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暉〈空間、地方感與戀地情結的文學抒寫〉(7)

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農抑商」,把「耕讀傳家」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基於農業耕作的主要生產方式,鄉土自然成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以家庭為本位的文化思想與鄉土中國的生產方式緊密相連,還鄉即為回家,回家意味著踏上故土。故鄉帶給離鄉者的體驗不僅僅是空間感知和童年記憶,更有一種精神信仰和文化皈依感。「一個民族,永遠留著他鄉土的痕跡,」(30p275)

人對故土的「魂歸」之心從離開鄉土漂泊異地的那一刻就產生了,他身上始終帶著鄉土的地理因子和生命體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回家對於許多文人而言是一件暢快之事。在鄉土中國長大的現代作家們與自己的家鄉有化解不開的血緣、親緣和地緣關係,他們從潛意識里對成長地域深深眷念、難舍難分,對故鄉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思念情緒,還有精神回歸和肉身棲居的心靈渴望。於是,背井離鄉即宣告著漂泊,預示著無奈和痛苦。

魯迅《孤獨者》所寫的魏連受,郁達夫《沈淪》中的留日學生,師陀《狩獵者》中的孟安卿,艾蕪《南行記》流浪於邊地的知識青年,聞一多詩集《紅燭》中的「孤雁」形象,等等,都是一些心懷夢想的離鄉者,他們輾轉浪跡天涯多年之後,心中的故鄉依然如磁場一樣具有巨大的吸附力,人在旅途、心念故土似乎成了鄉愁作品的永恒模式。人於年少之時往往渴望仗劍走天涯,幻想在外面的世界里「揮斥方遒」,一旦在異地歷經了強烈的生活體驗後,美夢初醒後才發現自己的靈魂其實已無處安放,此時故鄉便成了他們惆悵又遙遠的記憶。許欽文在《父親的花園》中以兒童視角、採用對比手法,深情回憶了兒時的花園,那里曾有無限歡樂和無限美景,如今卻是一個斷壁殘垣、滿目殘敗的場所。

盡管如今的故鄉物是人非,但兒時故鄉美好的一面畢竟深刻烙印在這些作家心間,故園的每一處場所早已幻化為一種精神烏托邦之地,寄寓著他們孤獨疲憊的靈魂,是他們「棄甲歸田」、精神歸宿的詩意棲居地。

總之,地方依戀首先建立在地方感和地方認同的基礎之上,然後才會對此地產生喜歡它、厭倦他或擁抱和回歸他的情感傾向。由於文學是對世界的反映和對人生的關照,每一位現代作家在他生命的旅程中與成長地域的交流、聯結必然會形成對地方的感知,產生固有的家園情結,最終形成人地之間的生存默契和對地方的精神依賴。對於很多現代作家而言,故鄉的溪流水塘、田野村舍、山林谷地等這些家園景象早已沈潛到他們的生命體驗中,成長地域作為他們感知最深的地理空間無疑是他們逃離異鄉世俗世界的一片精神凈土,也是燭照著理想之光的桃花源地和休憩安居地。


[30] (法國)丹納.藝術哲學[M].傅雷,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原載:湖北社會科學2017年第11 作者:徐漢暉 [1978一],男,文學博士,湖北大學哲學院博士後,凱里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圖分類號:I2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477(2017)11-0119-07)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