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807)

[AI文創研究方法]列夫·馬諾維奇(Lev Manovich):觀看世界 Watching the World

[本文最初刊登於《Aperture》雜誌,第214期,2014年春季。]

去年夏天,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邀請了我於2007年創立的「軟體研究計畫」(Software Studies Initiative),探索如何將視覺化作為研究工具,並尋找以新方式呈現其攝影收藏的方法。我們獲得了大約兩萬張數位化照片的使用權,隨後利用我們的軟體,將它們組合成一張高解析度影像。



這使我們能一次觀看所有影像,從攝影媒介誕生之初一直到當代,跨越不同國家、類型、技術以及攝影師們多元的感性。



幾乎每一張經典攝影作品都包含其中——那些我反覆在不同場合見過的影像。能輕鬆放大檢視每一張照片的細節,或縮小觀看整體,對我而言幾乎是一種宗教般的體驗。…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26, 2025 at 10:00am — No Comments

[陳楨·愛墾研創] 歆湧之道:從「道器之辨」到「生命之流」上

一、問題的緣起:道器之辨與心靈的疑問

《史記·儒林列傳》有言:「道為上,器為下。」此語千古傳誦,成為中國思想中一個根本的價值判準:道是本體、內在、精神、原則;器是末端、外在、物質、技藝。這種區分,既是儒家強調「修身立德」之意,也蘊含了古人對「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宇宙觀(《易經·繫辭》)。

然而,當一位藝術家從事身體彩繪——一種直接以肉身為畫布的藝術——便不可避免會生出一種哲學上的矛盾:若身體是「器」,而我正以「器」為創作之所依,那麼我是否淪為執著於「器」?我的創作是否背離了「道為上,器為下」之旨?…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October 26, 2025 at 9:30am — No Comments

星總理警告:全球進入10年「混亂」過渡期

[愛墾研創]新加坡·流行音樂:Taylor Swift 2024年新加坡演唱會為當地帶來巨大文創價值。她的「Eras Tour」吸引全球粉絲湧入,促進旅遊、住宿與零售業發展,同時提升新加坡在國際流行文化舞台的能見度。演唱會也刺激本地音樂與活動產業創新,成為推動…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October 26, 2025 at 9:00am — No Comments

倪志娟譯·瑪麗·奧利弗 (Mary Oliver) 天鵝

你是否也看見它,整夜,漂浮在黑暗的河上?

你是否看見它在早晨,飛入銀亮的空氣——

一束白色的花,

絲綢與亞麻的一陣完美抖動,當它

將頭藏進翅膀中;一道雪堤,一片開滿百合的坡岸,

它黑色的喙咬緊了空氣?

你是否聽見它,笛聲和哨音…

Continue

Added by Sindumin on October 25, 2025 at 4: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研創]嫣然:「事件」的雙重顯現·從事件視界到海德格爾的 Ereignis(下)

三、Ereignis:存在的事件與歸屬的發生

在海德格爾的後期思想中,Ereignis 一詞被用來取代傳統的「存在」(Sein)概念。它意指一種「歸屬的事件」(das Ereignis des Zueignens)——人與存在在此互相召喚、互相顯現。

Ereignis 並非某件「發生的事」,而是一種「使發生成為可能的發生」:

「存在自身的顯現即是一種事件。」(Heidegger,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1938)…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October 25, 2025 at 4:00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拉斯洛·卡撒茲納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的《撒旦的探戈》

一、開場的氛圍 —— 「雨、泥濘、腐敗」

小說開頭以長篇描述展現世界的崩壞與靜止。整個村莊陷入一場永無止盡的秋雨中。



卡撒茲納霍凱以不斷延展的句子構築一種催眠的節奏:

雨從夜裡開始下,沒有間斷,也沒有任何目的,像是在耐心地侵蝕那片被遺棄的土地;泥濘吞沒道路,牆角崩落,牛棚的屋頂塌陷,空氣中混合著腐爛稻草與死老鼠的氣味;而村民們仍在屋裡等待,等待某個他們早已不相信會來的清晨。

這段敘述幾乎沒有段落或標點的喘息。…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October 24, 2025 at 10:29pm — No Comments

陳榮力·盤店 中

我們來到阿慶的代銷店時,阿慶早已在店外等候了。這不奇怪,一般要「區盤」,都會提前一二天通知被盤方,一來讓對方對庫存的貨品有個整理;二來也可將一些欠賬及時收回來。至於事先不通知、搞突然襲擊的盤店,那肯定是發現經濟上的蛛絲馬跡了。

我當然是第一次見到阿慶。

阿慶五十多歲的年紀,一個圓圓的光頭,更顯得體壯肉厚。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阿慶塌鼻梁兩邊的兩隻眼睛距離有點遠,這讓我忍不住想起麻餈早餿了的故事。…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October 24, 2025 at 9:00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史料與文創:海德格爾的视角 上

照海德格爾的哲學路子走,如果一位文創工作者把歷史材料當成具有“形式質料”“實體”,這位文創人恐怕要面對一個很根本的挑戰。



這問題切中了海德格爾思想與當代文化實踐(尤其是文創、設計、文化再製)之間最具批判性的張力。…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October 20, 2025 at 1:30am — No Comments

陳榮力·盤店 上

盤店也叫作盤點,兩者意思差不多,就是對店裡或庫房裡存儲的商品、物品,按品種、規格、數量、價格做清點或核查。我第一次去盤店時,帶隊去的老舒伯見我在記錄紙上寫下盤點二字時,頗不以為然,他說,小陳,你不能寫盤點,得寫盤店。

區供銷社每隔個一二年,都要對下屬的供銷分社、直屬商店包括農村代銷店做一次集中的盤店,叫「區盤」。雖然每季度甚至每個月各供銷分社、直屬商店和農村代銷店自己都會做一次常規的盤店,但「區盤」的力度和意義,與自盤不可同日而語。…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October 19, 2025 at 8:00am — No Comments

泰德·庫瑟的詩:快樂的生日

這個傍晚,我坐在一扇敞開的窗戶旁

讀著書,直到光線全都消失,書

沒入黑暗,成了黑暗的一部分。

我能很輕易地打開燈,

但是我想乘坐著這一日進入夜晚,

我獨自坐著,用灰暗的手的幽靈,

將那不能讀的書頁撫平。 …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October 17, 202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尤賓·貝克哈德·伊朗:詩歌占卜,令人著迷的算命方式 下

哈菲茲的詩歌廣受伊朗人歡迎,這不足為奇,哈菲茲占卜的習俗也是如此。自遠古以來,伊朗人就一直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民族,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們所處世界的意義和神秘。例如,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的《伊朗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Iranica),拜占庭歷史學家阿加西亞斯(Agathias)曾寫道,索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的牧師們在火焰中看到了未來。在伊朗的民族史詩《列王記》(Shahnameh)中,菲爾多西講述(這本書的許多占卜之一)君主帕爾維茲(Khosrow…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October 16, 2025 at 5:30am — No Comments

嫣然·漩渦視覺意象

漩渦中有無數彩線縈繞,仿佛星辰碎片在流轉,既柔軟又帶著吞噬的貪婪。



漩渦既是黑洞,又是映照五臟六腑的萬花筒,將所有色彩、意象、質地與情緒一併吞入,然後再吐出新的觸感。



有了色彩有了線條,便有萬千朵流螢,在旋轉裡掠過、掠過。留下瞬息的光痕,如同一個冷僻的比喻一瞬即逝。…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5, 2025 at 3:45pm — No Comments

人鄰·布爾津禾木村的清晨

草葉濕漉漉,遍地的霜

踩著這些,還有散落的馬糞

安靜的院子後面晾曬的衣服

結了一層凍住的霜殼

搭在架子上的新剝下的羊皮

叫人看了心疼。草地上還有

廢棄的洗衣盆,壞了的冰箱

劈好了的預備過冬的大垛的柴…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October 15, 2025 at 9:00am — No Comments

陳應松·遙遠的青銅 下

這樣一件代表王室祭祀規格的重器,爲何會孤零零地埋在田間,而不是埋入地下深深的墓室?這樣的規格和等級,來自一個什麽樣的國度?商末周初,青銅時代的盛世,在這塊偏僻的荒野上,是如何悄悄完成輝煌的一頁?這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在這一帶的山地,除了四羊方尊,還先後發現300多件種類繁多、風格神異的青銅器:人面紋方鼎、象紋大銅铙、獸面紋銅花觚、獸面紋巨型銅瓿、雲紋銅铙……在炭河裏遺址,考古工作者在青銅的銘文上,總算找到了一個方國的國名,這個南方荊莽中的蕞爾小國,卻聚集着一批沒有留下姓名的高超工匠。在這個方圓達14.5萬平方米、今存面積2萬平方米的古都城遺址裏,有宮殿建築的地基和柱洞,有堅實的夯土城牆,有整齊的護城河。…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October 14, 2025 at 7:30pm — No Comments

辰水·古老的雲團

一片雲團高於初冬的天空

似乎有著垂淚的瞳孔

而地上的闊葉林,擺動乾枯的手

左右,前後

那是山川的秘密,無人獨享

 

回憶,再度令我暗啞

如初冬的霜,打在茅草上…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October 10, 2025 at 7:30am — No Comments

陳應松·遙遠的青銅 上

在楚地廣袤的田野裏,在約百年前的一個春天,植物在瘋狂生長,草芒上閃耀着殘存的雨水,昆蟲在地下掘進,鳥兒在天空歌唱,陽光刺目耀眼。有黃土翻動的地方,農人們正播下他們賴以生存的種子。洞庭湖之南的這片山地,野蒿蓊郁,散發着濃烈的苦味,蘆葦和蒲草在湖澤邊柔軟地搖曳,所有新鮮的葉片都在舒展。一浪浪的土地被翻耕出來,藍色的天空無邊無際,溈水緩緩流淌,山風陣陣吹拂。

就是在這塊土地上,三個姜姓農民在栽種紅薯的土溝裏,無意中把一件國寶青銅器給刨了出來。…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October 9, 2025 at 7:00am — No Comments

李欣頻·旅行的藝術 下

讓我們想像這樣的一個城市:所有的建築都在移動,地表有些地方像是回轉舞臺,有些則像是軌道,我們要去郵局辦事,我們得先在內建雷達的筆記本電腦上,找到郵局目前的所在位置以及移動方向,像是在預測臺風路徑,算好自己與郵局的互動速度,如此才能在下一個路口,攔截到郵局的大門,順利寄出一封包裹。

郵差也必須在電腦中,找到他欲投遞的收件人目前最新行蹤,他必須要有福爾摩斯偵探式的敏銳度,他必須事先閱讀很多關於這位收件人的數據,包括她常去的餐廳、她常光顧的店、她的自設網站、她公開出版的日記、她的行程,以及隨時改變計劃路徑的情緒,包括她即將發生的戀情,郵差必須守時,因為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不能再發生,通報必須實時。…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9, 2025 at 7:00am — No Comments

黃舒駿:我的《未央歌》專輯

在我國中畢業的那個暑假,自己找來了《未央歌》這本書來看,當時我在報紙上看到一篇類似瓊瑤的那種的連續劇的文章,那個劇照上最後一句話是這樣寫:「宛如《未央歌》時代的重現。」我當時對這句話很好奇,什麼又是《未央歌》呢?所以就去找這本書來看,連續三天就把這本600多頁的《未央歌》看完了。後來我上了台中一中,高一時我們班的導師在上課的第一天就為我們介紹《未央歌》這本書,說是希望我們高中三年能像《未央歌》裡面的情境一樣,感到幸福,感到溫暖。這時我嚇了一跳,心想怎麼會這麼巧啊……後來班上大部份同學也都看了這本書,還常以這本書裡面的情境去講所有的事情,還自己分配角色,去扮演書本裡面的角色。不過由於我們讀的是男校,一半的角色分配無法平衡,大家還希望能去外面找女主角呢。…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7, 2025 at 9:00am — No Comments

拉斯洛《撒旦的探戈》的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

[嫣然11.9.2025更新}



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為閱讀拉斯洛.卡撒茲納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的《撒旦的探戈》提供了一條極具洞察力的路徑。這部小說的力量,不只來自它的敘事結構與哲學思辨,而更深地體現在它如何透過語言生成一種情動性的經驗affective…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7, 2025 at 8:30am — 14 Comments

李欣頻·旅行的藝術 上

藝術倫敦是沒有霧的,因為惠斯勒把這霧畫了出來,倫敦才有了霧。——王爾德(引自《旅行的藝術》)

藝術,以一種獨特的生命形式,傳遞著藝術家從靈魂底層蔓長出來的情緒與價值,引發了我們靈魂深深的顫動。

霍姆斯說:伸展至新思想的心靈,絕不會再回歸其原先的視界。

藝術家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的與眾不同,於是我們有了一雙奇跡般的雙眼,有了一張全新的生活地圖,就如同伊塔羅卡爾維諾在所寫的:艾斯瑪拉達的居民,免於每天走同一條路的厭煩,在階梯、駐腳臺、拱橋、傾斜的街道之間上上下下,每個居民,每天可以享受從一條新路抵達相同地方的樂趣。…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October 4, 2025 at 9:0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