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惠玲:數字人文視角下的數字記憶(1)

內容提要:“數字人文”和“數字記憶”同為數字技術與人文現象的相遇,文章從分析二者的內涵、架構和方法論特征出發,試圖厘清二者關係,尋找共同發展道路。二者重合的基本面主要表現在領域對象的人文屬性、數字資源的多樣性、數字方法的近似性,以及成果形式的復合性等方面,體現了二者在深層目的和實現路徑上的吻合。現階段的不重合主要表現在數字方法應用規範性、拓展性、工具化程度,以及數字資源呈現理念與方式上的差異。在二者同向推進的過程中,數字人文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中同步擴大包容性,超越人文計算格局,以數字方法代替計算方法作為方法論基礎;數字記憶需要加強理論構建和方法論研究,促進敘事的數字化轉型,通過故事數據化、數據故事化等方法提升科學性、規範性和功能度,加強與數字人文的對話交流,共同構建更加開放、寬闊的數字人文譜系。

0 問題的提出

21世紀以來,從“人文計算”孕育而生的“數字人文”攪動了人文世界的一池春水,漣漪泛至人文社會諸多領域,不僅生成大量智能數字文化產品,也改變著人類知識生產、獲取、評價的方式和規則,引發人類關於閱讀、研究、發現、創新的諸多哲學思考、方法更新和工具設計,迅速成長為擁有理論、學科和文化項目的一片天地。

 “有多少個群體就有多少種記憶”,這些記憶“既是集體、多元的,又是個體化的”。[1]5-6在人類生活向網絡空間遷移的時代,如此廣泛的記憶必然尋找數字化存在方式,於是“數字記憶”在世界各處如約而至,不同主體、不同題材、不同形態,可謂雨後春筍,風景萬千。

用“方興未艾”來形容這兩種文化現象的現狀都十分貼切,同為數字技術與人文現象的相遇,本應有很多交織,相通相融。但如何看待二者之間的關係似乎被身在其中的人有意無意地忽略或繞行了,數字人文的寬大領域鮮有涉及數字記憶,數字記憶在發展中也少與數字人文對話溝通。為討論方便起見,本文暫且將二者作為平行的兩個概念、兩個領域加以討論分析。相比而言,數字人文在發展中比較注重自我認知和理論建設,有學者統計,國際上9種數字人文期刊已發表相關論文數千篇;根據知網統計,國內2005-2019年數字人文方面的論文有557篇。[2]這些中外論文不乏關於內涵外延、現象本質、核心邊界之類深層問題的研討。而數字記憶更像是在專心建設,無問西東地自在生長,理論研究相形薄弱,方法論、工具層的構建亦未形成通用範式。或許是出發點和狀態差異所致,二者興起早期如同平行線各自延伸,相互之間少有關照;隨著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相遇和相交,二者開始若即若離,似同似異,厘清相互關係的需要和可能逐漸加大。然而,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邏輯推導問題,更不是給數字記憶攀附一個熱門族群歸屬,而是要在二者的諸多表象中抽取出它們的特質,在比較中深刻認識其各自的本質屬性和特有要素,從二者的相似與相異中確定各自的定位與關係,並引導未來走向。

目前,數字人文和數字記憶都處於成長期,不僅“數字人文的版圖邊界還有待商榷”[3]5,對於數字人文究竟主要是一種學術組織形式、一種研究方法、一個學科,還是一種實踐,人們也認識不一。而數字記憶的功能和形態都基本處於實然階段,缺少概念化、體系化提煉。在兩個領域的自我界定尚未明確之時討論二者間的關係顯然難以擺脫各種困惑局限,所做分析只能屬於“現在時”,二者的發展變化將不斷調整或塑造新的關係狀態。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