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認知詩學理論對《再別康橋》的賞析與解讀(5)

如此便引出了本小節的第三、四行。望著那樣的柔波,那樣飄美的水草,「我」渴望化身其中,與之共舞。這樣的描寫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當讀者看到本小節的前兩行時會不禁想要去接近甚至親手觸碰那些柔美的青荇,而作者寫的是「甘心做一條水草」,這種感覺就仿佛是讀者正在陶醉於康河中青荇的美麗而想去步步靠近時,作者在其身後輕推了一把,使其完全沈浸於那份柔美之中。本小節中有一處隱喻,就在最後一行:作者將自己想像成一條水草。根據概念合成理論,這個隱喻的兩個輸入空間的內容分別為「我」與水草,類指空間所抽取的相似性為「在康河的柔波里招搖」。合成空間中所形成的層創結構為「我」仿佛一條水草般在康河的柔波中搖蕩。當然,本行中既然出現了」甘願「一詞,也就說明這個隱喻並非用來形容真實的事物,而是」我「在腦海中虛構了一個心理空間,並在這個空間中實現的隱喻效果。根據認知指示中心理論來分析,在本小節中,我們依然可以將認知指示中心設定為」我「,從」我「的視角來欣賞河中的青荇,並幻想著自己能夠投身其中去感受康河的柔波。

本詩的第四小節: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沈澱著彩虹似的夢。

在本小節中,」我「的回憶停在了康河上,這里是作者的情感聚集之所在,因此我們應該可以將作者在第二、三小節中的回憶視作為情感的鋪墊與層層累計。根據圖形——背景理論,在本小節中屬於圖形的部分只有一處就是康河,而背景的內容卻豐富的多,包括榆蔭和浮藻。在本小節中,作者使用了兩處隱喻。第一處是將康河比喻為天上虹,這個隱喻的兩個輸入空間分別為榆蔭下的康河和天上的彩虹,類指空間中所抽取的二者的相似點為美好的帶狀事物,合成空間中所形成的層創結構為榆蔭下的康河美麗如天上的彩虹,承載著「我」的夢想。第二處隱喻為在夕陽映襯下的河底的清流仿佛彩虹似的夢。這個隱喻的兩個輸入空間的內容分別為康河的清流與彩虹般的夢,類指空間中所提取出的相似內容為閃爍的美麗而空靈的如夢般的事物,合成空間中所形成的層創結構為在夕陽的掩映下康河的清流熠熠閃爍,仿佛彩虹般美好的夢境。根據詩歌意境理論,在夕陽的餘暉之下,清澈的康河會變得如彩虹般絢爛,因此面對如此的景致,我們會感嘆康河仿佛化為了天上的虹霓,這是一種人間極致的美景,任何人都會沈湎其中。

映在水中的夕陽餘暉隨著康河的波光粼粼,仿佛被揉碎的美麗彩虹,相信我們大多數人看到如此美好的色調時,都會被美所窒息,會感覺很難形容這種絢爛的閃爍,而此時作者又一次幫了我們,仿佛是在審美旅程的巔峰處,當我們發現自己無力再向上爬時,作者伸出手拉了我們一把。他將我們認為那難以形容的美好付諸了筆端,他將這美比喻為揉碎在浮藻間沈澱的彩虹似的夢。這神來一筆,因為只有夢才可以用來形容我們塵世間難以見到的美麗。最後本小節的認知指示中心的設定與前文依然一致,還是從「我」的視角來審視這美景。(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年08月01日)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