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阪環球影城的大門,【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即將開幕的招牌與旗幟便大大地懸掛在大門周遭各處。
進入主題樂園區,剛落成、巨大的霍格華茲城堡正等著迎接這群小朋友們。
…
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本事·第11章
鏡頭轉向公主的餐廳,阿志和阿佐好像在唱雙簧似的在高聲說話,鄰桌顧客有的好奇,有的覺得厭惡。
此二人,就是那天制服摩塞的其中兩人。
阿志:你看看~~嘖嘖嘖~~網上都出來了,那位踢館叔原來是拿了人家的錢來冤枉我們的公司的咧,好心啦,拿人錢財也要做得有格調一點對不對,這麼大膽;好在我們的洪偉彬講師夠大方;你有沒有看到,這才是真正的leader,夠風度,沒有當場給他幾巴掌。
阿佐:是啊,我們的人民發達計劃讓每個人賺大錢,人家就眼紅囉;說洪偉彬是假博士、玩人家的小老婆、天天泡卡拉OK醉生夢死、講粗話、咒人家全家死。…
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June 18, 2014 at 8:15am — No Comments
余笑忠·安慰(四)
一個氣勢洶洶的開始後
最終是軟弱的結尾
這樣的訴說讓人羞愧
大風拍打著我們的窗戶,整整一夜
那也許是屈原和海子
也許是你和我,心中不悅
一塊石頭命中了蒼蠅成堆的地方
嗡的一聲它們四散逃開…
Added by OVEPI on June 17, 2014 at 11:56pm — No Comments
若稍微涉獵東南亞古代史,應知道在島嶼東南亞尚未伊斯蘭化以前,古代東南亞實是深受印度化影響的地區。即使是在15世紀馬六甲王朝創建以前的古代馬來王朝,其文化型態亦大致如此。其中頗具代表性的即有吉打布秧谷遺址的歷史證物。
1981年再版,由大馬出版供應社編輯的小學五年級《歷史課本》之頁38-40〈十三、布秧谷貿易及宗教的中心〉,分“地理位置”、“發現古跡”、“貿易中心”和“宗教中心”等四標題,以大篇幅撰述吉打布秧谷歷史。課文提及布秧谷的發現:“公元1938年,考古學家在這寂寂無聞的盆地中發掘出多座具有濃厚印度文化色彩的陵墓及寺廟,從發掘出來的文物中,考古學家認為大約在第6世紀到14世紀之間,這靜靜的布秧谷是一個商業繁榮及文化發達的地方。”…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ne 17, 2014 at 5: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une 15, 2014 at 10:19pm — No Comments
就算走到鐵腿,也不能放過這17個華麗的樓梯啊!在街頭藝術當到的今天,樓梯的意識也逐漸覺醒(?),一同加入了鼓譟城市的行列。
儘管不管在哪都會派上用場,樓梯的重要性卻往往被人所忽略。感謝網站Bored Panda的整理,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這17個不同凡響的樓梯!義大利的盆栽是亮點啊!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ne 15, 2014 at 9:39pm — No Comments
余笑忠·情書
我把你的名字安插在那些莫名其妙的辭句之間
啊,我的心腹,我的心腹之患
我信筆寫下,又隨手扔掉
好象那是必須的練習,而不是最終的答卷
高燒中我必須咬住嘴唇
人群中我必須視而不見
啊,沈默,沈默如人去樓空後的水管…
Added by OVEPI on June 15, 2014 at 9:39pm — No Comments
暗夜了…
槍鬼:「來了。」
凌哥:「槍鬼,等一下風老大三個兒子交給你,其他人交給我和小方對付。」
槍林彈雨,當屋子四面八方突然闖入一幫矇面歹徒,完全是見人就開槍放火燒屋子「小方右手邊交給你。」!
凌哥:「槍鬼,退!這裡交給我和小方。」
槍鬼:「保重,我們兄弟待會碰頭。」…
ContinueAdded by Bleach on June 15, 2014 at 9:30pm — No Comments
林叔叔作出發誓狀:“這個我可以發誓,我真的不知道。”
我沒有辦法,不好意思再追問下去,一時站在那裏發楞,林叔叔拍拍我的肩膀説:
“你爸爸這麼疼你,視你為己出,你就把他當作親生父親那樣看待,再也別去想其他事情,不就好啰!”
“林叔叔!”我説:“親生父母是我們的根丶我們的本。人是不能忘本的,我不知道我的身世也就算了,現在既然知道了,我當然要知道我的親生父母到底是誰?當年是在怎樣的情況之下送人撫養。林叔叔!換作是您,我相信您也會尋根究底的,您說是嗎?”
“唉!”林叔叔嘆了一口氣,點點頭:“你說的也是,看樣子,你沒有把這件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記住,你回去問你爸爸時,千萬別說是我說的,我不想你爸爸把我當敵人般看待。”…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5, 2014 at 9:30pm — No Comments
可是 已經有我的淚水 洒在山徑上了
已經有我暗夜里的夢想
在森林中滋長
長路
像一顆隨風吹送的种子
我想 我或許是迷了路了
這個世界 絕不是
那當初曾經允諾給我的藍圖
可是 已經有我的淚水…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ne 15, 2014 at 7:42pm — No Comments
我豪不猶豫駕了電單車直奔林叔叔的家, 我家跟林叔叔只不過是泛泛之交, 據我所知, 我父親工作繁忙, 很少去串門找朋友聊天。
我見了林叔叔, 只不過點頭打個招呼吧了, 我跟他的孩子也不是很熟, 僅屬點頭之交.
來到林家, 林叔叔的兒子告訴我他爸爸不在家, 我大感失望, 轉身要走, 突然看到林叔叔駕著電單車迎面而來, 他看到我, 瞪著一雙詫異的眼睛問道:
“阿傑! 你是來找我嗎? 到底有什麼事?”
“我有點事要跟您談談.” 我說.
“好的, 進來吧!” 他說。…
Continue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5, 2014 at 8:30am — No Comments
翟永明·獨白
我,一個狂想,充滿深淵的魅力
偶然被你誕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
並強化了我的身體
我是軟得像水的白色羽毛體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納這個世界
穿著肉體凡胎,在陽光下
我是如此眩目,是你難以置信…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une 14, 2014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星·觀點:國民團結法案促進和諧
隨著國民團結咨詢理事會(NUCC)公佈3項攸關國民團結法案的草案內容以徵詢民意,有關政府欲廢除煽動法令並以和諧法取代的動作,取得了進展。有關的3項法案分別為,《種族和宗教仇恨犯罪法案》、《國家和諧與和解法案》以及《國家和諧與和解委員會法案》。
鑒於國內頻頻發生有損國民團結和社會和諧,涉及宗教及種族敏感的課題,國民團結法是被視為有效保障人民在憲法第10條文及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款,賦予人民基本言論自由權利。…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ne 14, 2014 at 4:57pm — No Comments
經歷了那一場藍天兄弟義氣相挺情誼,陳思遠相當清楚他是無法脫離得了那個環境!在那個環境…有太多他割捨不了的情感依存。
藍天會有許多兄弟對於他相當看重的情義,再加上乾爹江遠道無法說得上來…就是,心中有著相當特別感情存在,但就是說不上來的親密?
心中那矛盾感需要沉靜下來,乾爹對他太好!幫裡的兄弟又是…將他視為未來接班人看待。
對於乾媽呂玲與義兄江振煌…,他該繼續留下來嗎?他們母子,隨時伺機想要對付他,再加上幫內有多位大哥大,過去都是跟過呂玲父親底下的人,那些人同樣對他心生不滿,認為江遠道已將藍天會過多權力放手給他。
…
ContinueAdded by Bleach on June 14, 2014 at 10:03am — No Comments
我自己一直也在做創新,看到這個問題很久,最近才把頭腦裏的思路整理清楚,認真回答一次。
首先,既然討論創造力,前面的回答沒有一個人給出一個比較公允的討論的基礎——什麽是創造力?關於這點有一篇(目前)被引用200多次的文章 Where have we been, where are we going? Taking stock in creativity research.,發表在 2003年的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上,
Over the course of the last decade, however, we seem to have reached a general agreement that creativity involves the production of novel, useful…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June 14, 2014 at 7:29am — No Comments
我買了兩包甘蔗水, 看到冰水檔也有兼賣零食, 我又重新擠進去買零食.
鄰居的林叔叔以為我走掉了, 於是跟旁邊的朋友說:
“老劉(我父親) 不知是那世修來的福氣, 領養到這個孩子又聰明又孝順, 我的兒子有像他一半好, 我就心滿意足了.”
“哦? 這孩子是老劉領養的?’
“是的.”
“他本身知道嗎?”
“應該不知道.”…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une 13, 2014 at 8:35pm — No Comments
余笑忠·輕描淡寫
我們是在夜裏相互打量
我們是在各自的燈光下
就像我凝視著你,而你不在這裏
我凝視著你而又神思恍惚
就像我決意要構思一首詩
而我無力寫出一首十分肯定的詩
我們用方言去討價還價和謾罵
我們用普通話來互致問候和祝福…
Added by OVEPI on June 13, 2014 at 7:00pm — No Comments
星洲日報官方面子書每天有許多讀者來函,這些近似疑難雜癥的私信中,有一名讀者特別叫我印象深刻。他來函要求官方面子書,應該提供更多更具國際觀的內容,包括埃及政權危機、利比亞分裂成東西兩國憂患、烏克蘭首都的血腥衝突等,從信中遣詞用字能感受到他的憂慮與期許。
對於這名用心的面子書讀者,懇切地給他了回信,但沒說出一個事實。
那就是,自從有了社交媒體後,特別要點名面子書,影響了主流媒體發佈新聞方式,也改變了讀者閱讀新聞的習慣。…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une 12, 2014 at 11:11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June 12, 2014 at 8:00pm — No Comments
前幾天BBC的網站刊出一篇來自中國上海的報導 Far from home: China's distant families,藉由一位離家二十年,從江蘇鄉下到上海當建築工人的小故事,反應出中國數以百萬計的離鄉勞工,為了給下一代更好的生活與教育,毫無怨言地與家人分離兩地,單身出外工作的社會現況與問題。
報導中的主角趙爸爸告訴他的兩位小孩,「要用功讀書,改善你們的生活,不要像爸爸一樣,當一位離鄉勞工,這不是一個好的人生。」留在家鄉照顧小孩,偶而務農補貼家用的趙媽媽說,「我們的小孩需要更好的教育,這是我們最優先的要務。日子過的辛苦點沒關係,我們只想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這是他們能改善生活的唯一希望。」…
Continue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June 12, 2014 at 3:29pm — No Comments
曾幾何時,提起大馬中文電影,我們腦里只想到在海外揚威的獨立影片。
早在2004年就憑短片《Min》榮獲法國南特電影節評委會特別關注獎的何宇恒,2009年電影《心魔》讓惠英紅摘下7個影后獎項,是現今國際影壇並不陌生的名字;陳翠梅《莫失莫忘》(前譯:用愛征服一切)和劉城達《口袋裡的花》接連在釜山影展和鹿特丹影展得獎,楊俊漢《Sell Out》曾奪威尼斯影展特別獎和青年電影獎,李添興的電影《美麗的洗衣機》和《念你如昔》一再揚威曼谷電影節。林麗娟《理髮店的女兒》(見圖)也曾在馬拉喀什國際電影節受到肯定。…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ne 12, 2014 at 2: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