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問:今天就不需要再談“人性”了嗎?
答:能不能不這麼一概而論,而將問題掰成許多切分音符?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神性力量及其光環已經消褪,人的時代來臨了,但是,並非那個大寫的人,而是各種小寫字體、小字號的人們。在今天,還有什麼事情不是以人的名義之下做的?人還有什麼不能做和沒有做的?我敢保證,那些貪官們,必定是以他自身“人性”的名義,以他自己“人性”的需要,從事不止一種腐敗活動,危害國家和人民。比如貪欲、情欲、專斷任意、結黨營私、厚顏無恥,哪一項不是可以在人性中找到出處和解釋?
問:換個問法,那我們不談“人性”談什麼?…
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44pm — No Comments
問:我們是報紙,能不能用更加簡單明了的語言?
答:這樣說吧。在教室里我經常對學生說,你們一不會種地,二不會做工,三不會打仗,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挑,你們憑什麼在這個世界換取物質生活資料呢?那是因為你們提供夢境。當放映影廳里燈光亮起,就是你們的天下,你們是夢的主宰。夢意味著在現實里不能實現的那些東西。因為生活中不能實現,某些心理能量不能釋放,於是就投射到眼前的銀幕中去了。在生活中不能達成的,通過電影來完成。那句有名的詩句怎麼說來著?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電影更進一步,是替別人做夢。就一般情況來說,至少就商業片來說,假如你不能在電影中釋放觀眾的某些夢想,而將它完全等同於現實,與現實一模一樣,甚至低於現實,那麼觀眾到電影院里尋找什麼呢?…
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43pm — No Comments
為了《阿凡達》,這幾天的記者采訪比較集中。因為發表過“大片中的價值”等議論,所以問題主要集中在這方面。現根據作答內容,將它們整理出來,是希望不要再在電話里當“復讀機”。
電影是個夢,不是二人轉
問:電影有商業價值與文化價值,《阿凡達》的成功,是因為商業價值還是文化價值?…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42pm — No Comments
崔衛平:這個問題非常好。舉個例子,“父母皆禍害”小組的討論里,有些成員提到他們的父母是小學老師。我一直覺得小學老師其實蠻艱難的,一般來說小學老師應該是面對15個人到25個人的課堂比較合適,我們的小學老師一堂課面對五六十個人,一個人要把五六十個孩子管好了,我覺得讓他們陷於非常疲憊的狀態當中。
再一個,小學教育是給孩子打基礎的階段,老師當然希望學生好,但是他們做起來很吃力,除了剛才說的學生太多導致疲憊以外,我們整個社會缺少良好的、正面的價值支持。他們面對基礎教育,基本的不要撒謊、不要做小動作這些看似最平淡的規範,在我們的社會當中恰恰得不到支持。…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24pm — No Comments
很多父母處於恐懼當中,因為他們的生存恐懼和各種各樣的恐懼,使他們自己惶恐不安,所以對孩子沒有把握。他們自己就像在大海里溺水似的,對自己都沒有把握,對孩子也產生無法控制的恐慌。我覺得人可以踏踏實實在陸地上走啊,如果你自己不恐懼,有自信,一般也能做到培養孩子獨立。
時代周報:我們接受的教育和信息里,常常會強調母愛是完全無私的、父母對子女是無條件的愛,反過來子女也應當“百善孝為先”。你覺得這樣的表述有沒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24pm — No Comments
PART 2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獨立”
時代周報:你覺得為什麼在中國的家庭里,愛和自由往往會形成一種矛盾?父母常常會下意識地以愛的名義來約束孩子,例如“因為我愛你,所以你必須聽我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23pm — No Comments
訪談者:時代周報記者 喻盈
受訪嘉賓: 北京電影學院基礎部教授 崔衛平
PART 1 這些孩子很了不起
時代周報:豆瓣網“父母皆禍害”小組里有這樣一種討論的聲音:中國人所強調的在家庭中對父母的孝順,與對皇帝的臣服是同樣一種邏輯。你怎麼看?中文里孝和順這兩個字為什麼會放在一起?…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20pm — No Comments
炫耀的強權與被沈埋的人們在詩人身上進行拉鋸,就像曾經不同的力量在爭奪和分割他的家鄉,他的祖國。他自己經歷的下面這個故事,同樣體現了他面前世界的分裂。1949年夏季的一個夜晚,作為錦衣玉食的外交官他去參加一個聚會,在“美好的世界”里喝酒、跳舞,直到淩晨四點才回家。夏天的夜晚很涼,他看到了幾輛滿載著犯人的吉普車。在場的士兵和守衛穿著兩層的軍大衣,而那些囚犯們身穿夾克,凍得渾身哆嗦。“那時我明白了我是誰的幫兇”。…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18pm — No Comments
阿爾法寫出了他的新小說,關於納粹期間的華沙生活。米沃什這樣評論道:“阿爾法在被蹂躪的城市中給我們讀他的小說時,當時那可是‘熱門的話題’,卻讓我們時常有一種奇怪而不自在的感覺。他竟然這麼快就利用這些題材做文章,而且處理得如此順暢。成千上萬的人在我們身邊受盡折磨致死,把他們所遭受的苦難如此迅速地轉化為悲慘的戲劇場面,這樣做,在我們看來,簡直是不成體統。”這里指的是,對於那些身體還未涼透的人們,要有一種敬畏和距離,而不是馬上給他們塗上胭脂。寧願站在沈默一邊,也不要站在喧嘩一邊。寧願失語,也不要背叛心中悲哀肅穆的感覺,更不要馬上去學會強權者的語言和腔調。…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16pm — No Comments
米沃什形容為“這是一隻蒼蠅反抗兩個巨人的搏鬥”,其中一個巨人(俄)比另一個巨人(德)更有耐心,等待著蒼蠅被一個巨人殺死之後它才出場,始終按兵不動。結果是,兩個月內華沙上空濃煙滾滾,手中武器為手槍、手榴彈、燃燒瓶的人們,完全不能抵擋來自德軍的轟炸機、坦克和重炮,二十萬人痛苦地死於殘酷的巷戰,華沙變成一片廢墟。幸存者逃進了森林,如果仍然忠誠於他的波蘭祖國,而不是屈服於蘇聯紅軍,會被當作“起義的法西斯”。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一條死路,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忠誠”,便顯得無效、愚忠、狂熱甚至可笑。…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15pm — No Comments
波蘭歷史學家亞當·米奇尼克(1946——),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想起了詩人米沃什的詩句。1982年米奇尼克寫道:“當你獨自站立,眼睛遭到催淚瓦斯的刺激,警察在你面前晃動著手槍——在這漆黑的、沒有星光的夜晚,多虧了你最愛的詩人,你能夠清晰地看到——“雪崩的形成,有賴於滾落的石子翻個身(切·米沃什)。於是,你想要成為那塊扭轉事件方向的石子”。
四
…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13pm — No Comments
職業工作凱特曼。一個學者能夠做到嚴格按照黨所指引的方向,做符合某個要求的報告。
懷疑論者凱特曼。即犬儒主義凱特曼。
形上學凱特曼。在原有的宗教背景之上,理解新信仰帶來的處境,覺得這未必不是一場新的、不可或缺的贖罪煉獄。…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12pm — No Comments
某種情況很像是在王小波的小說里發生的。比如《革命時期的愛情》里的王二,作為在豆腐廠工作的工人,他需要在輸送豆漿的低空管道上行走,乃至這成了他的一樁愛好,很難說這僅僅是因為工作的需要。革委會主任老魯不停地要捉拿他,他必須不斷逃離。讀者或許產生這樣的印象,老魯想要捉拿他的外在現實,變成了他的內在要求,這樣他正好可以捉弄老魯,以對方的邏輯,借此戲弄對方。他東躲西藏卻又拋頭露面,他在空中飛來飛去卻又不斷落地。
有一次他被老魯抓住了衣領,但那個領子是白紙畫的,輕輕一掙脫就被撕成了兩半,他本人就如斷了尾巴的壁虎一樣逃走了。還有一次他真的被老魯抓住了,直不楞登地倒在地上看似氣絕身亡。老魯嚇得趕緊把他往醫院送,送出廠門他就活蹦亂跳了。氣得老魯說,下次王二再沒了氣,不送醫院,直接送火葬場。…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11pm — No Comments
米沃什揭示了某個晦澀的深層心理結構:深層是個人前途及道德危機,人們能夠感受到的卻又是發自內心的服膺(臣服),他沒有把這個過程說成是出於外在壓力。面對一場“精巧的辯護”這種批評,米沃什的回應是,他只是誠實地寫出了自己看到的東西,將不同聲音、不同人們自己的解釋、理由寫進書里,他提到了巴赫金的多聲部敘述,而沒有為了仇恨或怨恨,將事情簡單化、符號化,更沒有迎合一些等待在那里的人們的需要。
三
…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08pm — No Comments
四、成功。不僅是獲得未來人生的成功,正在發出召喚的未來,也需要一個當下的行為,就是成功地克服自己。某個作家需要接受一些“手術”,而他周圍已經有人經歷過了,他們現在正以同情和鼓勵的眼光看著他。跨進一個新的大門對他並非易事。從前習慣了絕望與否定的語調,現在的任務是要換一種肯定的和歌頌的。他突然發現,這是能夠做到的。於是,他終於“度過了轉折期”,一條金光大道似乎在他面前無限展開。
表面上人們更多表現為喜氣洋洋,像被集體施了催眠術一般,臉上掛著那種沈默詭異的表情,從此不再開口。米沃什的觀察力是驚人的。他強調,在波蘭作家當中提倡“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一件比較晚的事情。而在短短不到兩年之內,他已經感到不能忍受,意識到了後面即將到來的一劫不復的精神災難。…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06pm — No Comments
在這種總體形勢下,實際上並無選擇。擺在人們面前的,就是如何不要被甩下來,如何適應這種形勢,如何與眼前的局面達成妥協。米沃什用“開船前的恐懼”來形容這種精神狀態。社會危機和個人身家性命的危機,使得人們忘記了他們自身的精神道德危機,忘記了他們的道德困境和道德上的要求。人們把這個事實輕輕地壓下了。恥辱印在他們的腦門上,他們盡力想要忘卻。…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05pm — No Comments
“被禁錮的”一詞在波蘭文里,有“使信服”、“使信任”,以及“被奴役”的意思。如果存在奴役,它也並不僅僅是強迫的,而是有著心甘情願的意味。新信仰也許帶著迷人的微笑,令人折服而不僅是壓迫,這使得這本書擁有了極為豐富的闡述空間。
這本書也會讓年輕的中國讀者,面對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那批人們,有一個平行的了解。
二
…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04pm — No Comments
一
在某種意義上,米沃什的這本《被禁錮的頭腦》,比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更加富有意義。奧威爾的那本是預言幻想小說,重在描寫人們在巨大的外部壓力及恐懼之下,如何思想變形,完成了從屬和歸順的過程。身在英國的奧威爾,並沒有親身經歷俄式極權主義,沒有看見它是如何從一個社會內部成長出來。實際上任何被稱之為“怪胎”的東西,都不可能僅僅是外來的,“被植入”的,而是有其自身深刻的歷史、文化及人性的根源。米沃什寫在1951年的這本,重心放在了當時人們如何從自身的處境、困厄及個人野心出發,自覺並入強勢力量,最終變成了壓力的一部分。書中所見所聞,為作者本人親身經歷。…
ContinueAdded by VR on February 13, 2020 at 6:03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