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 sind ein volk's Blog (191)

韋錦·拿破侖和一條小狗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ly 7, 2016 at 11:51am — No Comments

葉文玲·空中的“天書”

一“豎”加一“圓”,是初識芝加哥的感受。說真的,最早得到的關於芝加哥的印象,卻是被告誡對它應該要“深惡痛絕”——記得小學老師給我們上政治課和地理課時,芝力口哥幾乎就是“萬惡的資本主義”的代名詞。 

老師說: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城市之一,芝加哥有摩天大樓,而摩天大樓是資本家榨千了工人血汗造出來的; “在摩天大樓的陰影下,呻吟著無數受苦受難的工人……”所以,芝加哥就等於摩天大樓,就等於資本主義。 

時代的書頁已翻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當然不會再簡單地認同這個等式,但是,芝加哥幢幢摩天大樓的疊6口,卻在腦海裏生了根似的,無論如何也不會消失。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ne 26, 2016 at 8:22pm — No Comments

韋錦·放不下的聶魯達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ne 22, 2016 at 12:55pm — No Comments

黑陶·窺視者

  [雨] 復雜的夢般的結構。發燙或已然冷卻的巍峨鋼鐵縱橫恣肆。未關緊閥門泄濺的白色熱氣。荒涼廢棄的自行車廠工場。披發的醉酒午夜獨行者。輕浮的音樂在早晨狹陋的居室內溢出了骯臟奶鍋。……雨。帶美麗油花的黑色冬雨來臨,微小卻是尖銳的——滲浸——澆濕活動的骨頭、關節和生銹齒輪。南方星空下的人。是誰的傘,遺棄在潮濕的僻靜街頭?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ne 11, 2016 at 9:19am — No Comments

李躍文·在異地吃大排檔

在異地吃大排檔是我的一個愛好,因為我一直覺得,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品出真正意義上屬於當地的美味。

  去年七月,我到布爾津小城出差,這是離哈薩克不遠的一個小鎮,鎮子上原居民不過五千人,但那晚來了足有三萬人,都是從內地來的遊客。小城人少,街道卻異常開闊。由於經緯度的差異,到晚上11點天才黑,在賓館前臺的指引下,我一個人去了大排檔。

  大排檔不算太遠,在賓館左側。遠遠望去,煙霧繚繞,燈火通明。這裏的大排檔大多以燒烤為主,老板都是清一色的本地人。說真的,我分不清誰是哈薩克族,誰是維吾爾族。羊肉燒烤的香氣蔓延了整條街道,到處都是狂歡的遊客。…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ne 8, 2016 at 11:02pm — No Comments

王誦詩·鐵蛤

滿桌都是海鮮,涼拌海蜇頭,清炒花蛤,梭子蟹、大對蝦、鐵蛤,都是水煮的,紅燒“珍珠蝶”,紅燒沙光魚,一大海碗白蝦蘿蔔湯,還有幾碟家常小菜。這些海鮮都是自己養殖的,我們來了之後,搞養殖的朋友才從池塘裏撈出來現做的,那種鮮自不必說,在任何賓館飯店都吃不到這樣的海鮮。推開窗戶,外邊就是一望無際波濤萬頃的黃海,海風一下子湧來,有些潮漉漉的,分明感到有點鹹味。有大海相伴,喝著小酒,吃著海鮮,無比愜意。海蜇一咬咯嘣脆,爽口;梭子蟹有三四兩重,扒開殼,雪白的蟹肉,紫紅的蟹黃,蘸著作料,只吃一只,足矣;大對蝦,肉滾滾的,也就吃一兩只;“珍珠蝶”,每次來,朋友必燒這個菜,肉質細膩;其他幾個菜,作為陪襯吧,伸伸筷子,也嘗上幾口。末了扒幾口米飯,喝點沙光湯。這一頓飯,美酒,美食,美景,主題是“海”字,不在現場,是體味不出其中情趣的。…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ne 8, 2016 at 11:02pm — No Comments

葉文玲·密西西比的笑眉

從小學地理課本始知美國起,就知道了世界著名的大河密西西比。 密西西比河於美國的意義,就像長江黃河之於中國。作為母親河的密西西比,流經了許多州的重要城市,密蘇裏州的聖路易便是其中之一。 

前年訪問烏幹達時,曾興致勃勃地探源尼羅;可,今次在美國大陸旅行,當然更想順更尋跡密西西比,於是,承它滋養的密蘇裏州聖路易,就列入了必去的州城。 

密西西比在密蘇裏州流域很長,它的支流叫密蘇裏河,聖路易就像明珠,閃綴在兩河交匯中。河流是城市的血脈,一個州、一個城市有了兩條河流粼粼流動,那是怎樣的豐滿滋潤! …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ne 8, 2016 at 10:47pm — No Comments

侯天柱·山路彎彎

山路有許多彎道,灑滿點點含怨的黃花。

白林在山路上徘徊,路邊的小草綠了又黃,可總也走不出對她無盡的眷戀。



白林與娟子的家只有幾戶之隔,小時候他們經常在山上打豬草,放牛羊,挖野菜,采蘑菇,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記得那年娟子她媽送娟子上學時,還特別讓大娟子兩歲的白林要照顧好娟子。讀高中時,愛情的種子在心田裏悄然萌芽,可他倆誰也不願挑明,把那份純情深深埋在心底。由於那個年代尚未恢復高考,上大學只是一個夢,高中畢業後,白林與娟子一起參加了鄉農業科技培訓,學習之余,時常在一起談論人生和理想,星光月色把他倆的影子照在山路上,扯得好遠、好遠……


  白林怎麽也忘不了那個秋夜,也是在那條山路上,樹葉在秋風中悠然飄落,蓋滿了山路。…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ne 7, 2016 at 5:21pm — No Comments

吳鋘·一棵葫蘆爬過墻

那還是我們家住在鄉下的一段日子。鄉政府被叫做“人民公社”,幾十個莊子上的男女老少一律叫“社員”,他們去供銷社購物,到鄰居家賒糧,手裏用的工具是一只幹瓢。比如,買一瓢鹽,用一瓢雞蛋換回煙酒糖茶,或借一瓢玉米面。這裏實在有必要提一下,就是被借的那戶人家,即便自己揭不開鍋,只要罐底能刮出來多少就借給人家多少,是毫不含糊的。而還糧的社員總要比先前多出來一個“牙印”兒。細看那些出出入入的瓢兒,有的竟用細麻繩密密實實地補綴起來。可見當時物資的匱乏,經濟的拮據及貫穿其中的親情。

  我家的水瓢有時候要被我拿出去裝沙玩,在稻田裏戽水捉泥鰍。損壞了,我就會把它往家裏一丟,再狼狽不堪地躲到外面,甚至一天都不敢露面。壞了的水瓢也會被我媽用針線補起來。可用它舀水,就會看見一道水流順著裂縫滋滋地冒出。這樣堅持用了一個秋天和一個冬天,春暖花開的時節,母親在墻根栽下了一棵秧苗,我們就經常給它澆水,上一點雞糞,一心盼著它快快長大。…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ne 2, 2016 at 9:06pm — No Comments

于佳琪·小人書的歲月

剛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便養成了愛書、讀書的習慣。那時的鄉下,生活很貧困,沒有電視,在課外,能夠讀上幾本小人書,便非常高興,見到小人書,跟見到寶貝一樣。

  那時父親每次出差回來,都給我買一些小人書,時間久了,自己也積攢了不少小人書。

  一年冬天,媽媽領著我去給姥姥過生日。在商店裏,媽媽買了蛋糕和水果,正要走出商店時,我看見旁邊的櫃臺裏又新進了一批小人書,而且有我喜歡的《鐵道遊擊隊》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我對媽媽說要買,媽媽說:“別買了,再耽擱時間,咱就趕不上車了。”可我卻賴著不走,她實在沒法子,還是買下了那兩本小人書。…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30, 2016 at 5:36pm — No Comments

魯彥·釣魚——故鄉隨筆

魯彥(1902~1944),浙江鎮海人,現代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憤怒的鄉村》,散文集《隨蹤瑣記》等。

秋天早已來了,故鄉的氣候卻還在夏天裏。

那些特殊的漁夫,便是最好的例證。…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27, 2016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李冰·小城豆腐腦

豆腐腦是我們這座小城的風味小吃,在早餐的攤點上闖蕩了多少年已不得而知,雖然不能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哈爾濱的餡餅齊名,卻能和徐州的羹湯、蘭州的拉面、蘇州的餛飩並論。我們這座小城很多人每一天的生活是從一碗豆腐腦開始的。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到街旁攤點上來一碗豆腐腦,外加一張煎餅兩根油條,只花幾塊錢美美地吃它一頓,是我們這座小城很多人多年不變的早餐習慣,沒有人說吃膩味了的。

  不要小看這平平常常的小吃豆腐腦,內中的講究和學問可大得很哩。就拿點鹵來說吧,鹵水點少了,不成形,點多了,豆腐腦就不嫩了。至於調湯、放鹹蘿蔔丁兒和香菜末兒、倒醬油、滴醋、加香油、撒胡椒面兒等味上的事兒,講究可就更多了。比如調湯吧,可以用做豆腐腦剩下的水,也可以用白開水,還可以用雞湯、骨頭湯、蝦湯。至於用哪樣,完全由掌勺的攤主決定了。同樣是雞湯,用草雞用肉雞,用公雞用母雞,一只雞煮多少湯,也有講究,由此可見吃豆腐腦調湯的學問了。…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25, 2016 at 8:50am — No Comments

丁桂興·漸行漸遠的茶水爐子

在隆冬時節裏,我很懷念故鄉的茶水爐子。回到老家時,我常常在小巷幽弄裏尋覓,希望遇到那些熟悉的身影,聽到久違的聲音,還有對茶水爐子的美好回憶,因為裏面承載了多少歲月的情感啊!

  故鄉人都喜歡把茶水爐子叫做老虎竈,這個行當也是小本生意。我記得小時候,屋後有個範家茶水爐子,門口有兩個大水缸,一半掩埋在地下。長方形的竈臺上方是榻子門,前面有磚砌的兩排矮墻,上面擱置一塊水泥板,用來安放熱水瓶等物件。竈臺中間一前一後有兩個大鑊子,實際是圓錐形的鐵湯罐,最後面是一口大鐵鍋,上面用木頭甄子蓋上。竈膛裏的燃料,大多是稻糠或木屑,也有從湖蕩裏撿來的柴草,不足時就添加煤炭。…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23, 2016 at 10:46am — No Comments

吳新玲·苦丁茶(外一篇)

閑暇之時喜好飲茶。在名目眾多的茶中,鐵觀音當屬最愛。鐵觀音屬於烏龍茶類,介於紅、綠茶之間,口感純正、清香宜人、耐泡持久。每每親朋摯友登門造訪,必以茶款待,賞心悅目。

  午後,外面是小雨夾雪。收拾房間時,忽然發現了一盒海南產的苦丁茶,新鮮好奇之心與稚童相差無幾。…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20, 2016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吳鋘·去抗日山

迎不迎接,都是溫暖了的春天

黃燦燦的花兒,早已開的隨心所欲了

整座山浮動在一派空明中

人語是悄悄的,腳步是悄悄的

唯有單反相機‘哢哢’的,把春光捉住

記錄下遊人美好的心情

就該多拍下一些風景,山上的建築

山下的花木。真的,還要多拍些

情侶們的甜蜜,拍下他們…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19, 2016 at 9:29am — No Comments

邊世鍵·一把二胡

我家的書櫥旁掛著一把二胡,這是下放在沙河子園藝場宣傳隊時用過的一把二胡。幾十年來,生活雖幾經變遷,但我一直保存著這把二胡。現在二胡早已破舊老化,但當年辛酸與歡樂交織的故事,至今難以忘懷。

1975年我們高中畢業,從學校下放到本縣的沙河子園藝場。大約五十多個知青,是一群二十歲左右天真活潑、充滿朝氣的年輕人。…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17, 2016 at 10:35am — No Comments

王任叔·說筍之類

王任叔(1901~1972),筆名巴人,浙江省奉化縣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說集《監獄》,長篇小說《死線上》,散文集《鄰人們》,雜文集《竊門集》等。

近來常在小菜之間,偶然撥到幾片筍,為了價昂,娘姨不能多買,也就在小菜裏略略摻和幾片,以示點綴。但這使我於舉箸之時,油然的想到了故鄉,不免有點“懷鄉病”了。

我之愛筍,倒不是為的它那“挺然翹然”的姿勢。日本學者之侮蔑中國,真可說是“無微不至”。魯迅先生的《馬上支日記》,有這樣的一節話:

“安岡氏又自己說——…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15, 2016 at 8:40pm — No Comments

王誦詩·消逝的“狼煙”

一早起來,去農貿市場,買點青菜蘿蔔。在攤販之間轉悠著,忽然看見一輛三輪車,上面堆著一小捆一小捆豆稭,那豆稭都用紅繩子捆著。賣豆稭的是一矮小老人,大概有七十歲左右,站在三輪車旁,穿著舊棉大衣,袖著雙手,弓著腰,在冷風中,顯然有點冷。

  多年不見賣這豆稭的,我和老人攀談起來,得知他是從農村起了個大早趕來的,行情不好,站了好長時間,也沒賣幾捆。出於對老人這一特殊生意的照顧,或是出於對豆稭的特別熱愛,我給老人一元硬幣,老人遞給我兩小捆豆稭。

  但我買回來又有什麼用呢?住的是樓上三室一廳,小區裏怎麼能火區“狼煙”呢?只能把豆稭擺在書櫥上,束之高閣了。…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14, 2016 at 12:07pm — No Comments

王純·舊衣裏有故事

朋友說:“每年都有這麼多舊衣服,對我們女人來說,舊衣服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衣服,是女人穿在身上的花朵,妖嬈盛開,這個世界因此風情萬種。有很多衣服,曾經是我們的最愛,與我們肌膚相親,帶來無限美麗和榮耀。

  所有的衣服都會變成舊衣,但並不是所有的舊衣都會成為雞肋。有些舊衣,被我們珍藏在箱底,敝帚自珍。那些舊衣,會經常被我們抖出來,晾曬在陽光下,聞一聞上面的樟腦味,就會聞到悠遠往事的味道。那些舊衣,是歲月之河上蕩遠的小舟,孤帆遠影碧空盡,空余懷戀。

  舊衣裏有故事,是關於光陰的故事,藏在了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12, 2016 at 8:01pm — No Comments

萬方緒·火信潮

童年的時候,我遇上最神奇的事情,就是海水中竟然會有無數火星濺起。問及所有的大人,得到的答案基本一樣:那是火信潮。…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May 9, 2016 at 9:52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