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68)

原田玲仁《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藍色效果

縱觀全世界,藍色是最受歡迎的顏色。藍色象征著和平與幸福,例如代表幸福和好運的"藍鳥"(出自梅特林克的童話劇)等。在英國,貴族血統被稱為"藍血"(Blue Blood),皇室和王族女性所穿的深藍色服裝被稱為"皇室藍"。在基督教中,藍色是聖母瑪利亞的象征,是希望之色。此外,藍色還象征著年輕,在中國和日本都有"青春"(青即指藍色)一詞。總之,藍色給人的印象中好的居多。

藍色給人的好印象雖多,但並不是說它一點負作用都沒有。比如,藍色給人一種不成熟、悲傷和失落的感覺。在中國,不成熟的年輕人會被叫做"楞頭青"(青即指藍色)。形容人心情沈重時,經常會說"臉都變藍了"。產後抑郁症在英語中則叫做"Maternity Blue"。藍色屬於冷色調,給人一種冰冷的印象。總之,藍色還是有不少負作用的。…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January 27, 2020 at 9:49pm — No Comments

張寧·德里達訪談:關於漢譯《書寫與差異》(2)

認為哲學已到達了某種極限,是該轉到別的東西上去的時候了,這種感覺在當時相當普遍,而它最常伴隨的是對人、人的終結、人的概念的一些極端的質疑。比如說,福柯當時最著名的話是:人的形象正在浮沙上消抹而去



海德格爾對傳統人道主義進行了批判與瓦解。阿爾托、巴塔耶也不例外。因此,人的問題是關鍵問題。那個時候,我所嘗試要做的是,在分享其中許多詮釋的同時,與所有這些思想拉開距離。



當時,更經常地以追求非哲學或超哲學的方式出現的結構主義思想正凱旋高歌,它宣佈哲學已經終結,或者至少是哲學姿態不再是一種必要的姿態。列維-斯特勞斯就是這種情況,他受的是哲學訓練,但他不想做哲學家。福柯亦是如此。他們都懷疑哲學,也都質疑人道主義遺產。…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27, 2020 at 9:49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太陽夜記》·家鄉的過年食品

在我們家鄉,過年的應時食品,是沒有所謂煎堆、油角、芋蝦一類東西的。在這幾天,每家最忙碌的就是炒「炒米」,每家都要炒上幾升米或是幾斗米(在我們家鄉,米是論斗論升,從來不論斤的,只有面和麵粉才是論斤的)。炒米分成兩種,一種是用糯米炒成的,一種是用秈米炒成的。糯米的一種,炒的時候鍋裡要用砂,像炒栗一樣。炒成以後,顆顆漲大,雪白如銀。這類的炒米,我看香港也有,不過不一定在過年才上市,這就是所謂「米通」,像薩騎馬一樣,是一種普通食品。但在我們家鄉,這種炒米則是過年必備的食品。

這種炒米是淡的,沒有糖也沒有鹽,吃的方法是用白開水泡,臨時略加一點糖。新年親友來拜年的時候,照例要用小碗泡一碗這樣的炒米。除了孩子以外,客人總是用小茶匙吃一兩匙就放下,因為它實在沒有什麼好吃,看來不過由於它又「甜」又「發」,取一種吉兆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January 27, 2020 at 12:48am — No Comments

王青:中西說書方式對小說敘事的不同影響(2)

在西方,很早就存在著以吟唱史詩為職業的所謂遊吟詩人,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常識。在希臘的史詩吟唱傳統中,誕生了像荷馬這樣偉大的遊吟詩人。而在印度,同樣存在著職業的史詩吟唱者,正是這些史詩吟唱者的長期積累,才產生了《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這樣的長篇史詩。在梵語用作“說唱藝人”、“樂師”和“演員”的詞匯中,有一個是kuīlava,來源於羅摩的孿生子Kua(俱舍)和Lava(羅婆)。這表明說唱藝人與史詩吟誦之間那種密切的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January 27, 2020 at 12:30am — No Comments

虹影《53種離別》不明身份

和他相識,我一身紅衣。 

和他離別,我也一身紅衣。 

在海平線上,到處是白色的房子,在雲里變幻色澤,一會變暗,一會變亮。

 

我穿上黑衣,戴上禮帽,什麽都不想,我站在這兒,看海邊。你們叫我情癡,你們叫我另一個法國中尉的情人。我不等他,我等另一個人,因為另一個人比他真實。 …

Continue

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January 27, 2020 at 12:14am — No Comments

胡雨晴:日本“季題”電影中的季題生命意識論析(5)

其次,人生的無常與包容達觀的態度也是季題影片弘揚的生命成長主題。日本人“始終注目於身邊的自然事物和景象,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轉瞬即逝的,一切形式與色彩都是暫時的存在,這種無常與易變,給予了他們刻骨銘心的印象。”[4]



人生的成長也充滿這種無常與易變。早在1939年的影片《童年的四季》(下圖)中,就描繪了日本平民家庭生活中關於成長的主題。影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寧靜的小村莊,人們過著平凡快樂的生活,而大人們的衝突導致孩子們的友情也蒙上了一層陰影,孩子們想努力緩解,大人們也盡量不帶給孩子們不安,親子間的默默體諒、互相理解的心情和美麗的風景和諧的融為了一體。…



Continue

Added by VR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44pm — No Comments

胡雨晴:日本“季題”電影中的季題生命意識論析(6)

Continue

Added by VR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39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 譯·尼采《偶像的黃昏》5.2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 譯·尼采《偶像的黃昏》5.1 四種大謬誤

混淆因果的謬誤——再也沒有比倒果為因更更危險的謬誤了,我稱之為理性的真正墮落。盡管如此,這個謬誤卻屬於人類萬古常新的習慣,它甚至在我們之中被神聖化,它冒著“宗教”、“道德”的美名。宗教和道德所建立的每個命題都包含著它;教士和道德立法者是那理性之墮落的始作俑者。——我舉個例子:人人知道著名的柯納羅…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25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 譯·尼采《偶像的黃昏》4.6

最後,讓我們再思量一下,說“人應當是如此這般的”這種話有多麽天真。現實向我們顯示了令人愉快的豐富類型,過度揮霍的形式遊戲和形式變化,而某位可憐的囿於一孔之見的道德家卻說:“不!人應該是別種樣子的。”……他甚至知道人應該是怎樣的,這個可憐蟲和偽君子,他在墻上畫了幅自畫像,說道:“ec-ce homo……然而,即使道德家只是向著某一個人說:“你應當是如此這般的!”他也依然把自己弄得很可笑。個人是fatum…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20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 譯·尼采《偶像的黃昏》4.5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16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 譯·尼采《偶像的黃昏》4.4

——我制定一個原則。道德中的每一種自然主義,也就是每一種健康的道德,都是受生命本能支配的,——生命的任何要求都用“應該”和“不應該”的一定規範來貫徹,生命道路上的任何障礙和敵對事物都藉此來清除。相反,反自然的道德,也就是幾乎每一種迄今為止被倡導、推崇、鼓吹的道德,都是反對生命本能的,它們是對生命本能的隱蔽的或公開的、肆無忌憚的譴責。而且,它們聲稱“上帝洞察人心”,它們否定生命的最深最高的欲望,把上帝當作生命的敵人……給上帝逗樂的聖人是地道的閹人……“上帝的疆域”在哪裏開始,生命便在哪裏結束……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14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 譯·尼采《偶像的黃昏》4.3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13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 譯·尼采《偶像的黃昏》4.2

這同樣的手段,切除,根除,也被那樣的人選用來與欲望鬥爭,他們的意志過於軟弱,過於衰退,因而無能自立尺度;被那樣的天性選用,他們需要la Trappe,用譬喻來說(未必是譬喻),需要某種最後通牒,在自己和激情之間設一條鴻溝。過激手段僅為衰退者所必需;意志的乏弱,確切地說,無能對一種刺激不作反應,本身只是衰退的另一種形式。對感性懷著激烈的、殊死的敵意,始終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征兆,籍此可以推測這位好走極端的人的總體狀態。——此外,當這類天性不再堅強得足以經受激烈的治療、驅走身上的“魔鬼”之時,這種敵意和仇恨才登峰造極。不妨回顧一下教士、哲學家以及藝術家的全部歷史:反對感官的最惡毒的話並非出自陽痿者之口,亦非出自禁欲者之口,而是出自無能禁欲者、必須禁欲者之口………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12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 譯·尼采《偶像的黃昏》4.1 作為反自然的道德

一切激情都有一個階段,當時它們只是致命的力量,當時它們以愚昧的重負把其犧牲者壓倒——後來,過了很久,它們才與精神聯姻,使自己“升華”。從前,人們因為激情的愚蠢而向激情宣戰,誓將其滅絕,——一切古老的道德巨怪都主張“il faut tuer lespassions…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6, 2020 at 11:12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浴鵠灣

我欣慰於這個地方的存在

繁密的植物,阻絕了馬路的喧囂

湖水之靜,近於冷清

坐在水邊,你也許會融化

長出根莖,恍惚覺得你原本屬於此地

但依然有人打斷你的行程

高跟鞋,婚紗秀

閃光燈執著地窺探…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January 26, 2020 at 4:00pm — No Comments

《琦君散文選》和媽媽同生肖

我自幼怕冷,冬天裡腳手冰涼。阿榮伯說因為我是屬蛇的。我想:「媽媽也屬蛇,為什麼她的手是暖烘烘的呢?」阿榮伯說:「因為你媽媽整天忙碌,腳手就暖了。媽媽是勤快蛇,你是懶惰蛇哪。」我咯咯地笑了。

有一個深秋夜晚,我躺在床上看故事書,忽聽牆腳嘶嘶之聲,原來是一條灰白大蛇向我們爬來。我嚇得發抖,媽媽不慌不忙,拿起衣櫥邊的陽傘,把傘柄伸過去,嘴裡唸著:「出去吧,出去吧。」媽媽似有降龍伏虎之功,陽傘變成魔傘,大蛇竟乖乖地把頭纏在傘鉤之上,慢慢遊出房門去了。媽媽立刻爬上床,緊緊抱住我,原來她也在發抖呢。我問媽媽蛇為什麼要來呢?媽媽想了一下,笑起來說:「因為我倆都屬蛇,牠來看看我們呀。」我摟得媽媽更緊些,覺得我們母女好親,媽媽好勇敢啊!…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January 26, 2020 at 2:36pm — No Comments

楊照《故事照亮未來》宣傳用語(下)

為什麽要登王敬軒的來信, 然後再讓劉半農把他臭罵一頓?王敬軒那麽沒道理, 不登不理豈不更好?這問題的答案牽涉一項只有《新青年》同仁明白的秘密——王敬軒這個人根本不存在!王敬軒的投書, 其實是《新青年》另一位同仁錢玄同的傑作。王敬軒等於是《新青年》自己紮起來的一個稻草人, 然後大家再對著稻草人大打特打, 錢玄同也署名寫了一篇《駁王敬軒君信之反動》!

劉半農為什麽對王敬軒那麽刻薄惡毒、大打特打毫不留情?因為他知道王敬軒不是個真人, 只是反對新文學態度的抽象代表, 所以對他沒有一點對真人、正常人的尊重, 而且劉半農知道不管罵得再兇再狠, "王敬軒"都不會生氣, 也都不能拿劉半農怎麽樣。

這不只是二十歲左右青年們心血來潮的惡作劇, 更重要的動機, 是要借由這種手法, 挑激起人家對《新青年》和"文學革命"的注意。那個時代的革命青年清楚明白,…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anuary 26, 2020 at 2:34pm — No Comments

陳志明·跨文化交流與和諧社會願景:從馬來西亞多元文化談起(3)

卡達贊人是沙巴州的主體民族,華人自早期移民時代就與鄰近的卡達贊人交流相處,又沒有宗教障礙(現今的卡達贊人大都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徒),所以通婚與各方面的文化交流相當普遍。1981 年我第一次訪問位於沙巴州的“山東人”村落 Ulu Kiminis,其實大部分村民祖籍河北。



沙巴州的這些河北移民(也有少數山東人)定居於亞庇市(即哥打京那巴魯)的“山東村”和Papar 縣的Ulu Kiminis 村。6 我第一次抵達Ulu Kimanis…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26, 2020 at 2:31pm — No Comments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第七章 失去意義的領地(11)

盧卡斯在家裡是位有權威的父親。我和卡洛不久也稱他為父親。剛到那時,我喉嚨嚴重潰瘍,他來看了看說:」你一定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怎麼回事?丈夫出了什麼事?」我向他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寬慰並鼓勵我說:「你需要他,他就會回來,要留給他充分的時間。他回來后,不要責怪他。

無論怎樣,要面對現實,繼續生活。你已經獲得了力量和勇氣。你將會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

可敬的父親。我該深深地感謝他。他對所有人的傷痛、挫折都抱以同情。過了五六年,他去世了,我感到失去了一位知心朋友。

~~~~~~~~~~~~~~~~~~~~~~~~~~~~~~~~~~~~~~~~~~~~~~~~~~~~~~~~~~~~~…

Continue

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January 26, 2020 at 2: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