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圖校友's Blog (321)

施愛東·龍與圖騰的耦合:學術救亡的知識生產(4)

民族危難時期的學術救亡運動

歐美圖騰主義的黃金時間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1930年代正是西方圖騰主義收官、退潮的時候。而在1932年至1937年間,中國的圖騰主義卻突然興盛起來,相關著述如雨後春筍,觸目皆是。岑家梧1936年所作《圖騰研究之現階段》(25)通篇只談到西方圖騰主義鼎盛的一面,完全沒有涉及退潮與反思,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現代中國的學術潮流滯後於國際學術,另一方面也與當時中國所面臨的民族危機有關。…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November 30,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施愛東·龍與圖騰的耦合:學術救亡的知識生產(3)

圖騰主義在中國的流行

嚴復譯介的《社會通詮》中有單章討論「圖騰群制」,書中插入了嚴復自己對圖騰的解釋:「圖騰者,蠻夷之徽幟,用以自別其眾於餘眾者也。北美之赤狄,澳洲之土人,常畫刻鳥獸蟲魚或草木之形,揭之為桓表。」接著,嚴復又舉臺灣、閩越之土著為例,說:「而臺灣生番,亦有牡丹、檳榔諸社名,皆圖騰也。由此推之,古書稱閩為蛇種,盤瓠犬種,諸此類說,皆以宗法之意,推言圖騰,而蠻夷之俗,實亦有篤信圖騰為其先者,口口相傳,不自知其怪誕也。」(14)…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November 29,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施愛東·龍與圖騰的耦合:學術救亡的知識生產(2)

外國學者眼中的中國圖騰主義遺跡

荷蘭漢學家高延(J. J. M. de Groot)在《中國宗教制度》中有一小節專講「圖騰主義的缺席」。高延認為,如果我們把長江北部的部落名稱列出來,可以找出半打以動物命名的部落,即熊、龍、馬、牛、鳥、燕,可是,這些動物名稱只是一種識別標誌,並沒有被任何部落聲稱為所謂祖先的標誌。高延特別提到,熊和龍在現實中非常稀有,只是被一些個人用作自己的名字,後來才被他們的子孫采納,將之作為姓氏使用,此外並沒有顯示其他的圖騰特征。至於南中國,高延特別注意到了盤瓠崇拜的現象,但他似乎並不認為這是犬圖騰的標誌,他說:「沒有跡象表明,動物曾經作為部落的祖先被崇拜,因此,我們當然可以嚴重地懷疑,作為一種宗教現象,所謂的圖騰主義(Totemism)是否存在於東亞。」⑦

高延的觀點得到了弗雷澤(James George…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November 28,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施愛東·龍與圖騰的耦合:學術救亡的知識生產(1)

龍是上古先民虛擬出來的一種通天神獸,後被帝王將相用作天授神權的象征物,成為一種權力標誌;元明清三代,更被進一步擡成至高無上的皇權標誌;19世紀開始被西方人當作愚昧頑固的落後象征。在鴉片戰爭後的西方漫畫中,中國龍是一條拖著細長辮子,露出尖牙利齒,蓄著長指甲的兇殘醜物。清末民初的愛國學生,無不為這條象征專制、落後的皇權標誌而深感羞辱。

在這樣一種文化背景下,龍要重新成為新中國的國家象征,必須具備兩個基本前提:一、多數中國人已經淡忘了龍的專制皇權色彩,淡忘了龍所承載的屈辱記憶。二、提出新的包裝理念,將龍改頭換面,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November 27, 2022 at 2:00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4)

「重聽」之「聽」有多種形式。「聽」的對象可以是單部作品,也可以是多部作品的組合——如「聽雨」、「聽禽」、「聽鐘」與「聽琴」等,僅陸遊一人便有「聽雨詩」數十首之多。[22](P66-73)



由於文學傳統的影響,某些聲音特別能激發人們的文思,對聞聲之作分門別類整理歸納,應是「重聽」經典的題中應有之義。為了避免「重聽」過程中的「以目代耳」,當前還應大力提倡恢復諷詠、誦讀等傳統「耳識」方式。



鄭樵《通誌·樂略》之問似乎是向今人而發:「古之詩,今之辭曲也,若不能歌之,但能誦其文而說其義,可乎?」現代人閱讀之弊在於只憑眼睛囫圇吞棗,而從聽覺渠道重新接觸經典,相當於用細嚼慢咽方式消費美食,曾國藩《咸豐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諭紀澤》如此告誡:



「《四書》《詩》《易經》《左傳》諸經,《昭明文選》,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15, 2022 at 12:50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3)

當然,聲音摹寫的文野之分並不是那麽絕對,「咯當咯當」的聲音之所以在《紅樓夢》中響起,是因為此時的「聆察者」為來自鄉間的劉姥姥,象聲詞用在這里可謂恰到好處。



杜甫《兵車行》首句為「車轔轔,馬蕭蕭」,尾句為「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擬聲」在這里與樂府詩的民歌性質甚相契合,更何況詩句假設為「路旁過者」與「行人」之間的問答,鐘惺、譚元春《古詩歸》甚至說詩中可以聽到《木蘭詩》「爺娘喚女聲」的回響。



聽覺敘事與古代兵法一樣講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沒有什麽永遠不變的規則,只求能創造令人滿意的敘事效果。當然,如果將《詩經》以來的經典逐一「聽」來,「擬聲」的運用確有每況愈下之勢,先秦時期的許多象聲詞到今天已成古董,聲音事件在整個故事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小。…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October 7, 2022 at 7:30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2)

四、「重聽」經典——聽覺敘事研究的重要任務

聽覺敘事概念的提出,為今後的敘事研究增加了一項新任務,這就是對經典的「重聽」。

近年來讀書界不斷有人提出「重讀」經典,這類呼籲之所以未見多大成效,是因為未將「重讀」的路徑示人,如果「重讀」走的仍然是「初讀」的老路,那麽再讀多少遍也無濟於事。「重聽」經典明確標舉從「聽」這條新路走向經典,它當然也是一種「重讀」,但這次是以經典中的聽覺敘事為閱讀重點。由於前面提到的種種原因,以往的閱讀存在一種「重『視』輕『聽』」的傾向,人們一味沈湎於圖像思維而不自知,「重聽」作為一種反彈琵琶的手段,有利於撥正視聽失衡導致的「偏食」習慣,讓敘事經典散發出久已不聞的聽覺芬芳。…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30, 2022 at 11:36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1)

「聽聲類聲」與「聽聲類形」之間,其實並不存在一條特別明確的界限,敘事中「類聲」與「類形」的區別有時並不明顯,或者說作者不一定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筆下是「聲」還是「形」。《水滸傳》第1回洪太尉強行讓人掘開禁閉妖魔的洞穴,此時穴內發出一陣天崩地裂之聲:

只見穴內刮喇喇一聲響亮。那響非同小可,恰似:天摧地塌,嶽撼山崩。錢塘江上,潮頭浪擁出海門來;泰華山頭,巨靈神一劈山峰碎。共工奮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飛錘擊碎了始皇輦。一風撼折千竿竹,十萬軍中半夜雷。

 …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28, 2022 at 12:45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0)

「聲音圖畫」在今天似乎還未成廣陵絕響。作為一種表音文字,英語中的象聲詞非常豐富,其中,許多兼具動詞性質,常見的如「murmur」(咕噥)、「whisper」(耳語)與「giggle」(咯咯笑)等,仍然保留著以聲音指代動作的特征。漢語屬於表意文字,「擬聲」並不是其最突出的特征,但這並不意味著象聲詞在漢語中的地位不夠重要。恰恰相反,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會無師自通地使用象聲詞,口語中「擬聲」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修辭手段。不僅如此,漢語中有些表述也帶有「聲音圖畫」的色彩——在敘述某些根本不發聲的事件時,人們居然會用象聲詞來形容,如「臉刷的一下白了」和「眼淚嘩的一聲流了下來」等,這類表述的形成機製值得深入探究。

 

(三)從「聽聲類聲」到「聽聲類形」…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23, 202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9)

(二)聲音的模擬與事件的傳達聲音如何表現,怎樣對聲音事件進行逼真的摹寫,這是故事講述人為之撓頭的大問題。聽覺信號旋生即滅,看不見摸不著,對「觀察」對象可以勾勒其整體輪廓,描繪其局部細節,這些在「聆察」對象那里通常都難以實現。



「聆察」過程中為什麽會發生許多錯誤的推測與判斷,是因為對於人類日益遲鈍的「聆察」能力來說,聲音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劉姥姥沒見過自鳴鐘,在她聽來它的響聲就像是農村常有的「打羅篩面」,這種經驗主義的錯誤是任何人都難以避免的。因此表現聲音的最便捷手段,就是像曹雪芹那樣用「咯當咯當」的象聲詞來模擬自鳴鐘的聲音。…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19, 2022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8)

(一)聲音與事件之間的邏輯關係

事件即行動,行動在許多情況下是會發聲的,當「聆察者」聽到周圍的響動時,其意識立即反映為有什麽事件正在身邊發生。從因果邏輯上說,行動是因,聲音是果,聲音被「聆察」表明其前端一定有某種行動存在,或者說每一個聲音都是事件的標誌,不管這聲音事件是大還是小。劉姥姥為什麽會被「金鐘銅磬一般」的聲音「嚇得不住的展眼兒」,是因為她無法確定這「『當』的一聲」源於何方神聖。然而,自鳴鐘敲擊聲給劉姥姥造成的困惑,與《紅樓夢》第75回不明聲音給賈珍等人帶來的驚恐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13, 2022 at 8:54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7)

「音景」的接受與構成和「圖景」有很大不同。人的眼睛像照相機一樣,可以在一剎那間將「圖景」攝入,而耳朵對聲音的分辨卻無法瞬間完成:聲音不一定同時發出,也不一定出自同一聲源,大腦需要對連續性的聲音組合進行復雜的拆分與解碼,在經驗基礎上完成一系列想象、推測與判斷。聲學意義上的「音景」包括三個層次:一是「定調音」(keynote sound),它確定整幅「音景」的調性,形象地說它支撐起或勾勒出整個音響背景的基本輪廓;二是「信號音」(sound signal),就像「背景」(background)之上還有「前景」(foreground)一樣,有些聲音在「音景」中因個性鮮明而特別容易引起註意,如口哨、鈴聲和鐘聲等就屬此類;三是「標誌音」(soundmark),這個概念由「地標」(landmark)一詞演繹而來,是構成「音景」特征的標誌性聲音——如果說大本鐘是現代倫敦的「地標」,那麽大本鐘的鐘聲就是它的「聲標」(「標誌音」)。《儒林外史》第8回南昌府新任太守王惠與原任太守之子蘧公子有番對話:…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12, 2022 at 5:28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6)

不僅室內有「聲音的空間」,室外也是一樣,走過夜路的人都知道,眼睛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野外沒有多大作用,這時辨別方向與位置主要靠耳朵。有意思的是,空間明明是首先訴諸視覺的,人們卻喜歡用聽覺來做出種種表示:《老子》用「雞犬之聲相聞」形容彼此距離之近;英國人對「倫敦佬」的定義為「出生在能聽到聖瑪麗-勒-博教堂鐘聲的地方的人」;[4](P448)麥克盧漢的「地球村」意為全世界已經融合為一個共同的「聽覺空間」,「地球人」在高科技時代變成了能「聽」到相互動靜的鄰居。…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11, 2022 at 11:42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5)

文學是想象的藝術,「聆察」時如影隨形的想象介入,不但為敘事平添許多趣味,還是敘事發生與演進的重要推進器。以敘事的源頭——神話為例,無神不成話,神的產生與「聆察」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認知水平低下的上古時代,初民主要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感覺來認識世界,看到和聽到的一切都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但由於神不是一種直觀的存在,「聆察」過程中的積極思維顯然有利於神的形象生成。麥克斯·繆勒在考察宗教的起源時談到,神是由不同的感官覺察到的,太陽、黎明以及天地萬物都可以看到,但還有不能看到的東西,例如,《吠陀》中訴諸聽覺的雷、風與暴風雨等,「看」對躲在它們後面的神來說完全無能為力:…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9, 2022 at 10:28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4)

「聆察」與「觀察」可以說是一對既相像又有很大不同的感覺兄弟。「觀察」可以有各種角度,還像攝影鏡頭一樣有開合、推移與切換等變化,而「聆察」則是一種全方位全天候的「監聽」行為,倘若沒有從不關閉的「耳瞼」,人類在動物階段或許就已經滅亡。…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5, 2022 at 1:00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3)

聽覺不但比視覺更「酷」,其發生也較視覺為早。人在母腹中便能響應母親的呼喚,這時專司聽覺的耳朵尚未充分發育,孕育中的小生命是用整個身體來感受體外的刺激,而眼睛在這種狀態下全無用武之地。聽覺的原始性質決定了人對聲音的反應更為本能。《周易》「震」卦以「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等生動敘述,來反映「迅雷風烈」情況下人的鎮靜自若;《三國演義》第21回曹操邀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的「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把劉備唬得匙箸落地,此時倘無驚雷突至,為劉皇叔的本能反應提供再合適不過的借口,多疑的曹瞞一定不會將其輕輕放過。T.S.艾略特將藝術範疇的聽覺反應稱為「聽覺想象力」(auditory imagination):…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September 3, 2022 at 10:03p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2)

聽覺敘事的研究意義,不只體現於視聽文化激蕩之際聞雞起舞,更為重要的是響應文學內部,因聽覺缺位而郁積的理論訴求。眾所周知,當一種感官被過度強化,其他感官便會受到影響。



在當前這個「眼睛」全面壓倒「耳朵」的時代,人們的聽覺已在一定意義上為視覺所取代。文學敘事是一種講故事行為(莫言說作家是「講故事的人」),然而,自從故事傳播的主渠道由聲音變為文字之後,講故事的「講」漸漸失去了它所對應的聽覺性質。



「聽」人講故事實際上變成了「看」人用視覺符號編程的故事畫面,這種聾子式的「看」猶如將有聲電影轉化成只「繪色」不「繪聲」的默片,文學應有的聽覺之美受到無情的過濾與遮蔽。按理來說,這種不正常的情況應當早就被人察覺,然而,人的感知平衡會因環境影響而改變,就像魚對水的存在渾然不覺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August 31,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傅修延·聽覺敘事初探(1)

內容提要:聽覺敘事研究的意義,在於通過闡揚聽覺的藝術價值,針砭文學研究的「失聰」痼疾。由於漢語中缺乏相應的話語工具,有必要創建與「觀察」平行的「聆察」概念,引進與「圖景」並列的「音景」術語。敘事中的「擬聲」或為對原聲的模仿,或以聲音為「畫筆」表達對事件的感覺與印象。視聽領域的「通感」可分為「以耳代目」和「聽聲類形」兩類,後者由「聽聲類聲」發展而來——聲音之間的類比往往捉襟見肘,一旦將無形的聲音事件轉變為有形的視覺聯想,故事講述人更有馳騁想象的余地。聽覺敘事研究的一項要務是「重聽」經典,過去許多人沈湎於圖像思維而不自知,「重聽」作為一種反彈琵琶的手段,有利於撥正視聽失衡導致的「偏食」習慣,讓敘事經典散發出久已不聞的聽覺芬芳。 …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August 29, 2022 at 8:11pm — No Comments

李佩甫《無邊無際的早晨》(28)

看來,鄉人已聽說他當了縣長了。他要走了。鄉人雖沒有來送行,可鄉人終還是捎禮物來了。鄉人給他捎來了“老娘土”,這就夠了。沒有比“老娘土”更貴重的東西了!…… 

國的臉立時黑下來,他沈著臉說:“帶上!” 

女人受委屈太多了。女人撅著嘴,生硬地把那塊土坯包起來,倔倔地夾出去了。女人不敢不帶。

 …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une 29, 2022 at 1:51pm — No Comments

李佩甫《無邊無際的早晨》(27)

人們也都默默地站著。 

這時,國聽見人群里有人悄悄說:“算了,別叫國作難了,官身不由己……”國聽到這話默默地閉上了眼睛。到了這會兒,他才悟過來,三叔給了他多大的面子呀!鄉人們又給了他多大的面子呀!這是情份哪,還是情份。若不是情份,鄉人們說啥也不會讓的。族人要真想抗,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行!鄉人們知理呀…… 

片刻,人群慢慢地散了。黑壓壓的人們全湧進了老墳地,人們全都跪下來,給先人們磕頭。哭聲震天!那淒然的哭聲像哀樂一樣響遍了整座墳地,驚得樹上的烏鴉“呱呱”叫著亂飛………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June 23, 2022 at 12:0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