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巴迪烏關於「局部化/在地化」內部翻轉的構想,使得我們可以思考作為集合個體、社會與國家之內部更新與重組之可能性──每個個體都是變化與更新的最小單位,都在「空的邊緣」,都因為內部的「空集合」而會發生變化,而每個單位的變化也會促成整體的持續變化。然而,這個變化無法自然發生,而必須透過政治性的行動,透過從「一」的被給定結構中解離、扣除,才能夠進行重構的程序。顯然,巴迪烏所謂的場所邏輯的內部翻轉,與洪席耶所討論的話語邏輯之內在空隙,是不同位置的詮釋角度。巴迪烏的邏輯翻轉與更新,並不是在現象上的顛覆,而是在邏輯上的重組。他的邏輯重組建立在「主體-思想」的前提,而主體便是翻轉邏輯的行動。我們需要繼續進入巴迪烏所論作為原理與形式功能的「主體」,以及主體的「邏輯行動」(logical act)與「邏輯反叛」(logical revolt),以便進一步討論巴迪烏與洪席耶對於政治性主體的詮釋歧義。
(三)形式邏輯的主體:切割機制──「空」的邊緣
巴迪烏反對意識主體與反思主體的主體論,也反對道德範疇的主體論,更不願意將主體僅僅視為意識形態的虛構。對巴迪烏來說,主體是指具有決斷力(decision)與意志(will),透過身體化(incorporation)的過程,而成為一個具有物質存在的「真理身體」(body-of-truth)。這個決斷與意志的程序,便是巴迪烏所說的「主體化」(subjectivation)(Communist229-34)。[29] 對巴迪烏而言,正如對拉岡而言,「主體」是形式上的「功能」:主體化的身體已經是內部分裂(scission, split)的身體,是被語言切割而分裂/被橫槓劃分的身體,而「真理身體」則是獨一無二的分裂之身體「真相」。巴迪烏以「結構場所」(esplace; splace)來說明穩定狀態(state)的符號秩序之場所邏輯;相對於「結構場所」,則是主體脫離穩定結構的狀態,透過思想的「扭轉之力」(force of torsion),使某個內部屬此又不屬此的「外場所」(horlieu; outplace)與「非場所」(non-lieu)出現。這個藉由「力」不斷由內而外、將內部的「外場所」帶出的過程,是思想透過物質性辯證而無限發生變化的過程(Theory 8-12, 32-36)。
「事件」(event),就是「變化」,是新狀態的「發生」與「來臨」。[30] 如何思考「事件」,如何思考曾經發生的經驗,以及變化如何發生或是如何可能再度發生,是哲學的根本問題之一。巴迪烏提出以集合概念來思考「事件地點」(evental site):「事件」的發生改變了集合之所以成為集合的奠基原理,一個集合從其被納入的集合狀態中鬆脫,脫離既定的組織,而更改了此集合。因此,事件的發生,是對於集合狀態的增補與更新。巴迪烏也指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在「空」的邊緣:每一個元素都可能因為其非實體化的「空」而發生變化。[31] 此處,巴迪烏的論點指向了事件發生的多重決定因素,以及因為發生變化而集合中的元素也隨之改變:也就是說,某個先存的邏輯決定了原本穩定的狀態,而當某個例外的真相(truth)出現,改變了此情境的集合元素,因此這個情境集合的整體邏輯也被改變。
巴迪烏說明改變邏輯並且造成變化的「行動」(act),便是「邏輯反叛」(logical revolt)。[32] 事件一旦發生,便立即消失;事件本身不具有特定價值。但是,在情境中無法被決定的價值,卻透過事件後採取特定意義與物質性立場的「事件聲明」而被決定,「主體」也透過「事件聲明」的宣示而出現。在巴迪烏的形式邏輯分析下,「主體」是在世界關係結構中透過行動而出現的不同模式:主體可能會透過事件聲明而否定變化,鎮壓變化,回到過去,這是「反動式的主體」(reactive subject);主體也可能會透過聲明表達對於未來的投射,建立信仰,重新附魅,這是反啟蒙的「蒙昧主體」(obscure subject);至於忠實於變化,維持此變化之持續,不建立全稱式穩定秩序,則是巴迪烏所謂的「忠實主體」(faithful subject)(Logics 45-48, 62-63, 79-88)。巴迪烏這種不同主體模式的形式邏輯分析,提醒了我們主體的言論與行動本身,並不足以讓我們理解主體為何如此出現以及其背後的構成邏輯。我們必須透過主體身體所銘刻的「印跡」以及主體出現的模式,來探討事件變化的強度以及事件對主體所帶來的效果,並且從而理解這個狀態為何如此構成以及其構成之底層條件(sub-tract)。透過印跡與造成效果的不同底層條件,我們才能夠分析不同模式的「主體」出現的路徑。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