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2)

王小波·紅拂夜奔(7)

李靖回到家,走到漆黑一團的小屋子,只覺得這兒隱隱有呼吸之聲,喝得太多了,耳朵里轟鳴如雷,什麽也聽不清。他磕磕絆絆摸到缸邊,把腦袋扎入水中。直起身時,一股冰涼的水流順著脊梁溝往下淌。李靖強忍著沒叫出來,屏息再聽,桌邊果然有一個人在喘氣,細而不勻。不用問,準是那個賣酒的少婦來搗亂。

也可能是張四娘。這娘們賣弄風情的惟一手段就是裝神弄鬼嚇唬人,先後嚇死了兩個丈夫。李靖想,我要是不怕,她一定不肯幹休,非折騰一宿不可。我可不能和她糾纏。於是他慘叫一聲:“有鬼!”就奔出門,只聽“嘣”地一聲和門外一個人碰了頭。那個人“哇”地一聲叫出聲來,一縱跳上對面的房不見了。…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17, 2018 at 6:59p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6)

李靖抱著酒跟李二娘上了樓。這臥室果然大變樣,新床新帳不說,床頭放了一盞仿宮式燈,真是十分的精巧。李二娘跑到屏風後面,李靖把酒壇放在床頭小幾上,自己坐在床前一張豹皮上。天熱,酒力上升,他把身上的長袍脫了,散開內衣襟。忽聽一聲:“你來看!”他一擡頭,幾乎傻了眼……

胖胖端著一個大托盤,上樓時,樓上卻是一團漆黑。只聽李靖說:

“噓!你看樓梯口,那一對眼珠子閃亮,是隻貓吧?我扔隻鞋把它打跑!”

“別瞎說。那是胖胖!喂,你發什麽傻!把菜端上桌來。”

“告娘子,這兒黑,我怕絆著了。”…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17, 2018 at 6:58p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5)

李靖見來勢兇猛,連忙閃開。李二娘險些撞上對面的墻,轉過頭來就要哭,眼淚在眼眶里轉了三圈又生憋了回去。她嗲聲嗲氣地說:“相公!你不喜歡我?那你為什麽還來?”

“誰說不喜歡?我是怕你砸著我,酒在哪里?”

“你——你!要不是搽了粉,我就要哭了!你上這兒來,到底是圖酒呢,還是圖人?”

“酒、人我都圖。賣酒的娘子里,我最喜歡你,酒地道,人也——說不上地道,不過是很漂亮的。”

李二娘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是哭還是笑,最後她還是笑了。“既然如此,你來親親我!”…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17, 2018 at 6:57p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4)

胖女人走了以後,李靖看看天還早,又接著想第九號計劃。第八號計劃接第五個計劃第二個步驟,是逃跑途中遭擒後的再脫逃計劃。如果失敗,就執行第九號:他與紅拂共入洞房後的第二天,在行房時忽然大吼一聲,咬破舌頭,閉氣裝死。這樣楊素當然不信,一定會派人用燒紅的鐵條烙他的腳心,他就大叫一聲跳起來,兩眼翻白,直著腿跳,把在場的人嚇炸之後,就逃之夭夭。這是第一個步驟,逃出之後,精赤條條,黑更半夜,再怎麽辦?

李靖覺得嘴里流出水來,再也想不下去了。他腦子亂哄哄,好像有十五個人七嘴八舌地說:酒,好酒。十年陳釀。……他氣壞了,大喝一聲:“你們他媽的閉嘴!”

吼完之後,他又覺得無聊,於是悻悻地說:“李二娘,你這淫婦!我這回要是死了,全是你用酒勾引的!”可這也無濟於事。於是,他翻了翻壇子,找出幾根長了毛的鹹菜,慢慢地嚼起來。…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17, 2018 at 6:57p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3)

她說起話來似唱似吟,聲音里有說不出的性感,大有繞梁三日的意思。可是李靖聽了,心里有氣,暗叫:你不要說得這麽好聽!你是劊子手,我是死因。什麽“夫君”?不嫌寒磣!楊素大笑道:“擇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咱們這就收拾小院,讓你二人住進去,我知道你這小蹄子,心已經飛了!一刻也等不得,我說的是也不足’!”

“乾爺知道奴家的心事。”

李靖大喝一聲:“慢著,楊素,我要回家收拾一下。”…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17, 2018 at 6:56pm — No Comments

弗洛姆:逃避自由 (34)

最後應該一提的不同之處是,不足和有余所產生的心理現象。人類最初的狀態是不足的狀態,有些迫切的需要,是必須先予以滿足的。惟有當這些基本的需要獲得滿足,並且還剩下時間和精力時,文化才能發展。自由(或自動自發的)的行為永遠是有余的現象。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是一種關於不足的心理學。他給快樂所下的定義是,由於令人痛苦的緊張被消除了,而產生的滿足,在他的系統中,有余的現象——如愛與溫柔——實際上是毫無地位的。他不僅疏忽了這個現象,而且對這個現象了解有限。例如,弗洛伊德對性的觀察,只看到了心理強制的這個因素,對性滿足的觀察,也只看到了令人痛苦的緊張和消除。在他的心理學中根本沒有註意到,性沖動也是一種有余的現象,性快樂也是一種自動自發的歡愉——其本質並非消極地解除緊張。對於了解文化中的人性基礎,一般人所采用的解說原則有以下三種。…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September 17, 2018 at 4:29pm — No Comments

吳玄:門外少年(10)

十五

 

米燕吃了石蛙後,肚子確實不疼了,但肚子卻動起來,好像是有一只石蛙在肚子里竄來竄去。米燕發覺自己的肚子有東西在動,很是害怕,趕緊神色慌亂地找小石商量。 米燕說:“我肚子里有東西在動。”

小石說:“什麼東西”

“好像是我吃進去的石蛙。”

“鬼話。”

“真的,不信你來摸摸。”…

Continue

Added by 心勢 紀 on September 17, 2018 at 3:46pm — No Comments

美國現代女詩人露西爾 克利夫頓(Lucille Clifton 1936 - 2010): 祝福小舟

但願潮水今已進入

我們瞭解的邊際

帶你出去越過恐懼的臉面

但願你親吻吹風

然後轉開,確信它

愛你的背部

但願你張開眼睛…

Continue

Added by 摘星 on September 14, 2018 at 5:08a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2)

 “乾爺,話不能這麽說,此花雖被棄在地,馬上就要枝枯葉落,可是它的花盆卻掩住了公子的妙處,救了他一時之急。紅顏薄命,只要是死在明月輕風之下,或是一死酬知己,那都叫死得其所。乾爺,你不是這麽教導我們的嗎?”

“是呀?紅拂,你若有意。就把你給了他。”

“乾爺,你捨得呀?”

這會兒李靖走了回來,一手按住花盆兒,在床上盤膝坐下,氣恨恨地說:“老頭子,你膽敢綁架我!告訴你,要綁票兒你可找錯了人!我李靖身無長物,只有一間破草房,房契還沒帶在身上。你是誰?”…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0:51p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1)

李靖、紅拂、虬髯,世稱風塵三俠。事載杜光庭《虬髯客傳》,頗為人所樂道。然杜氏惡撰,述一漏百,且多謬誤。外子王二,博覽群書,竭十年心力方成此篇,所錄三俠事,既備且鑿。外子為營此篇,寢食俱廢。洗褲子換煤氣全付腦後,買糧食倒垃圾未掛於心,得暇輒穩坐於案前,吞雲吐霧,奮筆疾書。今書已成,余喜史家案頭,又添新書,更喜日後家事,彼無遁詞,遂成此序。丙寅年夏日,王門胡氏焚香敬撰。…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0:51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3)

音樂評論家黑爾韋格席爾滕施泰因博士在提供情況的人物中占有特殊地位。四十年來他一直住在一幢房子的後半部分, 這幢房子在八十年前可算是豪華府第,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降了級, 被一分為二。他在底層住, 房子朝著院子的那一部分挨著萊尼的住宅, 這使他有可能細心聆聽萊尼的鋼琴聲達數十年之久。但他始終不知道, 從她開始練琴, 繼而有所長進, 以至後來升堂入室, 彈鋼琴的是萊尼。萊尼的面孔他雖然認得, 四十年來有時在街上遇見她( 萊尼玩跳房子遊戲甚至很有可能看過, 因為他對兒童遊戲非常感興趣, 曾以《兒童遊戲中的音樂》為題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 , 由於他並非無動於衷於女性魅力, 這些年一定留心觀察過萊尼的儀表舉止, 肯定有時還點頭表示贊賞, 甚或可能動過慾念。但是, 必須指出, 他認為萊尼———和所有那些曾同席爾滕施泰因同床共枕過的女人相比———“有點俗氣”, 因而未予認真考慮。如果他當時知道那個彈鋼琴的人就是萊尼, 她在無師自通的情況下經過多年勤學苦練, 盡管只是出色地掌握了舒伯特的兩支樂曲,…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0:33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2)

關於萊尼的生活習慣, 還得提供幾點細節。她愛吃, 但適可而止。她的主餐是早餐, 必不可少的是兩個鬆脆新鮮的小麵包、一隻煮得很嫩的新鮮雞蛋、少許黃油、一匙或兩匙果醬( 具體地說, 就是在別的地方叫波維德的那種李子醬) 、放很少糖並將熱牛奶的濃咖啡兌上。她對所謂午餐的那一頓不太講究: 湯和少許點心水果就夠了。她晚上吃冷餐: 兩三片麵包, 少量色拉、香腸和肉,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萊尼最講求的是新鮮的小麵包。她不讓別人代買, 而是親自去挑選, 她並不是用手去摸, 只是仔細察看麵包的色澤。什麽東西也沒有———至少是在吃的方面———像不新鮮的小麵包那樣更叫她討厭了。為了小麵包, 也由於每天的早餐是她的節日盛宴, 她甚至清早出門, 到人群中去, 不管人們的壞話、辱罵和侮慢。

萊尼十七歲開始抽煙, 每天通常八支, 決不會超過, 有時還要少一些; 她戰時曾一度戒煙, 為的是把香煙偷偷地塞給心上人。( 不是她的丈夫!)…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0:32pm — No Comments

海因里希·伯爾《女士及眾生相》(1)

第一章



一個四十八歲的婦人是一本書第一部分的女主角, 德國人, 身高一米七一, 體重六十八點八公斤( 穿便服) , 比標準體重只少三四百克。長著一對時而深藍時而烏黑的眼睛, 一頭濃密的金髮, 幾絲白髮夾雜其中, 蓬松地在腦後垂著, 像一頂頭盔緊緊地套在她頭上。這個女人名叫萊尼普法伊弗, 娘家姓格魯伊滕。她有過歷時三十二年( 當然有中斷) 、人們稱為工作經歷的奇特經歷。先在她父親的公司當過五年辦事員, 後來又當了二十七年花圃工人, 事先都未經過職業培訓。她本來在新市區擁有一幢堅固的公寓樓房, 這是一筆可觀的不動產, 今天至少價值四十萬馬克, 可是她滿不在乎地在通貨膨脹的年頭把它出手了。因此, 自從她既非因病亦非因年老而毫無道理地停止工作以後, 就幾乎一無所有了。她由於在一九四一年曾和德國國防軍的一名職業軍士結婚, 共同生活過三天, 如今領取一份陣亡士兵家屬撫恤金,…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7)

圖爾·普里庫利奇從不去幹活,不去任何工作隊和生產組,不用三班倒。他只發號施令,因此身手敏捷、目光輕蔑。如果他微笑,那就是個圈套。如果回應他的微笑,這是我們不得不做的,那我們就會出醜。他微笑,是因為他又在我們名字後面那一欄裏新添加了東西,更糟的東西。在勞動營工棚之間的林蔭道上,我躲著他,更願意和他保持著一個無法說話的距離。他高高地擡起那雙鋥亮得像两隻漆皮袋一樣的鞋踩在路上,好像空虛的時間會從他體內由鞋底漏出來。他事無巨細都記得一清二楚。人們說即使是他忘掉的事也會變成命令。…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2:12a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6)

勞動營的早春時節,就是我們這些去瓦礫堆上的“麥得行者”煮麥得草的季節。“麥得草”這個名字並不合適,根本體現不了它的意義。“麥得”(Melde)這個詞對我們而言沒有弦外之意,不會擾亂我們的心神。它不是“報到”〔德文是MeldeDich, 意為報到、發言。〕的意思,不是集合點名草,而是路邊隨手可拾的一個詞。反正它是表示臨近晚集合的詞,是臨近集合的草,而絕不是集合草。煮麥得草的時候,我們時常是焦灼不安地等待著,因為之後馬上要集合點名,並沒完沒了,因為人數總是點不對。

我們勞動營一共有五個RB,即五個工作大隊(RABOTSCHIBATALLION)。每個支隊又稱ORB(Odelna Rabotschi Batalion),分別由五百到八百人組成。我的工作隊編號為1009,我的工號是756。…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2:10a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5)

他的聲音引起了共鳴。有幾個人哭了起來。空氣如玻璃般透明,他的神情像是沈浸在某種幻想中。外套上的唾液也像上了釉似的發亮。這時我看到了他胸前的徽章,他就是那個紐扣上有信天翁圖案的男人。他獨自一人站在那裏,抽泣的聲音像個孩子。留下來陪著他的只有汙濁不堪的積雪,他的身後是一片冰封的世界。天際一輪明月,宛如X光照片。

火車鳴起一聲沈悶的汽笛,是我聽過的最低沈的“嗚……”聲。大家朝車門蜂擁而去,上車後繼續前行。

即使沒有胸前的徽章,我也能認出那個男人。在勞動營我一次也沒有見過他。



麥得草…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2:08a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4)

火車開了十二天,也許是十四天,不知多久沒有停。然後又停下來,不知多久沒有開。我們不知道到了哪兒,除了上鋪的人,透過上懸窗的縫隙,可以看到站牌,上面寫著:布澤烏〔羅馬尼亞城市〕。小圓鐵爐在車廂正中發出空鳴聲。白酒瓶被傳來傳去。大家都有了些許醉意,有的是因為喝了酒,有的是因為心裏沒有底,或許兩者兼而有之。

被俄國人拉去了,這究竟意味著什麽,每個人雖然腦子裏都想過,卻並未影響到心情。現在還在路上呢,只有到了目的地,他們才能槍斃我們。他們沒有像家鄉的納粹宣傳的那樣,一開始就槍斃我們。這幾乎讓我們的心情稱得上是無憂無慮了。在牲口車廂裏,男人們學會了有事沒事喝上幾口,女人們則學會了有事沒事唱上幾句:

林中月桂吐艷…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2:06a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3)

收拾行裝 二…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1, 2018 at 12:04a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2)

我父親是繪畫老師。只要他一說“水彩”這個詞,我就像被人踹了一腳似的悚然一驚,因為我腦子裏滿是海王星遊泳池那些事。這個詞告訴我,自己已經陷得有多深。我母親在吃飯時說:別用叉子戳土豆,一下就戳散了,用勺子吧,叉子是用來對付肉的。我的太陽穴怦怦直跳。不是在說土豆和叉子嗎,怎麽又扯上肉了?她說的是什麽肉呀?我的肉體已經被那些幽會搞得顛三倒四了。我做賊心虛,這些詞總會出其不意地冒出來,擊中我的要害。…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0, 2018 at 11:29pm — No Comments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1)

收拾行裝 一



我所有的東西都帶在身邊。

換句話說:屬於我的一切都與我如影隨行。

當時我把所有的家當都帶上了。說是我的,其實它們原先並不屬於我。它們要麽是改裝過的,要麽是別人的。豬皮行李箱是以前裝留聲機用的。薄大衣是父親的。領口鑲著絲絨滾邊的洋氣大衣是祖父的。燈籠褲是埃德溫叔叔的。皮綁腿是鄰居卡爾普先生的。綠羊毛手套是費妮姑姑的。只有酒紅色的真絲圍巾和小收納包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聖誕節收到的禮物。…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September 10, 2018 at 11:2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