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那麽,但是民間就不同,民間並不是以它是否真正有用於軍事活動為目的,所以劍在民間始終保留下來,而且劍成為一種文化的標誌,一種象征。是為很多文人雅士練與不練,都願意佩一副劍,或者家里掛一副劍,以顯示他自己是書劍並存的。他在追求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大家都知道,我們古代的文人們,把它凝聚為兩個字,叫做“書劍”精神,叫做“書劍”並取。所以大家都知道李白把劍和文章是並列的。那麽這就是說有很多在軍旅武藝中沒有多大價值的東西,在民間它仍然有生存的空間,甚至仍然有發展的空間,於是乎大家都知道,到了唐代“公孫大娘舞劍器”。那麽它這個舞的內容,一直從我們往前追,從戰國到漢代,所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在那兒舞劍了,就是它的藝術觀賞的那個價值,它仍然在民間里得以保存下來,不但保存下來,還得到了發展。所以民間武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實際上和軍旅武術是並行發展的。這種發展一直到什麽時候,到了明開始出現變化。
那麽對武術來講,它的變化的核心是什麽呢?軍旅武藝衰亡了,武藝已經不再是軍隊里最主要的內容,但民間武藝反而相對起來,反而相對繁榮起來。民間武藝五花八門,所謂繁榮表現為大量的新拳術的出現,新流派的產生,而且這些流派,這些拳,明顯地帶有某種哲學的理念。比如太極,比如行意,比如八卦,比如通背。我們從它的這些拳種的名稱上就看得出來,它和戚繼光所記載的明代的十多家拳派的名稱就不同了,這是一種什麽標誌呢?我個人認為它是一種體育化的轉型。
從清中葉開始到民國初年,武術突然一下子蓬勃發展起來。流派紛呈,名家倍出。這樣一個過程,在我看來,它實際上是武術在完成它自身的體育化的進程,而且我們都知道,不是民國年間或者晚清時期西方體育文化才傳入中國,不是這樣的,比這個還要早。
早在1840年前后,在鴉片戰爭的前后,通過澳門通過西方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西方的某些體育項目形式和它的體育理念,它的體育文化已經開始向中國傳播。鴉片戰爭以后,五口通商了,西方有傳教士在中國獲得了很大的傳教的這樣活動的領域,在中國辦學,在中國傳播西方文化。當然其中包括體育文化,它不可能不對我們自己的民族體育產生影響,於是武術面臨的問題就不是軍旅武術與民間武術的矛盾問題了,而是我們自己的本土體育,或者叫民族體育與西方體育文化的矛盾問題了。
因為這樣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加上我們自己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背景,有我們中華民族這樣一個非常博大的文化的背景,於是就產生了武術的第二個特點,也可以說它的更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所謂博大精深。
武術在它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它受到了中國的古典的兵學的影響,其次是哲學。武術它自身具有相當濃厚的中國古典哲學的色彩,而且這些東西被很多武術家,被很多拳派吸收進來后,把它變成了拳理,拳法。甚至拳的技術中的東西,那麽它形成了一個思想。在武術家傳統的武術術語里,把它叫做“禮”,那它直接影響著中國武術禮儀這個層面,而由這個禮又引申出了法,法則。那麽這些“禮和法”最終又會滲透到武術的具體行為中,具體動作中,武術家把它叫做式。戚繼光三十二式,或者多少式,我們很多拳派都是用若干個數字的式來表明它的技術結構的。這一點,形成為武術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所以這是我們的武術所謂博大精深,是因為它依托著我們自己傳統的哲學理念上。
那麽第二點,我國自古以來有一個獨立發展的叫做養生導引的那麽這樣一種健身活動,它出現地很早,原本這方面的資料是不多的。我們只是在先秦諸子,比如《莊子》,比如《老子》,這些書里看到過片言隻語,現在不同了。由於考古學的發展,我們發現了大量這方面的著作,比如馬王堆發現的導引圖,比如后來所發現的戰國時代的“行氣玉佩圖”。那麽比如在張家山漢墓漢簡中發現的“引書”等等,還有在馬王堆所發現的五十二病方。就使得我們對古代的養生和導引這兩種我們自己民族自有的一種健身除病的這樣一種文化形式。那麽養生和導引應該說是我們的民族對世界人體文化的一大貢獻。
簡單地來講,導引是一種有用規律的動作,來強化自己生命的存在手段,養生則是用一種有規律的生活方式,用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和比較複雜的一些自我調息自我調養的手段來強化自己生命的手段,那麽這樣一種方式。
那麽養生和導引,大概在戰國以前是相當發達的,而且我們得到了馬王堆的導引圖以后就知道,導引並不像我們后來想像得那麽簡單。它中間的很多動作難度是很大的。實際上我們都不能排除在導引和養生里,我們也吸收了一些我們周邊國家,或者是外來的一些文化的影響。比如印度的東西,那麽到了隋代,我們從隋代人的著作中著名醫學家的所記載的來看,我們古典醫學或者古典的養生導引里面,有印度的東西。這些東西后來分別依托於佛教,依托於是道教,也在民間也它一個獨立的傳播系統,它甚至發展到漢代。幫著劉邦打天下的所謂三傑之一的張良,他自己的晚年就是這個所謂“辟谷”,他連自己的飲食嚴格地控制下來,當然不是不吃飯,不是什麽都不吃的,它的總體的追求就是把新陳代謝降低下來。然后強化自己的生命,盡量使自己的能量消耗降低下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