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衡:中國美學精神簡論 1

摘要:中國美學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結晶,又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原動力。中國美 學精神具有本體性、主體性和主導性三個要素。它以中華民族的哲學為靈魂,以中華民族的審美為身體,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的審美傳統。中國美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美善相樂,教娛統一;二是天人合一,巧奪天工;三是夷夏一家,海納創新;四是中和之道,臻於化境;五是家國情懷,至美大公。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存與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美學精神,這種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結晶,又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原動力。中華民族與中國具有同一性,中華民族的美學精神也是中國的美學精神。中國美學精神具有本體性、主體性與主導性三個要素。它以中華民族的哲學為靈魂,以中華民族的審美為身體,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審美傳統,成為民族的審美理想,民族審美的指導,民族藝術開拓創新的動力,融入國民的價值取向、國家的意識形態。中國美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美善相樂,教娛統一

中國古代意識形態以儒家為主體,儒家重教化,教化主要分為道德教化和政治教化。教化與審美統一的理論始於西周,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是「詩教」說。西周建立國家的采詩制度,采詩的目的,是試圖通過詩歌了解民俗民情,以便於采取合適的措施治理國家。在此背景下產生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孔子是《詩經》最早的整理者與研究者,他提出詩有「興、觀、群、怨」四種社會功能。興,指抒情,其中包含審美因素;觀,指觀看,既為認識,又包含審美因素;群,指和同人心;怨,指批評統治者及社會不良現象。這四種功能已包含教化與審美統一的理念。

孔子的「詩教」說在漢代導生出「風教」說。《毛詩序》雲:「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毛詩序》的「風教」說,一直貫穿下來,直至中國封建社會結束。「風」在中國美學中內涵豐富。在《詩經》中,它指民歌,「鄭風」即鄭國民歌;在劉勰的《文心雕龍》中,「風」與「骨」組成對立概念,「風」含有情感的意義。「風教」本質上是情教,是善與美的統一。

二是「禮樂治國」說。西周初年,周公制禮作樂,確立禮樂治國的國策。禮指國家制度、行政法規等;樂,是音樂、詩歌、舞蹈的統一體。禮、樂作為治理國家的兩種手段,其功能不同,用荀子的話來說,就是「禮別異,樂統同」。「別異」體現的是等級與待遇的區分,「統同」的是人情與人心。禮在善,樂在美。禮樂治國,既強調禮樂一統,又尊重禮樂各異。

荀子在論述「禮」與「樂」的關係時,有一個經典性的論述:「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美善相樂。故曰: 樂者,樂也。」這里包含三個要點:第一,「樂」與「禮」有共同的使命:培育美好的個人——「耳目聰明,血氣和平」;構建美好的社會——「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第二,「樂」重在培育人的心志,「禮」重在規范人的行為。第三,「樂」與「禮」的統一即美與善的統一。美善統一的特質是相向而成,以「樂」(le)為歸結。樂(lue)作為藝術,其基礎功能為感性的娛樂,善的本質是理性的意志。在美、善相向而行的過程中,感性的娛樂與理性的意志實現了統一,升華為審美的快樂。美與善的統一,統一在審美快樂上,故「樂者,樂也」。

(作者簡介:陳望衡,湖南邵陽人,大阪大學文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美學史、環境美學;文章來源:《文學與藝術研究》2021年6月第6期;關鍵詞:美善相樂;天人合一;夷夏一家;中和之道;家國情懷)

Views: 1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