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認知詩學理論對《再別康橋》的賞析與解讀(4)

另外,這里的雲彩我們還可以利用概念合成理論來加以分析。既然「我」作別西天的雲彩,那麽「我」其實是將雲彩擬人化了。因此這里的兩個輸入空間的內容分別是西天的雲彩和一個傾聽者。類指空間所提取的內容為優美而沈默的特征。合成空間中的層創結構是如雲朵般遙遠卻優美而沈默的傾聽者。

本小節同樣使用了腳本理論,正因為我們都熟知離別的內涵(曾經相逢並共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所以作者無需很多的筆墨讀者就都可以領會作者離別時的心境。關於本小節的認知指示中心的設定,我認為既然作者采用的是第一人稱,那麽他應該是希望讀者站在他的角度來品評這首詩的。所以在本小節中我們不妨就將認知指示中心設定為「我」,一切都是從作者的視角出發來感悟與離別。

本詩的第二小節: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從本小節開始,「我」開始細細的回味康橋的點滴美好,本小節是主要回味河畔的柳樹。根據圖形——背景理論,這里的圖形有三個,按照從重要到次要的順序分別為金柳、波光里的艷影和「我」。這里的背景包括:河畔、夕陽、波光。在本小節中作者運用了非常優美別致的隱喻來形容金柳。根據概念合成理論,兩個輸入空間的內容分別是河畔的金柳與夕陽中的新娘,類指空間中所提取的兩者的相似點在於艷麗、柔美、婀娜的身姿,合成空間中所形成的層創結構是夕陽中河畔的垂柳仿佛待嫁的新娘般美艷嬌羞而身姿婀娜。此外本小節中還有一個隱喻是引申於河畔的金柳,那就是金柳在康河中的倒影仿佛新娘在波光中的艷影。當然這兩個隱喻是可以統一為一個結構隱喻的。根據詩歌意境理論,夕陽,靜靜流動的康河,河畔的垂柳,波光中的倒影,這一切可以構成一幅絕美的圖景,相信這也是作者用新娘來比喻柳樹的原因。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待嫁的新娘是絕美事物的一個典型代言。而當我們面對這樣一副寧靜至美的景致時,我們最渴望去做的就是去接近它,相信這也是一個經歷過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年輕人看到自己的新娘時的真實內心感受。本小節的最後一行所描寫的正是「我」面對如此美景時內心的感動與激蕩。但中國人的情感表達喜歡含蓄,因此作者用波光的蕩漾來間接描寫自己內心的激蕩。這樣的寫法含蓄而生動,更加清晰的呈現給讀者「我」對康橋所懷的深深愛戀。其實如果深究,本小節的最後一行也用到了隱喻,將康河的粼粼波光比喻為「我」面對河畔金柳時的內心的情感激蕩。這兩者的相似之處就在於蕩漾的動態特色。根據認知指示中心理論,本小節的處理應該與第一小節相同,都是從「我」的視角出發來欣賞康河邊的美景,即認知指示中心依然設定為「我」。

本詩的第三小節: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在本小節中,「我」對於康橋的回憶從河畔的金柳下沈入水中,開始回憶康河中的青荇。根據圖形——背景理論,這里的圖形包括兩個部分,按照主次來排列,分別是青荇和「我」。背景則包括水底的軟泥、康河的柔波。根據詩歌意境理論,本小節的前兩行中河中的青荇茂密而碧綠,隨水波的流動款款擺動。當看到如此的美景時,相信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有這樣一個隱喻呼之欲出:這水草好像美人的秀發。但作者在這里卻並未點明這個隱喻,因此留給了讀者充分的想像空間,每個人心中都會出現自己所理解的最柔美的場景。面對如此柔美的事物仿佛在面對人間最極致的誘惑,我們此時心中最大的渴望應該就是想要投身其中,去觸摸那柔美飄逸的青荇。(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年08月01日)

Views: 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