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出於這兩方面的考慮,本文在梳理中西方文獻的基礎上,進一步剖析敘事研究涉及的關鍵概念,歸納出敘事社會學主要的研究進路,並結合相關研究主題,剖析其在研究方法上的特點。最後,本文嘗試在中國故事這一語境下,指出整合多元研究進路的必要性,並對整合的可能性與方向進行展望。
二、從邊緣到中心
盡管自亞里士多德起,故事就已經成為一個議題,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敘事研究並無合法性可言。1935年貝恩(Read Bain)在《美國社會學雜誌》中提出:敘事研究對於社會學而言並無價值。在他看來,“社會學中可以超越常識的知識,在本質上都是統計……如果研究者仍把重點放在故事與文本上,那麽社會學則永遠只能稱為一門劣等學科……敘事分析等同於‘一鍋大雜燴’,裝滿雜亂無章的文字、隨意的觀察、複雜的邏輯和站不住腳的猜測”(Bain, 1935: 486)。而且,貝恩遠非一個特例。在他所處的20世紀30-40年代,定量研究如日中天,敘事常常被看作模糊的、不準確的、任意性的材料,是“軟數據”,與之相對的統計數字則是“硬數據”。後者被認為更能揭示深層次的社會結構,因為“結構”意味著不變的規律和邏輯,而文化和故事都是社會結構的衍生品。結構的穩定性與數據和模型代表的“客觀性”相映生輝,卻與故事的流變性相互矛盾。
20世紀60年代的“敘事轉向”(narrative turn)逐漸扭轉了這一趨勢。敘事轉向繼承了“語言學轉向”(linguistic turn)中的建構主義視角,強調語言的地位和作用,認為事實(reality)是符號和語言的建構物,經驗世界亦是語言的社會產物,而非外生的客觀存在(Spiegel, 2005; Berge & Luckman, 1967)。作為最擅長敘事的學科,文學和歷史學率先發生轉變。在文學領域,結構主義和語言學分析方法長驅直入,將文學批評的關注點,由作品外部因素轉移到文本內部,從關注“意義是什麽”轉為關注“意義生產的詞句結構”。正如巴爾特所說,敘事是由結構語言、圖像、姿態等要素,以井然有序的混合方法構成的產物,洞察這一產物的方法,就是解剖這些要素間的關係,發現敘事的深層結構,探明敘事的語言系統(馮壽農,2003)。
在歷史學領域,海登·懷特(Hayden White)等人提出,歷史著作本質上是一種再現過去的敘事形式,與文學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歷史學家和文學家一樣,是用特定情節模式與語言策略講述故事的人,因此,歷史哲學應關注作品的呈現,即歷史敘事的文本層面。這種敘事主義的歷史哲學,推動了歷史學在理論取向上的大轉型(White, 1987;彭剛,2006)。
在社會學領域,敘事材料的使用遠遠先於敘事材料的分析。前者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30年代的芝加哥學派,《身處歐美的波蘭農民》是這一時期的典範。托馬斯和茲南尼基收集波蘭移民的信件和自傳,將這些移民自己講述的生活故事,作為重要的生命記錄(life record),來呈現波蘭農民的生存處境(Thomas & Znaniecki,1927)。但這類研究卻很難稱為社會學的敘事分析。敘事至多被當成一種事實性資源,或是一種文獻資料,其本身並未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對象。
直至20世紀80年代,敘事才從單純的材料,變為社會理論與方法創新的生發點。阿伯特指出,在“變量範式”(variable paradigm)下,敘事長久以來都充當著輔證(justify)變量關係的次要角色,但具有“革命性”的嘗試,是將敘事作為社會學方法論的基礎,以此展開過程和故事分析。在他看來,“敘事方法論恰恰是對社會學長期忽視過程的有力回應”(Abbott, 1992: 429)。梅恩斯則表示,社會學關注的現象大部分,都由各層次的故事所建構,社會學家本身也是講述者,敘事社會學(narrative sociology)的發展契機已經來臨(Maines,1993: 32)。
無論事實是否如阿伯特或梅恩斯這般樂觀,不可否認的是敘事已經深入社會學在認識論、方法論和研究方法的各個層次。當社會學家談及敘事時,至少出現了四種指涉:“作為社會理論節點的敘事概念”、“作為研究方法的敘事分析”、“作為質性材料的行動者的敘述內容”和“作為研究結果呈現方式的學術作品”。第三種基本可以歸入訪談和口述史等質性研究方法範疇,第四種則承接了人類學對“觀察與再現形式之張力”的興趣,已有大量後現代風格的批判民族誌進行論述(Clifford & Marcus, 1986; Bruner,1986),故本文將聚焦於前兩種。
原題〈故事與講故事:敘事社會學何以可能——兼談如何講述中國故事〉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社會學系
(原文載於《社會學研究》2018年第2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