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cca Light's Blog (413)

野夫:中年身世似逃禪(2)

06

 被名山大水擁著的中年,似乎該有一些名門正派的貴氣。該說的話,從未三緘其口。該做的事,向來一意孤行。這是一個是非正邪極易混淆的時代,舉目烏煙瘴氣,只能重建君子心中那個道義江湖。

 一入江湖歲月催,鬢已星星也。這都是古話,道的也是千古炎涼。江湖子弟江湖老,活的正是這樣一點骨血。想當年青春許國,揖別了皂隸生涯;幾十年風刀霜劍地在俗世突圍,要的也就是這樣的雲水營生,自由西東。

 一日,入魏寶山長春洞借宿,幾百年的老道觀,傲岸而寂然。逍遙道長與龔道士和一個火工道人,三人在此深林枯澗邊,孤守一脈道法。夜來月下,搬出桂花私釀,與我等俗人痛飲。醉罷吹簫彈琴,仙樂飄飄;再於空庭踏罡步鬥,打出另一番迥異中原的太極。這樣的浮生閑日,何等快活逍遙。…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June 29, 2017 at 8:09pm — No Comments

野夫:中年身世似逃禪(1)

01

 歲暮天寒,一個人郁郁獨行,忽然與中年狹路相逢。

 彼此冷冷打量一番,各自倒抽一口寒氣。也許久厭兵戈,一時英雄氣短,按住腰間那柄祖傳的歲月殺豬刀,實在不欲拔出來惡戰一場。

 這樣的對視終覺尷尬,一方不肯讓路,一方無心搏殺。兩廂捉對,行者盤算著繞道而行。只是四面山河,肅然如桶,如埋伏已久之陷阱,竟是無路可逃。

 天風凜冽,但見中年兀然霸道在那,滿手暗器,嘿然怪笑地候著你的迎戰。這一場蓄謀既久,事先張揚的暗算,任誰也插翅難飛。…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June 29, 2017 at 5:51pm — No Comments

王充閭:渴望超越(4)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y 26, 2017 at 9:20am — No Comments

王充閭:渴望超越(6)

前面說到了我努力保持一副自在、自如的心態,希望不致被誤解為安於平庸,無所作為。實際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拋開世俗功利,正是為了把全副身心投入於不懈的藝術追求。這種藝術追求,不關乎數量的積累,主要是渴求一種質的飛躍。對於已經產生一定影響的作家來說,我覺得,至關重要的是能夠不斷地突破自我,實現新的超越。這是一個關隘。我們可能都註意到了,作家獲取成功大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飛沖天,暴得高名,以後再很少突破,呈靜態式發展;另一種是螺旋式攀升,精進不已,始終處於動態之中,呈現一種飛揚之勢。比較起來,我更喜歡後一種。因為他們總是給人一種全新感覺,總在展現新的創化,而不是像南宋詞人劉克莊慨嘆的:“常恨世人新意少”,“把破帽年年拈出”。其實,即使是新帽子,年年端出來,“外甥打燈籠――照舊”,也沒有什麼看頭。…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y 26, 2017 at 9:19am — No Comments

王充閭:渴望超越(5)

我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習慣,每天晚上八九點鐘睡下,早上很早就起來散步,許多文章的構思都是在散步中完成的,有時夜半醒來,獲得了靈感,立刻開燈記錄下來。看雲、做夢,也是我實現妙悟的方式。比如,我曾從天空雲朵的奇幻變化,想到了蕭紅的整個生命歷程。當我看到片雲當空不動時,就聯想到這個解事頗早的小女孩,沒其母愛,沒有夥伴,孤寂地坐在後花園裏,雙手支頤,憑空遐想;而當一抹流雲疾速地逸向遠方,我想這宛如一個青年女子沖出封建家庭的樊籠,逃婚出走,開始其流離顛沛的生涯;有時,兩片浮遊的雲朵疊合在一起,而後又各不相幹地飄走,我聯想到這有如兩顆叛逆的靈魂的契合,結伴跋涉,後來卻分道揚鑣,天各一方了;當發現一縷雲霞漸漸地溶入青空悄然泯滅,我便抑制不住悲懷,為天涯淪落的才女一縷香魂飄散在遙遠的淺水灣而深情悼惜。…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y 26, 2017 at 9:19am — No Comments

王充閭:渴望超越(3)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y 26, 2017 at 9:19am — No Comments

王充閭:渴望超越(2)

我還在另一篇散文裏,寫了原本落後的女真族以其沖決一切的蠻勇精神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奇跡般地戰勝了實力大大超過自己的強大軍事對手,直到把北宋的兩代君王俘獲到五國城下。與此同時,他們也像前代的北魏、契丹,身後的蒙元、滿清一樣,在農耕文化與遊獵文化的撞擊與融合的浪潮中,接受了新的文明的洗禮,從而加速了發展進程。令人深思的是,人類的文化無一不包含著自我相關的價值、功能上的悖謬,有時演進的結果正好與原初的願望背反。金朝的結局也不例外。他們在充分享用“全盤漢化”的文明碩果的同時,逐漸喪失了本民族固有的優勢,新的文明最後作為一種異已力量反轉過來誘使它走上腐朽的末路,成為被征服者。誠如馬克思所說,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恒的歷史規律。…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y 26, 2017 at 9:18am — No Comments

留白:木心散文及其現象管窺(下)

這樣的開頭,雅固然是雅,俗也俗到了家。滬上方言,遂成了木心漢字魔方中十分耀眼的色塊,活潑潑,水靈靈,土得掉渣兒,俗得夠勁兒。木心不是上海人,但他筆下的上海真是“比上海還上海”,張愛玲的上海,王安憶的上海,王家衛的上海,還有其他什麼人的上海……都被他甩在後面了。再看《吃出名堂來》的一段關於豆漿要不要加雞蛋的對話:



“喔,老先生,儂早,請坐,甜漿鹹漿”




“鹹格。”




“好,鹹漿,雞蛋一只兩只”




“今朝勿要哉。”




“哪能拉”…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April 10, 2017 at 9:52am — No Comments

留白:木心散文及其現象管窺(上)

1

2006年伊始,不甘寂寞的中國讀書人共同敘寫了一個久違的閱讀神話。一位年近八旬的華裔老人,端坐於大洋彼岸的美利堅,用他多年來一筆一劃構建的漢字魔方,蠱惑著早已不知漢字為何物的大陸同胞們。位於神話中心的這位老人,名叫木心。

木心,本名孫璞,1927年生,浙江桐鄉縣(一說烏鎮)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畢業,曾任杭州繪畫研究社社長,上海市工藝美術中心總設計師,上海市工藝美術協會秘書長,《美化生活》期刊主編,交通大學美學理論教授。自1982年起長居紐約,從事美術及文學創作,作品多發表於台北及紐約的報刊。1984年,台灣《聯合文學》創刊號推出“木心散文個展”專刊,引起所謂“文學狂飆”,一時“人人爭問木心是誰”。…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April 10, 2017 at 9:52am — No Comments

朱光潛:散文的聲音節奏(下)

當初姑娘來了,那不是我陪著頑笑!憑我心愛的,姑娘要,就拿去;我愛吃的,聽見姑娘也愛吃,連忙的收拾的幹幹凈凈,收著;等著姑娘到來,一桌子吃飯,一床兒上睡覺。丫頭們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氣,我替丫頭們想到。我心裏想著:姊妹們從小兒長大,親也罷,熱也罷,和氣到了底,才見的比別人好。如今誰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裏!…… 這只是隨便挑出的,你把全段念著看,看它多麼順口,多麼能表情,一點不做作,一點不拖沓。如果你會念,你會發現它裏面也有很好的聲音節奏。它有駢散交錯,長短相間,起伏頓挫種種道理在裏面,雖然這些都是出於自然,沒有很顯著的痕跡。 

 我也分析過一些寫得不很好的語體文,發現文章既寫得不好,聲音節奏也就不響亮流暢。它的基本原因當然在作者的思路不清楚,情趣沒有洗練得好,以及駕馭文字的能力薄弱。單從表面看,語體文的聲音節奏有毛病,大致不外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文白雜糅,像下面隨意在流行的文學刊物上抄來的兩段: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April 3, 2017 at 11:03pm — No Comments

朱光潛:散文的聲音節奏(上)

咬文嚼字應從意義和聲音兩方面著眼。上篇我們只談推敲字義,沒有提到聲音。聲音與意義本不能強分,有時意義在聲音上見出還比在習慣的聯想上見出更微妙,所以有人認為講究聲音是行文的最重要的功夫。我們把這問題特別另作專篇來討論,也就因為這個緣故。我們把詩除外,因為詩要講音律,是人人都知道的,而且從前人在這方面已經說過很多的話。至於散文的聲音節奏在西方雖有語音學專家研究,在我國還很少有人註意。一般人談話寫文章(尤其是寫語體文),都咕咕嘍嘍地滾將下去,管他什麼聲音節奏!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30, 2017 at 4:11pm — No Comments

李醫平:樂聽市聲心如水——張愛玲散文創作簡論(下)

2



從影響和淵源上看,晚明小品和英國散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兩條巨流。在《中國新文藝太系》散文卷導言中,論及現代散文的發展,周作人強調“現代的散文在新文學中受外國的影響最少,這與其說是文學革命的,還不如說是文藝覆興的產物”,所謂“覆興”,指的是古來言志派文學,尤其是明末公安派小品文的覆興。受這一派影響的作家有周作人、俞平伯、廢名等。導言的另一位作者郁達夫則特別看重英國散文對中國現代散文的影響,他認為英國散文所以能在中國有深遠的影響,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所最發達也最有成績的筆記之類,在性質和趣味上,與英國的Essay很有氣脈相通的地方。”Essay一般譯作小品文,朱湘、梁遇春、梁實秋、林語堂、錢鐘書、張愛玲等都可以說是承傳英國小品文這一派的作家。…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30, 2017 at 4:11pm — No Comments

李醫平:樂聽市聲心如水——張愛玲散文創作簡論(上)

讀張愛玲的小說,那些“說不盡的蒼涼故事”總予人一種作者獨坐雲端俯視蕓蕓眾生的感覺。而她樸朔迷離的身世與經歷,更是為她增添了諸多的神秘色彩。但只要翻開她的散文集,我們就會看到一個鮮活如初、俏皮機敏的張愛玲在那時“嘁嘁切切”地與人“私語”著:她的童年、她的天才夢、她喜歡聽的種種市聲……

 要研究張愛玲,不能不讀她的散文。這不僅因為如上所言,在她的作品裏我們能讀到一些諸如她的身世傳奇、她的藝術旨趣、她的審美意向等對於研究者極為重要的第一手材料,更重要的是她的散文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個性。它們與其小說的藝術成就一起形成了現代文學的一道特異的風景。…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30, 2017 at 4:10pm — No Comments

朱大可:中國散文的五種困惑

散文的第一種困惑,是它的家族成員究竟有多少“百度百科”上的所謂“散文”詞條,將散文概念無限放大,甚至政論和歷史都被算作散文,達到了殊為可笑的地步。而這正是笨拙的“文藝理論”所堅守的“宏大陣地”。盡管亞裏斯多德在《修辭學》中指涉了包括演講在內的各種文體,但不等於使用修辭手法的文體都屬於文學。這種古老的邏輯陷阱,誤導了大量散文專家,而他們胡亂歸類的結果,就是把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史稿、奏疏、詔書之類,統統算作“散文”。按照這種邏輯,則行政公文及各主流大報的社論(政論),都應當劃入散文框架。中國五十年代跟蘇聯交惡時的“九評”,振振有詞,聲色俱厲,可算作“政論式散文”的經典之作,可惜的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散文選集,會把這些玩意兒裝進自己的籮筐。文學內部文體和文學外部文體,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從未有過正常的分野。…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28, 2017 at 5:06pm — No Comments

戴建業:讀現當代散文雜感(四)

——聞一多文章雜論

引言

聞一多先生的《唐詩雜論》我讀過多次,有時是作為學術論文來讀,有時則是作為文學散文來讀——作為論文來讀能見出聞先生新穎的見解,作為散文來讀能感受到聞先生鮮明的個性。聞先生淵博的學識,精微的體驗,深刻的思想,敏銳的才思,強烈的激情,俏皮的文筆,都熔進了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中,它是一本學術經典,也是一本文學經典,它是一本薄薄的“大書”。下面是我讀它的隨筆雜記,它們先發在我新浪的微博中,再輯錄在自己的博客裏,並加一個標題——《聞一多文章雜論》…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24, 2017 at 9:23am — No Comments

戴建業:讀現當代散文雜感(三)

引言

這兩天又在我的微博上發了幾則有關梁啟超、胡適先生的隨感,都是一些隨意閑扯和縱筆雜談。梁任公那幾則雜談是與博友的對話,一位青年朋友要求我談談梁與胡文章的優劣,我憑印象談了兩點個人意見。其實,我一直認為文章很難像桌子、沙發一樣量出個長短,在才華比較接近的作者之間,可以看出差異,但很難分出高低。讀者對文章各有喜惡,但讀者喜惡並不決定文章好壞。

 

梁啟超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19, 2017 at 7:22pm — No Comments

戴建業:讀現當代散文雜感(二)

引言

開學前兩天在家中重溫魯迅,多年後再讀他的《朝花夕拾》和《野草》別有風味,不時又想起“文革”時讀魯迅作品的情景。那時讀魯迅是為了寫“大字報”,自覺不自覺地愛模仿魯迅的筆調和語言。其實當時根本讀不懂魯迅,只是錯將他的深刻當作尖刻,誤將他的冷峻當作仇恨,從他的機智中學到了強詞奪理,從他的批判中學到了罵人——學虎不成反類犬。…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19, 2017 at 7:22pm — No Comments

戴建業:讀現當代散文雜感(一)

春節有閑在家讀閑書,隨手亂翻現當代作家的散文,翻著翻著自然就有很多雜感。這兩天“老夫聊發少年狂”,每天將自己的閱讀感想發在微博上,下面就近三天微博上雜感的輯錄。由於微博上每條不得超過140字,每則雜感了也就以140字為限。

可惜自己腹中既儉,不能像周作人那樣涉筆成趣;識解又淺,不能像魯迅那樣益人神智;靈根更鈍,難得像錢鍾書那樣體悟入微。好在發微博可以任情快意,不須琢磨章法,不必修飾語言,所以每則雜感多少還有一點自然風致。當然,“自然的”不一定就是“好看的”,否則,那些未經整容的姑娘豈不都是天仙?

 

一、周氏兄弟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19, 2017 at 7:21pm — No Comments

張潔:揀麥穗

小按:這篇樸素平易的散文,在1979年刊出,被著名作家王安憶認為,意義非同尋常。王安憶說,這篇散文“在當時非常轟動,我以為它對於中國文學是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從1949年到1976年,我們對文學的要求是非常意識形態化的,文學總是擔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幾乎是一種集體意識的產物,作為創作者的個人則被壓抑著。因此,張潔這篇小小的《揀麥穗》,便以它鮮明的個人化而開創了變革的風氣。我以為,《揀麥穗》在新時期文學裏的作用要超過打頭炮的《班主任》、《傷痕》,因為它開辟的是文學本身的道路,而不僅僅是揭示了新的社會問題”。

 

在農村長大的姑娘,誰不熟悉揀麥穗這回事兒呢

我要說的,卻是幾十年前揀麥穗的那段往事。…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8, 2017 at 8:18pm — No Comments

戴建業·珍惜漢字,熱愛漢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問

問:目前聽寫節目的走紅,暴露出了國人書寫能力的退化。很多人在電腦上可以行雲流水,但在生活中手寫卻提筆忘字。作為從事文學研究方向的大家,您怎樣看待這樣的問題?

 答:謝謝!我不是從事文學研究的“研究大家”,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教師。

 電腦輸入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也造成人們書寫漢字能力的退化,這就是古人所謂“有得有失”。我自己普通話不好,拼音輸入有困難,一開始就學五筆輸入,我現在還沒有發現自己提筆忘字的現象,我建議青年朋友學習五筆輸入法。…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8, 2017 at 8:17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