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企業發展的三個階段裏的產品戰略重點,是產品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差異性特點與智造方法。從產品自身的發展來看,現代意義的產品與傳統意義上的“物化商品”這個概念已經有了徹底的變化:現代商業及社會生活本身,正在賦予產品新的內涵,我們必須面向未來去看待產品自身的進化。
符合當今及未來時代的產品驅動理論,正在發生四個顯著的變化:
1從產品到商業系統
產品不僅僅是一個被消費的物品,更是一個商業系統的集成。淘寶網、蘋果的itune+App、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安卓APP等。這些產品已經不是微軟視窗、Office那種軟件產品,而是一個整合了上下遊龐大社會資源的商業系統。
2從產品到商業模式
傳統產品的關鍵詞是成本—價格—銷量—費用—利潤,也就是制造、銷售、進銷差價這種起於產品、終於產品的商業模式,新經濟產品的免費模式、關聯收費模式等顛覆了傳統產品的商業模式。產品可以設計一種不從產品本身獲得收入與利潤的商業模式,如門戶網站、免費的即時通訊系統等,或不必須以傳統的包裝/大宗貨物形式,通過零售(渠道)品牌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如星巴克之於咖啡產業。
3從產品到文化
當人們的生活越過基本生活線之後,基礎生活資料的消費及產品的功能性利益點,就越來越不再是產品消費的熱點產品。服務產品、文化產品的消費,正在成長為新的大產業,遊戲、旅遊、養生、娛樂等產品成為消費熱點。這是又一輪巨大的產業革命。
4從產品到品牌
產品驅動到最後,必然變成品牌驅動,即消費者通過長期對品牌產品的消費與信賴,形成對品牌本身的信賴,這就是品牌驅動,也是完成了從產品到品牌,再從品牌驅動產品的完整循環。
未必每個企業都要面臨將產品做成商業系統或商業模式,但任何長壽產品最後都將變成文化消費,並形成品牌驅動力。
認識產品的進化路向,將使企業的產品戰略形成一個完滿自足的體系化架構,在此架構之上,是每個企業家創新創意、揮灑才情的舞臺。
第三節從產品到文化
M047新的產品之魂:無文化、不產品
文化產品的消費規模快速放大,這是中國消費升級的必然現象,所有傳統品類的產品本身也正在經歷一場脫胎換骨的“文化洗禮”。
有人認為可口可樂是美國文化的代表、《功夫熊貓》代表好萊塢價值觀對中國文化的侵略、塞繆爾·亨廷頓的文明沖突理論被視為後意識形態世界全球沖突的根源。
西方總是強調其文化價值觀(包括宗教信仰)的統一性,日本、韓國甚至印度積極“歸化”,將自己打扮成西方價值觀的“戰友”。中國文化被視為一種非普世價值觀遭到詬病,包括不少中國的名人專家。
另一方面,新儒家、國學派、新佛教,將中國文化視為世界文化的歸宿。中國文化是世界現存的各大文明體中唯一一個沒有“神”的文化,中國文化是無神論的文化,中國文化信仰的是自然與人的生活與生命本身——天人合一、天地人和。
作為普世價值觀的文化競爭,還將是一個相當長期的過程,但中國文化的崛起已勢不可擋:繼中國外交部為中國制造制作專門的廣告宣傳片、2010年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時在時代廣場投放的中國形象宣傳片,藝術界、奢侈品、時尚界中國文化作品、產品在市場上受到追捧。中國文化元素正在向消費品大舉滲透,中國產品及營銷中的中國元素被越來越多自覺地采用,成為提升產品品位、價值、溢價的重要驅動力。
《印象》系列戶外大型實景演出,從《印象·劉三姐》,到麗江、普洱、西湖、普陀山、武夷山,成為中國旅遊與文化產業跨界創新產品的符號,印象系列不僅是產品,而且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產業形態。
通過山、水、天空、太陽、月亮、燈光、道具、演員等元素的重新組合,將觀眾帶入一個新的思維時空之中,這個新時空,就是這個叫印象的產品,在這個產品的背後是中國自然歷史中蘊含的文化精神。
文化產品是什麼?
文化的核心是基於歷史的才情,賦予了產品獨一無二的內涵,使產品本身超越狹隘的功能價值,成為精神價值的符號性產品,創造出巨大的文化消費市場。
文化賦予產品獨特、不能替代甚至不可復制的形態與體驗價值:印象不會因為誕生在陽溯、劉三姐而影響其文化氣質,劉三姐這個本來“土”的俗文化也不會對西湖、麗江、武夷山這些白領、小資等景點的延展造成障礙,這就是文化超越性的表現。
在產品滿足顧客的功能利益、心理利益之外,文化產品不僅是滿足,而且提升(創造)了顧客的精神需求,文化成為有顧客驅動力的新的產品之魂。
“印象”系列產品的驅動力是什麼呢?是一群浸潤在中國山水人文精神中的人(導演),要創造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美的、有意義的產品形態。這種產品必然是中國元素、中國文化,至於是不是普世價值觀,重要麼?
印象總導演王潮歌認為,中國文化、社會、商業以及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現實是,中國人沒有文化話語權,中國人在用好萊塢的觀點來洗涮我們自己的世界觀,用別人的世界觀來決定我們的文化意識。中國再也不能輸出簡單的勞動力,再也不能輸出“嗚嗚祖啦”之類的東西了,不能再進行低級的輸出。
基於這些認識,印象系列產品的創作野心是:讓自己的作品代表中國人的世界觀,為國際上的主流國家所接受。
這就是文化話語權、文化價值觀的競爭。印象系列產品,將一個小眾文化產品變成一個越來越大眾的文化產業。
這是中國人獨立文化意識的覺醒,這不是一個偶然事件,是正在興起的中國社會及商業新潮流:中國文化產品的崛起。
文化產品並非文化界、藝術界或文化產業所獨有,任何一個產業,即使是賣饅頭,都可以將自己的饅頭做成一種與眾不同的、有文化、有中國元素的產品。
物品的價值,可以用貨幣去量化;文化的價值,需要用心去體會與感悟,這也是可以驅動顧客購買產品/服務的價值之魂。
M048中國產品面臨的全方位文化競爭
中國產品正在從賣價格、賣功能、賣品質、賣審美,向賣文化、賣中國文化進化。文化產品營銷,是中國產品未來十年裏必須面對的重大營銷課題。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企業的競爭已經全球化,中國企業必須在以下三個層面上思考文化營銷的戰略與戰法。
1全球市場競爭
為什麼國內學者會將《功夫熊貓》當做文化侵略?在《功夫熊貓》這個具體對象上,這個判斷是錯誤的,但功夫熊貓的發源地好萊塢,確實是美國文化侵略全球的橋頭堡。不僅在中國,在法國、印度、阿拉伯世界,都有如此觀點。
娛樂產品的背後,正是國家文化的競爭、民族價值觀的競爭,是文化營銷爭奪的制高點。中國企業、中國品牌要想實現全球化,這種文化上的競爭必不可免。
文化營銷是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全球品牌,就是要建立在世界主流價值觀或文化的基礎之上。這是以虛禦實,人本、人性超越物質、物化,是軟實力的最高表現形式。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印象系列產品(印象劉三姐/麗江/西湖/大紅袍)都在為中國文化的全球化作出貢獻,中國聯想、海爾等走出國門的品牌,在文化營銷上的境界,距離全球市場文化競爭,還有不小的差距。
全球市場競爭的本質,是打著娛樂、審美幌子的文化價值觀的爭奪,中國企業不應只等待國家的強盛,同時應主動采用文化營銷的思維,重新制定鮮明的文化產品戰略。
2區域市場競爭
與全球化相比,中國企業的區域化可能是更加主流的趨勢,中國企業在非洲、中東、東南亞、南美洲等都已經廣泛落地,但我們也看到這些地方對於中國企業抱有兩面性的態度:羨慕與憎恨,或者說喜歡中國的錢,但卻看不起中國人及中國文化。
區域市場的文化競爭,不需要采用全球市場的爭霸戰略,應采用適應性文化融合戰略。將中國品牌、中國文化與當地的價值觀、民族/文明活遺產、主流/亞文化形態、情感形態等進行融合,讓自己的品牌變成一個“熟悉的陌生人”,最後成為當地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融入但不失本性,就是最好的文化競爭戰略。
3國內市場競爭
未來國內市場的競爭焦點,我們認為是“中國文明的現代形態”的競爭,即爭奪這一新文明形態“符號主導權”的競爭。
能成為中國現代文明的代表,並構建起結構化產品群支撐的品牌符號體系的產品/品牌將成為中國市場真正的王者。
成為中國現代文明的代表有兩個入口:一是以俗入雅。如周傑倫的中國風系列,用現代形式裝入古代文化的內容;二是以雅入俗。如百家講壇主力易中天、於丹等,將中國古文化元素用現代表現形式呈現出來。以俗入雅,是給俗文化註入雅文化的內容;以雅入俗,則是為雅文化穿上現代的衣服。
對於中國的超大企業及各行業的領先企業來說,可能需要同時在至少兩個層面上,展開文化營銷,才能為產品註入必不可少的文化驅動力。這是中國制造向中國消費轉型的富有挑戰性的新課題。
M049文化產品:井噴暴發的新消費潮流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文化產品的類型與形態,每一個類型與形態都蘊含著巨大的品類機會與產業機會。
1狹義的文化產品
即傳統的、狹義的文化營銷,指文教產品、出版物、影視、演藝、娛樂、運動、動漫、電子閱讀、網遊等產品品類的營銷仍然是文化營銷最核心的內容。
(1)文教產品
不僅包括文具如晨光文具、貝發筆,教材如新概念英語、劍橋英語等,教輔如星火英語巧記速記系列、開心作文、誌鴻優化等,課外讀物如書蟲英語讀物等,而且包括論壇、講座如百家講壇、前沿講座等。
文教產品的營銷是一個熱點,由於正在從傳統的國有體制、主渠道(新華書店系統)向民營、渠道多元化(超市、中盤、書店)方向發展,產品品牌與出版商品牌的打造成為競爭的焦點。
(2)出版物
湧現出一大批新興的出版策劃機構與專業作家,如藍獅子、磨鐵圖書、唐碼圖書等,青少年讀物作家楊紅櫻、鄭淵潔、郭敬明等。
獨特的主題策劃,如《藏地密碼》系列;高人氣的作家,如韓寒等,都是圖書市場的碼洋保證。
(3)影視作品
電影、電視劇的策劃、制作、消費已經成為文化營銷最大的產業鏈之一,中國電影市場連續四年30%以上的票房遞增,電視劇更是千億廣告的重要號召源。
從全球(美國、印度、韓國、日本等)到中國(兩岸三地),影視產業鏈體系日漸成熟,也成為文化營銷的主戰場之一。
是文化侵略還是文化交流?從《阿凡達》到《功夫熊貓》,從《阿童木》到韓劇的風行,中國影視界面臨巨大的挑戰與壓力。
(4)演藝
太陽馬戲團創造了世界紀錄,中國的劉老根大舞臺、德雲社、周立波海派清口、時空之旅馬戲等,也在創造中國演藝的新傳奇。傳統戲曲、新劇場話劇、音樂會等消費市場也風起雲湧,演藝市場的品牌化、企業化,才剛剛開始。
(5)娛樂
最新的雷人新聞是中國的洗浴市場2010年利潤高達1000億元,桑拿、夜總會正在被浴場、酒吧、會所、KTV等新娛樂終端取代。
這是一個比影視產業規模要大得多的產業。從灰色、黑色走向綠色、白色,娛樂產業將會是誕生超級品牌、超級企業商業新巨星的發源地。
(6)運動
或者叫休閑運動,是與娛樂產業一樣龐大、又具有影視產業鏈完整性的大規模文化產業——媒體、產品、場所、明星、人群諸要素皆齊備。休閑運動是未來五年中國文化營銷最具活力的產業鏈。
運動(包括休閑運動)的本質是文化,任何要在此產業獲得大成就的企業,都必須深刻領悟運動的人性與文化。
耐克、阿迪達斯之所以成為世界運動產品市場的雙寡頭,是這兩個品牌把握住了現代都市人對運動的深層夢想。李寧之所以變成被壓制、被超越的“壕溝品牌”,根本原因是李寧中對國人的運動夢想缺乏深刻的洞察與理解。
(7)動漫
動漫既是兒童的樂土,同樣也是成人的童話。中國動漫產業鏈正在逐步形成,喜洋洋與灰太狼、兔斯基等本土動漫形象取得初步的成績。盡管與迪斯尼、皮克斯等世界頂尖公司還有巨大差距,但中國動漫市場的潛力無限。
海底總動員、蟲蟲總動員、料理鼠王、功夫熊貓,中國動漫界期待這樣的大創意與大制作。
(8)電子閱讀
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閱讀的硬件環境——網絡信號、終端、操作系統——已經成熟,iOS與Andriod系統瓜分操作系統的格局正在形成。
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電紙書、MP4等終端爭奪的結局,實際上已沒有懸念,以平板、手機為代表的MID(移動互聯網終端)陣營將一統天下。
硬件之爭的結束,實際上也意味著軟件之爭的結束:電子閱讀內容提供商即廣義的電子出版(狹義電子出版指有版權授權的發行商),只有與MID硬件產品系統鏈接,才有最後的出路。
漢王電紙書、亞馬遜(Kindle)等,除了向MID陣營轉型,已經別無它途,如果固守e-ink終端產品,最終退出市場時將損失慘重,電子閱讀產業的又一輪洗牌已經開始。
(9)遊戲/網遊
師承日韓的中國網遊,難免背負暴力色情的不道德產業惡名。憤怒的小鳥風靡全球,給網遊產業帶來了一縷幹凈的空氣。
中國網遊產品最後都以武俠文化為歸依,到底是文化的貧困還是文化的輝煌呢?我認為在憤怒的小鳥面前,中國網遊業者,需要思考的是人性,未必都是江湖。
2體驗性的文化產品(服務)
體驗文化營銷可以理解為以旅遊產業鏈為核心的“大服務”產品的文化營銷,包括以下形態:
(1)節日產品
過節是全世界人類的共同興趣,以各種節日為核心的目標消費群、場所、產品供應,是日常消費生活的一個亮點,在節日消費情境裏,人的消費欲望明顯提升。節日文化實際上是很多產品品類銷量提升的重要驅動因素。
思念湯圓、五芳齋粽子、巧克力等,節日產品可以成為眾多低興趣度產品“鹹魚翻身”的重要營銷杠桿。
(2)民俗產品
與節日一樣,民俗也是產品文化內涵的重要支撐。十三香、馬奶酒、羊肉泡饃等,都是地域產品借助民俗文化的魅力這一營銷武器,突破地域消費的。
是用地域思維還是民俗思維去看地方特產,將決定一個產品可以成就的市場規模。
(3)景點產品
自然是最大、最完美的文化。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的《最美中國》特刊,成為開啟景點文化消費的啟動按鈕。此後,各種旅遊地理雜誌不斷出現,帶動了從中國到全球的景點消費熱潮。
(4)旅遊服務
旅遊服務是體驗文化營銷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是由“服務人”,即受過專門服務訓練、以服務為興趣與職業的一群人,組成的龐大的服務消費市場。
它是無形的,卻無處不在;它沒有具體的產品,卻是決定遊客心情的最重要的產品。這個市場在中國,除了五星級以上的酒店及會所有所體現之外,還是一片等待開墾的荒地。
中國能否出現可以與國外酒店管理集團相抗衡的巨型服務產品(及企業),旅遊服務管理可能是唯一的產業機會,這個市場的本質同樣是文化產品的營銷。
3文化日用品
日用品的文化呈現已經無處不在,譚木匠梳子、雙虎筷子等,白酒、茶葉、保健品等中國本土的產品類型,文化更是產品營銷的主要驅動力。
從產業角度看,時尚品、奢侈品的文化營銷課是中國日用品需要“惡補”的。時尚、奢侈並非是某些類型產品的專屬,如時裝、服飾、化妝品、皮具、飾品(首飾)、鐘表、酒類、數碼等,時尚、奢侈品是消費升級的龐大產業集群,是優質產品的唯一正確的營銷武器。
中國日用品企業需要用時尚、奢侈的思維來研究自己產品的時尚基因或奢侈基因,運用時尚文化、奢侈文化的方法重新規劃產品與營銷模式。
中國制造需要借助中國文化來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或溢價能力,這才是中國產品的真正轉型與升級。
M050文化產品的驅動密碼:人性驅動力互克理論
文化營銷不是文化創作,而是運用文化的深層密碼去實現企業、品牌的市場目標。文化創作鼓勵藝術家的個性化甚至天馬行空的創意,文化營銷卻必須是基於商業價值的一個科學流程,是通過研究、洞察、策劃、創意到呈現落地的完整過程。
文化營銷的本質不是呈現形態上的豐富多彩,而是找到通向“直擊目標消費者購買神經”的路徑與按鈕。
這個路徑與按鈕,不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文化產品形態中,而在消費者的心智空間裏。
我們已經將心智空間解析為本能、親密、利益、規矩四種類型的人性動機。這四種類型的人性動機揭開了消費行為動機的深層密碼,在營銷上都可以直接轉化為產品創意(Idea)的觸發點(Button)。
從今而後,不應再抽象地談心智空間這個寬泛的概念,而要找到人性結構階梯裏的驅動按鈕。文化產品的創新創意、產品訴求的創意,都必須在這個結構階梯裏確定一個觸發按鈕。
不僅如此,產品之間的競爭也可以轉化成產品背後的文化競爭,即人性驅動力競爭。
中國五行學說裏的相克原理符合現代心理學對動機的研究:每一種驅動力都可以是另一種驅動力的克星。
這種互克關系有六條線、十二種相克關系,每個驅動力都可以“克”另外三種驅動力,反過來,每種驅動力也會面臨三種驅動力的反克。
圖4-4基於人性結構的文化驅動力“互克”圖
這種文化驅動力的互克關系,將產品競爭還原到人性層面的驅動力競爭,可以應用在產品訴求及表現的創意策略之中。強調一下,這是指產品文化層面的相克,不是產品功能的相克。
是理性戰勝情感、還是情感戰勝理性,是欲望戰勝規則、還是信念戰勝欲望,這些發生在人性內部的“思想交鋒”,是人性驅動力互克理論的真實體驗,是心智空間的奧秘所在。
一個感性的產品可以創意為具有價值觀或理性利益的表現形態。海飛絲,將去除頭皮屑與自信(理性利益)、社交場合的得體(規矩約束)進行聯接,絲寶的風影用酷哥靚女(古天樂、林熙蕾)訴求本能的親密感,霸王則用中藥世家走理性利益的道路。同樣是去屑,產品的驅動力卻可以有如此的差異。
反之,一個理性的產品也可以創意為親密或本能的表現形態。抽油煙機本是功能性產品,理性利益是產品的優先選擇方向,帥康(家有帥康,油煙掃光)、櫻花(永久免費送網的創導者),但方太(讓家的感覺更好)、老板(老板更懂生活)、歐派(有家、有愛、有歐派)、美的“山寨”2005年伊萊克斯油煙機訴求(沒有油煙味、只有女人味)等,訴求感性、成功、性感等,反而塑造了比理性驅動更高端、更有趣味的產品形象。
四種人性驅動力相克理論,為解構產品的文化密碼提供了一個簡明易用的方法論,是結果導向的產品文化創意方法。每個產品訴求及創意,最後都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評估一下:自己產品的文化驅動力是什麼?為什麼可以克制競品的產品文化?你的創意表現將這種驅動力表現得夠尖銳了嗎?可以對競品產生什麼級別的殺傷力?
產品文化的營銷高手,就體現在對人性結構及其相克關系的把握,可以令你的產品克敵於無形。
產品營銷箴言
在產品滿足顧客的功能利益、心理利益之外,文化產品不僅是滿足、而是提升(創造)了顧客的精神需求,文化成為有顧客驅動力的、新的產品之魂。
第四節從產品到品牌
M051品牌新解:品牌價值=產品的剩余價值
談產品營銷方法論,不能不厘清產品與品牌的關系,否則是白談。企業在這個問題上,往往會犯致命的判斷(或者說認識)錯誤。品牌與產品的關系,是涉及企業戰略導向、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須正確認識。
我們用三個論點闡明品牌與產品的關系:
1品牌是產品的皮膚,產品是品牌的血肉
現代商品社會裏的產品,品牌與產品是一體的。品牌的本意是產品的註冊商標,一種獨占性名稱資源。
營銷裏的產品、商品是同一個概念,產品分為品牌產品與非品牌產品(不是無品牌,凡是銷售的產品都有企業品牌,但不一定有產品品牌)。大宗非包裝產品沒有品牌,有品質等級,品牌產品是整體產品類別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
品牌包括渠道品牌,即商號品牌,以各種門店(實體或網上)為銷售形態的企業,此商號品牌為銷售的所有產品做責任與品質背書。
品牌的目的是通過獨占一個名稱,為制造及銷售的產品做責任擔保,並憑借此擔保建立的信譽,轉化為顧客、利益相關方選擇產品及其他形式合作(交易)的信心保證,以減少交易成本(顧客選擇成本、企業營銷成本)。
成為品質背書的這個品牌符號,就變成企業的一種信用資產,這種資產可以視為企業在產品銷售利潤之外的一種額外的“商業紅利”。
從上述商業角度的品牌定義可以看到,企業經營品牌是自然的經營行為(註冊商標),用以區隔本產品與其他產品,作用是減少交易成本,加快交易速度。
區隔,這是品牌對產品的第一項也是最基本的功能。
塑造區隔的手段,是品牌元素管理。
這些品牌元素包括:品牌名稱(命名創意)、品牌LOGO、品牌的視覺識別系統(色彩/構圖/象征物等)、品牌口號、品牌擬人化形象等。
對上述品牌元素的規劃、創意、設計,使品牌變成了產品的皮膚,如同一個人一樣,是首先呈現在別人視野裏的形象。產品則是品牌的血肉,是品牌鮮活的源泉。
品牌元素再漂亮,產品沒有銷量,那就成了“畫皮鬼”;好產品沒有一個好形象(皮膚),那就是明珠暗投。
除了品牌元素的識別性元素之外,還有品牌代表的產品或者品類的指向性,這就是多產品的品牌架構問題。
在同一個品牌之下,企業可以在相同品類下改變具體的產品,這不影響品牌形成的市場認知,如電子產品企業。但品牌如果改變品類或跨越多個品類時,品牌的市場認知就會發生變化,處理不好就會造成認知混亂,如五糧液(白酒)礦泉水,活力28(洗衣粉)純凈水、恩威(婦科洗液)幹紅葡萄酒。
2品牌價值是產品的剩余價值
企業任何時候都是通過銷售產品(及其他產品進化形式)獲得收入,在產品銷量等市場價值的基礎上建立品牌價值,不存在沒有產品銷量(營業收入)為基礎的品牌。品牌本身不能帶來銷售收入。產品銷售規模(及其轉換指標市場份額)的大小決定品牌價值的大小。
產品與品牌既是“皮膚與血肉”的關系,也是“因與果”(產品是因,品牌是果)的對立統一關系,沒有產品的銷量,就不存在品牌價值。
品牌符號由於代表著品牌價值,這種符號本身也被認為具有了商業價值,這就是品牌估值的本質。
目前的品牌資產評估機構,都是民間組織所為,是對企業市場地位及聲望的一種估值,並沒有權威性,品牌資產的真實價值,取決於並購雙方的談判。實際上,最終也是決定於產品的市場價值。
柯達如今的股票市值不足9億美金,20世紀90年代曾達到300億美金,柯達資產並未發生巨大的變化,在這兩個時間點如果發生並購交易,品牌估值差距就會極大。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本原因,正是柯達產品的銷售額急劇萎縮。
品牌價值是企業產品銷售之外的一種客觀存在,其價值約等於:(1)產品累計銷售的總和;(2)產品銷售規模及其在品類或行業內的份額占比;(3)產品銷量的可持續性。
因此,品牌價值是產品的剩余價值。
剩余價值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裏對資本利潤來源的分析結論,剩余價值由勞動力創造,不是由資本創造。在上述定義裏,產品的剩余價值或者說紅利(利潤),就是品牌。品牌這種企業銷售之外的商業紅利的來源,是產品的銷售額。
企業的每一份努力都是為了銷售產品,每一份產品的銷售都是在為品牌價值加分,包括企業為銷售產品所作的各種投入以及承擔的階段性虧損的風險。
做好產品本身,就是在創建品牌。產品銷量的增加,就是品牌價值的增加。但運作品牌符號(設計、傳播等),如果不能促進產品的銷售,則不能使品牌增值。
3品牌是時間的玫瑰
第一次或較少的交易不會產生信用,信用的大小與信用持續的時間及範圍有關,信用是時間的玫瑰,中國古語有雲,路遙識馬力、日久見人心。
品牌價值、品牌(符號)資產的形成,也是時間的玫瑰,產品在市場上具有持續銷售能力,品牌價值自然每天都在增值。
品牌價值是產品銷售價值的額外紅利,但品牌本身也需要進行有效的市場管理,品牌符號的市場傳播與推廣過程,本身是一個與產品銷售一樣重要的營銷管理作業內容。
從命名開始到傳播的全程系統管理,就是戰略性品牌管理。
戰略性品牌管理與品牌元素管理有什麼差別?
品牌元素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區隔及擴大認知度,戰略性品牌管理的目的是讓品牌成為銷售的驅動力。
區隔及傳播,是一種驅動力,但市場的現實表明,如果按照經驗的、非系統的、無規劃的品牌管理思維及方法,品牌區隔及傳播很有可能變成自我“撞車”,甚至由於缺乏戰略導向的傳播而導致產品消亡。
太太口服液,正是由於缺乏戰略性品牌管理,使得有創意、制作精良、媒介投入巨大的品牌傳播,變成埋葬產品的真正原因。
戰略性品牌管理,需要在五大品牌元素的基礎上,按照品牌戰略定位與風格定位等,對品牌元素進行內容與風格的升級,以實現品牌管理的目的:占位品類增長(品牌成為品類的代表及領導者)、溢價標簽、風格標簽、核心認知強化(品牌的文化內涵)、品牌資產積累。
這就是增長驅動導向的品牌管理。
圖4-5從品牌元素管理到戰略性品牌管理及其成果
戰略性品牌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品牌架構決策、logo的符號化、品牌符號的視覺風格化、品牌核心價值及行業定位、品牌傳播一致性管理。
寶潔、聯合利華等企業的品牌經理制度,是按照品牌資產驅動力的理論架構及方法進行的科學的品牌管理,中國大部分企業只是在區隔及知名度(傳播)層面上,根據經驗管理品牌元素。
M052產品到品牌:品牌是產品的終極目的
產品營銷三部曲:暢銷、長銷、高價值銷,我們稱之為產品價值的完整實現周期。
暢銷關鍵因素:產品、定價、銷售組織、分銷渠道、動銷模式、廣告公關等營銷層面內容。
長銷關鍵因素:產品價值鏈、產業價值鏈、商業系統產品。
高價值銷關鍵因素:產品信用、品牌資產的形成;同時,與時俱進的創新性產品,給品牌提供新的或更大的增值空間。
產品營銷的最終歸宿,是建立品牌產品的市場地位及強勢的品牌(符號化)資產。
品牌資產的好處,不只是減少交易成本。強勢品牌資產的價值,在於可以制造以下五個更重要的營銷引擎:(1)品牌選擇顧客,而不是顧客選擇品牌/產品(吸引力);(2)品牌擁有產品定價權(價格認同度);(3)消費者的情感投入(口碑轉推薦);(4)更高的溢價空間;(5)產品線延伸的自由度。
其中,品牌選擇顧客及品牌具有產品定價權,是品牌資產的核心價值所在。
品牌的本質是文化,無論是凝結在形式要素上的文化,還是直接宣示的品牌核心價值。品牌的空間是人的精神世界自由翺翔的天空。
出色的品牌文化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品牌可以是產品之外的創意。
嶽陽樓如果沒有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滕王閣如果沒有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哪裏會成為千古名樓?
這就是文化對產品的“外向賦值”特性,是形成品牌價值的“核武器”。
這種品牌“核武器”並不多見,耐克、阿迪達斯的品牌口號,包括《功夫熊貓》提煉的中國功夫精髓“inner peace(內在的寧靜)”,都具備了這種品牌文化的核殺傷力。
圖4-6從產品到品牌的營銷階梯
中國產品的品牌創意,距離這種核殺傷力級別的創意,還有一段距離。以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中國產品的自信力,中國品牌創意將越來越敢於宣示強勢的文化及價值觀,印象系列就是一次有價值的成果,關鍵是從中國文化的歷史精華中,去尋找中國品牌的價值之錨。
把中國的優秀產品與中國文化元素有機結合,是中國長壽產品、長壽品牌、長壽企業的終極歸宿與大成之道。
產品營銷箴言
產品營銷的最終歸宿,是建立品牌產品的市場地位及強勢的品牌(符號化)資產。把中國的優秀產品與中國文化元素有機結合,是中國長壽產品、長壽品牌、長壽企業的大成之道。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