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企業發展的三個階段裏的產品戰略重點,是產品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差異性特點與智造方法。從產品自身的發展來看,現代意義的產品與傳統意義上的“物化商品”這個概念已經有了徹底的變化:現代商業及社會生活本身,正在賦予產品新的內涵,我們必須面向未來去看待產品自身的進化。
符合當今及未來時代的產品驅動理論,正在發生四個顯著的變化:
1從產品到商業系統
產品不僅僅是一個被消費的物品,更是一個商業系統的集成。淘寶網、蘋果的itune+App、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安卓APP等。這些產品已經不是微軟視窗、Office那種軟件產品,而是一個整合了上下遊龐大社會資源的商業系統。
2從產品到商業模式…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19, 2016 at 12:27pm — No Comments
我們從企業增長的宏觀視角,對產品驅動引擎在企業持續增長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在企業發展階段的產品驅動方法,都要有清晰的認識,並了解產品驅動引擎與其他驅動引擎之間的關系。
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從誕生就建立了一整套系統或體系,但企業運營的所有體系要素都或隱或顯地存在於這個新企業體之內。正如一個健康的生命體,企業需要在由小變大的過程中,完善內在各種器官的功能及形態。
企業增長的核心五要素:戰略、產品、渠道、品牌、組織(管理)。從企業發展角度看,各要素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作用不同。
圖3-1企業增長三階段、核心能力三層與五種增長引擎關系圖…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17, 2016 at 10:16am — No Comments
市場改革開放三十年間,中國一代規模企業崛起,靠的是紮實的質量、渠道以及資源整合能力(包括資本市場的推動)。
肉類裏的雙匯、雨潤、眾品、高金;食用油裏的金龍魚、福臨門、魯花;飲料裏的娃哈哈、農夫山泉、匯源、椰樹、露露;食品裏的康師傅、統一、今麥郎、洽洽;日用消費品裏的美特斯邦威、李寧、百麗。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資源及平臺產業的崛起,形成一大景觀:汽車、房地產、互聯網、餐飲連鎖、影視娛樂、商業零售,一大批新企業、新品牌爆發式誕生,令消費品領域的產品創新相形見絀。
大商業熱點的轉移,並沒有解決中國企業產品創新貧乏癥的根本問題。…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15, 2016 at 2:32pm — No Comments
者有責任在讀者閱讀本書前,簡單闡述本書的特點、內容及目的。
為什麼要將一本方法論的著作起名為“產品煉金術”?
煉金術是現代化學的早期形態,用煉金術命名的商業書籍,較有影響力的是三本:喬治·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麥肯錫公司顧問們合著的《增長煉金術》,馬克·謝靈頓的《增加值:品牌驅動增長煉金術》。
這三本使用煉金術為名稱的著作,並不是作者故弄神秘,而是表達對事物本身未知性與不確定性(即使只有1%的比例)的敬畏。
與金融、增長、品牌三個重要課題一樣,產品也是介於已知與未知、理性與任性、邏輯與靈感混合的試驗場。…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14, 2016 at 8:58am — No Comments
產品是企業增長的永恒驅動力,卓越的產品規劃就是幫助企業構建一座取之不竭的產品金礦。
企業如何根據好賣產品的五個本質規律,來設計支撐企業持續增長的產品線或產品組合,即構建起支持企業持續增長與盈利的產品金礦呢?
好賣產品的五個本質規律,是智造好賣產品的方法論基礎,但不是企業產品規劃的專業方法。企業需要基於產品本質的專業的產品規劃方法論,才能逐步建立產品金礦,有效達成產品驅動增長、產品驅動效益的目的。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企業產品規劃的專業方法論,去找到金礦的“龍脈”所在。
圖2-1企業產品金礦的四個引擎…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14, 2016 at 7:29am — No Comments
這是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藝術觀。他在「題畫竹」中有一段文字,形象地概括出創造的一個規律。節錄會失真,幹脆把全文抄下來吧:
“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非眼中之竹也。因此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亦非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雲乎哉!”…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3, 2016 at 9:19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2005年9月4日日記)故事,在身邊各個角落沈默著。空氣尚在,它們沒死,只是等著你開口、打個招呼。異國旅遊的一張車票,或一張海港餐館的帳單,都是故事的載體。就等著你開口,詮釋。
自澳大利亞回來四個月零九天,抽屜裏有些手記短語,看一看,每一行都是一條甬道,走向一個世界――
悉尼與墨爾本街頭以演出換取觀眾獎勵的藝人。GumTree是澳大利亞大沙漠裏的一種土生植物。
在墨爾本Victoria State…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2, 2016 at 10:36am — No Comments
台灣嘉義協同中學聞名的“默式英語教學法”,老師教學時,必須謹守“沈默”的原則,以各種顏色的木條、音色對應表等教具引導,讓學生應用想象力、觀察力、思考力等自我力量學習英語。(周慧菁等著,2004年,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國際化,臺北天下雜誌,160頁)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December 31, 2015 at 8:54am — No Comments
纏綿悱惻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可謂膾炙人口,至今傳頌不輟。或許是淒美的傳說太迷人了,中國大陸一些地方竟為了「梁祝」的屬地權,爭得頭破血流。
報載,河南省汝南縣曾被大陸藝術家協會認定「中國梁祝之鄉」結果引起同樣認為「梁祝」故事發生在自己地盤上的浙江、江蘇、山東、安徽4省民眾的不滿,據理力爭,先後提出申報「梁祝」為該省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代表作」,吵得沸沸揚揚。最後在中國中央有關部門協調下,5省達成共識,決定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文化界人士則認為,「梁祝」傳說早已成為華人引以自豪的文化遺產,後人應該做的是從不同角度加強對這一文化遺產的發掘、整理和開發,使之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December 27, 2015 at 7:42pm — No Comments
靈感的確可以激發創作之泉,不過等待靈感來了才寫作,等於守株待兔,不是可靠的寫作方法。……專注地觀察生活、認真生活、探索社會、和生活建立親切的關系,應該熟悉一切現象、一切感情,要寫自己熟悉的東西,只能寫自己經驗過的東西。觀察的結果和實際的經驗,反而是創作家強調的要件。(彭瑞金,1998年,創作、經驗、靈感,見「文學評論百問」,臺北聯合文學,237-239頁)…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December 27, 2015 at 7:41pm — No Comments
聰明的人去有錢人哪兒,因為他們聰明,懂得財富的價值;而那些有錢人,只是有錢,不懂得知識的價值,所以不會自動地去找那些有智慧的人。
我們還有機會嗎?
我只不過是想看一看,能為歐洲市場提供些什麼創意產品?我將民間許多長久以來就在做著的創意活動,放在人才出口以及商品貿易的範疇內思考、開拓。“你對馬來西亞多媒體事業現有的發展還滿意吧?”
科技發達,意味著載體更便捷。好內容,還需要有效的載體將它傳達得更廣闊,接近更多的閱聽眾。本書花了一些章節討論手機、電視、移動電視與電影、互聯網、博客、數碼錄影等等新技術,旨於探討載體與內容、行銷策略怎樣發生協同作用。怎樣使用創意產品如新科技,本身就是一種創意。…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December 2, 2015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歸根結底說來,哲學也許是由討厭的感覺開始的。……人類住在一個現實的世界裏,還有夢想另一個世界的能力和趨向。人類和猴子的差異也許是在猴子僅僅覺得討厭無聊,而人類除了討厭無聊的感覺之外,還有想象力。(林語堂:幻想,收於“生活與漫談”)
…………
……一個做夢者常常夢想要逃避這個世界,可是不知道要逃避到那裏去。知更鳥往往引動浪漫主義者的空想。我們人類有一種強烈的欲望,想和今天的我們不同,想離開現在的常軌,因此任何可以促成變遷的事物,對一般人往往有一種偉大的誘力。戰爭總是有吸引力,因為它使一個城市裏的事務員有機會可以穿起軍服,紮起梆腿來,有機會可以免費旅行;同時,休戰或和平對在戰壕裏度過三四年生活的人總是很需要的,因為它使一個兵士有機會回家,可以再穿起平民的衣服,可以再打上一條紅領帶。…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December 1, 2015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我基本上是通過大量閱讀,特別主題閱讀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主題閱讀具體體現在讀書筆記和思維導圖。
一、我對筆記的要求:
第一步,能把書中的框架和重點都展現出來,或者你用一頁紙能把重點說清楚,就算合格。第一步來說理清結構,歸納重點。
第二步是舍棄對自己無用的部分。
第三部分按自己的理解進行整理, 有時會把導圖按照7W3H的方式從新做一個思維導圖。…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November 30, 2015 at 2:30pm — 5 Comments
以電影為代表的機械復制藝術摧毀了傳統藝術的靈韻,靈韻是人們對藝術品的膜拜中體驗到的神聖之光,它來源於藝術品的獨一無二,關照者只有通過一定距離之外的凝註才能在膜拜中感受靈韻的氛圍,而這種靈韻在機械復制藝術作品中消散了。(146頁)
對電影作品的消遣性接受成為知覺已發生深刻變化的跡象,觀眾在消遣性接受中超然物外,使藝術品成為“為我”之物,而不是將“我”吞沒。(146頁)…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November 28, 2015 at 5:51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