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公元前44年:羅馬。終於要到羅馬了,世界上唯一的王者之都。
羅馬。唸出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有一種強大的氣息微微震顫在空氣中。羅馬等於世界中心。至少在歐洲一千年的時間中,這個斷語是有效的。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5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2pm — No Comments
《政治學》: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公元前4世紀)吳壽彭譯。
亞里士多德總是包羅萬象的,他開創了教科書式的寫作風格,按邏輯分類,確保無遺漏,再分門別類地討論每個門類的特點和區別。
對於政體,亞里士多德跟隨柏拉圖的區分方法,正式定義出五種政體類型,列舉了數十個城邦的實例,分析優點和缺點。整個過程讀下來,確實有一種深入的細致無餘。亞里士多德熱愛中道,他的寫作永遠不像柏拉圖那樣詩意,但他永遠會是入門必讀的教材典範。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0pm — No Comments
推薦閱讀:《法篇》:古希臘,柏拉圖(公元前4世紀)王曉朝譯。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最為人所熟知,也是爭議性最大的作品,它是柏拉圖的代表作,但我們在這里並不介紹《理想國》,而是介紹柏拉圖的另一部作品——晚年的《法篇》。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40pm — No Comments
有人說柏拉圖是斯巴達主義者,有人說他是共產主義者,原因就在於他描繪了一個分工運轉如機器的理想國,仿佛蘊含了極權的苗頭。然而他們沒有注意柏拉圖自己悲觀的預言:“既然一切有產生的事物必有滅亡,這種社會組織結構當然也是不能永久的,也是一定要解體的。”他從來沒有認同強制教育。當他談到人們贊賞的斯巴達榮譽社會,他說他們“受的不是說服教育而是強制教育,所以他們秘密地尋歡作樂,避開法律監督”。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36pm — No Comments
僭主帶領反抗,獲得成功,最後就變成了十足的獨裁者,在反抗奴役中奴役了所有人。早年的滿臉堆笑為他換來信任,等到國內的政敵全被消滅,他就變了面孔,清除一切不服從的人,將從前幫助他取得權力的人,不管是敵是友,全部清洗,並要求眾人歌唱“僭主有如神明。”
從此,國家就衰落了。
所有這一切,都在《理想國》中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銘刻下來。亞里士多德的分類只是更全面、系統地辨析。柏拉圖用寓言書寫一切。這是2500年前之人對一個國家的假想推演,然而卻如命中註定。掩上書卷,會覺得時間並不是距離,越遠的東西離我們越近。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35pm — No Comments
第二個階段就是崇尚榮譽的一代統治者。由於崇尚戰爭,他們通常好勝,愛榮譽,缺少文化,對奴隸相當嚴苛。他們的成長是在兩種力量的對抗中:一方面仍然有父輩教育他們要良善,不要計較權力;另一方面已有母親和其他俗眾批判這樣的父親無能、缺乏男子氣概。久而久之,孩子在兩種力量的爭奪中變成折中性的人,一方面他們私下里愛錢,取悅女人;另一方面表面上又不被許可撈錢,所以顯得相當吝嗇,好戰而注重榮譽。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33pm — No Comments
在所有國度中,本質上要處理的是窮人和富人的問題。每個國度都有窮人和富人,富人佔據統治地位的是貴族或寡頭政治,窮人平民佔據統治地位的是民主。怎樣調和雙方是政治中的核心問題。很多人支持貴族與民主混合的共和制,而亞里士多德與眾不同,他更傾向於讓一個良善的中間群體來統治,那就是中產階級。他說:“巨富者傾向於傲慢和自負的卑鄙,赤貧者則傾向於惡毒和下賤的卑鄙。”中產階級在他們之間,擁有更不作惡的性格。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31pm — No Comments
理想國:為什麼現代民主不再采用雅典的形式?公民大會有什麼不好?
也許,最明確的答案可以用《聯邦黨人文集》中的一句話給出:“在所有的立法組織中,組成它們的人數越多,能夠在事實上引導它們會議進程的人就越少。”這非常尖銳地給出了直接民主的弊病:當每個人都試圖說話,就沒有人能被聆聽。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28pm — No Comments
古希臘分布著約摸750個大小不等的城邦,每一座城邦又是很多個家族的松散聯盟。這是由下至上自然的結果,家族聯合成部落,部落聯合成城邦。最早只有以家為單位的村落,經過慢慢融合,形成較大聯邦,最後成為國度。將人聯系在一起的是祭祀。共同的對祖先和奧林匹斯眾神的信仰,使得城邦成為共同體。最早的城邦有共同的祭祀聖火,宗教節日時,城邦里的公民在同一張餐桌上共享儀式。
早期希臘的每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小國家,每個城邦都經歷過“父親——組長——部落首領——國王”的發展脈絡。城市為了保護聖火而建成。相傳,雅典城是由刻克洛普斯和忒修斯先後修建的,雅典每年都慶祝建城禮。城邦的作用是神聖的,保護聖火,完成公共生活中的祭祀。最早的聖火教長被稱為君主,後來也就成為城邦的政治領袖。這樣的體系慢慢演化,逐漸成為純粹的政治結構。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27pm — No Comments
“民主”一詞來自希臘。今天的我們常常對民主有一種誤解,以為民主是公民共同當家做主、決定事情。其實並不是。這只是古希臘式民主:全民參與民主。現代民主從希臘民主脫胎,但其內涵已經全然不同。現代民主的核心是代議制:公民自願將判斷權交由少數人,由幾個被選者代替大家作決定,公民的意志體現在選擇。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25pm — No Comments
雅典與斯巴達的稱霸,和希波戰爭有著最直接的聯系。戰後,所有參戰的和從波斯統治下獨立出來的城邦均分入兩個集團——雅典集團和斯巴達。雅典在海上稱雄,斯巴達在陸上強大。斯巴達是相當獨特的城邦,自古就以軍事強大著稱。
在希波戰爭中的英勇絕不是偶然的事。他們的所有少年從小都必須經歷嚴酷的軍事訓練,以獲得強健的體魄、戰鬥力和冷酷堅強的個性。他們被扔到危險中,殘弱的嬰兒會被處死。就連斯巴達女人也與眾不同,她們驍勇善戰,從小與男孩一起鍛煉,長大後作為母親,也被要求訓練兒子勇毅的個性。斯巴達的三百戰士和八百奴隸戰死溫泉關,完全符合他們一貫的教育和要求。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23pm — No Comments
如今的阿格拉在1931年被挖掘清空。重見天日的阿格拉已少有幾座建築存留,絕大部分地點只剩下遺址的墻基。柱礎排列整齊,雕塑的頭顱不見蹤影。在僅存的幾座完整建築中,我們能看到時光的痕跡:公元前5世紀獻給竈神赫斐斯托斯的神廟,公元前2世紀充滿商鋪的阿塔羅斯柱廊,拜佔庭時期繪有小金頂耶穌像的教堂,涇渭分明。
夕陽的光勾勒殘垣,余暉猶存,但溫度不再,折斷的柱子突兀地延伸至遠方。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21pm — No Comments
公元前387年:我們在雅典停留兩站,因為在前後相繼的兩段時間,它有不同意義的兩種身份。這不是唯一讓我們如此選擇的地方,在這一路上,羅馬、倫敦和巴黎,所有停留兩站的城市,都有兩種不同的榮耀與悲傷。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在講述悲劇的同時,將悲劇之後開始興起並流行的一種文化稱為與酒神相對的太陽神文化。這是悲劇時代之後的時代主題。尼采並不喜歡這種文化,它清明、睿智,也冷淡、超脫。它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傲,也有一種掌握知識的樂觀,尼采相信,“這種樂觀成分一旦侵入悲劇中,就勢必逐漸蔓延到醉境的境界,而且必然迫使悲劇自趨滅亡。”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20pm — No Comments
《悲劇的誕生》:德·尼采(1844—1900))周國平譯。
這本書實在太出名,出名到我幾乎不用去介紹。它是尼采早期的作品,給了尼采名聲,也奠定了他後來的方向。古希臘的悲劇精神在德國文化中的綻放,也許就是所謂民族性格使然。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17pm — No Comments
《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德·叔本華(1788—1860)董建譯。
叔本華的作品並不都令人喜愛,但這一本絕對是閱讀的好體驗。很多人讀了都沈浸其中,激動不已。包括尼采,他從一個書攤上買到舊書,偶爾嘗試,從此欲罷不能。
叔本華在柏林大學的任教並不愉快,有生之年他的哲學也沒能夠影響廣泛,他對世界抱著哲學上的悲觀主義,這種悲觀因為其必然性顯得壯烈而美。…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15pm — No Comments
《歷史》:古希臘,希羅多德(公元前5世紀)周永強譯。
歷史永遠是幽默的,荒唐的,誇張的,機緣巧合的,只是偶爾有那麼一絲悲壯和蒼涼。歷史該怎麼寫,也許就該像希羅多德的《歷史》這樣寫。用嚴肅的筆調記錄人們滑稽的瞬間,讓人永遠記得人類是怎樣嚴肅地滑稽。
希羅多德寫到過很多個國王,國王大多是愚蠢的,面對預言永遠是不信的,這些預言與其說是神秘的咒語,不如說是睿智的警告。而狂妄的國王總是不予理會。命運總是循環上演,國王迫害的嬰兒長大之後一定會回來奪取王位,無視神諭的戰爭最終一定以覆滅收場。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13pm — No Comments
推薦閱讀:《埃斯庫羅斯悲劇集》:古希臘,埃斯庫羅斯(公元前5世紀)羅念生譯。
古希臘悲劇是歌唱的藝術,它起源於公元前7世紀前後流行於伯羅奔尼撒北部的合唱,成熟的劇本在對話和歌唱間完美地轉換,結構一般包含開場白、入場歌、場、場與場之間的唱段和終場。 …
ContinueAdded by TASHKENT HOLIDAY on January 18, 2020 at 10:10pm — No Comments
與極端乾燥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不同,與澳大利亞平坦古老的大陸有異。降雨稀少的中國西北為什麽有比較豐富的水資源?
我們不能簡單地用沿海平原的降水氣候來推測祁連山、天山等山地的大氣降水特征。中國西部盡管地處亞洲腹地,這些乾旱地區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周圍有高大山脈環繞。直插雲天的峰巒攔截了高空中的水汽,在山區形成一塊塊“濕島”,凝云致雨,四季飄雪。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降水和冰川哺育了內陸河,在這些河流經過的地方,出現了片片生機盎然的綠洲。
沖出祁連山各個谷口的河流多達60條。…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January 18, 2020 at 5:42pm — No Comments
《新青年》雜誌是"五四運動"的先驅, "五四運動"發生前兩年, 就有了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 開始提倡"新文學"。
《新靑年》第四卷第三號, 刊登了一篇署名王敬軒的讀者來信, 對"文學革命"不客氣地表示了不以為然的意見。同一期也刊出了《新青年》同仁劉半農的《答王敬軒書》。劉半農的答書, 一開始就說:"記者等自從提倡新文學以來, 頗以不能聽見反抗的言論為憾, 現在居然與你老先生'出馬', 這也是極應歡迎, 極應感謝的。"
不過這第一段"歡迎"、"感謝"之後, 劉半農接著對王敬軒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道理上的討論少, 將人家視為舊勢力腐敗代表, 而施加冷嘲熱諷的人身批評多, 口氣刻薄、用詞毒辣。
隨後幾期雜誌中, 多人對劉半農"答書"的風格,…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anuary 18, 2020 at 5:16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