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沙木薩,沙木薩,沙木薩......熱騰騰的沙木薩出爐了!”伴隨著老師傅的叫賣聲,我們來到了買買提.吐爾遜的烤包子店。 買買提.吐爾遜的烤包子店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Kashgar)。
“沙木薩,沙木薩,沙木薩......熱騰騰的沙木薩出爐了!”伴隨著老師傅的叫賣聲,我們來到了買買提.吐爾遜的烤包子店。
買買提·吐爾遜的烤包子店…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October 1, 2016 at 9:08pm — No Comments
8月,驕陽似火,中亞國家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西郊的吉薩爾巴紮熙熙攘攘。記者遇到了正在賣油饢的索菲婭大嬸。
“絲路建設給你的生活帶來變化了嗎?”
“路更寬了,饢更好賣了,我兒子不愁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了!”
中亞,歐亞大陸文明的十字路口,古絲綢之路上最繁華的貿易和人文交流通道。三年前,習近平主席在中亞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得到眾多國家響應;如今,這一宏偉構想已在這裏落地生根,帶來沈甸甸的早期收獲。…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October 1, 2016 at 6:21pm — No Comments
逆轉
題愛德華•伯汀斯基的作品奉節#1(2002年9月)和奉節#2(2002年11月)
讓我們說 就像孩子們說 一陣氣息從虛無中
充靈鼓起形狀 像一只沙盤上的迷霧 盛開
成汽船的噴雲 沙盤自己移動
在花斑點點的綠波上 讓我們說兩幅照片
必須逆轉過來讀 看啊 十一月…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October 1, 2016 at 3:47pm — No Comments
尼克把平底鍋洗乾凈了,把背包拿進棚裏,放在靠頭的一邊。一條毯子鋪在嫩草上,做地鋪用,另一條毯子他拿來蓋在上面,在小妹那一頭折了一道邊在底下塞好。他把剛才沏茶用的小鐵皮桶掏洗幹凈了,去泉水邊打了滿滿一桶的冷水。打了水回來,看見妹妹已經在地鋪上睡熟,把藍色牛仔褲裹著鹿皮鞋當了枕頭。他把妹妹親了一下,妹妹卻沒有醒,他就把他那件穿舊的格子花呢上裝往身上一披,在背包裏掏摸了一陣,終於把那一小瓶威士忌找到了。
他打開鋪蓋聞了聞,酒味好香。他從小鐵皮桶裏把剛打來的泉水舀了半杯,倒上一點威士忌。於是就坐在那兒慢慢地喝,每一口都要在舌頭底下含上好一會兒,才慢慢倒騰到舌頭上來咽下去。…
Continue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9pm — No Comments
只聽一支曲子。
只為這支曲子保留耳朵。
一個肖邦對世界已經足夠。
誰在這樣的鋼琴之夜徘徊?
可以把已經彈過的曲子重新彈過一遍,
好象從來沒有彈過。
可以一遍一遍將它彈上一夜,
然後終生不再去彈。…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8pm — No Comments
“哎,”老鼠說,“這世界變得一天窄似一天。當初它是那樣遼闊,遼闊得我都害怕了,我跑呀跑呀,我真高興,我終於看到遠處左左右右出現了一道道墻,可這些長長的墻以極快的速度靠攏過來,我已到達最後一間房子,角落裏有個陷阱,我跑了進去。”——“你得改變奔跑的方向。”貓說,伸出爪子抓住了它。(周新建譯)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6pm — No Comments
伯明翰一家旅館的餐廳裏,一群旅遊者正在進晚餐。他們一面品嘗菜肴,一面即興談天。魚端上來了,他們便七嘴八舌地講起那些關於在魚肚子裏發現珍珠和其它寶物的有趣故事。
一位老年紳士一直默默地聽著他們的閑聊,終於忍不住,也開口了。
「我已經聽了你們每個人所講的故事,現在該我講一個了。我年輕的時候,受雇於紐約一家大出口公司。象所有的年輕人一樣,我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相愛了,很快我們就訂了婚。就在我們要舉行婚禮的前兩個月,我突然被差到伯明翰經辦一樁非常重要的生意,不得不離開我的心上人。
「由於出了些麻煩,我在伯明翰呆的時間比預期長了許多。當繁雜的工作終於了結的時候,我便迫不及待地準備返家。啟程之前,我買了一只昂貴的鉆石戒指,作為給未婚妻的結婚贈品。…
Continue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6pm — No Comments
儘管哈爾濱這座城市很洋氣,有那麼多美麗的歐式建築,又有那麼多國家的流亡者在這裡生活過,然而這座城市的飲食主體,卻仍然是純中國式的,並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與風格。
從生命學的角度來說,吃的習慣和好惡,也可以進入遺傳信息的編碼,並能有效地輸入到一代又一代的生命本體中去,成為其靈魂的組成部分,永世也難改。我想這也是別一種宿命的表現形式吧。
或許,外地人常聽說哈爾濱人特別喜歡吃肉、吃豬肉燉粉條子。是這樣的。…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4pm — No Comments
有科學家預言,在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者是自我,是文化身份的確立。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和地方化,因為只有文化是民族品格的象征。所以在21世紀,文化不僅僅意味著策略和戰略,文化更意味著生存與發展。
山東歷史上曾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心之一,淵源深厚。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特別是 “六五”至“九五”期間,山東的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與繁榮,民眾物質生活水準得到顯著提升。但與經濟相此,文化建設相對滯後,表現在文化設施的陳舊或不健全,對人文社會科學重視不足,城市建設缺乏人文關照,民眾文化生活質量有待提高等諸方面。鑒於此,我認為尤其應加大文化建設的力度,政府只有從宏觀決策的角度,真正在思想上將文化建設提到人民生活的高度上來認識,才能指導我們具體規劃、設計並全面實現“大而強、富而美”的新山東形象,撰寫新世紀山東文化建設的新篇章。 …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3pm — No Comments
葉廷芳(1936~),浙江衢縣人。著有《現代藝術的探險者》、《卡夫卡——現代文學之父》、《現代審美意識的覺醒》等。
第一次見楊絳,是她的背影:上穿一件短袖衫,撐著一把小陽傘,剛剛走進哲學社會科學部(中國社科院前身)大院,往文學所的方向走去。只見她個兒中等,身材勻稱,皮膚白皙,步履輕盈、端莊,是個名副其實的“窈窕淑女”。那是1964年夏天,我剛進外國文學所,當時該所正與文學所“分家”,楊絳歸屬外文所,所以後來就有許多機會見到她的音容笑貌。她那時約摸五十開外,沒有一般知識女性常有的矜持,見人總是和顏悅色,說話慢條斯理,舉止溫文爾雅。這時楊先生給我的印象,是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又是個“文弱書生”。…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2pm — No Comments
第一章·中國哲學的精神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國,哲學與知識分子人人有關。在舊時,一個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學發蒙。兒童入學,首先教他們讀“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是新儒家哲學最重要的課本。有時候,兒童剛剛開始識字,就讀一種課本,名叫《三宇經》,每句三個宇,偶句押韻,朗誦起來便於記憶。這本書實際上是個識字課本,就是它,開頭兩句也是“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孟子哲學的基本觀念之一。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Added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2pm — No Comments
意大利《晚郵報》請我寫一篇關於中華人民共和自五十周年的文章,我就想起前幾天和幾位朋友社長安街旁的飯店吃晚飯,吃完飯準備回家時,發現長安街已經封鎖了,說是國慶遊行的隊伍正在排練,我只能讓出租車繞很遠的路回家。出租車司機告訴我,這些日子差不多每天晚上十點鐘以後,長安街都會被封鎖,就是為了參加國慶的隊伍進行遊行排練。我在報紙上讀到:到了國慶節的那一天,參加遊行慶祝的人有五十萬。這只是參加表演的人
數,如果算上前去觀看的人,我想肯定會有一百多萬。我還在報紙上讀到:國慶時,在天安門廣場東側,北京最大的公共廁所將會建成開放,報紙上說這個廁所有四百七十平方米,而且還用文學的語言描述它——"潔白的地板磚,精致的壁墻,舒緩的輕音樂,寬敞舒適的大廳,空調……"…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1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uan Lab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1pm — No Comments
葉渭渠 譯
一夜寒風。石榴樹的葉子全落光了。
石榴樹下殘留著一圈泥土,葉子散落在它的周圍。
紀美子打開擋雨板,看見石榴樹變成光禿禿的,不由得大吃一驚。落葉形成一個漂亮的圓圈,也是不可思議的。因為風把葉子吹落以後,葉子往往都淩散到各處。
樹梢上結了好看的石榴。
“媽媽,石榴。”紀美子呼喊母親。
“真的……忘了。”…
Continue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October 1, 2016 at 12:40pm — No Comments
我們第一次到倫敦時,鐘書的堂弟鐘韓帶我們參觀大英博物館和幾個有名的畫廊以及蠟人館等處。這個暑假他一人騎了一輛自行車旅遊德國和北歐,並到工廠實習。鐘書只有佩服的份兒。他絕沒有這等本領,也沒有這樣的興趣。他只會可憐巴巴地和我一起“探險”:從寓所到海德公園,又到托特納姆路的舊書店;從動物園到植物園;從闊綽的西頭到東頭的貧民窟;也會見一些同學。
巴黎的同學更多。不記得是在倫敦還是在巴黎,鐘書接到政府當局打來的電報,派他做一九三六年“世界青年大會”的代表,到瑞士日內瓦開會。代表共三人,鐘書和其他二人不熟。我們在巴黎時,不記得經何人介紹,一位住在巴黎的中國共產賞員王海經請我們吃中國館子。他請我當“世界青年大會”的共產黨代表。我很得意。我和鐘書同到瑞士去,有我自己的身份,不是跟去的。…
ContinueAdded by 客家 庫 on October 1, 2016 at 12:38pm — No Comments
八月六日下午四點鐘,佛爾第號到意大利的東南海港布林的西,這算是記者和歐洲的最初的晤面。該埠不過因水深可泊巨輪,沒有什麽勝跡可看,船停僅兩小時,記者和幾位同行的朋友卻也上岸跑了不少的路。像樣的街道只有一條,其余的多是小弄,在海邊上雖正在建築一個高大的紀念塔,但我們在街上所見的一般普通人民多衣服檻樓,差不多找不出一條端正的領帶來。我們穿過好幾處小弄,窮相更甚。有好幾處門口坐著一個老太婆,門內掛著花布的簾子,時有少婦半裸著上身探首簾外向客微笑,或曼聲高唱;她們用意所在,我們大概都可議猜到。…
ContinueAdded by 旅遊 庫 on October 1, 2016 at 12:37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