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但是在觀影中不難發現,電影在敘述過程中角色是角色,情節是情節,搞得人物和情節之間不倫不類,呈現出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的分裂狀態,最後的效果是,情節平平無奇,人物神經兮兮。
如江河看著垃圾桶里蘇米的照片便一見鍾情,請注意,這個照片是印在名片上的,標明蘇米的身份——混跡在很多賓館裡靠特殊服務生活的小姐之一。從江河頗為迂腐的性格來看,他真的會愛上這樣一個女人嗎?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導演的問題恰恰是沒有將這種不可能的可能表現出傳奇的特色,讓角色的性格更加突出,而是生硬粗暴的替江河做了選擇,空留下牽強。
影片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不光讓角色的個性顯得蒼白,還完全淪為了說明導演的安排設計感有多強、多刻意的論據。一言概之,角色們都挺文藝青年的,但情節安排卻把文藝閹割。
再次,語言忘乎所以對電影強行嫁接。
當有著文學基礎的作家變身為導演後,他們簡單地將文字變身為語言,妄圖以語言的精闢來提升電影的品質感,殊不知,精闢之餘最終淪為嫁接的論據。
《後會無期》中,「韓寒體」語言俯拾皆是,處處的「心靈雞湯」,讓觀眾虛不受補,綁架了觀影人對電影的自主理解。
誠然,這些語言在觀影現場確實起到了調動觀眾情緒的作用,這得力於韓寒作為作家對生活有極高的概括能力。但是,這些語言同人物角色的錯位感太強,語言是導演的語言,角色是導演的角色,唯獨語言不是角色的語言。
不少網友表示,「韓寒體」在電影中很容易讓人想起小學時代必不可少的名言警句,卻不能和影片本身做深層聯繫,令人在莞爾、思考之餘不由生出強烈的跳戲感。
可見,「韓寒體」不但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襯托出其生硬的嫁接存在。一個脫口秀節目表演者說:不想拍電影的作家不是一個好的賽車手。同樣,筆者認為,如果一個賽車手因為開過很多車就可以成為一名公路電影導演,那要作家幹什麼!
三、有聲有色的交融——「粉絲電影」應合理處理同文學的關係
「對於提高電影的『文學價值』的呼喚,實際上是一種對當下電影創作貧弱態勢所表現出的深層焦慮心態。」(李果.電影與文學關係再探[J].文化藝術研究,2008年,1(3))
自電影誕生以來,電影和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在電影發展過程中日趨細密、複雜。「粉絲電影」要解決敘事危機,既需要文學的浸潤,更需要處理好文學和電影的關係。
1.要根植於文學進行創作
「粉絲電影」要想擺脫劇情狗血和情節低俗,在電影劇本創作這一電影製作的第一環節上,就要下夠功夫。
一部好電影完美呈現給觀眾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個好的劇本。電影劇本作為文學的一種重要體裁,自然應該根植於文學進行創作,吸收文學的養分,在強化人物塑造挖掘作品內涵和提升思想深度上下功夫。
首先,在劇本創作上要創新。
創新才能不落窠臼,創新才能走出狗血的末路。當然,創新不是想當然,而是在對表達主題準確把握的基礎上,讓情節更跌宕起伏,讓矛盾衝突更緊扣心弦,讓人物更立體豐滿。切忌淺嘗則止且轉折太快,這樣會給觀眾留下不著要領的印象。
「粉絲電影」可選取改編暢銷小說這一捷徑,有了原著的故事基礎和情節脈絡,鏡頭中表現的人物更易深入人心。很多蜚聲國內外的電影佳作都來源於小說改編,從《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到《暖》,再到《色戒》,既體現了原著的韻味,又有新視角的特點,是文學和電影珠聯璧合的成果。
當然,「粉絲電影」並非一定要改編自小說或其他文學體裁,但在劇本創作中無論是故事性還是人物形象的刻畫仍舊不能少了文學的浸潤。導演寧浩的電影口碑好,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劇本寫得好,從《瘋狂的石頭》到《心花路放》,可以看出他的劇本把很多小說的創作手法運用其中,並且突出了劇本這一文體的特點,讓情節更緊湊,一環扣一環,不浪費觀眾每一分鐘。
其次,劇本創作要遠離低俗。
低俗不光拉低了電影的藝術品質,還是在愚弄觀眾。電影可以高雅,也可以雅俗共賞,但是如果僅有低俗,這是和追求藝術美的原則背道而馳的。
《暖》(導演:霍建起)全片沒有商業影片中必不可少的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只有娓娓道來的清澈過往,讓原本文藝小眾的故事講述出了普通人共同的情感,引起觀影者的強烈共鳴,看一遍就會讓人一直記住,甚至被影響一生。
電影中透出的人文氣質,除了有源自小說原著《白狗鞦韆架》(作者:莫言)的文學底蘊,還融入了編劇和導演新的理解,光是在文本上就已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這些都是「粉絲電影」亟需學習借鑑的。
2.要擺脫文學強加到電影創作中
「粉絲電影」吸收文學的營養並非照抄照搬,既要站在文學的肩膀上,要避免文學喧賓奪主,做到將兩種藝術形式進行完美轉化,達到藝術美學上的高度統一。導演在將文學表達進行轉化的時候,必然要進行一次深加工,如何表達就是這次深加工的重點。好的電影都是導演滿足表達慾望的一種方法,但到了這一程度,講什麼故事已經不再重要,關鍵是怎麼講。
首先,應該讓情節帶動全局。
說到底,無論一部電影有多少的工作人員,電影始終是導演的作品,情節則是導演對電影的控制中樞。「粉絲電影」的導演(主要指作家身份的導演)更應遵循這一原則,授權給情節,精心設計矛盾衝突,讓情節在矛盾衝突中既有小處的高低起伏,又有大處的起承轉合。
《無人區》(導演:寧浩)通過人物不同背景、性格在事件中產生的矛盾,以矛盾推動故事遞次發展,扣人心弦,又合情合理。《人再囧途之泰囧》(導演:徐崢)中,人物由於性格差異產生的重重矛盾成就了一路上的各種笑料,一個笑點緊接著一個笑點,讓觀眾在歡笑聲中心悅誠服。
其次,應該讓人物鮮活豐滿。
在電影中,人物個性極其重要,是靈魂。當電影對人物性格進行設定後,就應該給角色以人性,讓其在情節中自然生長,在故事發展中自由遭遇命運。一言蔽之,應該讓人物性格在故事演繹中生長出生命感來。
《飛越瘋人院》(導演:米洛斯•福爾曼)中,角色們因為身處瘋人院,在行事上大都有出格之處,但是,緊湊的情節一次次帶動觀影快感,讓觀眾一邊為之瘋狂,一邊為之緊張。角色奇怪的個性和情節完美結合,不但沒有干擾情節的發展,還將故事一次次推向高潮,塑造了一個個人物經典。
最後,語言要找好主人。
電影中的語言是角色的語言,用得好,可以給人物添光添彩,用得不好,看人如嚼蠟。但是在表達上,文學同電影也是不同的。文字對人物的描寫可以是正面的、側面的,電影對人物的展示卻是直觀的,畫面式和語言式的。導演應安於在鏡頭後掌握全局的本分,決不能將傳聲筒強行安在角色身上。
《轉山》(導演:杜家毅)中主角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眾的語言,但他每一句對白都牽動觀眾的心,讓觀眾理解到主角轉山的壯舉不僅是為了親情了卻夙願,更是對於人性溫情、現實殘酷的體味,是一次信仰的重塑。《推手》(導演:李安)前十分鐘對話極少,但是卻將一個屋檐下中西兩種人、兩代人的對抗輕描淡寫的鋪墊好了。從這一個角度看,角色的無聲也是一種語言表達,當無聲同鏡頭表達結合在一起,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17-04-06 原作者:寫故事的原,發表于娛樂)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