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今天,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內容是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安排這次學習,目的是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反復強調,要尊崇歷史、研究歷史,確立歷史思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央政治局安排過多次有關中國歷史文化方面的集體學習,2020年9月就曾安排了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的題目,今天再安排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題目。…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17, 2022 at 8:00am — No Comments
廣泛宣介中國方案。習近平指出,「要善於運用各種生動感人的事例,說明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智慧。」比如,針對人類發展難題,中國提供了「一帶一路」的解決方案。從方案倡議到實際建構,「一帶一路」的發展成就有力駁斥了一些國家別有用心的「唱衰」和攻擊汙蔑。事實證明,「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獨奏曲」,而是沿線國家的「交響樂」;不是某一方的「獨家小路」,而是攜手共進的「陽光大道」。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一帶一路」為歐亞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考和新方向,在不確定因素日漸增多的國際環境下為世界穩定與繁榮開創了良好前景。廣泛宣介中國方案,是貢獻中國智慧力量,推動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應有之舉。
三、真切揭示中國道理蘊涵的共同價值…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16, 2022 at 4:18pm — No Comments
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九屆的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本屆共收到3670部海內外參展作品,由英國著名導演柯文思執導,反映中國偉大脫貧成就的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摘得本屆「優秀國際傳播中國紀錄片」大獎,是國際友人講好中國故事的典型代表。三是利用好民間外交優勢,大力開展國際友好城市工作,促進中外地方交流,為推動國際合作穿針引線。四是更好發揮高層次專家作用,利用重要國際會議論壇、外國主流媒體等平臺和渠道發聲。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最廣泛地爭取國際社會對我們的理解和支持。
二、深刻闡明中國故事蘊含的中國道理…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11,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習近平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
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上取得巨大成效,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要讓世界人民認識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最為基礎的工作是在國際傳播中加快構建中國敘事體系,用中國話語講述中國故事,闡釋中國道理,抒發中國情感,揭示共同價值,努力塑造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一、全面講述中國人民奮鬥的真實故事
習近平多次指出:「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11, 2022 at 12:05pm — No Comments
注釋:
①詳參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論文集》,《從〈左傳〉看中國古代敘事作品》,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第23-50頁。
②如李隆獻《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可作代表。
③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89-202頁。
④浦安迪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4頁。
⑤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卷四七《孔子世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第84頁,總第763頁。
⑥參張高評:《筆削顯義與胡安國〈春秋〉詮釋學——〈春秋〉宋學詮釋方法之一》,王水照、朱剛主編:《新宋學》第五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第275-308頁。
⑦趙汸:《春秋屬辭》卷八《假筆削以行權第二》,《通誌堂經解》本,臺北:大通書局,1970年,第1-2頁,總第14801頁。
⑧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8, 2022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學界研究《春秋》,漢何休《謚例》、晉杜預《釋例》、晉範寧《傳例》、唐陸淳《纂例》、宋胡安國《通例》,或指為《春秋》書法,或以為微言大義之所寄。《左傳》釋經,有五十凡例,近人據以為訓詁學之素材。錢鐘書《管錐編》別有見地,曾稱:「昔人所謂《春秋》書法,正即修詞學之朔。」又曰:「《春秋》之書法,實即文章之修詞。」又云:「《公羊》《穀梁》兩傳,闡明《春秋》美刺微詞,實吾國修詞學最古之發凡起例。」(89)以屬辭比事之《春秋》衡量之,錢鐘書以修辭學比附《春秋》書法,未免雙義側用,止凸出「屬辭」顯義一端而已。至於排比史事以顯義,比事屬辭以觀義,具見其本末可以通義,則未嘗觸及。…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6, 2022 at 6:00pm — No Comments
《裴松之〈三國誌注〉新論》以陳壽《三國誌》為關鍵核心,劃分史書文獻為二:其一,成書於《三國誌》前之史書,考察陳壽之去取從違,以見史觀與歷史哲學;其二,成書於《三國誌》之後,觀其所詳、所重、所偏、所主,相互參照,亦足以推求史家筆法與《春秋》書法。書中言:陳壽於所見書,「對其中部分內容棄而不用,或加以刪節,極可能隱含著陳壽取舍史料背後的史觀」(85)。就筆削示義而言,確是一針見血之論。文獻史料之或棄或用,或刪或節、或取或舍,即是史家運化《春秋》筆削之書法。如探究魚豢《魏略》、王沈《魏書》、韋昭《吳書》、胡沖《吳歷》諸家之史觀、史識、史義,不妨與《三國誌》文獻對讀比觀,或可證實:就刪棄取舍,可以考見筆削、抑揚、褒貶與歷史哲學。…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October 5, 2022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筆削書法之言外意旨,如何考求?上引元趙汸《春秋屬辭·假筆削以行權》標榜二語,最為知言:「以其所書,推見其所不書;以其所不書,推見其所書」,通全書前後觀之,或類比、對比相關史事,或聯結、綰合相關之文辭,或書或不書,或言或不言,或稱或不稱,或筆或削之間,就全書而考察之,彼此互發其藴,互顯其義,可比事以指義,亦可約文而見義(76)。由此觀之,比事屬辭之法,堪作為傳統敘事詮釋解讀之利器與津梁。古典小說之敘事,固淵源於史家筆法;而史家筆法,又宗法《春秋》書法。推本溯源,中國敘事傳統,自以「屬辭比事」之《春秋》教為祖始(77)。世所謂書、不書,言、不言,稱、不稱者,即指《春秋》之或筆或削而言。正如上文所引章學誠稱「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義昭乎筆削」,誠哉斯言!…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28, 2022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裴松之注《三國誌》,鳩集傳記,增廣異聞,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此猶孔子作《春秋》,以魯史記為藍本;司馬遷纂修《史記》,以金匱石室之書、天下遺文古事為底本。待《史記》書成,與所本之傳記佚聞相較,自然互有異同、詳略、重輕、曲直、晦明、損益。吾人對讀參照、折中取舍,而文心可以求索,史義呼之欲出,史觀昭然若揭。就歷史編纂學而言,從文獻取舍到成一家言之間,書法將隨或筆或削,或因或革,而生發或異或同、或詳或略、或重或輕、或晦或明、或曲或直、或損或益之殊異。而假筆削去取以見褒貶、勸懲,實胎源於《春秋》書法。…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6:13pm — No Comments
清人黃恩彤《三國書法》曾探論《三國誌》或書或不書、削略弗書等議題,頗具代表性,其言曰:「(裴松之)不知壽書之略,略所當略也。所引書,壽非不知之,特削而弗書耳,非脫漏也。史家之例,有書,有不書,一斷以義而已。今裴氏繁征博引,而寡所取義,非惟不知壽,亦不知史也。」(58)黃恩彤批評裴松之「繁征博引,而寡所取義」,則就史家對文獻之筆削去取而言之。說《三國誌》有簡略處、有刪削處,實即史家「或書」「或不書」之史例,亦即《春秋》或筆或削、或詳或略之書法表現。《三國誌》有據事直書者,有曲筆諱書者,或言或不言,或稱或不稱,或筆或削之際,藉此可見陳壽褒貶勸懲之史義。…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23, 2022 at 10:50am — No Comments
通觀《三國誌》全書,再翻檢三國傳世文獻,然後知文昭甄皇后之死因,《三國誌》「崇飾虛文」「假為之辭」,如大惡之曲筆諱書者然。何以如此?筆者以為:忌諱敘事之書法,有所謂詭辭謬稱者(51),筆法近似反常合道,即《公羊傳》所謂「實與而文不與」,或「文與而實不與」(52)。抑揚予奪之史家筆法,詭辭謬稱之忌諱書法,可以引發讀者之疑竇,興起探究真相之興味,此史家之繆巧與詭計。宮闈隱秘,謎團難窺,破解真相,史家出以忌諱敘事,或可作破譯之津梁。
筆削昭義之書法,形之於外,則有或書,或不書;或言,或不言;或稱,或不稱諸名目。筆而書之,則有詳書、重書、大書、特書之倫。從或書、或不書,或筆、或削之互發其蘊,互顯其義,而微辭隱義可知,史觀、史義可考。趙翼《廿二史劄記》論《三國誌》多有「不書」之例,如:…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22, 2022 at 9:30am — No Comments
陳壽《三國誌》之史觀,以曹魏為正統,在「外文綺交,內義脈注」之引導下,排比史事、連屬辭文,而皆以史義為依歸。陳壽為蜀人,《三國誌》往往寄寓鄉邦情結,對於魏帝之死亡與襲位,既以「不書」為史法,於是形成書例。以此類推,《蜀誌》於「蜀、吳二主之死與襲,亦不書」。不過,或書,或不書,「必記明魏之年號」,示「正統之在魏」。削而不書,一也;或以見正統,或以別親疏。陳壽之守經達權,有如此者。
孔子作《春秋》,藉或筆或削,比其事而屬其辭,以體現褒貶勸懲之書法。趙翼身為史家,想必嫻熟能詳。其論陳壽《三國誌·魏本紀》,運用回護諱書者頗多。蓋本僖公二十八年《春秋》經書「天王狩於河陽」,所揭示曲筆諱書之書法。趙翼云:…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19, 2022 at 12:21pm — No Comments
《春秋》,由其事、其文、其義三位一體組織而成。孔子「竊取之」之義,可以藉由「其事」「其文」體現出來。衡以《禮記·經解》「屬辭比事,《春秋》教也」(34)之提示,知比事與屬辭,即是《孟子》之其事、其文。排比史事,可以顯示指義;連屬辭文,亦可以呈現史義。同理可推,陳壽《三國誌》之成書,無論尊曹魏,或宗蜀漢,亦皆可持《春秋》之教——以屬辭比事之法,辯證《三國誌》之史義與文心。
《三國誌》一書,敘魏蜀吳紛爭鼎立之史事。其中,或因政治立場,或緣鄉邦情結,「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往往不可以書見。修纂史書,雖有難言之隱,亦不得不表述;若逢忌諱之事,亦不得不處理,故孔子《春秋》往往變文示義,遂有「推見至隱」「忌諱不書」諸書法(25)。陳壽纂修《三國誌》,對於上述之《春秋》書法,多所轉化運用。清代何焯、趙翼、黃恩彤諸家,曾略做揭示。…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14, 2022 at 3:00pm — No Comments
敘事一詞,作「敘」,為初形本義。漢許慎《說文解字》云:「敘,次第也。從攴餘聲。」(26)於是,「敘」字,引申即兼涵位次、主次、調整、安排、設計之意。中國傳統敘事學之範疇,「敘」之本字已概括無遺。敘事一詞,作「敘」,為本字正字。或作「序」事,則為同音通假字(27)。中國傳統敘事學,著眼於「敘」(序),多於關注「事」。換言之,較著眼於位次、主次、安排、設計之「法」。筆者近著如《比事屬辭與古文義法——方苞「經術兼文章」考論》《屬辭比事與〈春秋〉詮釋學》,論說《春秋》《左傳》《公羊傳》《春秋繁露》《史記》《漢書》諸史籍,其「言有物」之「義」,大多推見以至隱;往往藉由「言有序」之「法」以表述之。《左傳》《史記》諸史傳之著書立說,大抵暗合上引朱熹所提「《春秋》以形而下者,說上那形而上者去」之原則。義,形而上,不可說、不能說、不好說、不便說;由於「法以義起」「法隨義變」,故史學論著、小說評點,多以說「法」、示「法」,作為金針度人之津筏。讀者自當舍筏登岸,即器以求道。…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12, 2022 at 5:30pm — No Comments
《左傳》先經、後經、依經、錯經,「隨義而發」之解經方式,後世衍變成為一種敘事模式。若此之比,即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所謂「史傳」傳統。毛宗崗《讀〈三國誌〉法》,推崇《三國》書乃文章之最妙者,論及三國故事之起始與終結,參差與錯落。《左傳》以歷史敘事解經,其先經、後經、依經、錯經之敘事傳統,顯然可以前後輝映,相互發明。其言曰:…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11, 2022 at 8:30am — No Comments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答客問》,提示《春秋》筆削與中國史學之淵源,筆削見義為敘事傳統之要法。其中論說詳略、異同、重輕、忽謹之辯證關係,可作屬辭比事《春秋》書法之具體揭示。其言曰:
史之大原,本乎《春秋》。《春秋》之義,昭乎筆削。筆削之義,不僅事具始末,文成規矩已也。以夫子「義則竊取」之旨觀之,固將綱紀天下,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變,而成一家之言者,必有詳人之所略,異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輕,而忽人之所謹,繩墨之所不可得而拘,類例之所不可得而泥,而後微茫杪忽之際,有以獨斷於一心。(13)…
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9, 2022 at 10:29pm — No Comments
筆削原指史料的刪存去取,乃歷史編纂學之必要步驟。筆與削彼此互發其蘊,互顯其義。筆而書之,排比史事可顯意,連屬辭文亦能見義。《春秋》筆削書法,一變為屬辭比事之《春秋》教,再變為詳略、異同、重輕、忽謹、先後、因變之史法,三變為曲直、顯晦、有無、虛實、忌諱、回護之義法。或筆或削,大抵出於作者之獨斷與別裁,為一家之言所由生,藉此探索文心、史識、史觀、歷史哲學,可謂順理成章。方苞會通經史古文,提倡義法,強調法以義起,法隨義變,為中國傳統敘事學著重筆削見義、比事屬辭之「法」提供了學理依據。《春秋》《左傳》等史籍「言有物」之義,大多推見以至隱,往往藉由「言有序」之「法」以表述。古典小說與戲劇敘事淵源於史傳,筆削書法,自可作為解讀《三國誌》《三國誌注》《三國誌演義》等史傳、小說、戲劇敘事之津梁與法門。…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9, 2022 at 10:29pm — No Comments
21世紀以來,中國大陸口述史規範化工作不斷推進,各類口述史成果疊出,湧現不少影視作品形式的口述史記錄,如中央電視臺的《大家》《大國工匠》《國家記憶》《超級工程》等節目,以及省市電視臺的口述史欄目,如西藏電視臺的《西藏百萬農奴翻身口述》、新疆電視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口述史》、南京電視臺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口述》等。…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5, 2022 at 7:36pm — No Comments
三是後期整理編輯,歸檔存檔規範。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模本對後期整理編輯概括為九項工作,其中整理編輯六項、存檔歸檔三項。
國圖模本寫為「資料整理與加工」,具體為六項工作,即:1.口述史資料記錄標識號;2.視頻、音頻、照片整理;3.口述史文稿整理;4.制作口述史成片;5.其他文獻的保存與備份;6.形成工作卷宗。文化部非遺模本的整理編輯則分為:搜集資料整理、采集資料整理、原始資料復制備份、制作文獻片、制作綜述片、形成工作卷宗、復制保存建檔七項。
三者相比,「非遺傳承人」強調制作文獻片,突出「非遺傳承人」的口述采訪的特點。…
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4, 2022 at 7:54pm — No Comments
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陸口述史開始起步。起步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介紹西方口述史相關著作,只有少部分專家開展口述史訪談實踐。三四十年過去了,如今從城市到鄉村、從單位到個人,廣大口述史工作者將國家記憶和民族、民眾記憶融為一體,正在構建中國口述史的百花園。
伴隨著中國口述史研究的起步和發展,口述史的規範化工作也從無到有。進入21世紀以來,各類口述史工作規範紛紛出現,推動了中國大陸口述史工作規範的本土化。本文著重對筆者所見的、由相關機構主導制定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種口述史工作規範化的模本做一分析,以求正於學界。
一、中國大陸口述史工作規範的三種模本…
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2, 2022 at 11: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