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pelhoff & Lahmann :情動詩學 (Poetics of Affect)2

相反,基於關係性情感的概念(→情感),我們將關注在特定媒介形式和媒介化的交流形式中表現為情感效果的那些媒介實踐。從這一視角出發,情感動態並不歸於個體情緒——相反,它們本身指向主體化的過程。表達「我感到」的「我」總是一個被媒介化的受影響效果,找到了一種符號化的表達形式(→感受)。這種表達形式本身植根於話語生產的知識體系和媒介實踐中。這些實踐可以因藝術(產生審美愉悅)、社會(例如教育目的)或宗教(儀式目的)的動機而被驅動。它們可能旨在娛樂、形成特定的行為習慣,或生成歸屬感。這些實踐規定了那些使人能夠首次體驗並表達「我感到」之類情感的位置。我們在概念化中提出的「我感到」總是指向主體化效果,反映出歷史性話語、文化實踐及權力和控制的技術,這一切都被各種媒介所結構化。

從亞里士多德的悲劇到好萊塢電影和娛樂電視,情感的問題位於政治集體化進程、媒體實踐和人類行動者之間的爭議領域。媒介的表現形式、內容及其使用技術本身就是操作的一部分,在這些操作中,影響和被影響的過程被培養成一種共享的「感受世界」(→ 感受的秩序)。「感受」在此語境中指的是體驗自我在不同方式上情感地連接於世界的知覺。這既包括長期的情感立場——現象學意義上的「在世存在」(參見梅洛-龐蒂,2002;Slaby,即將出版)——也包括集體情感中的「歸屬」維度(參見Pfaff-Czarnecka,2012;Röttger-Rössler,2016)(→ 感受)。它還涉及特定情境(社會構成、景觀、娛樂、游戲)中的瞬時情緒和氛圍,這些情緒和氛圍能夠激活或調節前者。這些嵌入的過程始終由象征性和媒介性實踐所結構化。

審美體驗與反思性

以這種方式概念化「感受」,將這一概念定位為心理學基礎上的情感理論與構成性「相互情感影響」概念之間的中介(在德勒茲對斯賓諾莎的解釋中,參見德勒茲與加塔利,1994)(→ 情感)。因此,感受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對周圍世界進行情感性評價的特定動態與個體的基本情感嵌入(即他們對與他人共享的世界的情感)相關聯。這包括對動態情境中情感變化的持續反思監控,以及對這些嵌入的象征形式的反饋。情動詩學介入並利用了這些不同維度之間的糾纏關係——即一方面是瞬時的強度變化,另一方面是象征性操作。此種對「感受」的概念遵循了約翰·杜威(2005)的「審美體驗」概念。如果我們想理解情動詩學如何在具體的、社會文化定位的情境中得以實現,那麼將他的概念納入我們的視角是有意義的。對於杜威來說,體驗的特殊特性在於一種感知行動,它將個體元素整合為復雜的糾纏體,並形成一致的時間性統一體。感受意味著把握並捕捉一個時間性形式的統一體,這個統一體由相互纏繞的元素構成。在杜威的視角下,體驗本身即具有審美性:審美的品質即是「將……體驗圓滿為完整和統一的情感狀態」(杜威,2005,第43頁)。杜威進一步闡明了他對「情感」一詞的使用:「事實上,當情感具有意義時,它們是一個復雜體驗的品質,這一體驗在運動和變化中……。所有情感都是戲劇的特質,並隨著戲劇情境的發展而變化」(杜威,2005,第43頁)。從這個角度看,情感作為明確分類的理解變得次要:「體驗是情感的,但其中沒有被稱為情感的獨立事物」(杜威,2005,第43頁)。相反,情感性用於區分日常感知與審美感知之間的漸進差異。只有當感知成為體驗時,也即當它成為審美時,感知才具有完全的意義:

因此,在感知中沒有看到或聽到加上情感這種東西。被感知的對象或場景始終被情感地浸透。當引起的情感未滲透至被感知或思考的材料中時,它要麼是初步的,要麼是病態的。(杜威,2005,第55頁,原文加重)

(原題:Poetics of Affect by Hemann Kappelhoff & Hauke Lahmann;Chapter · January 2019 / DOI: 10.4324/9781351039260-18)

Views: 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