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u's Blog (276)

西爾瑪·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4)

男孩子想要擺脫她們的糾纏,可是母雞們追逐著他,一邊追一邊叫喊,他的耳朵險些兒被吵聾了,倘若他家里養的那隻貓沒有在這時走了出來的話,他是休想衝出她們的包圍的。那些母雞一見到貓兒,頓時安靜下來,裝作專心一意地在地上啄蟲子吃。

男孩子馬上跑到貓兒跟前,說:“親愛的貓咪,你不是對院子每個角落和隱蔽的洞孔都很熟悉嗎?請你行行好,告訴我在哪兒可以找到小精靈?”

貓兒沒有立刻回答。他坐了下來,把尾巴優雅地卷到腿前盤成一個圓圈,目光炯炯地盯住男孩子。那是一隻很大的黑貓,頸脖底下有一塊白斑。他周身的毛十分平滑,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油光光的。他的爪子蜷曲在腳掌里面,兩隻灰色的眼睛瞇成一條細縫。這隻貓樣子是非常溫和馴服的。…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September 10, 2018 at 12:39am — No Comments

西爾瑪·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3)

那本訓言佈道集還攤在桌上,看樣子跟早先沒有什麽不同,可是也變得非常邪門了,因為它實在太大了,要是他不站到書上去的話,他連一個字都看不完全。

他唸了兩三行,無意之中擡頭一看,眼光正好落在那面鏡子上。他立刻尖聲驚叫起來:“哎喲,那里又來了一個!”

因為他在鏡子里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個很小、很小的小人兒,頭上戴著尖頂小帽,身上穿著一件皮褲。

“哎喲,那個傢伙的打扮同我一模一樣!”他一面吃驚地叫喊,一面兩隻手緊捏在一起。這時,他看到鏡子里的那個小人兒也做了同樣的動作。…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September 10, 2018 at 12:37am — No Comments

西爾瑪·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2)

然而,不知怎麽,他還是呼呼地睡著了。

他不知道自己睡了才一會兒還是很長時間,可是他被自己身後發出來的窸窸窣窣的輕微響聲驚醒了。

男孩子面前的窗臺上放著一面小鏡子,鏡面正對著他。他一擡頭,恰好朝鏡子里看。他忽然看到媽媽的那口大衣箱的箱蓋是開著的。…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September 10, 2018 at 12:34am — No Comments

西爾瑪·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1)

1.這個男孩子小精靈



三月二十日星期日




從前有一個男孩子。他大概十四歲左右,身體很單薄,是個瘦高個兒,而且還長著一頭像亞麻那樣的淡黃色頭髮。他沒有多大出息。他最樂意睡覺和吃飯,再就是很愛調皮搗蛋。…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September 10, 2018 at 12:31am — No Comments

朱剛:百回本《西遊記》的文本層次:故事·知識·觀念(4)

三、觀念:大眾向往的“生活力”



百回本《西遊記》在“觀念”層次多少帶有牽強附會痕跡的“道教化”傾向,幾乎已經為學術界所公認。不少學者因為把這個文本視為獨立的“作品”,故強調道教思想是其主旨,但若從取經故事的歷史演變的角度來看,道教思想當然不可能從這個佛教題材的故事中自然地引申出來,而是百回本的“作者”著意經營的結果。當我們把“道教化”看作這個文本在觀念層次上的一大特色時,其與上文所述故事、知識層次的特色,即強化孫悟空,歪解幾乎所有佛教名詞,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系,似乎甚可探討。換句話說,把全書貫穿始終的主人公從唐僧改為“心猿”孫悟空,將一些非常淺顯以至於婦孺皆知的佛教知識都改成詼諧之妄談,其目的也許就是為了“道教化”的實現。…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September 4, 2018 at 5:13pm — No Comments

朱剛:百回本《西遊記》的文本層次:故事·知識·觀念(3)

二、知識:淵博的錯誤



除了故事需要整合、疏通以外,百回本的“作者”還面臨一項艱巨的任務,就是必須掌握和消化他所依據的資料(無論是文本資料還是口述資料)中的許多知識。因為所敘故事在題材上的特殊性,這個文本勢必涵蓋異常廣泛的知識面,出入古今中外,兼及三教九流,如果“作者”不掌握相關的知識,只是剿襲舊文,不加處理,那就會使他的文本夾雜許多與老子“化胡為佛”之說相似的“化石”。所以,考察文本在這個層面顯示的情形,可供我們據以判定其“作者”的知識能力。



百回本的第二回敘菩提祖師教孫悟空騰云飛翔時,有一段對話:…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September 4, 2018 at 5:13pm — No Comments

朱剛:百回本《西遊記》的文本層次:故事·知識·觀念(2)

一、故事:行者的傳奇…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46pm — No Comments

朱剛:百回本《西遊記》的文本層次:故事·知識·觀念(1)

引言:遇見“化石”



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了百回本《西遊記》的標準文本,作為中國小說的“四大名著”之一,絕大多數國人在中學階段已經完成對它的閱讀,並對其中所述的故事了然於胸。所以,沒有特殊的需要,一般人不會再重新審視這個文本。筆者相信,閱讀時知識儲備的不足,使絕大多數國人失去了充分領略《西遊記》妙處的機會。

比如,第六回講到太上老君要幫助二郎神擒拿孫悟空,與觀音菩薩有一段對話(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第3版,第72頁):…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45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17)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16)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29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15)

《堂吉訶德》:為“信仰”而跋山涉水…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27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14)

工作的“斗戰勝佛”和居家的“凈壇使者”…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25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13)

“不好收拾”的猴“尾巴”:逃避自由



前面我對孫悟空說了這麽多,相信大家對於孫悟空已經有了一個美學的了解。現在,如果要讓我總結幾句的話,那我就要勸大家注意孫悟空的“尾巴”。《西遊記》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就是講孫悟空雖然善變戲法,但是變來變去他的尾巴卻總是變不掉。所以,《西遊記》里會說:“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面,變做一根旗竿。”(第6回)而在我看來,這個變來變去卻實在“不好收拾”的“尾巴”就正是孫悟空之為孫悟空的根本之所在。那麽,如果現在要我來回答孫悟空的那個變來變去卻實在“不好收拾”的“尾巴”究竟是什麽,孫悟空之為孫悟空的根本之所在究竟又是什麽,那麽,我會給出一個什麽樣的答案呢?我的答案只有四個字:逃避自由。…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24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12)

當然,我們要注意,越是到了後面,孫悟空的抱怨就越少,不過你千萬不要以為孫悟空開始有了神性,不是的。那只是因為一種欲罷不能的自我使命感使得孫悟空更加樂於去從事這個工作而已。那只是孫悟空的責任感的擡頭,而不是他的神性的擡頭。一切都只是他的自娛自樂,並不包含任何的贖罪心態。無所贖、也無可贖。“若不同你上西天,顯得我‘知恩不報非君子’(第27回),這就是他的真實想法。而且,仔細看過《西遊記》的人都會發現,對此他始終心知肚明,卻從不泄露天機。例如“四聖試禪心”時就是如此。因此每當唐僧萌生退意,悟空就總是勸解說:“功到自然成”,由此也可見他的責任感之強與對於“取經正果”的毫不在意。…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21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11)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20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10)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19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8)

不過,石頭在中國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想象。因為它離靈魂與愛最遠。所以《紅樓夢》里的石頭才要被少女的眼淚浸泡。少女的眼淚在《紅樓夢》的文學想象里就是人類的愛和美。一塊石頭必須經過人類的愛和美的淚水的浸泡,才能夠從頑石化為美玉。這就是《紅樓夢》的驚天發現。但是在《西遊記》里卻不然,這塊石頭始終只是一塊石頭,盡管在想象中,它成了“美猴王”,最後成了“斗戰勝佛”。但是由於這塊石頭始終沒有經過愛和美的淚水的浸泡,所以,也始終是冥頑不靈的。它離靈魂和愛最遠,也離美最遠。為什麽會如此呢?就是因為《西遊記》雖然沒有把這塊石頭像《水滸傳》那樣地放入現實社會,而是把它放入靈魂深處,但是,石頭畢竟只是石頭,也畢竟是一個拒絕靈魂,拒絕愛,拒絕信仰,拒絕美的存在,因此,如果最終的選擇如果不是走向靈魂,走向愛,走向信仰和走向美,當然也就仍舊會淪落到中國的傳統的老路上去的。這一點,我們在後面的剖析中很快就可以看到。…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15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7)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14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6)

所以,唐僧的形象在中國人的眼睛里就簡直是個傻瓜。遇到意外後便“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蛤蟆,只是呆呆怔怔,翻白眼兒打仰”(第23回),這整個兒通篇就是個傻瓜形象。而且,玄奘所推崇的愛,在唐僧那里也變成了一種手腕,一種公事公辦的態度,一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官樣文章。堅定的愛的聖僧玄奘變成了假仁假義的唐僧。你看,他不讓猴子亂殺人是為什麽呢?他說,在農村殺了就算了,人家也看不見,到了城里,你要殺了人就躲不了了。“你在這荒郊野外,一連打死三人,還是無人檢舉,沒有對頭;倘到城市之中,人煙湊集之所,你拿了那哭喪棒,一時不知好歹,亂打起人來,撞出大禍,教我怎的脫身?”(第27回)“早還是山野中,無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時沖撞了你,你也行兇,執著棍子,亂打傷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脫身?”(第14回)你看,是不是假仁假義?是不是道貌岸然?光明正大的聖僧玄奘是不是已經成為假仁假義的唐僧?…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12pm — No Comments

潘知常:《西遊記》:逃避自由(5)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January 2, 2018 at 10:11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