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三、觀念:大眾向往的“生活力”
百回本《西遊記》在“觀念”層次多少帶有牽強附會痕跡的“道教化”傾向,幾乎已經為學術界所公認。不少學者因為把這個文本視為獨立的“作品”,故強調道教思想是其主旨,但若從取經故事的歷史演變的角度來看,道教思想當然不可能從這個佛教題材的故事中自然地引申出來,而是百回本的“作者”著意經營的結果。當我們把“道教化”看作這個文本在觀念層次上的一大特色時,其與上文所述故事、知識層次的特色,即強化孫悟空,歪解幾乎所有佛教名詞,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系,似乎甚可探討。換句話說,把全書貫穿始終的主人公從唐僧改為“心猿”孫悟空,將一些非常淺顯以至於婦孺皆知的佛教知識都改成詼諧之妄談,其目的也許就是為了“道教化”的實現。
不過,筆者並不想就這個問題展開過多的討論,因為對於一部“小說”而言,將一個佛教故事“道教化”,對許多佛教知識給予歪解,好像也沒有多少文學上的意義,至於強化孫悟空而弱化唐僧的做法,其得失如何,也可以隨人所好、見仁見智。通讀百回本《西遊記》,“道教化”意圖主要是從回目的編制上體現出來,若就具體行文而言,其在觀念層次呈現的另一種特色,是更值得指出的,就是這個文本中的幾乎所有人物,都有相同的行為準則,或者說行動理由。
且看第三回中孫悟空在龍宮討寶的一段:
老龍王一發怕道:“上仙,我宮中只有這根戟重,再沒甚麼兵器了。”悟空笑道:“古人云:‘愁海龍王沒寶哩!’你再去尋尋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價。”……悟空道:“這塊鐵雖然好用,還有一說。”龍王道:“上仙還有甚說?”悟空道:“當時若無此鐵,倒也罷了;如今手中既拿著他,身上無衣服相趁,奈何?你這里若有披掛,索性送我一件,一總奉謝。”龍王道:“這個卻是沒有。”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龍王道:“煩上仙再轉一海,或者有之。”悟空又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千萬告求一件。”龍王道:“委的沒有;如有即當奉承。”悟空道:“真個沒有,就和你試試此鐵!”龍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動手!切莫動手!待我看舍弟處可有,當送一副。”悟空道:“令弟何在?”龍王道:“舍弟乃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是也。”悟空道:“我老孫不去!不去!俗語謂‘賒三不敵見二’,只望你隨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這一段比較集中地從孫悟空的口里冒出“愁海龍王沒寶哩”“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賒三不敵見二”四句俗語,作為他向東海龍王堅索兵器、披掛的理由。必須說明的是,這並非為了描寫他的無賴。實際上,在整部百回本中,孫悟空一直用這樣的“古人云”“常言道”“俗語謂”為自己的行動提供理由,僅就前七回來看,除上引四句外,還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為人須為徹”“親不親,故鄉人”“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詩酒且圖今日樂,功名休問幾時成”“勝負乃兵家之常”“殺人一萬,自損三千”“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等。
不光是孫悟空,百回本里的其他人物,也往往引述此類話語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如第二回菩提祖師說:“自古道,神仙朝遊北海暮蒼梧。”“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第五回崩巴二將說:“常言道,美不美,鄉中水。”第八回觀音說:“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沒前程。”八戒說:“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第九回水族說:“常言道,過耳之言,不可聽信。”第二十四回清風明月說:“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唐僧說:“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肉。”第二十六回黑熊說:“古人云,君子不念舊惡。”第二十八回黃袍怪說:“常言道,上門的買賣好做。”第二十九回寶象國眾臣說:“自古道,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第三十回沙僧說:“古人云,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第三十六回僧官說:“古人云,老虎進了城,家家都閉門。雖然不咬人,日前壞了名。”……直至第九十九回,唐僧已經取得真經,走上歸程,在陳家莊被挽留供養,卻要說服徒弟們不辭而別,其理由仍是:“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如此之類,集中起來差不多可以編成一個對日常行為具有指導意義的常言俗語的小手冊,這也是百回本的一大特征。
相比於“道教化”主旨落實到具體行文時的牽強附會之感,人物行動理由的這種一致化現象,在全書中貫穿得更為徹底,行文上也生動自然得多。在筆者看來,這個文本所達到的最高統一性,端在於此。作為人物的行動理由,引用“古人云”“常言道”“俗語謂”等,可以被用來推進故事情節,也可以解釋出現在故事世界中的一些事物、現象、知識,當然也意味著能被對話雙方共同接受的,乃至能被那個世界一致認可的某些觀念。而且,妙處還在於,我們不必追問是哪一位特定的“作者”為全書帶來了這種統一性。
此類常言俗語、古人名句,經過世俗社會的長期洗煉,成為認識某類現象、對處某種問題時最佳選擇的提示。它們不是從某個特定的思想體系生發的抽象原則,而是匯集了許多具體的經驗,綜合了所有前人的智慧,其間不必加以有條理的編織,也不必顧及相互矛盾之處,數量極多,而且始終如水銀瀉地一般結合著具體的生活場景,隨處湧出。一個人對此掌握得越多,便越能在日常生活中所向無礙。雖然只求當下有理,前後並無統一性,卻也有別於極端投機的功利主義,因為經世俗社會的長期洗煉而為大眾所接受者,基本上符合大眾的立場,純粹損人利己的東西將被排除。可以說,這是大眾化的智慧。就其來源而言,當然也有不少出自古代某家某派的思想,但不管出自哪家哪派,所有思想性的因素,都經“大眾”這一層網的過濾,仿佛全民投票產生的合宜取向,凝結在這些“常言道”“古人云”“俗語謂”中,而隨機取用,以為行動準則。因為本來就是大眾篩選的產物,那當然便是對大眾社會具有說服力的道理,容易被接受,而通行無阻。反過來,大眾社會傳誦這些常言俗語,本來也旨在總結生活經驗。在百回本《西遊記》形成的時代,《四書集注》教讀書人學會了應舉投考,而這些常言俗語則教會庶民大眾如何生活。對此掌握得越多,越有心得的人,他的“生活力”也就越強。把這麼多的常言俗語集合起來,並為每一條提供了應用范例的百回本,便幾乎可做大眾生活的教科書。
由於百回本以孫悟空為貫穿全書的主人公,所以他成了那個世界里掌握此類常言俗語最多的人物。於是,孫悟空的“本事”也就是他的力量便呈現出兩個方面:七十二般變化、筋鬥云、火眼金睛之類,是超人的“神通力”;交遊廣泛,“處處人熟”,能靈活運用大量飽含人情世故的常言俗語來指導行動,才是他真正適應人世的“生活力”。前者只能令孫悟空能戰、敢戰,後者才能造就他戰無不勝的功勛。也許,唐僧成佛後,可以獲得相應的“神通力”,但他似乎永遠不會具備孫悟空的“生活力”。或者說,為了描寫這種“生活力”,選擇孫悟空為核心主人公,確實比唐僧要理想得多。並不是為一種特定目標而九死一生的獻身精神,而是如金箍棒一般屈伸自如的“生活力”,才能成為庶民大眾的人生理想。同時,如果“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才是被百回本的世界所認同的人生格言,那麼所有一本正經的佛教名詞都被歪解為詼諧之談,也就順理成章,掌握前者而不是後者,才能提高“生活力”。大眾文化對於高度“生活力”的向往,在百回本《西遊記》中如此燦爛的綻開,使它根本不需要某一個特定的“作者”,也不需要某一家特定的思想為其主旨,完全可以說,它是“大眾文學”的一個經典文本。本文刊於《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愛思想網站2017-06-0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