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時光裏的歐洲》雅典:民主 7

在所有國度中,本質上要處理的是窮人和富人的問題。每個國度都有窮人和富人,富人佔據統治地位的是貴族或寡頭政治,窮人平民佔據統治地位的是民主。怎樣調和雙方是政治中的核心問題。很多人支持貴族與民主混合的共和制,而亞里士多德與眾不同,他更傾向於讓一個良善的中間群體來統治,那就是中產階級。他說:“巨富者傾向於傲慢和自負的卑鄙,赤貧者則傾向於惡毒和下賤的卑鄙。”中產階級在他們之間,擁有更不作惡的性格。 

這些論述今天讀起來依然有感觸。亞里士多德是節制而理性的學者,他推崇折中適度的道路。這是為什麼他更喜歡由中產階級起到調和作用的中間道路,也是為什麼他更受現代人歡迎。他不是均富主義者,當他談到窮人和富人平等,指的是“法律上的平等”,即二者被同樣對待,窮人不可以佔富人便宜。他還認為,無論如何,“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這些講法和他堅持中產階級主導的理念,被現代很多人接受。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的這些論述直接繼承自柏拉圖。很多討論在柏拉圖的書中已有涉及,亞里士多德將其整理,提出自己的修正。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氣質完全不同,亞里士多德的書采用分類討論的講稿形式,而柏拉圖完全采用對話。亞里士多德是一柄可以依賴的標尺,柏拉圖卻是微微搖曳的蠟燭。柏拉圖的火光是搖擺的、輕盈的、難以把握的,然而卻更給人照亮的靈感。 

關於政體的分類,柏拉圖早在《理想國》中就作了詩意的闡述,他用假想的國家形式,將所有體制穿入邏輯的脈絡,從起初的理想之國,直通向最終悲壯的沒落。他的假想國經歷五個階段——他按照邏輯推演的順序,而不是實際的歷史順序,然而卻包含著最令人驚異的歷史現實。

 

第一個階段是他假想的哲學家—國王的理想階段,國家由有智慧的哲人領導,像完美的程序,哲人能分辨事物本真,按純粹理念治理;這是第一代理想國。但是由於不能保證哲人的後人仍是哲人,理想國不可持續,下一代人將沒有前一代人的美德,也不能理解前一代人的理念,於是爭鬥發生,趨利的群體將開始爭奪土地與金銀。這個時候,民眾不敢再讓這類失去智慧的人領導,轉而服從適合戰爭的統領。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