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 在沙巴's Blog (254)

劉心武·風中黃葉樹——關於逆境的隨想

劉心武(1942~),四川省成都市人,作家。有短篇小說《班主任》,長篇小說《鐘鼓樓》,中篇小說《如意》,散文集《凡爾賽噴泉》等。

漸來的逆境,有個臨界點,事態逼近並越過臨界點時,雖有許多精神準備,也仍會有電閃雷擊般的突然降臨之感。

逆境的面貌不僅冷酷無情,甚而醜陋猙獰。

逆境陡降時,首要的一條是承認現實。承認包圍自己的逆境。承認逆境中陷於被動的自我。…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October 28, 2016 at 5:41pm — No Comments

畢淑敏·我很重要

畢淑敏(1952~),女,山東文登人,作家。著有《昆侖殤》、《阿裏》、《補天石》等。

當我說出“我很重要”這句話的時候,頸項後面掠過一陣戰栗。我知道這是把自己的額頭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靈極容易被別人的批判洞傷。許多年來,沒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作為一名普通士兵,與輝煌的勝利相比,我不重要。

作為一個單薄的個體,與渾厚的集體相比,我不重要。

作為一位奉獻型的女性,與整個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October 18, 2016 at 8:19pm — No Comments

劉心武·五十自戒

劉心武(1942~),四川省成都市人,作家。有短篇小說《班主任》,長篇小說《鐘鼓樓》,中篇小說《如意》,散文集《凡爾賽噴泉》等。

算來今年要滿五十了。參加工作以後,聽慣了“小劉”的稱呼。後來專門搞創作,也很享受過一番“青年作家”的頭銜。現在年屆五十,漸漸有人叫我“老劉”,無論如何再不能劃歸青年行列了。

據孔夫子立下的標準,五十歲時應達到“知天命”的境地,我能麼?實在沒有信心。…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October 14, 2016 at 12:38am — No Comments

李國文·山永遠在

李國文(1930~),原籍江蘇鹽城,生於上海,作家。著有長篇小說《花園街五號》,短篇小說集《第一杯苦酒》、《危樓紀事》、《沒意思的故事》等。

一群人穿著鮮艷的登山服,在皚皚積雪的安第斯山間艱難地行進著。很少見到這樣大規模的探險隊伍,後來聽解說,知道是南美洲委內瑞拉的盲人們,希望實現登山的夢想,正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攀登。那真是一次悲壯之旅,走出每一步路,度過每一分鐘,完全以生命為代價。任何人看到這個畫面,都不由得肅然起敬。

因為,他們活了一輩子,這座對他們來講充滿神聖意義的安第斯山,從來沒有去接觸,去實地感受過,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於是,就有了這次行程。盲人們每三個人結成一組,一個仍殘存些許視力的盲人走在前面,兩個全盲的在後邊,他們三人通過手裏握著的長木棒,聯結成為一個整體,通過腳和手,實實在在地感覺這座大山。…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October 12, 2016 at 12:33am — No Comments

舒婷·乾菜歲月

舒婷(1952~),福建廈門人,女詩人。著有詩集《雙梔船》、《會唱歌的鳶尾花》,散文集《心煙》、《秋天的情結》、《硬骨淩霄》等。

妹夫的朋友也是知青,他乘出差之便,回了一趟插隊的地方。妹夫得到朋友送的兩紮幹菜,邀請我們去“憶苦思甜”。

可是妹妹采用肉多菜少的改良主義,把它粉飾成時髦名菜:梅乾菜扣肉。雖然面目全非,我們仍然吃得感慨萬分。…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October 2, 2016 at 7:25pm — No Comments

馮驥才·臺北故宮看畫小記

馮驥才(1942~),浙江慈溪人,作家。著有小說《義和拳》、《三寸金蓮》,散文集《珍珠鳥》等。

 

去臺灣前,友人們見我便說:“一定要看看臺北的故宮呀。”這故宮是故宮博物院的簡稱。

 

我連連點首說是。這之中另有一層緣故,便是少時習畫,手中有一套家藏的《故宮周刊》。故宮所藏的書畫珍玩,都印在上邊。這套畫集幾乎被我翻爛。不少名畫不但如印腦海,還一遍遍摹寫於手下。這些畫大都在1949年被搬到臺灣,看不到真跡,只能從這印成巴掌大小的畫面中領略原作的精神。“文革”後,此畫集又被闖入者付之一炬。那些畫便從此訣別,全然化為一片美麗又迷離的夢了。…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29, 2016 at 8:52pm — No Comments

王蒙·我的喝酒

王蒙(1934~),河北南皮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說集《王蒙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散文集《桔黃色的夢》、《訪蘇心潮》等。

 

我不是什麽豪飲者。“一年三百六十日,一日暢飲三百杯”的紀錄不但沒有創造過,連想也不敢想。只是“文化大革命”那十幾年,在新疆,我不但窮極無聊地學會了吸煙,吸過各種牌子的煙,置辦過“煙具”——煙斗、煙嘴、煙荷包(裝新疆的馬合煙用);也頗有興味地喝了幾年酒,喝醉過若干次。

 …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14, 2016 at 7:14pm — No Comments

葉文玲·寂寞書院冷

葉文玲(1942~),女作家,浙江人。著有《夢裏尋你千百度》、《無花果》、《心香》、《獨特的歌》、《長塘鎮風情》、《父母官》、《太陽的驕子》等作品。

四月間走洛陽途經嵩山,發現了一處“新大陸”——嵩陽書院。

駐足留連時,相識恨遲的感慨油然而生。

這處在我是第一次見識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與廬山白鹿洞書院等齊名的我國四大書院之一。可是,它如今悄悄立於深山的清高,它少有遊跡的冷寂,令我訝然。

書院和寂寞,本是絕不相稱的對立詞,可是,寂寞於書院,在特定的時代和情境中,仿佛是註定的宿命。…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7, 2016 at 10:26am — No Comments

葉君健·重返書房

葉君健(1914~1999),湖北紅安人,作家、翻譯家。著有長篇小說《火花》、《自由》、《山村》,散文集《兩京散記》,譯作《安徒生童話全集》等。…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5, 2016 at 9:47am — No Comments

流沙河·莊子現代版

流沙河(1931~),生於四川成都,原籍四川金堂縣。著有詩集《告別火星》、《農村晨曲》、《流沙河詩選》等。

君子與小人

迷幻藥小劑量使人迷失方向,暫時回不到自己的家鄉;迷幻藥大劑量使人喪失天性,終身找不到大道的理想。憑什麼我這樣說?古代的好帝王,那個舜爺爺,天下治得不錯,可惜他天性多仁,正德多義,見百姓沒事幹,便高舉仁義的大旗,號召人人學仁習義,以免閑得發慌。大家敬愛他老人家,當然聽話,說幹就幹,拼命表現自己的仁心,狠狠展開自己的義行,可忙啦。仁義積極分子,包括假仁假義的假積極分子,大批湧現。不仁不義分子弄得垂頭喪氣,臉面無光。反仁義分子呢,當然逃不脫天誅地滅啦。這不是仁義迷幻藥使人迷失方向,乃至喪失天性了嗎?…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5:06pm — No Comments

李國文·惜春小劄

李國文(1930~),原籍江蘇鹽城,生於上海,作家。著有長篇小說《花園街五號》,短篇小說集《第一杯苦酒》、《危樓紀事》、《沒意思的故事》等。

春天是不知不覺來的,她走的時候,也是悄莫聲兒地在不知不覺中離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麼多的黃葉,“無邊落木蕭蕭下”,造下滿天聲勢;也不像冬天,一陣爛雪,一陣凍雨,“乍暖還寒時刻,最難將息”,讓你久久不能忘懷那份瑟縮,那份冷酷。

春天,平平常常地來,自然而然地去,沒有喧嘩,沒有鑼鼓,甚至最早在枝頭綻開的桃花、杏花,還有更早一點的梅花、迎春,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們帶來驚喜。哦!春天最早的花!…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5:03pm — No Comments

陸文夫·腳步聲

陸文夫(1928~2005),江蘇人,作家。著有小說集《小巷深處》、《小巷人物志(一)》、《美食家》等。

我走過湖畔山林間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鳥尚未歸巢,松濤也因無風而暫時息怒……突然間聽到自己的身後有腳步聲,這聲音不緊不慢,一步一趨,緊緊地跟隨著我。我暗自吃驚,害怕在荒無人煙的叢林間碰上了剪徑。回過頭來一看:什麼也沒有,那聲音是來於自己的腳步。…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5:02pm — No Comments

憶明珠·人啊,總要……

憶明珠(1927~2002),山東萊陽人,作家。著有散文集《墨色花小集》、《荷上珠小集》、《落日樓頭獨語》等。

沒有虛度一生的,一個人生下來就要活下去,而且無不實實在在活下去的,總都為人世在增添點什麼,精神的物質的;而兩者又總是互為表裏,一陰一陽,相伴而行。我這裏單說的是精神的方面。每個民族都有著各自的民族精神,它由道德的、倫理的、心理的諸般文化因素構成。它是這個民族的靈魂之燈,你或者為它助氧,使它燦爛輝煌、更加閃放光亮;或者破壞其光源,使光明萎縮,黯淡。

尚無知覺的胎兒,在母腹中的每一陣躁動,都在助長著母親的愛心,從而使母親的乳汁,成為哺育人類生命的甘露。…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5:01pm — No Comments

馮牧·久病延年

馮牧(1919~1996),北京人,作家、文學評論家。著有通訊特寫集《新戰士時來亮》,文學評論集《繁花與草》、《激流小集》,散文集《馮牧散文選》等。

在中國的諺語中,有“久病成醫”之說,卻從未見有人提出過“久病延年”這樣的接近於“二義悖反”的說法。

應當說,這是我的一個發現或是“創造”。…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4:58pm — No Comments

唐弢·略論自大之類

唐弢(1913~1992),浙江鎮海人。著有《推背圖》、《晦庵書話》、《魯迅論集》等。近年出版有《唐弢文集》。

自負在中國不算一個壞名詞,而自大卻是例外的——那是脫俗入雅的法門。

“四民”之中,穿短衣的工農,赤臂露腿,率直勞苦,都是些粗野的“俗物”,壓根兒無法脫俗的;貿遷有無的是商人,勞務上別有雇用者,本身應該歸入於“長襠”一流,暴發以後,玩古董,弄字畫,頗有附庸風雅的意思,然而書香蓋不了銅臭,縱能脫俗,也不入雅;能夠脫於俗而入於雅的,首先得推士——也即現在所說的讀書人。脫俗,為的是“未能免俗”,入雅,因為他們畢竟還有一點幫閑湊趣的才情。

這才情又正是自大的底子。…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4:39pm — No Comments

申力雯·朋友借錢

申力雯,女,國家註冊醫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小說集,寫過專欄,榮獲過文學獎。所著《京城閑婦》一書再版11次,至今暢銷不衰。

我在金錢的觀念上是不向別人借錢,也不借給別人錢。這確實是經驗教訓的結果。

我素來沒有向朋友張口借錢的習慣,借錢不僅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而且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欠朋友的錢;二是欠朋友的情。錢與情的債務疊加在一起我實在難以承受之重。

我以為朋友之間最好不要有錢上的事情,本來還算不錯的關系常常會輕而易舉被一個錢字顛覆了,這可見錢的重量不可小視。當然如果朋友有急用,錢數又不多,我會說明錢拿走,不一定要記住還,這樣錢一出手,我就只當它丟了,不再牽腸掛肚地惦記了,以免受思念之苦。…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4:29pm — No Comments

申力雯·隨意

申力雯,女,國家註冊醫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小說集,寫過專欄,榮獲過文學獎。所著《京城閑婦》一書再版11次,至今暢銷不衰。

生活中我最怕一見面就問:“寫什麼呢?”“又得了什麼獎?”然後便急不可待地說,他幹了什麼大事,在××地方作了講演,有多少人讓他簽名,多少人被感動得流了淚,他的名字被收入了某某大詞典……這些話讓人聽起來,非常不舒服,不自然。好名重利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人性最脆弱的一環。

我們都是平常人,平常人就應該保持一份平常心,說平常話,這樣,人才活得輕松真實。…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4:28pm — No Comments

曹正文·佛家妙語

曹正文(1950~),筆名米舒等,江蘇蘇州人。著有小說《唐伯虎落第》、《紫色的誘惑》,散文集《米舒書話》,學術論著《中國俠文化史》等。

在我到湖北荊州與浙江溫州去為讀者簽名售書的過程中,觀賞了許多當地的山水勝景。與我同行的洪丕謨兄,是位佛家信徒,見廟必進,我受其影響,也在佛寺前默立跪拜,態度十分虔誠。在荊州某寺院得佛學警世妙語20條,大可玩味,反省人生。…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4:27pm — No Comments

申力雯·交友距離

申力雯,女,國家註冊醫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小說集,寫過專欄,榮獲過文學獎。所著《京城閑婦》一書再版11次,至今暢銷不衰。

突然之間,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忽忽拉拉地多了起來,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互通有無,於是空間一下子變得擁塞了。當今正是社會轉軌時期,價值觀念如此地多元,如此地怪異,生產與生活的競爭,使人的內心產生各種各樣的困惑,內心的荒涼與孤獨需要向朋友傾訴,於是朋友這種稱謂驟然間密集起來。

朋友在認知和接受上都難免主觀,不像師生、父母、手足那樣明確了然。世界上任何一種事情都有自己的規則,遺憾的是許多人不懂交友之道,常常把朋友這種本來就脆弱的關系,攪得很尷尬。…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4:25pm — No Comments

張抗抗·無法撫慰的歲月

張抗抗(1950~),浙江杭州人,女作家。著有短篇小說集《夏》,中篇小說集《北極光》,長篇小說《情愛畫廊》,散文集《橄欖》、《地球人對話》等。

老三屆人不喜歡說“我”,總是說“我們”“我們的”,因為那個時代沒有“我”只有“我們”。我們缺少個性崇尚集體精神。這種老三屆人固有的群體意識,是長期高度集權國家遺留下來的文化心理。

既然是“我們”,那麼我們的過失甚至罪孽,都讓“我們”一起承擔吧!

我們這一代人經歷的苦難,已被我們反覆傾訴和宣泄;我們這一代人內心的傷痛和憤懣,已激起世人的廣泛關註;我們這一代對於歷史的質問,已一次次公之於眾;然而,臨近20世紀末,我們這一代人,是不是能夠低頭回首,審視我們的自身,也對我們自己說幾句真話呢?…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September 3, 2016 at 4:25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