五六個銅子一冊的唱本上,學習戲中辭句。唱本中別字簡字俗字滿眼都是,他們全從聲音上去領會,論了解,卻比任何“讀書人”都迅速。…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une 1, 2019 at 9:32am — No Comments
現在我們再來談談“風骨”。劉勰說:“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呤鋪辭,莫先於骨。…‘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生焉”《文心雕龍·風骨》。對於“風骨”的理解,現在學術界很有爭論“骨”是否只是一個詞藻(鋪辭)的問題?我認為“骨”和詞是有關係的。但詞是有概念內容的。詞清楚了,它所表現的現實形象或對·於形象的思想也清楚了。“結言端直”,就是一句話要明白正確,不是歪曲,不是詭辯。這種正確的表達,就產生了文骨。但光有“骨”還不夠,還必須從邏輯性走到藝術性,才能感動人。所以“骨”之外還要有“風”。“風”可以動人,“風”是從情感中來的。中國古典美學理論既重視思想——表現為“骨”,又重視情感——表現為“風”。一篇有風有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這就同歌唱藝術中講究“咬字行腔”一樣。咬字是骨,即結言端直,行腔是風,即意氣駿爽、動人情感。…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une 1, 2019 at 9:31am — No Comments
第一次到你的家,那是個夏天。那時,我剛到國外,進入一個陌生環境。當多佛白色海岸越來越遠時,我離你就近了。我從火車轉地鐵到你家。我記得你住在林蔭道,就在林蔭廣場不遠,附近有公墓和磨坊。
我們一起經歷那場大浩劫,沒想到會在異鄉見面。
那是一個老房子的頂樓,我就像回自家一樣,你陪我去河邊。
河上的霧那時像畫一樣朦朧,沒有不快樂的理由。…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June 1, 2019 at 7:50am — No Comments
少年美酒,鮮花怒馬。花前月下,對酒高歌。
江湖可不是這樣; 江湖和朝堂一樣,只有無盡的野心。
他喜歡我對他好,但是他不喜歡我。
如果班主任是Angelababy,語文老師是楊洋,數學老師是楊冪,英語老師是鄭愷,物理老師是陳赫,生物老師是陳偉霆,地理老師是范冰冰,政治老師是鄭爽,歷史老師是張傑,舞蹈老師是易烊千璽,化學老師是吳亦凡,音樂老師是王源,體育老師是李易峰,主任是趙麗穎,外交部長是謝娜, 校長是何炅! 別說清華,北大!哈佛我都考得上。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June 1, 2019 at 7:44am — No Comments
風雅已息,只論生死!
妳可以一杯滾水燙死我,也可以一杯冰水冷死我;但不能一杯溫水耗著我,我要的是黑白分明,直接利落。
美人三顧,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三顧傾我心。
天空的繁星零零散散,仿佛即將畢業的我們,零散卻落在同一片天地。
你想像中的江湖是怎麼樣的。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June 1, 2019 at 7:41am — No Comments
二十四橋扇,
正面有橋二十三,
明月、清風、安平、風雨、花滿、
五平、玉帶、五音、觀月、聽風、
登廬、紫煙、月息、葉起、雪來、
夜歸、琴音、七決、花響、塵滅、
冬聲、春雷、季曉,極盡風雅之氣。
反面只有橋一,名曰斷。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June 1, 2019 at 7:25am — No Comments
生是大夢,死是大覺。我以一槍入逍遙,助你重登天啟乘龍位!
座位前,座位後。 男孩衣服背上開始出現藍色墨點。 一回頭,女孩的笑顏,讓男孩魂縈夢系了八年,羈絆了一生。
天天都能見面哦,你住的也不遠 , 從來就不曾煩惱過時間。在同一個校園,看同樣那一張臉,想不出未來又會如此的改變。
畢業那天不許哭,我們要微笑著滾蛋。
三十年生死兩茫,兩百里孤墳守望。夜來殘魂還鄉,誰對那銅鏡梳妝?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June 1, 2019 at 7:23am — No Comments
自在有枷鎖,逍遙任我行。
因為只有自己先看不起別人,才能不被別人看不起啊。
每到畢業季都是校園嫁人的日子。
地獄底層見光明;雲霧皆散見明月。
好羨慕你,你可以選擇愛我或不愛我,我只能選擇愛你或更愛你。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June 1, 2019 at 7:21am — No Comments
蝶化竟成辭世夢,鶴鳴優作步虛聲。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這一世欠的太多,也就結伴久一些,欠的太少,還完了,也就散了。
老師所做的決定可以毀了學生的一輩子,也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
九霄驚龍不見天,萬城悲歌月不圓。 龍見荒臺西江月,夫子紅顏好少年。
那年,我有一個同桌。他仿徨,我迷茫;他神經,我失常;他浪蕩,我瘋狂;他禽獸,我流氓。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June 1, 2019 at 7:19am — No Comments
難過了,可以假裝快樂,和別人一起興奮時就能遺忘了自己 難過了,仍然安慰別的傷心者,你會發現自己也在受益。
當局者迷而已,有誰不曾難過?有誰還會記得過去的,不再從來,又何必去苦想。
難過了,默默的將自己隱藏起來,讓空虛掩蓋一切 難過了,閉眼傾聽周圍的聲音,讓自己沈浸在喧囂中 難過了,不必告訴別人,自己的悲傷為何要別人也承擔呢。
忘掉。 用微笑渲泄悲傷 難過沒什麼大不了,重要的是以後要活得好。 不再遇到難事就向人傾吐心聲,自己默默承受就好。
難過了,不要告訴別人。 難過了,戴上耳機,漫步校園。 難過了,吃自己喜歡的東西。 難過了,靜靜的蹲下來抱著自己,讓眼淚盡情的灑落。
難過了,拿著鏡子看看此刻的自己,讓真實浮現眼前。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June 1, 2019 at 7:13am — No Comments
哪裏是故鄉不重要的,哪裏有你在意的人,才是真正的故鄉。
少年美酒,鮮花怒馬。花前月下,對酒高歌。
“不知往事,何談未來?若往事可以忘卻,那如今之事,何不是明日之往事?世間事皆往事,我可能全都,不理,不會,不聞,不問?”
校園是最好的保護層。 這種保護,只有離開校園的人才能體會出來。像是蛋殼,雖然薄,但對其中尚未完全成熟的少男少女來說,依舊是一層壁壘,幫他們擋住社會大潮的侵蝕。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June 1, 2019 at 7:00am — No Comments
手放在木板的邊緣,孩子遲遲疑疑地接過大人從水彩顏色筒中拿出來的畫筆,畫板前面正有兩個高大的孩子,孩子又往後退,轉過頭望向「廢物利用」遊戲比賽的攤子。大人俯下頭去,不知說些甚麼,孩子搖搖頭,一隻手往褲袋的旁邊抓。大人拉著他走前一步。在兩個高大的孩子中間,有一小片空白,孩子望望空白,又望望手中的畫筆,大人替他把筆由左手交回右手。
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藍色、太陽和屋宇之間,孩子的筆停在白紙上。醮得飽滿的紅色立即往下流,往下流,像一根線,一條路軌,切入那空白,分開那空白,不知要到哪裏去。孩子看著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然後他用筆,追著那道線,把這根無意中生出來的纖幼的線,塗成粗粗的一根柱。…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June 1, 2019 at 6:57am — No Comments
有幾星期了,每次去到這位朋友家裏,在客廳一角,都看到這具舊電視機。因為換了彩色電視機,這具黑白的就移過一旁。仍然是龐然一座,看起來完整無損,不過木門拉開了,露出裏面暗瘂空洞的藍色熒幕,在支腳的後面,可見一根棕色電線的尾巴,跟電的來源截斷了,像一根斷了的尾巴,軟軟地垂在地上。
「我不熟悉電視機的價錢,」朋友說:「但我一直聽人說甚麼黑白換彩色呀,就總以為補上一點錢,就可以換上一架新機了,這大概也是中了現代廣告的毒吧。等到去一家一家電器舖問起,才發覺,舊電視機是不值錢的。我很難接受這樣的觀念。一座仍然可以看的黑白電視,竟然一文不值,有人說,我只可以出五十元給你買了吧;有人說,我出一百元吧。甚至有人說,你要找人搬也未必有人願搬呢!」…
Added by Suyuu on June 1, 2019 at 6:56am — No Comments
大樹倒下來,發出砰的一聲。望著電視的孩子目光定定的,好像被壓在樹的底下。一隻腳磨擦另一隻,膝蓋抵著小几的角落。小小的嘴唇張開,好像要說話又沒有說出來。「普魯士人來了以後又怎樣?」卡通片中小女孩張大嘴巴,兩腮圓鼓鼓的,孩子愈走愈前,要走進電視機裏去,走進那對抗普魯士人的城堡裏去,就在那圓臉孔的女孩子旁邊。手兒攀上籐椅,向搖搖幌幌的椅子爬上去,笨拙的小腿縮上去。側著臉孔,頭湊到老頭子的旁邊。手放在藤椅上。手放在城堡的磚上,臉上充滿懷疑,不知道普魯士人來了以後又怎樣。
短短的小腿試探地伸下來,嘗試碰觸地面。被大人趕回去,不情願地退回沙發的花草叢中,與伐樹聲音又隔了一段距離。坐在沙發上。瞪大眼睛,頭髮垂到眼前,也沒有撥開去。普魯士人扶著一根大木杉,向前衝過來。木杉的一頭是削尖了的,一直向前衝過來。孩子向左向右挪動屁股,向後緩緩退去,倚在沙發的靠背上。…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June 1, 2019 at 6:55am — No Comments
孩子不願意上學,躺在沙發上不願意睜開眼睛。一餅軟綿綿的糕點,抬起了頭掉下了腿,抬起了腿,頭還是貼在那裏,拉不開來。輕得沒有骨骼的布娃娃,扶正了又向另一邊歪倒,拗彎了讓它坐,卻彈平了躺下去。搓濕了的泥巴,黏著沙發的平面,用力扯起來,會連椅腳也一併黏起。那份沉甸甸的重量,是孩子連起了沙發、連到地板、連到整幢大度、連到昨夜沉沉的睡眠,沒法一下子拉起來,一下子連根拔起。
濕冷的毛巾抹過臉孔。頭連忙翻向裏邊,在沙發下陷的窩裏,臉孔是雞蛋碰到雞蛋。雞蛋是溫暖的,敲開來是一個太陽。太陽還未昇起,早晨仍然幼嫩,不願意張開眼睛,看外面開始行走的車子和塵埃。…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June 1, 2019 at 6:50am — No Comments
好端端坐著,電燈忽然全熄滅了。陰霾了一個剎那,然後才張開眼睛。鬧別扭的天氣,鬧別扭的電器。雲塊壓在山頭。電視機眨巴眨巴眼睛。天空陰陰冷冷的。電飯煲也寒著臉。天上落下雨來了。廁所裏噗一聲電燈泡宣佈退休。
這世界不知怎麼搞的。這世界愈來愈不知怎麼搞的。索性不要見人,躲起來讀格拉斯的小說。以蝸牛的速度。這更好,第一次看不明,第二次迂迴曲折慢吞吞前進就明白得多了。任它的電器砰砰嘭嘭全數壞掉。書本有書本的道理。更好的是,它不自視為一個道理。它說:孩子們,不要太自以為是。
問題是太多人自以為是。每天在那裏為生命忖度一個答案。更要命的是:強行要你接受答案。汽車砰砰嘭嘭撞成一團。因為它們走得太快。因為它們太以為自己的路線正確。在道路上,留一點空間吧,留一點餘地吧。在這天雨路滑的時刻。…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June 1, 2019 at 6:48am — No Comments
肥豬是黑色,黑色的肥豬的剪紙,在身上這裏那裏透出一些黃色條紋,一朵粉紅的花朵,「四季」和「平安」的字眼。在背上,還有尖刺一樣的鬃毛,是綠色的。這頭黑色的肥豬,可想不到,在黑色裏頭有這麼多顏色。
點點滴滴,雨又落下來了。這個春天,天空和地面卻有肥豬的剪紙的黑色。黑色的春天,不完全是鑊底的顏色,卻是泥濘,人的渴睡的眼睛,報紙的易脫色的油墨,再加上蒼蠅,那樣的黑色。不是聖經(呀,復活節),皮鞋,頭髮或是沙發椅那樣的黑色,而是捲縐的舊書,沾了泥的皮鞋,斑白了的黑髮或磨損了的椅墊的那樣的黑色。也不曾是腐敗和發霉,而是疲倦而不確定,在泥濘中別扭地走著的那種猶豫曖昧的黑色。…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June 1, 2019 at 6:47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