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LOP's Blog (558)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16)

(四)新思想的發生與扣除原則:扭轉之力與「說一半」的真理

「新」的思想,要如何發生?巴迪烏說,當「主體-思想」打破固定邏輯而出現,如同盧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所討論的原子撞擊而產生的「偏移」(clinamen),透過「扭轉之力」,由內部展開新的思想層次(internal fold),正是知性「獨一無二的局部化過程」(singular localization)。巴迪烏所說的局部與整體之間的無限辯證程序,就是思想的發生:不可知、無法計算、不成為結構性知識的真理,正是透過此思想發生的過程才得以出現。[34]…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3, 2020 at 12:47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15)

巴迪烏說,「印跡」(trace)指向了「切割機制」(the regime of the cut)。「命名」就是「切割」,介於物質的湧發(phusis)與話語邏輯(logos)的交界處:命名暫時固定意義,也暫時遮蔽其運動的整體狀態(Logics480)。巴迪烏的「印跡」與「切割」的概念,靠近了海德格所說的話語邏輯與再現關係中詞語之命名既揭露又遮蔽的雙重運動,也靠近了拉岡延續海德格的詞語裂隙概念而提出主體「紋身」(tattoo)而標記自己的符號法則與「切割功能」。拉岡將主體與話語問題拉到符號性的表記層面,任何文本都會透露出主體的位置以及其未說出的真相,然而閱讀此真相,則需要反向回溯並且迂迴繞道而行。在《講座十一》中,拉岡以莫比斯拓撲環,說明符號界與想像層的交接處(point of intersection)是一個「空」(void) 的拓撲空間(Lacan, Four 156)。拉岡的後期著作延續了這個拓撲概念,以緊密而不佔空間的(compactness)拓撲面,來說明作為小他者的對象物(objet petit…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9, 2020 at 11:27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14)

巴迪烏關於「局部化/在地化」內部翻轉的構想,使得我們可以思考作為集合個體、社會與國家之內部更新與重組之可能性──每個個體都是變化與更新的最小單位,都在「空的邊緣」,都因為內部的「空集合」而會發生變化,而每個單位的變化也會促成整體的持續變化。然而,這個變化無法自然發生,而必須透過政治性的行動,透過從「一」的被給定結構中解離、扣除,才能夠進行重構的程序。顯然,巴迪烏所謂的場所邏輯的內部翻轉,與洪席耶所討論的話語邏輯之內在空隙,是不同位置的詮釋角度。巴迪烏的邏輯翻轉與更新,並不是在現象上的顛覆,而是在邏輯上的重組。他的邏輯重組建立在「主體-思想」的前提,而主體便是翻轉邏輯的行動。我們需要繼續進入巴迪烏所論作為原理與形式功能的「主體」,以及主體的「邏輯行動」(logical act)與「邏輯反叛」(logical revolt),以便進一步討論巴迪烏與洪席耶對於政治性主體的詮釋歧義。

           …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9, 2020 at 11:27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13)

關於「一分為二」,巴迪烏在2011年出版的英文版《黑格爾辯證法的理性核心》中回覆譯者的訪談時表示,史達林由於其政治操作而將黑格爾「一分為二」的辯證法粗俗化,並且趨向僵硬,毛澤東的思想則由於其中國文化背景以及其特殊政治經驗,而充滿細緻的辯證性。但是,巴迪烏也指出,毛澤東所面對的問題,是黨的內部辯證運動以及黨的形式化之間的矛盾,而黨的形式幾乎摧毀了黨的辯證運動內涵(Rational Kernel90,…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7, 2020 at 12:36a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12)

巴迪烏探討這個「政治-去政治」問題的方式,便是避免陷入糾纏的話語表述與歷史細節,而首先以形式邏輯進行關於作為「一」(One)的紐帶(bond)之檢討。根據巴迪烏的分析,無論是「群眾」(masses)或是「政黨」(party),在代表「一」而具有統合性的紐帶之下,必然會因為此束縛而被去政治化。巴迪烏認為,若是只討論群眾認同高度理想化的替代性紐帶而被組織與凝聚,發生群眾運動,頂多說明了歷史現象的邏輯,這種說明實際上並沒有對政治進行理論性的論述。巴迪烏指出,群眾只是「存有」出現於「空的邊緣」的「眾多」(a multiple on the edge of the void),輕易透過想像而被凝聚於具有群性之紐帶,例如領袖、國家、神等想像符號(imaginary emblem)。巴迪烏以集合概念說明在「一」的紐帶之下,官僚體系作為集合體,更容易聚合同質性的組成分子,計算其部分與子集合(the parts, the subsets);除非具有鬆動「一」的紐帶組織之力量,不然被組織的群眾本身並不具有政治性(“Politics…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4, 2020 at 1:52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11)

巴迪烏以及這些批評者對於洪席耶的分析,其實也讓我們看到巴迪烏與洪席耶兩人的不同詮釋位置。洪席耶所分析的話語邏輯的內在缺口以及重新分配,或是從一個政治到另一個政治的轉換,對巴迪烏而言,是「水平式」的移動;也就是說,洪席耶所處理的主體化行動是在歷史脈絡中針對不平等計算模式所啟動的抵抗。非同一與非共識的主體化行動,是在時代話語主導法則的外部或是邊緣,透過否定與揚棄的方式,來展現政治行動的出現 (“Rancière and Apolitics” 115)。對巴迪烏而言,他更關注於集合內部如何可能發生變化的問題。巴迪烏反覆討論主體「計算為一」以及解離(unbinding)「一」之綁束,不過,他提出了「沒有一的多」(multiple-without-One)以及「內在性無限」(immanent infinity)的開放集合概念,來討論解離的路徑(“One, Multiple, Multiplicities”…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3, 2020 at 10:41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10)

三、巴迪烏的「計算為一」與「空」的邏輯反叛

(一)水平與垂直之間或是之外

如果我們暫時離開洪席耶的理論架構,退一步思考,並且借用洪席耶所提出的治理體系與政治介入的對立作為分析框架,那麼,我們是否會如他在《政治的海岸線》(The Shore of Politics)一書中所檢視的,永遠面對著海洋與陸地之間不斷湧動的一條不穩定的線?進一步的問題便是:暫時出現而處於消失中的政治性主體,是被潮水所決定的消失,還是自主性的撤退?…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3, 2020 at 10:41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9)

相對於實際政治的操作,洪席耶強調文學與藝術的政治性在於話語中所展現的治理性感知分配與自身感受性存在的差距。洪席耶的政治主體性必然在文字秩序與身體秩序的雙重迴路中被捕捉,也在此雙重秩序中進行重組。人們透過時代性的敘事模式學習自己參與社會的位置,也學習接受自己被給定的使命;當身體僅以其可見性的價值進入文字秩序,身體便被此秩序界定其功能,劃分社會位置。然而,在這套表面上安置穩當的社會位置之中,不平等必然存在,必然有自身與這套符號秩序之間不可共量的差距,而且只有在個別的感受中被經驗。身體感受性有其超出於可見性機制的不可計算處,文字也有其透露出無法被理性模式所涵納的主體性位置以及感性痕跡。這個不可共量的差距,不同於同時代文學藝術形式的既定邏輯,也不同於同時代習性社群的感受性邏輯。文學與藝術時常便是在呈現不同的感受空間以及不同位置之間的衝突與矛盾;換句話說,只有在身體式的銘刻中,才能夠回溯此話語理性的計算方式,以及其所排除的感受性狀態。文學、劇場與藝術都是不同感受位置的銘刻,如同劇場一般,再次展演衝突的場景。[24]…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3, 2020 at 10:36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8)

到底什麼是「私有化」(privatization)?什麼是真正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私有化過程不僅是指生產機制或是財產歸屬的私人所有權,也包括了更為廣義的生產關係、生產原料、產品複製的生產線、產品行銷的交換模式、公共事務的處理程序,以及媒體管道等等面向的壟斷。洪席耶對於政治哲學的檢討,對於不同政體共識理性的批判,已經讓我們理解他的長期工作便是要指出不同話語理性對於公共空間的獨佔與私有化。對洪席耶而言,政治與民主化的工作,便是打破獨佔與私有化的合理化邏輯。洪席耶指出,當今自由主義與民主政體之下,政府自己制定法律,人民代表大致來自於類似的養成背景,政府官員同時兼任或是指派親信擔任國營公司的管理部門,政黨與公共工程招標之間共有利益關係,財團巨賈透過大量投資而獲得參選資格,私營媒體透過公共管道而壟斷媒體王國,都是各種形式的獨佔與壟斷──「在國家寡頭統治與經濟寡頭統治的堅固結盟之下,對公共事物進行全面壟斷」(“Rationality”…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6, 2020 at 3:47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7)

「扭轉就是偏差,是根本的傷害」(cette torsion est le tort, le blaberonfundamental)。洪席耶說明,「傷害」le blaberon原本的字義便是「流向中斷」:中斷既有的理性計算邏輯;第三,洪席耶指出,一無所有的人們以「偏差之名」認同一個共同體(la communauté au nom du tort),中斷原有的話語秩序,改變分配的秩序,就是政治的「構成性偏差或是扭轉」(le tort ou la torsion constitutifs)(La mésentente 28, 34;洪席耶 30, 38)。洪席耶說:「政治的起點,就是這個主要的偏差:在算術式秩序與幾何式秩序之間被人民的空洞自由所創造出來的懸置。……這不是要求賠償的傷害,而是在說話者的分配核心引入了不可共量性」(La mésentente 40;洪席耶 45)。洪席耶以中斷原有秩序作為政治的起點,同時也說明了共同體的共有根基起源之不可能,而必須不斷地被構成與修正。…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6, 2020 at 3:46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6)

民主政體也受制於共識結構論述的陷阱。當代思想對於民主政治展開了各種批評,包括民主是自由主義式的多數者統治,或是民主所宣稱的自由主義無從抵制無處不在的資本主義邏輯。



但是,對於洪席耶而言,這些批評雖然成立,卻並沒有揭露核心問題。洪席耶認為民主的問題癥結其實正在於「共識結構」的悖論:民主政體以「人民」(demos)作為共識基礎,但是「以人民作主」的「人民」本身只是個「空的名字」(le nom vide)





原本「人民」只是無法參與城邦的「平民」(demos),人民作為「無分之分」而出現,擾亂了城邦治理的穩定結構與理性邏輯,使得政治秩序得以重新分配。[17]…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6, 2020 at 1:30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5)

洪席耶刻意將一般意義上所謂的政治操作定位為「治理」(police),以有別於他所要展開的「政治」(la politique)的特定意義。[13]「治理」(police)的拉丁字源是politeia,意思是對於城邦的治理(gouvernement de la cité)。因此,police的字義包含了對人民的治理、管理、規範與設定秩序。洪席耶特別強調,他所使用的…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6, 2020 at 1:30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4)

二、洪席耶的「計算為一」與話語所銘刻的「缺口」



(一)感知分享的話語邏輯與計算理性的共識結構



洪席耶的核心思想在於處理穩定的權力結構之下,政治性行動如何使不可見與無分者得以出現。洪席耶認為,一個時代的政治、藝術、設計、科技、商業與日常生活所參與的世界,都從屬於其所「分享」的話語結構與感知機制(the regime of the sensible)。洪席耶所說的「分享」(partage),同時意味著在整體之下共同享有…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23, 2020 at 1:30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3)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20, 2020 at 10:48a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2)

毛澤東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針對國際形勢,發表了關於「一分為二」以及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分析。毛澤東關於「一分為二」的概念來自於當時的馬列教科書,也來自於他閱讀列寧1915年《哲學筆記》的心得。



列寧指出,「統一物分裂為二」以及「對於其矛盾部分的認識」,是黑格爾辯證法的核心;列寧也說明,任何一個命題,或是原子核(nucleus),或是馬克思《資本論》以商品作為分析資本主義過程的一個細胞(cell),都可以作為辯證過程的胚胎,從其中觀察並且揭示辯證過程的法則。[2]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透過他所謂經濟形式整體之「細胞」…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13,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劉紀蕙《洪席耶:“空”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1)

原题:計算為一一分為二:論洪席耶與巴迪烏關於與政治性主體之歧義

 

一、序論:「一分為二」與政治主體的問題

二、洪席耶的「計算為一」與話語所銘刻的「缺口」

三、巴迪烏的「計算為一」與「空」的邏輯反叛

四、「缺口」與「空」的分離之力:重新思考平等與公共…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anuary 12, 2020 at 3:21pm — 1 Comment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12章 宏觀的創造(5)

簡陋而原始的大一統,可借用我們見到過的例子來說明。深山老林里的老大爺,腦子里“襪子”的概念只有一種,以為天下的襪子都該如此。他突然來到了大城市的百貨商店,一眼看到各種各樣的襪子,心里就產生了對比的困惑、選擇的煩惱。他抱怨那全是投機取巧、奸商炒作、花樣翻新,甚至,斷言那些自己沒見過的襪子根本不能算是襪子。他懷念家鄉的山區小店,那里只有一種襪子,進門叫一聲“買襪子”,伸手就得。這種大一統思想與現代文明的抵牾是那樣明顯,可惜我們在文化領域還是屢見不鮮。在不少人眼里凡是自己沒穿過、不能穿,或不喜歡穿的“襪子”都屬汰除之列。 …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November 23, 2019 at 6:26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12章 宏觀的創造(4)

《傳統、時間性與未來》 

二,由此可知,傳統和現代並不嚴格對峙,尋根意識和當代意識並不你死我活。



一條在叢山間蜿蜒曲折而終於流到了開闊平原的江流,仍然是這條江流;一個接納、承載了這條江流的開闊平原,仍然也還是開闊平原。我們看到的是在平原上流淌的江流,和流淌著江流的平原,這里並不存在“要麽江流、要麽平原”這種非此即彼式的選擇。在我們有些理論家心目中,江流只能被平原湮滅,或者,平原只能被江流淹沒。…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November 11, 2019 at 8:12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12章 宏觀的創造(3)

三,基於上述理解,藝術創造永遠需要向人們已經習慣了的審美感知系統挑戰,而不應僅僅在同一系統之內作數量上的加添。



藝術創造,應該向人們提供從“語法”到“詞匯”都是新鮮的藝術語言,而不是只做在既定“語法”框架下增補“詞匯”的工作。

這是藝術大師與普通藝術家的分水嶺,甚至是藝術家與藝匠的分界線。在前人已經提供了的審美適應范圍內,再增補一些技巧性的產品,那麽,技巧再高,也不會成為大家。…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November 11, 2019 at 8:09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12章 宏觀的創造(2)

二,創造適應,也就是創造人的審美感知系統和人格系統。



這種認識,極大地提高了藝術在與生活的比照關係中的地位。

在許多藝術家一再申言藝術對生活的模仿之后,有的藝術家一語驚人,提出了生活對於藝術的模仿的主張,很快遭到眾多的貶議。其實,這個問題若要引向深刻,並不是誰模仿誰,而是兩者互相塑造的問題。我們歷來聽熟的所謂藝術的教化功能,只是把藝術作為傳達某種社會意圖的工具。藝術,失去了目的性的意義,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身。工具論的癥結不在於“誤找主人”,而在於取消藝術,取消藝術的本體力量。





藝術的主要職責不是謳歌創造者,它本身更是創造者。…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November 11, 2019 at 8:0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