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 Zola's Blog (556)

陳冠學《田園之秋》十月一日 仲秋篇

兩天來,天氣又變了。前天午後趕了五爪豬回來,天便逐漸靄了起來。傍晚時,開始下雨,直下了一夜,又下了昨日一整日昨夜一整夜,幾乎沒有停過,只是雨勢不大。今早一覺醒來,雨停了,開了門,觀望天色,天仍是鉛般的沉重。天容雖多變,地面卻是永遠含笑著的。 

經過多日的生息,小溪邊有的是草,將赤牛哥解了索,任由牠自己去料理早頓。空田上早已長出了半尺來高的雜草,再過一個月,這八分地就是一塊上等牧場,赤牛哥再不必在牛滌裏吃宿草了。屋東也是一片草地,一向不許赤牛哥吃那兒的草,有意讓洪荒直連到屋邊,煮飯炒菜時,對著它,不是鳥兒,就是蝶兒,窗外有的是天然的景緻;而草萊本身更有著種種的形色。為著防止路過的牛隻敗壞了這一片草地,我在靠牛車路邊插了一排竹籬,種了瓜豆。此時皇帝豆(教科書叫萊豆)早莢已飽,正盛開著點點白花。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8, 2019 at 1:54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九月三十一日

九月原本只有三十天,那來三十一日?但是孔子既經推定出生於九月,九月就非大月不可,這是本日記有九月三十一日的緣由。我想世界通曆今後九月應加一天,以顯示這個月份人類出過怎樣的大人物!不用說,孔子是一切大人物中最最偉大的一位!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December 5, 2019 at 10:49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九月三十日

南邊族親有一家去年母豬產了一隻五爪小豬,鄉人傳說五爪豬是惡魔的化身,既飼不得,也殺不得。待斷奶後,那家族親就將那隻五爪小豬帶到山腳下放生了。誰知這隻五爪豬居然還活著,此時已有一百多斤,近日在南邊番薯地一帶肆虐,一夜之間毀掉一、兩分地的番薯,連續幾夜,攪得族親們家家不安,一方面痛心番薯毀損,一方面深怕中了魔道,將有大禍降臨。中午時有幾個族親來找我,問有何計可施?既然飼不得,又殺不得,實在也無計可施。要將番薯地設了柵圍,偌大的一片地如何圍起?我問他們設了陷阱沒有?齊說那隻魔豬惹不得,誰還敢捉牠?這實在難倒了我,叫我能出什麼主意?最後我問他們,我帶頭,大家列成橫隊,吆喝著,將五爪豬趕上山去,敢不敢?他們說不得已也只有這麼辦了。於是問明了五爪豬的所在,召集了全村壯丁,總共二十個人,婦孺和狗留在家,我們列隊出發。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6, 2019 at 10:21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九月二十九日

小孩子們走路喜歡踢小石頭,我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習慣。近年來我對路邊小石頭也懷有敬意,它們個個都比我長久得多。有時看見路中央、車轍裏有小石頭任由人踏車輾,很覺不忍,都給隨手移走。住在磽野裏,到處是石頭,對石頭自然也有一份特別的愛,家裏收藏了不少各式各樣的標本。下午在庭中散步,看著庭面上的小石子各得其所,熨熨貼貼的,維持著同一個平面,不覺興起了踏訪路石之懷。於是一路的走了出去,牛車路中間、兩旁,這裏那裏地有大石的頂端伸出路面,就像冰山伸出海面一般,多半是青灰色的,蟠著一、兩條白線。這些路石是少小以來的老相熟,位置、形狀、顏色,無不熟印在腦海裏,踏訪著有著無限的親切感,往往還可憶起過去路上的種種。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6, 2019 at 10:18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九月二十八日

一覺醒來,曉天灰濛濛的,是薄陰的天氣,也許一分鐘前還下著細雨,也許一分鐘後就有細雨下,是這樣的靜定薄如蛋膜的陰天;大約雨是過去了。 

今天是孔子誕辰,這一位了不起的先師,不是讀書人的最好榜樣,還有誰是呢?洗漱過後,換了一身清潔衣服,奉出了家藏一本最好的論語,擺在案上,焚香拜了三拜──家裏所以不藏孔子像,因為那是後人想像畫的,比起論語來,自有道里上的一段距離,因此我寧願直接拿論語當孔子來拜。拜過後,正襟危坐案桌之前,自學而至鄉黨,高聲朗讀一過──前半部可知道是初編完本,可靠性自然高,因此我只朗讀前半部。說來奇怪,別日讀論語未必有孔門躍然紙上的感覺,今天每讀一章,都有如在其左右,如在其上的靈應。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6, 2019 at 10:11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九月二十七日

今早再也無法坐著讀書,吃過早飯,戴了大寬邊斗笠,走進雨中的田園。 

見著阡陌間草葉上綴滿了雨珠,令我大起感動。不論天氣再乾渴,農人永遠也不會給這些草灌溉一點兒水。這些草在這地上沒有主,無人關心,無人愛護,有時還受人排擠戕殘。原來它們的主是在天上,此刻它們正承受著自天上澆下來的水,活潑潑的,多有精神啊!我的身上也正滴下天上的水,我的赤腳和手,甚至斗笠下的臉面,在仰視那不可見的上天時,也沃足了天上的水,原來我也是這田野裏的一株草!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6, 2019 at 10:06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九月二十六日

整天下著霏霏細雨。這一次澍雨,大概是今年南國裏最後一次的天澤,十月中旬以前,縱然還有雨,只當維持地表的濕度,以保護這最後一次地下的含蓄罷了。田園在吸足了這最後一次的天澤之後,將進入年末休眠期。就為這一道理,我不主張種第三期。一般農人這一期大都種豆類,因此臺灣一年有三期作,三次收成,雖然天時地利允許這麼做,總非長久之計。看著一個人勞碌終年,沒有休息的日子,旁人都會難過,何況土地之於農人,在休眠中鞭策它,於心何忍?南國裏這個休眠期很是明顯,樹木停止發育生長,這點可從年輪的鬆密看到;果樹儲蓄足量的糖分,為來春開花結實。最最顯明的莫過於苦楝樹,落光葉子,看來好像完全僵死了,一到春天,便迸出滿樹的花,結出滿樹的籽。 

有一股極強烈的力量,很想冒雨在田園中走走。強按捺住在家讀了一整天的書。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6, 2019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十六日

今天起有一個多月的農暇,若不是耽於要看看書沒有旅行去,恐怕一整天儘在外頭滫雨了。整天下著小雨。小雨是令人喜愛的,屋瓦上的雨聲細碎得一點兒也不覺得嘈雜,而簷滴則淅瀝分明。一頁書十數行的字,彷彿是一面簷霤十數行的水滴,越發覺得窗外窗裏,渾然相應。滴了一整天的簷滴,翻了一整天的書。一整天下了幾公釐的雨?讀了幾公釐的字?…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ne 28, 2019 at 3:35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十五日

上午犁土覆蓋番薯藤,撿了不少番薯。…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ne 27, 2019 at 6:42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十三日

一整天裏把剩餘兩分地番薯給割、犁、收了,踏進家門,早已不見人面。

幸喜這一、兩天都沒有下雨,自今晚起下雨也不礙事了。這一季,番薯的收成還算順利,價錢也不太壞。明天再出兩車貨,這個月份便沒事做了,可以好好地到外面去走走,或是去訪山或是去訪海,不然在家好好地讀幾十本書,寫點兒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ne 11, 2019 at 9:47a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十四日

今天早晚各出了一車番薯,今年番薯的收成總算完畢,這八分地就讓它空著,好歇歇地力,待明年春雨來時,再耕種了。下月底或下下月初再收了另甲二地番麥,可就跟松鼠一樣,儲足了糧草,好過冬了。

下午在摘番薯蒂的時候,有一對長眉鳥(鳥書叫小彎嘴畫眉)來到牛滌後那一帶灌木叢中,一前一後,相隔大約幾丈遠,互相呼應,在前的呼兩聲ㄍㄨㄧˊ──ㄍㄨㄧˊ──,在後的就應兩聲ㄍㄛ──·ㄍㄛㄍㄛˊ──ㄍㄛ──·ㄍㄛㄍㄛˊ──。我試著學那前面的一隻呼,可是後面的一隻卻不應,大概我學得不像,或者那裏有破綻,給認出來了。這種鳥,無論形狀鳴聲都大有森林味,很難得一見,永遠藏在茂密的叢雜之間。我最愛聽牠們呼應,尤其那應聲,幾乎把整個森林即刻搬了過來了似的,大有置身密林中之感。住在都市中的人養鳥,聽籠裏鳥鳴,而不覺得彷彿置身在林中野外,單只覺得好聽,便真是白養白聽了。聲音之能幻化,無如鳥音。…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ne 8, 2019 at 6:48a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十二日

昨天下午從曠野中回來,趕犁了已割藤的兩分地番薯,昨晚摘蒂摘了一車份,今早一早趕往鎮上出貨,回到家已是頂半晡,又摘了另一車,向晚前再出一趟貨。

上午睛,下午陰,涼甚,氣候確是在轉變。

晚上自鎮上回到家來,只見黑暗暗的屋簷下,有一星點般紅紅的火,花狗伏在庭尾,直等著牛車進了庭,方纔起來搖尾蹦跳,還汪汪的吠著。停了牛,紅火點往上浮了起來。這月黑星暗之夜,簷影下黑壓壓的實在看不清。正納悶著,聽見叫我名字的聲音,原來是一位族兄,怪不得花狗伏在庭尾,見了我還吠,就為簷下有人。…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ne 3, 2019 at 8:17a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十一日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ne 3, 2019 at 7:05a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十日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ne 1, 2019 at 9:36a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九日

將收成過四分地的番薯藤,犁土蓋覆,花了一整上午的時間。自己撿了不少番薯,可吃上一個月。那些小孩子們一直沒再來,也許都放牛去了。牧童與牛是田野間不可缺的風景。

下午又下了一陣西北雨,沒有前天那麼大的氣勢。在家裏看書,聽雨點密密地打在屋瓦上,嫌過分急驟。雨聲之美,無如冬雨。冬雨細,打在屋瓦上幾乎聽不出聲音,匯為簷滴,滴在階石上,時而一聲,最饒韻味。…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y 11, 2019 at 12:02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八日

昨天所摘的番薯分兩車出,昨日黃昏時出了一車,今早日出前出了一車。今天又辦了點兒貨,還特地買了幾個中秋餅,回來時已將近晌午。

今早一覺醒來,發現天氣晴朗得可愛,一整個早晨和上午,風和日麗,就覺得萬分的快意,但願今夜中秋月圓,萬家千里共嬋娟!可是一過了午,雲翳冉冉而生,不免十分耽心,生怕掃興。平生不知賭博為何物,此時對於今夜晴陰的關心,卻宛然有賭博感,即一種在未知數之前的焦慮與懸宕之感。不論有月無月,清除內外總是不會錯,因此徹裏徹外清掃了一遍;一週前剛清理過,實在也沒什麼可清理的。

拿了把鋤頭,在剛犁了的番薯地裏挑了一段地,疃平了,鋪了麻布袋,上面再加了一張草蓆子,我準備在田中央賞月;這裏視野開曠,從東北角的大武山逶迤直到正南的蜈蜞嶺,盡收眼內,任何光體從山後昇起,都出不了視界。…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y 5, 2019 at 3:31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二日

農人的特徵在於有個純樸的心,因有一顆純樸的心,纔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含哺而熙,鼓腹而遊,而不奢求,不貪欲,過著無所不足,勞力而不勞心的安詳生活,而和田園打成一片。一旦失了純樸的心,則奢求貪欲,無所不用其極,便過著不饜足,勞力又勞心的不安詳生活,不止和田園不能打成一片,還成了田園的榨取者、奴役者,田園將不堪凌虐,逐漸死去。…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rch 31, 2019 at 1:15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一日

置身在這綠意盎滿的土地上,屈指算來也有足足的兩年了。這兩年的時光已充分將我生命的激盪歸於完全的平靜,可謂得到了十分的沉澱和澄清。在過往的日子裏便蠢蠢欲動,想拿起筆來記下這至福的生涯,但是正沉浸間,生命吸飽了這田園的喜悅,反而如醉如癡般,幾度拿起筆來,幾度無法寫出一個字。可是不能一味如此感激下去,起碼得勾勒出幾筆素描。我得振奮起這一枝筆來寫,在一天裏,雖即不能從這整個生涯的喜悅裏完全清醒,也得半醒半醉地抽出幾分鐘時間盡力寫一點兒。

真巧今天是秋季來臨的第一日,事前也不曾選擇,卻在秋季剛到的同一日開始了這本田園日記。秋,本就合人喜愛;秋,緊接在炎夏之後來到,有誰能不愛?何況秋季是成熟的季節,這田園裏的住民,更是愛秋過於春了。…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24, 2019 at 5:29pm — No Comments

何欣·評析《田園之秋》

初讀刊於去年四月出版的「文學界」第二集中「田園之秋」時,便被那質樸凝鍊的文字迷住了,彷彿很久很久沒有讀過這樣樸實無華但具浸透力的文章了,讀之自然難以釋手。作者陳冠學的名字,也是初見。是位年輕的後起之秀嗎?不像,除了老練的文字之外,文章中表現的思想與生活態度似不是初出茅廬者所能望其項背的;是位老作家嗎?怎麼沒有聽人提起過他呢?有些納悶。很久之後,偶遇葉石濤兄,便問他知道不知道「田園之秋」的作者陳冠學先生何許人也,葉先生說他已不再年輕,是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的,教過書,也出版過書,現在正過著真正的農夫的田園生活。哦,原來如此,難怪他寫的農夫生活能讓人覺得不是空洞吶喊而是首能動人心弦的歌。再後又有機會重讀「田園之秋」,而且是通篇讀完的。我個人讀書除不求甚解外又乏耐性,對讀過的文章,如乏特別吸引人的力量,總不能逐句逐段讀第二遍,但對「田園之秋」,的確真心誠意讀過第二遍。讀它時,我想起十九世紀英國小說家兼散文家喬治.基新(George Gissing)的「四季隨筆(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20, 2019 at 10:20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初秋篇·九月二十五日

以我的年齡,孑然一身,我倒時時愛拿起顏氏家訓來讀。此書辭旨懇切,包括立身治家處世為學各方面,讀來彷彿侍坐父兄之側,勤聆教誨;又如與老友話家常,論古今,共抒人生真際,學問實況,侃侃娓娓,不知日之將暮,不識夜之且旦。

人不識字固可以懵懵懂懂過一生,合乎老莊所主張的自然主義,免於文明病。但是人類若真的自始不發明文字,不進展到有著述,則且不說智識、經驗、史事無法確切記述流傳,單是古今心靈無法溝通印證,對於已過慣了文字生活的人來說,那將是不堪想像的事。孟子說:尚友古人。這是讀書人異於一般人的最大好處。

下午天氣變了,細雨霏霏,看樣子這幾天內,將籠罩在陰霾下;秋越發的往深處移了。…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February 17, 2019 at 9:29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