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018 Blog Posts (755)

孫守名·那一束溫暖的陽光

讀丹麥作家舒泰琪的隨筆,對他敘述的一件事至今記憶猶新。他說年幼時不慎落水,被途經此地浪跡天涯的洛姆大叔救起,三十多年後他仍對此事念念不忘,終於在四十歲的那一年,徒步尋蹤去找尋洛姆大叔。等他在沙漠的邊緣發現洛姆大叔時,救命恩人已經變成了一堆白骨。舒泰琪痛不欲生,為不能報答洛姆大叔的救命之恩深感愧疚,發誓要完成他未竟的心願。從此,他也走上了浪跡天涯的征途。

讀了這個故事,腦海中依稀閃現出往昔殘斷瑣細的碎片,漸漸聚合,交融,最後匯成一段完整的經歷。大雨,池塘,柳樹,捶衣石,母親,還有我。那時我只有十歲,喜歡狂風暴雨,喜歡雨過天晴,喜歡瓦藍的天空中飛翔的鴿子的哨音。母親坐在池塘邊洗衣時,一只金黃色的蜻蜓正落在水草的尖端,抖落身心的疲憊,做著夏日的幻夢。我悄悄走近,伸出小手………

Continue

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February 9, 2018 at 2:51pm — No Comments

楊永恒·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的使命和任務(下)

(三)文化建設領域的政府和市場關系尚未厘清



作為政府基本責任的公共文化領域投入相對不足,發展相對滯後,效能難以有效發揮。在本應由市場發揮作用的文化產業領域,政府幹預過多。很多地方缺乏對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甚至仍然以發展工業的思路發展文化產業,建園區、上項目,有些淪為圈地項目、文化房地產、政績工程,造成資源浪費,給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埋下了嚴重的隱患。



(四)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建設的良好格局尚未形成…



Continue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February 7, 2018 at 6:30pm — No Comments

老徐和他的農村“新消費”

周掌櫃:農村商業更具備顛覆性,在城市化前迎來了互聯網化,在互聯網普及前,已被微信、支付寶等移動互聯網武裝。



老徐(本名:徐秀賢)喜歡把自己定義成一名職業“農民“。“農民組織起來非常難,但有方法,想做農村生意必須讓自己成為農民。”他說。

實際上,早在差不多20年前,老徐作為聯合創始人一起創辦了五星電器——蘇寧和國美之外中國排名第三的家電銷售賣場,並且順利在2009年的將公司賣給美國百思買,他對“城裏人”的生意輕車熟路。…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7, 2018 at 6:27pm — No Comments

歐洲十個“小而美”夏季藝術節

唐若甫:從仲夏到三伏,歐洲夏季音樂節、藝術節遍地開花。我親歷近30個音樂節,其中這十個最具特色。



更新於2017年8月4日 06:51 作者: 唐若甫 為FT中文網撰稿

從仲夏到三伏,夏季音樂節、藝術節在歐洲遍地開花,這既是歐洲人閑暇時光的生活方式,也是音樂家傾巢出動的時刻。過去十多年的差旅中,我親歷過近三十個音樂節,從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到地中海小島馬耳他,除了奧地利薩爾茨堡、法國普羅旺斯的艾克斯和瑞士琉森這樣的超級大節之外,還有一批家底豐厚,銳意進取,甚至是人跡罕至的小眾音樂節,其實更吸引筆者。在此特地甄選出十個美輪美奐,富有特色的音樂節,分別來自十個歐洲國度。

1.卑爾根國際藝術節

——在全球雨季最長的城市等待晴朗的一天

時間:5月23日-6月6日



地點:挪威卑爾根

關鍵詞:體力好 三文魚…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7, 2018 at 6:26pm — No Comments

藝術地產究竟能走多遠?

馬繼東:依托銀川當代美術館,銀川市房地產行業唯一的女企業家劉文錦女士正在藝術地產領域進行大膽的試驗。

收藏

更新於2017年8月2日 06:34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7, 2018 at 6:25pm — No Comments

城市發展:政策需尊重規律

陸銘:不理解高、低技能勞動力“互補”關系,將導致服務業供給減少,價格上升,加劇城市內部身份不均等。



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與之前有關城市發展的表述不一樣的是,這一次沒有明確地表示要嚴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這一變化,是短暫的還是長久的,仍然需要時間去了解。…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7, 2018 at 6:20pm — No Comments

楊國樞·談談「緣」的問題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緣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內,在傳奇小說裡,在稗官野史中,緣是各種人際關係的最方便的解釋。對於和諧而喜劇性的關係,我們就輕而易舉的稱作「良緣」;對於齷齟而悲劇性的關係,我們就輕而易舉的說是「孽緣」或「兇緣」。親子、夫妻、師生、主僕等長期性的關係,固可視為一種緣分,同舟、同店、同餐、同場等短期性的關係,也可視為一種緣分。中國人這種把什麼關係都解釋成緣的傾向,可以稱為「泛緣主義」。

在中國的語文中,有很多的成語和諺語是與緣有關的,其中對緣的觀念表達得最生動的是;「千裏姻緣一線牽」、「百世修來同渡船」、「千世修來共枕眠」、「一日夫妻,百世姻緣」、「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其他有關緣分的成語與諺語,像「佳偶天成」、「金玉良緣」、「良緣夙締」、「結不解緣」、「天緣湊合」、「遇合有緣」、「天假之緣」、「因緣際會」等,更是俯拾即是,舉不勝舉。…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7, 2018 at 6:06pm — No Comments

中國情趣內衣特色小鎮

10年前,江蘇省東王集鎮還主要是稻田。今天,這裏是“情趣內衣”生產中心。該鎮是中國圍繞特定產業發展“特色小鎮”的縮影。

沿著一條新鋪的鄉鎮道路,從一家狗肉餐館往下走幾家,就到了生產透視連衣裙和“性感女學生”制服的午夜魅力制衣公司。

10年前,江蘇省的東王集鎮還主要是稻田。今天,這裏是中國“情趣內衣”生產中心。

當地官員積極支持午夜魅力和其他600家女性內衣生產商,以推進一項圍繞特定產業發展“特色小鎮”的倡議。…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7,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谷雨故事·後真相年代 POST-TRUTH ERA

首先,了解我們正處在什麼樣的媒體生態



故事,要先從“後真相年代”(Post-truth Era),談起。



什麼叫“後真相年代”?根據黃永、譚嘉昇、林禮賢、孔慧思、林子傑合著的《解困新聞學—後現象年代的答案》一書(香港商務印書館,2017年9月,ix頁),這是一個“不理原因、不願分析、不講道理”年代。很明顯的,它有一個過去的年代所沒有的特徵:“每個人均有智能手機,每個人也可以是傳媒”。



在我們進一步詳讀黃永等人所合著的《解困新聞學》以前,先弄清楚“後真相年代”這概念,下面的載文可提供一點背景資料。






谷雨訪談 “後真相”時代,公眾已不在意何為真相…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7, 2018 at 5:30pm — No Comments

薩姆•利思:“特朗普語言學”如何改變世界?

利思:在社交媒體的推動和放大下,情緒化、極端化的語言成為主流,向皈依者布道,是為了煽動、而不是啟迪。



存在極大的憤怒——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競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初期曾說過。“相信我,存在極大的憤怒。”特朗普正是借助這種憤怒問鼎白宮。在今年另一場重大政治劇變——英國退歐公投中,憤怒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修辭方面,2016年是風向轉變的一年:語氣不再樂觀、而轉為攻擊;不再說理、而是直接下結論。…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7, 2018 at 5:30pm — No Comments

董晨宇、孔慶超:後真相時代:當公眾重歸幻影

“後真相”成了商業和政治販賣者的營銷武器。人們尋求情感的刺激,商人負責提供這種刺激。



2016年11月30日,一篇《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文章迅速在朋友圈中蔓延。其間父愛確鑿,少有不動容者,百萬捐款也自然如洪水來襲。然而,僅僅時隔一天,當事者便被起底有三處房產,身兼兩家公司法人。

專欄作家們安慰遭受欺騙的網友,告訴他們不要因此喪失善意——羅爾的慈父形象倒下了,這次輪到了“捐款者,你給我站住”。這固然沒錯。只不過,在互聯網世界中,我們的站姿越發有些蒼涼滑稽。…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7, 2018 at 5:30pm — No Comments

酋黃·炊煙依依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這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中的名句,後來被唐代詩人王維在《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中化用,最終改寫成了“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此內容在《紅樓夢》“香菱學詩”一情節中,曹雪芹借黛玉之口說的已經非常明白。對田園鄉村的描寫,裊裊炊煙,似乎成了最富特色的意象。炊煙是什麼?顧名思義,炊煙就是燒火做飯時冒出的煙氣。有句話叫做“不食人間煙火”,那應該說的是神仙生活。既然煙火屬於人間,那麼為何關於炊煙的描寫,卻常常表現為鄉村呢?…

Continue

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February 6, 2018 at 5:07pm — No Comments

郁達夫《南遷 》(4)

Continue

Added by 朋豐 婆鳳 on February 5, 2018 at 12:16pm — No Comments

松浦友久:關於李白“捉月”傳說——兼及臨終傳說的傳記意義(3)

再進而言之,“謫仙人”這一傳說與“太白星”傳說——①天上太白星(超俗性、天才性)在人間化身(客寓性)這一基本構造是同質、同種的傳承。說二者具有很高同質性是指“太白星”傳說產生是以“名白”為契機,“謫仙人”傳說是在他出仕長安以後逐漸醞釀而成。(19)若說關於誕生時的傳說與登上中央詩壇時的傳說二者之間主要差異只是年代先後關系不同。

若以這誕生傳說與人格、詩風傳說二者為前提來考察其臨終傳說“捉月”的傳承,那麽,後者明顯與前二者相對應,即三者共同將以超俗的、天才的、客寓的為基調的李白形象推向系統完成階段。…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5, 2018 at 12:15pm — No Comments

松浦友久:關於李白“捉月”傳說——兼及臨終傳說的傳記意義(2)

不管是善意的(為君諱)也好,惡意的(相嫉者流言)也好,貫穿其中的是明確的“溺死”乃不祥之死意識,從而為大詩人之死打上了負面印記。

由於關系到中國知識階層某種生死觀,這種負面的印記就具有很強的傳承性,在近年的論著仍時時被論及。(14)但至少將涉及詩人李白臨終之事的“捉月溺死”傳說當作負面印記來論列並不妥切。下面將以此為中心稍加詳說。



(三)“捉月”傳說的構造與功能



從現存確實史料看,正如上述,有關李白臨終捉月傳說最晚在北宋前期(梅堯臣)時已形成。此外,如果王琦所引“摭言”有某種史料依據的話,而非誤引,那麽其形成期可追溯至五代時。…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5, 2018 at 12:13pm — No Comments

松浦友久:關於李白“捉月”傳說——兼及臨終傳說的傳記意義(1)

(一)引言



李白晚年在長江采石磯醉酒入水捉月沈溺而死——這一傳說已成為李白詩風和人品的象征而廣泛流傳於世。

在一般中國詩人中,可以說李白是傳說最多的一人,“捉月”傳說只就其描繪了詩人一生中臨終場面這點而言,也已具有獨特的傳記方面的意義。本文擬就“捉月”這一傳說的形成、流傳以及對李白詩歌與生平傳記具有怎樣意義,從而占據什麽位置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並且與杜甫和李賀臨終傳說比較,可以發現其相互間不同等一系列問題;通過不同的臨終傳說差異之處的比較,“捉月”這一傳說所體現的文學史性格特征也就更為明確。…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5, 2018 at 12:12pm — No Comments

禾澤·文化旅遊助推“絲路熱”升溫

隨著《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的發布和2015“美麗中國——絲綢之路旅遊年”的啟動,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掀起了一股絲路文化旅遊熱潮。



旅遊資源豐富 世界遺產眾多



絲綢之路是世界精華文化旅遊資源的匯集之路,匯集了全球80%的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也是世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黃金旅遊之路,涉及60多個國家,44億人口。

絲綢之路上的世界自然遺產有中國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俄羅斯貝加爾湖、馬來西亞基納巴盧山公園、孟加拉國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保加利亞皮林國家公園、克羅地亞布里特威斯湖國家公園、泰國東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保護區等。…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February 3, 2018 at 4:51pm — No Comments

寫故事的原·對「粉絲電影」敘事危機的文學思考(下)

但是在觀影中不難發現,電影在敘述過程中角色是角色,情節是情節,搞得人物和情節之間不倫不類,呈現出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的分裂狀態,最後的效果是,情節平平無奇,人物神經兮兮。

如江河看著垃圾桶里蘇米的照片便一見鍾情,請注意,這個照片是印在名片上的,標明蘇米的身份——混跡在很多賓館裡靠特殊服務生活的小姐之一。從江河頗為迂腐的性格來看,他真的會愛上這樣一個女人嗎?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導演的問題恰恰是沒有將這種不可能的可能表現出傳奇的特色,讓角色的性格更加突出,而是生硬粗暴的替江河做了選擇,空留下牽強。

影片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光讓角色的個性顯得蒼白,還完全淪為了說明導演的安排設計感有多強、多刻意的論據。一言概之,角色們都挺文藝青年的,但情節安排卻把文藝閹割。…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 2018 at 7:38pm — No Comments

寫故事的原·對「粉絲電影」敘事危機的文學思考(上)

(沒錯,這就是一篇論文)



在放鬆中愉悅生活,
用另一隻眼睛賞玩聲色

近幾年來,「粉絲電影」異軍突起,因其投資小、回報高等特點受到眾多投資商的青睞,令電影業內外對其關注度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粉絲電影」本身藝術質量偏低也成為各方的共識。「不少粉絲電影無論其寬度還是深度,都開掘不夠,只靠消費偶像自身的那點魅力與人氣維繫著電影之生存,很少考慮用真誠動人的故事重構電影形象。」…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 2018 at 7:32pm — No Comments

陳之藩:知識與智慧

………為甚麼柏拉圖我們拿起來就可以看,就一直在引用,為甚麼阿基米德我們只說他那個原理,再沒有甚麼別的傳下了。為甚麼希臘的人文、制度、史詩至今為人所引證,而希臘的化學物理則僅是一些名詞,其余的不堪入目了。為甚麼莎士比亞的幾乎每句話被世人反復誦讀,而中世紀的煉金術幾乎完全不為人知了。為甚麼三千年前的莊子寓言還為人所樂道,而三十年前的化學元素只有九十二種已落伍得一塌糊塗了。就是在一個普通家庭中,解釋一首杜甫的詩,子女要請益於父母;而算一題新數學,父母要求教於子女?一言以蔽之,有些知識,好像是變得很少,是越老越值錢;有些知識卻是變得很快,變得很多,是越新越可貴。於是我們慢慢感覺得出來,真的,文、哲、藝術的性質,與科學的性質有所不同。如果站在涇渭交匯的地方,凝視這一半是清的涇水,凝視另一半是濁的渭水,兩水雖然流入一個河床中,卻區分得如此,鮮明如此顯著。…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2, 2018 at 7:11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