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認知詩學理論對《再別康橋》的賞析與解讀(8)

本小節的第三行我們依然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過渡,這一行的敘述中既涉及到氛圍的渲染,又提到了情感的投射對象。這首詩很注重音效的美感,在本小節中體現的尤為突出,作者先是將寂寞哀傷的離別之情描寫為悄悄地笙簫,而後隨著」我「越來越抽離出回憶與想像,越來越投身於現實,」我「開始意識到,空氣周遭並無樂音,只有夏蟲的鳴叫,而這鳴叫如同幻想中的笙簫般為周遭的氛圍注滿了離別的傷懷與寂寥。

那麽這里的蟲鳴應是微弱而幾不可聞的,於若隱若現間來不動聲色的染濃離別的氛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此處的夏蟲既是用來渲染氣氛的,同時又是「我」的情感投射的對象。表面看來是夏蟲因」我「離去而沈默,其實是「我」將不捨付諸於康橋的夏蟲,於無聲中在與之道別。

而本小節的最後一行則比較直白的點出了「我」的情感投遞的真正的對象——康橋。康橋與「我」仿佛老友離別,盡管內心情緒翻湧,表面上卻只是沈默,只等離別之後再細細的體會那份寂寥與憂傷。我們不難看出,在本小節中,為了更好的體味本詩的意境,我們最好還是選擇將認知指示中心設定為「我」。

本詩的第七小節: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是本詩的最後一小節,其內容與第一小節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著很重要的不同點,這主要體現在副詞與動詞的運用上。根據圖形——背景理論,本小節的圖形與背景的分布情況與第一小節完全相同,這里不再贅述。在本小節中,作者的隱喻的運用不同於第一小節,也就是「我」對於雲彩的比喻。在本小節中雲彩不再指人,而應該是用來指代康橋的任何的美好之處,所以此處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借代。根據概念合成理論,借代的兩個輸入空間是包含的關係,因此,此處的輸入空間分別為康橋的所有美妙之處和美麗的雲彩,且後面的輸入空間包含於前一個輸入空間。類指空間所提取的部分就是後一個輸入空間的內容,即雲彩的美好。合成空間中的層創結構為美好的雲彩指代了康橋的所有的美好。根據詩歌意境理論,本小節中用於形容「我」的離開的副詞是悄悄的,而第一小節中則是輕輕的。這兩者的差別,在於情感方面。輕輕的更加注重輕盈感,這是一種美感,與康橋的美好相統一,可以看作是康橋全景的一個動態的部分,也體現出「我」對康橋的珍視的態度,因不願打破其寧靜與優美而輕輕的走了。而悄悄的,更注重情感的體現,當我們將與心愛的事物分別時,當我們離開之際不希望其受到打擾時,我們才會悄悄地走。有時輕柔的動作所體現的是卻是深摯的情感。本小節與第一小節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在最後一行,這里是不帶走一片雲彩,而第一小節是作別西天的雲彩。其不同的表達應是源自於同一過程的不同步驟。

(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年08月01日)

Views: 5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