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緣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內,在傳奇小說裡,在稗官野史中,緣是各種人際關係的最方便的解釋。對於和諧而喜劇性的關係,我們就輕而易舉的稱作「良緣」;對於齷齟而悲劇性的關係,我們就輕而易舉的說是「孽緣」或「兇緣」。親子、夫妻、師生、主僕等長期性的關係,固可視為一種緣分,同舟、同店、同餐、同場等短期性的關係,也可視為一種緣分。中國人這種把什麼關係都解釋成緣的傾向,可以稱為「泛緣主義」。

在中國的語文中,有很多的成語和諺語是與緣有關的,其中對緣的觀念表達得最生動的是;「千裏姻緣一線牽」、「百世修來同渡船」、「千世修來共枕眠」、「一日夫妻,百世姻緣」、「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其他有關緣分的成語與諺語,像「佳偶天成」、「金玉良緣」、「良緣夙締」、「結不解緣」、「天緣湊合」、「遇合有緣」、「天假之緣」、「因緣際會」等,更是俯拾即是,舉不勝舉。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緣是一種過時的宿命觀念,現代的中國人是不會再這樣想了。事實卻大謬不然。不久以前(民國六十八年),我們以五百多位大學生為對象,完成了一項有關緣的調查研究。統計分析的結果發現,即使是我們人口中最現代化的大學生,也有相當多的人贊成若干緣的成語與諺語。例如,約有九○%的大學生贊成「遇合有緣」,八八%的大學生贊成「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八一%的大學生贊成「千裏姻緣一線牽」,五六%的大學生贊成「一日夫妻,百世姻緣」以及「千世修來共枕眠」,五四%的大學生贊成「百世修來同渡船」,四三%的大學生贊成「不是冤家不聚頭」。從這些數字看來,緣並未成為歷史的陳跡,還是存在於中國人的思想觀念裡。

在同一項調查研究中,我們也發現大學生認為不同的人際關係與緣有不同程度的關聯。在這些大學生中,大約有八○%至八四%的人認為異性朋友、夫妻、同學、同性朋友這四種關係都與緣有關,有六一%至六八%的人認為同事、鄰居這兩種關係與緣有關,有四八%的人認為女婿與嶽父母、媳婦與翁婆這兩種關係與緣有關,有三六%至三九%的人認為兄弟姊妹、父母子女這兩種關係與緣有關。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常認為親子關係與緣最為有關,但在現在中國大學生的心目中,卻已不再如此。事實上,從以上的百分比看來,直接來自血緣的關係(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或間接來自血緣的關係(如嶽婿、婆媳),與緣的關涉,似乎都較低。倒是與血緣毫無關聯的人際關係,如夫妻、朋友、同事及鄰居,反而與緣較為有關。

以上的一些事實,似乎暗示現代中國人對緣的觀念已經有了改變。上面所說的研究中,有些填答式的題目曾問到受測者對緣的看法。為了了解現代大學生對緣的觀念,我們曾仔細分析他們作答的內容。結果發現,他們有三種不同而又互相有關的緣的概念:


第一,「緣」是一種不可解釋的命運、巧合、機會或力量,可以促成某種人際關係。

第二,「緣」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情緒或「心電感應」,足以導致和諧的、投合的及了解的關係。

第三,「緣」是一種和諧的、投合的、了解的人際關係。


在這三種現代中國人的緣的觀念中,只有第一種比較類似傳統中國社會的緣的觀念。這只能說是「類似」,因為在大學生的緣的觀念中,迷信的與宿命的色彩已大為減弱,很少有人再像古人那樣,將緣附會成「善惡報應」、「轉世輪迴」、「下凡歷劫」或「妖異幻變」。

第二種緣的觀念,已經毫無宿命的色彩,只是將緣看作一種能夠促成良好關係的心理狀態,可說全無神秘可言。緣的這種運用方式,只是為良好的人際關係,提出一種心理方面的解釋。

至於第三種緣的觀念,則完全是描述性的。在這裡,緣既不是一種宿命的安排,也不是一種心理的因素,而是直接指謂一種良好人際關係的本身。在這種概念下,緣不是用來為良好人際關係提供一種宿命的或心理的解釋,而是用來當作良好關係的同義語。如果你問一位特有這種緣的觀念的人:「你們夫婦怎麼這樣合得來?那他就會同答:「這就叫做緣分。」而不是回答:「這是因為我們有緣分。」或許只有特有前兩種緣的觀念的人,才會採取後一種回答方式。

總而言之,現代中國人緣的觀念仍然存在,但已大有改變。人們對緣的看法各不相同,各人言談中雖都用到「緣」字,但其涵意卻大有差異。

(楊國樞現任臺大心理系教授,2012-07-06 天下雜誌6期)

Views: 16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