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主講人簡介: 李建平,北京史研究會秘書長,研究員,兼任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主要從事北京歷史文化研究。發表學術文章《北京街巷與歷史風雲》、《北京城市景觀與古都文脈》、《帝都文化——北京舊城中軸線》、《北京的城墻與城門》等二十餘篇;編撰《北京傳統文化便覽》、《北京百科詞典社會科學卷》、《北京經濟史資料》等著作。
在我國北方,有一道連綿起伏長達六千多公里的古代城墻,它的遺址西起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河北省的山海關,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宏偉的防禦建築工程,被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和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我國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長城的故事,其中流傳最廣的,恐怕就是“秦始皇修長城”和“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了,其實秦始皇不是最早修長城的君王,而且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長城也不是秦朝的長城了。…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February 17, 2019 at 5:16pm — No Comments
洪秀全鑒於封王兄引起的風波,宣布天朝永遠不再封王,在原來的侯之前,增設義、安、福、燕、豫,共六等爵位。天京之圍解除後,陳玉成因功被封為成天豫,李秀成被封為合天侯。同時恢復前期的五軍主將制,以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其他各個人等也有不同的封賞。不久,陳玉成再次破格被封為成天義,再封為英王。…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February 17, 2019 at 5:16pm — No Comments
太平軍的殺戮也過於嚴重。洪秀全本人為人暴虐,還未當天王時,就經常將妻子打得半死。在天王的帶領下,太平軍殺人如割草,只看太平軍如何除“妖人”的就可見一斑。
清朝官員、滿族百姓、僧尼道士、商人、儒生乃至醫生、店員、藝人,都被太平軍視為妖人。太平軍辨別妖人的方法極是荒謬:掌心紅潤,十指無重繭者,都被指作妖,或一見即殺,或問答後殺,或有些人不堪刑訊自認是妖被殺,還有一些人乾脆自殺。對於滿族百姓,更是不分男女老幼,一概殺光。不少漢族大小官員、紳士、讀書人,逃不掉又不願死在太平軍手裏的,全家便一同自殺。 …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February 17, 2019 at 5:15pm — No Comments
在大興土木的同時,天京諸王豪貴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爭奢賽富,大講排場。如輿馬定制,最底層的管轄二十五人的“兩司馬”就可以乘四人擡的黑轎,以上官員的規格層層加大,到東王楊秀清時,每次出行要乘四十八人擡的大黃轎,夏日乘轎下設玻璃器皿注水養金魚的水轎,每次出行時前後儀仗長達數里。而天王洪秀全自從進京後再不踏出宮門,但宮內有美女牽的金車,宮外常備六十四人擡龍鳳黃輿。為了配合豪華的排場,宮內專設典天輿一千人、典天馬一百人,還有典天鑼、典天樂……等等,奢侈至極。
天朝各官員的奢侈腐敗還表現在穿戴裝飾上,普通官員的一頂王冠,一件衣袍就可抵一個中產之家的全部財產。而天王洪秀全的金紐扣和八斤重的金冠,更是無價之寶。…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February 17, 2019 at 5:14pm — No Comments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場農民革命運動,這場運動建立了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的政權。然而,這場聲勢浩大的革命從起事到覆滅僅僅維持了十一年的時間。這其中的教訓實在太多,比如沒有明確的綱領,領導集團決策失誤,沒有長遠眼光,領袖沒有足夠的凝聚力和決斷力、領導層爾虞我詐、貪腐、好色、好殺戮等等,然而,導致這個政權迅速瓦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腐敗。
太平天國官員的腐敗是前所未有的。
大興土木,窮奢極欲
…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February 17, 2019 at 5:13pm — No Comments
第二個層面它不僅僅是約束到你奉公守法,不僅僅是這樣,而是要把你通過練武培養的比一般人更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是追求正義的人,是由維護正義的勇氣的人。所以大家都知道,《水滸傳》里寫得最完美的人是魯智深。有位著名的學者把他稱之為魯智深的精神是人性的極至。他一生都在幫人,他要幫到底,他有一句名言:“幫人須幫徹,殺人須見血”。后一句聽起來很恐怖,但是主要是為了說幫人須幫徹嘛,那就是具有很高的武藝道德的人。
所以我們講武德不是說只講到你練了武不去隨便欺負人,以強淩弱,不是這樣,要比他更高,顯得更有修養。所以一個高明的武術家,一個受人敬重的武術家,他首先應該是一個謙謙君子,他是健康的楷模,他是道德的表率。所有逞勇好斗,以強欺弱,甚至胡編亂造,所有這些都不配做武術家。…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February 10, 2019 at 4:10pm — No Comments
養生和導引的東西和武術呢?有交叉,有交流。特別到武術的晚期,到民間武術蓬勃發展的時候,很多武術家從養生導引中去吸收東西。它們二者之間有一個最重要的結合點,就是關於呼吸。我們的武術家也好,我們的前輩的養生導引家也好,他們都注意到呼吸的重要性。有規律的呼吸,如何調息,如何解決這個吐納的最大的效益,最大的健身效益。在這兩點上,他們很快很容易地找到一個結合點。所以就使得我們的武術同樣也具有了很多養生導引的內容,有一些拳派受養生導引的影響是很清楚的。比如太極,太極拳之所以采用了那樣一種相對要慢的運動方式,特別注意呼吸的調理,特別注意那個運動的節奏感的合理性。而且把健身或者說把提高生命質量擺在第一位。
所以太極拳很明顯,它之所以發展這麽快,是其中它吸收了養生導引的東西。…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February 8, 2019 at 8:45pm — No Comments
那麽,但是民間就不同,民間並不是以它是否真正有用於軍事活動為目的,所以劍在民間始終保留下來,而且劍成為一種文化的標誌,一種象征。是為很多文人雅士練與不練,都願意佩一副劍,或者家里掛一副劍,以顯示他自己是書劍並存的。他在追求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大家都知道,我們古代的文人們,把它凝聚為兩個字,叫做“書劍”精神,叫做“書劍”並取。所以大家都知道李白把劍和文章是並列的。那麽這就是說有很多在軍旅武藝中沒有多大價值的東西,在民間它仍然有生存的空間,甚至仍然有發展的空間,於是乎大家都知道,到了唐代“公孫大娘舞劍器”。那麽它這個舞的內容,一直從我們往前追,從戰國到漢代,所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在那兒舞劍了,就是它的藝術觀賞的那個價值,它仍然在民間里得以保存下來,不但保存下來,還得到了發展。所以民間武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實際上和軍旅武術是並行發展的。這種發展一直到什麽時候,到了明開始出現變化。…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6:10pm — No Comments
在《漢書·藝文志》兵書類有一個分類叫做兵技巧家。這個兵技巧家,就包括了一些古代的武術著作,比如《劍道》,也比如《手博》,還有關於射箭的各種專門著作,這些書的出現,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它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比漢代還要早。它是一個標誌,它象征著至少在漢代以前經過了春秋戰國,經過了秦,經過了西漢的前期,我國的武術它實際上已經成熟了。而這個成熟恰好標誌著它已經經歷了一個非常長遠的發展過程。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的統一的國家,民族文化的沖突和交融佈满了我們歷史的整個過程。所以武術這個文化現象實際上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群體共同在那里通過交流,通過融合,通過再沖突,再融合,這樣逐步形成的。這就必然地決定了它結構的複雜性。就是它的流派眾多,我們大家都知道,武術的門派很多很多。那麽這里面就有很多少數民族的東西,這恰好是武術最值得我們注意的一個文化特點。可以說它的一個優勢。…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6:08pm — No Comments
主講人簡介: 馬明達,回族,視藉河北省滄州,1943年生於蘭州。現為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華南師大體育科學學院客座教授、西北民族學院歷史系客座教授。中國元史、明史研究會會員、廣東省武術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小龍研究會會長。
出身武術世家,父親馬鳳圖、叔父馬英圖都是民國時期全國聞名的武術家。自幼習武,曾參加1959年的第一屆全運會等重大賽事。1967年畢業於甘肅師大歷史系,后在甘師大體育系任教。…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6:07pm — No Comments
另外大家知道,竈王爺都有一個竈王奶奶,最初的竈王爺是一個人,后來老百姓就覺得不大對勁了,一個光棍漢、年輕力壯,又成天掛在家里頭,覺得不對勁,自己又老不在家,自己出門做生意,或者下地,早晚都不回來,那怎麽弄呢?最后民間藝人聰明得很,想個辦法咱給他娶個媳婦不就得了,於是竈王奶奶很漂亮,眉清目秀的,柳葉眉,瓜子臉,杏核眼,這是一個的,我還有一張是兩個的,這邊一個老婆,這邊還有個老婆,叫“雙婆竈”,那這就更高級了,當時地主也都興大老婆小老婆,一個老婆他要不滿足,那咱再給他娶一個老婆,兩個老婆還看不住他一個人,叫“雙婆竈”,於是左右一個美女,有好吃好喝好待遇,再加上美女,你說他上天還說啥,他成天喝得暈乎乎的,他就沒空說壞話了,這就是竈王爺的來歷。…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6:02pm — No Comments
那麽大家可能不信,那麽大家信不信、過去看沒看到,起碼在戲里頭看到,新娘子結婚有紅蓋頭吧?對了,她為啥蓋個紅蓋頭呢?從哪兒傳來的呢?有沒有歷史上的根據呢?很難說,所以中國的后來的很多咱們的風俗習慣,你從歷史上往前推都有根據,都有一定的依據的,這就是咱們民俗文化的傳承,也是民間藝術這些泥玩具它怎麽會出這些東西,它就是根據人類的這些文化的進展,民俗文化、民俗當中的一些風俗習慣,然后創造出來各種各樣的玩具,讓孩子們通過這些故事記住了咱們老祖先生活、繁殖、發展、進化這個過程。…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淮陽的老爺爺們說,這個陵狗很靈,它不僅僅買回去以后,能夠給全家人帶來好運氣,而且也可以治病。所以現在來伏羲陵墓前朝祖拜香的,祭祖拜香的,包括台灣人,也包括港澳,也包括世界各地的華僑,他們來的時候都要添把土,跟咱們一樣的,咱們掃墓,清明掃墓,也要給祖墳披土,然后他們走的時候,都要挖一點土然后用手絹包好,裝到盒子里帶回去,從他們祖宗的家鄉帶回去的泥土。…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5:58pm — No Comments
主講人簡介: 倪寶誠,河南省群眾藝術館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工藝學術委員會委員,他從事美術專業50年,多年來,致力於民間美術的收藏和研究工作,為弘揚中原地區的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2001年榮獲首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主編有:《大河風——河南民間美術文集》《中國民間美術全集——河南卷》《朱仙鎮門神》《玩具》《民間美術與現代美術》等著作。
內容簡介: 中華大地 ,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脈,華夏民俗,鈐記著老祖先的生生不息。古老的泥玩具,蘊含著怎樣的創生故事?剪紙藝術是由何而來?民俗寄托了中華民族怎樣的情感?…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5:57pm — No Comments
那天在上台之前,也沒能找到機會,先跟譚鑫培交流一下,請示一下。說我準備這麽改,那天恰巧就沒機會,但是他開始,在演出的時候,他就這麽演了,譚鑫培也是最初,他在演唱的時候,唱當年往事,他不看梅蘭芳這兒,用不著看,他就是看台下,他唱一句,有一句好,第二句有好,第三句應該沒好,但是第三句沒好,忽然台底下又鼓上掌了。他奇怪,他說怎麽又鼓上掌了,他悄悄用眼睛餘光一看,哦,感情是蘭芳做身段呢,心里就一動,這是資料上寫的。這一動當然就有點惱怒,他說,你要是變化,你改變,你得先跟我打招呼啊,另外這塊戲是我的戲,我唱了得好,是觀眾盯著我,你盡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到你那兒去,這算怎麽回事。再又一轉念,就是什麽呢,這蘭芳的人緣不錯,這孩子很吃苦、很上進,再一想,他這麽有點反應也對。…
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5:52pm — No Comments
臉譜對於我們今天一般的人,有什麽現實意義呀?咱們看見時裝表演上,那些模特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有時候,一轉身,好,把兩個胳膊一拉起來,這背后是蝴蝶形的袍子,是一個臉譜。張飛的、李逵的,或者它經過變形的,是一個臉譜化的一種東西,這也挺民族化的模特方法,挺好的。在一些工藝美術商店里頭,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臉譜,一種是泥捏的,畫的比較規矩,這種臉譜賣不大出去。它往往是印在服裝上,體恤衫上,或者怎麽怎麽著,反正在工藝里有一些辦法。那麽它對於京劇人,和話劇人不同的藝術形式,對待藝術又是什麽啟發?…
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5:48pm — No Comments
徐城北: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兼職教授。曾以中國文化為突破口,集中研究梅蘭芳和京味文化現象,著有《梅蘭芳三部曲》、《京劇與中國文化》、《老北京三部曲》,並出版藝術專論、散論、文化隨筆、主題散文50冊。
內容簡介: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它也是一門歷史悠久、永葆年輕的藝術形式。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徽戲進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后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諸班,合稱“四大徽班”。…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31, 2018 at 5:45pm — No Comments
第一,走向多元化的文化產業研究。每個研究者都有自己的文化產業觀,每個學者都可以研究自己認為重要的問題,但要全面理解文化產業,不但上述三種視角缺一不可,而且還需要進一步擴展我們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必須承認,文化產業不但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文化形態,也從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世界和社會世界,可以說沒有任何一種視角和方法能夠窮盡文化產業的一切問題。而且,在具體的研究中,視角的選擇依賴於研究的主題事件、研究的目標及範圍,顯然不可能將所有視角都用在單個產品和現象的研究中,但是,當人們對綜合現象進行研究時,諸如海灣戰爭、麥當勞、好萊塢電影時,就需要從多種視角---政治經濟學、文本分析、及觀眾接受等來闡明其所有維度。其實,文化產業既是政治、經濟、文化深刻互動的產物,又在維持既存的政治、經濟、文化秩序方面發揮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要真正深入解釋一件文化產品,也需要我們盡可能多地運用各種視角和方法。…
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10, 2018 at 2:54pm — No Comments
文化產業的“超真實”的“超”字意味著“仿真”比真實還要真,真實的根據是由模型而產生的。當真實不再單純是預先既定,而是人為地再生產成“真”時,它不是變得不真或超現實,而是比真的更真。比如,在電視世界里,醫生的形象有時就被當作真醫生,一個飾演醫生的演員羅伯特·揚就收到數以千計要求醫藥建議的信函,他後來出現在廣告中,向觀眾推薦無咖啡因的咖啡的神效。而另一個扮演律師和偵探的黨員雷蒙德·布爾,也收到數千封法律詢問和偵探協助的請求信。肥皂劇中飾演奸男惡女的演員,必須雇用保鑣才敢在公共場所露面。…
Added by Dramedy on October 10, 2018 at 2:53pm — No Comments
總之,媒介是一陣颶風,摧毀了時間與空間兩者之間的穩定關系。“信息一旦被獲取,它很快就更新的信息所取代。我們這個由電子構成的世界,已逼迫我們從數據分類的習慣轉向型式識別這一模式。我們再也法無法系列地、一塊一塊地或一步一步地從事對事物的建構,因為更快的傳播確保了環境和經驗的一切因素在積極的互為影響的狀態中共存。”…
ContinueAdded by Dramedy on January 22, 2018 at 10:58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