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故事照亮未來》宣傳用語(上)

《新青年》雜誌是"五四運動"的先驅, "五四運動"發生前兩年, 就有了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 開始提倡"新文學"。

《新靑年》第四卷第三號, 刊登了一篇署名王敬軒的讀者來信, 對"文學革命"不客氣地表示了不以為然的意見。同一期也刊出了《新青年》同仁劉半農的《答王敬軒書》。劉半農的答書, 一開始就說:"記者等自從提倡新文學以來, 頗以不能聽見反抗的言論為憾, 現在居然與你老先生'出馬', 這也是極應歡迎, 極應感謝的。"

不過這第一段"歡迎"、"感謝"之後, 劉半農接著對王敬軒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道理上的討論少, 將人家視為舊勢力腐敗代表, 而施加冷嘲熱諷的人身批評多, 口氣刻薄、用詞毒辣。


隨後幾期雜誌中, 多人對劉半農"答書"的風格, 表示了強烈反對意見。於是第四卷第六期, 主編陳獨秀出面寫了一篇代表雜誌立場的答辯詞。陳獨秀表示《新青年》歡迎反對言論, 不過對於反對言論, 分成三種。一種是"言論精到"可以更正社方意見錯誤的, "記者理應虛心受教"。第二種是"是非未定者", 如果反對者言之成理, 雖然不能說服社內同仁, "亦必尊重討論學理之自由, 虛心請益"。不過還有第三種, 那就是違背"世界學者業已共同辯明之常識", 閉眼胡說的意見, 回答的方式就"唯有痛罵之一法"。

到了第五卷第一號, 又有汪懋祖來信, 信中批評中國人辯論時喜歡將對方妖魔化, 乃至"食肉寢皮", 正表現了中國人的兇暴與褊狹。接著說, 《新青年》提倡文學, 文學本有無上美感的作用, 可是《新青年》里的文章讀來卻像潑婦罵街, 不准人家討論, 這樣的風格要如何服人。"貴報固以提倡新文學自任者, 似不宜以'妖孽'、'惡魔'等名詞輸入青年之腦筋, 以長其暴烈之習也。"

另外還有一封戴主一的信, 首先稱許《新青年》有"通信"一欄讓人家參與討論, 可是既然"通信"要提供辯論空間, 那麽"非辯論之言, 自當一切吐棄"。戴主一批評《新青年》的同仁們"好議論人長短, 妄是非正法, 胡言亂語, 時見於字里行間, 其去宗旨遠矣"。尤其是劉半農的《答王敬軒書》, "尤為狂妄", 讓戴主一受不了。


這些都是劉半農一篇語氣惡劣的文章引來的連環反應, 開創了《新青年》的一段高潮。

檢視你來我往的意見, 顯然戴主一看出了陳獨秀立場的嚴重問題。陳獨秀說來信意見分三等, 不同等級該有不同待遇, 其中荒謬到違背常識的, 就只能用"痛罵"回應。戴主一點出來:雜誌是你們編的, 沒人規定、更沒人能強迫《新青年》一定要刊登來信, 如果來信真的荒謬荒唐, 無法辯論, 那麽把它丟進垃圾桶里不就好了, 幹嗎拿來刊登了, 再由同仁"痛罵"回應呢?這樣的響應, 完全無助於增加《新青年》的說服力, 還會像汪懋祖擔心的那樣, 助長了原本中國人的兇暴與褊狹。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