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0)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5)

很大程度上,所謂「廣義認知詩學」的外延相當於「認知文學研究」。那麽,我們為什麽不用「認知文學研究」去涵蓋「所有這些分別以認知方式理解文學的方法」呢? 這里既有約定俗成的習慣,也有學理上的考慮。從習慣上來說,如前所述,中國學者最先接觸到的比較穩定、成型的理論和研究範式是「認知詩學」,中國以「認知詩學」為主題召開了十餘次全國性和國際性學術會議,成立了全國性學術團體(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認知詩學分會」) ,創辦了《認知詩學》集刊。筆者早在 2015 年即首次提出「認知詩學」和「認知文學研究」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並主張以廣義的「認知詩學」一詞泛指所有的認知文學研究。[12]159 -164

國外學者也有「認知詩學」的廣義用例,比如《普林斯頓詩與詩學百科全書》…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9,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4)

中國此前的關注主要集中於認知文體學和( 狹義) 認知詩學以及認知敘事學、文學達爾文主義,但並不了解「認知文學研究」。究其原因,國外的文學認知研究雖然歷史較長,但分布零散,既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也沒有就其理論、目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等達成共識,所以,其面目長期模糊不清,中國學者自然對此如同霧裏看花。直到 2015 年,麗莎·詹賽思( Lisa Zunshine) 主編的《牛津認知文學研究指南》(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terary Studies) 出版,才為中國學者所關注,此後,認知文學研究逐漸成為熱點。…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9, 2023 at 8:30am — No Comments

封宗信·認知詩學:認知轉向下的後經典「文學學」(1)

要:認知詩學融認知科學、認知心理學、語言學、文體學和 20 世紀文學批評理論和方法於一體,為文學批評提供了新視角並激發了許多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本文探討了詩學和認知詩學的多面性、認知詩學的科學性及存在的問題,指出認知詩學是文學理論和批評實踐,由經典詩學到後經典詩學發展過程中文學科學的一次革命,是「文學學」的具體體現,也是認知轉向下其他藝術研究的參照範式。…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September 4, 2023 at 7:00a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2)

一、經典認知詩學與認知文學研究

「認知詩學」一詞是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魯文·楚爾( Reuven Tsur) 於 20 世紀 70 年代所創,楚爾在他的博士論文( 1971) 中使用了認知的文學研究方法。1977 年,他出版了《知覺指向的韻律理論》一書,從心理學角度系統論述詩歌韻律。1983 年,他在特拉維夫大學正式出版了專著《什麽是認知詩學》,「認知詩學」一詞正式問世。到了 90 年代,楚爾又推出了兩部認知詩學方面的專論,即《走向認知詩學理論》( 1992) 和《詩歌節奏: 結構與表現—認知詩學的實證研究》( 1998) 。在《走向認知詩學理論》修訂版( 2008) 的開篇,楚爾開宗明義地指出:

認知詩學是運用認知科學為工具,來研究文學的跨學科方法( approach)…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8, 2023 at 7:00am — No Comments

封宗信·認知詩學:認知轉向下的後經典「文學學」(8)

許多研究成果都稱作「詩學」,有特指的詩學(the poetics),有具體的詩學(a poetics),也有泛指的詩學。研究什麽,就是「……之詩學」(poetics of …)。那麽「認知詩學」是「什麽之認知詩學」?(cognitive poetics of what?)既然它以文學為研究對象,那麽與「認知文學研究」有沒有區別?在術語上是否可以互換?霍根(Hogan, 2014)拓寬了我們理解《尤利西斯》的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在理論上對敘事的理解,包括小說中人的思維和情感。他在標題中用了「認知之詩學」(poetics of cognition),把「認知」作為「詩學」的研究對象,與認知科學家、心智哲學家、心理科學家從文學中研究心智和情感有什麽區別?霍根(2004)把「認知」與「文化」兩個視角並列起來研究文學傳統和殖民主義,對認知詩學有什麽啟示?認知與其他視角相結合的研究以及在認知轉向下的其他藝術和文化研究理論,是否也屬於認知詩學?…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September 21,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熊沐清主持「廣義認知詩學」專題研究



作者簡介: 熊木清( 筆名熊沐清,1953—) ,男,侗族,江西豐城人,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認知詩學研究與理論版圖重構」首席專家,主要從事認知詩學、語言學、敘事理論、比較文學研究。

基金項目: 本文系 2020 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認知詩學研究與理論版圖重構」( 20&ZD291) 階段性成果。對文本產生何種反應? 這種研究迥異於千百年來人們對文學的理解和接受,所以,目前許多人( 專業的文學批評者和普通的文學讀者) 對此持懷疑乃至批評態度。但實驗實證研究主要是針對文學基本理論和讀者反應,不是針對文本解讀的。換言之,它不是狹義的文學批評的方法,而是文學理論的研究方法。中國外許多人對此不了解,緣木求魚,不免失望;…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5, 2023 at 10:35p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3)

其後,Palgrave 出版社自 2008 年起開始編輯出版「文學與表演的認知研究」叢書; 2014 年,John Benjamins 出版社推出「兒童文學、文化與認知」叢書( Children ‘ s Literature,Culture and Cognition) ; 牛津大學出版社也於 2016 年開始推出一套叢書「認知與詩學」( Cognition and Poetics) ,迄今仍在出版中。…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8,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比較認知詩學的理論建構(上)

認知詩學醞釀於20世紀70年代,21世紀以來發展日益迅猛。彼得·斯托克維爾在《認知詩學導論》中說:隨著認知語言學、認知心理學和文學批評等認知研究的迅猛發展,認知詩學也獲得了新的理論動力,「正在走向快樂自信的黎明」。在中國,文學的認知研究最初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而引起學界關注,近年來也引發了許多文學研究者的興趣。

堅守比較立場 依托認知理論…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4, 2023 at 6:30a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比較認知詩學的理論建構(中)

拓展詩學研究方法

比較認知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三種,即細讀、實驗和調查(如問卷、訪談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對象。認知詩學的「細讀」並不完全等同於新批評及一般所說的細讀,它強調語言學特別是文體學的語言導引作用和認知分析的必要性與目的性。比如分析簡·奧斯丁小說的人物對話,認知詩學要求借用語言學、文體學等工具去細品、推敲文本給予的線索,進而通過認知分析發掘文本內涵。…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4, 2023 at 8:30a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7)

他之所以持這種觀點,我們認為,主要是受文體學傳統的影響。文體學傳統認為,文體學的分析主要是對文本的效果進行解釋,而不是去發現新的效果或意義。塞米洛( Elena Semino) 和卡爾佩珀( Jonathan Culpeper)在他們主編的《認知文體學: 語篇分析中的語言和認知》一書「前言」中寫道: 「認知文體學承襲了文體學的傳統,即主要關注語言選擇與效果之間的關系,認知文體學則是要關注特定語言選擇和結構的認知效果。收入本書的十二篇文章中,大多數文章的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解釋對於對象的闡釋是如何獲得的,而不是提出對文本的新的闡釋。」[17]x

我們認為:…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11,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6)

廣義認知詩學涵蓋如此之廣,絕不是它自我膨脹,而是認知研究的現狀和它的學理所致。認知科學是一個發展迅速、疆域廣闊的學科群,何塞·路易斯·貝穆德斯( José Luis Bermúdez) 概括說: 認知科學從許多不同學科汲取了研究工具和技術,包括心理學,哲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數理邏輯等等。它從根本上說是一 種跨學科的活動。[14]3

四十多年前的「斯路恩六角形」( 又叫作「認知六邊形」) 就勾勒了認知科學的十一個不同子域: 控制論; 神經語言學; 神經心理學; 認知程序模擬; 計算語言學; 心理語言學; 心理哲學; 語言哲學; 人類語言學; 認知人類學; 大腦的進化。…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10,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封宗信·認知詩學:認知轉向下的後經典「文學學」(6)

結構語言學為包括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在內的一系列學科提供了關鍵概念、視角和分析框架。索緒爾(Saussure, 1959)區分了語言實例(parole)和語言系統(langue),為語言學指出了研究對象,使語言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現代科學。喬姆斯基(Chomsky, 1965)區分了語言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也區分了人的語言行為(linguistic performance)與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為語言學和心理學指明了研究對象——語言能力。



比爾維奇(Bierwisch, 1970: 98-99)在「詩學與語言學」一文中指出,詩學的真正研究對象是「文學文本中出現的且能夠決定詩歌的特別效果的那些特殊規律性現象」,最終目標是人的詩學能力(poetic
competence),即「人能夠產出詩性結構並理解其效果的能力」。這種詩學能力與卡勒(Culler,…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September 16,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封宗信·認知詩學:認知轉向下的後經典「文學學」(4)

研究攝影的有葉茨(Steve Yeats)的《空間詩學》(Poetics of Space, 1995)和佩特森(Christian A. Peterson)的《視覺詩學》(The Poetics of Vision, 1997)。付璐士(Phyllis Frus)研究新聞敘事藝術的專著(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Journalistic Narrative, 1994)標題中有「新聞敘事詩學」,斯塔利布拉斯(Peter Stallybrass)研究犯罪的專著(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Transgression, 1986)標題中有「犯罪詩學」,溫德(Jonathan Wender)研究維持治安的專著(Policing and the Poetics of Everyday Life, 2008)標題中有「日常生活詩學」。更廣義的「詩學」包括研究具體語言(如古英語、梵文等)的詩學、日記詩學、甚至翻譯詩學。…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September 13,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封宗信·認知詩學:認知轉向下的後經典「文學學」(5)

他(2008: 1-2)重申道,認知詩學是「用認知科學提供的工具進行文學研究的一個跨學科方法」,但「認知科學」涵蓋領域太廣,包括幾乎所有研究人的信息處理的學科,如認知心理學、心理語言學、人工智能甚至科技哲學。只要與人的知識獲得、組織和使用的心理過程和人的大腦對信息加工的活動研究有關,都是認知科學的內容。…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September 15, 2023 at 2:30a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8)

四、廣義認知詩學的研究方法

目前的認知詩學———即包括狹義認知詩學和狹義認知文學研究,它的研究方法可以簡單概括為「認知的」研究方法,即,借用來自認知科學某一領域的理論、概念、方法及技術對文學的各種現象進行研究。由於認知研究流派紛呈,範式眾多,所以表面看來,它們采用的研究方法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但細加梳理,卻可以概括為奧迪斯( Laura Otis)歸納的三種主要模式: 其一是在實驗室進行的神經科學研究( neuroscientific studies) ,比如眼動實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27, 2023 at 3:30a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1)

摘要: 隨著認知科學的迅猛發展,與之相生相伴的文學認知研究也日益興盛,枝葉繁茂,已經不是原有的「認知詩學」概念所能容納和準確指稱。事實上,認知詩學一詞已經有不同涵義,所指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因此,一種整合文學研究中所有認知研究理論、視角和方法的廣義認知詩學呼之欲出。廣義認知詩學的基本原理是運用認知科學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術進行文學研究,其目的是要發現新的蘊涵、形式、效果、機制、要素等,並予以盡可能科學合理的解釋。它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細讀、科學實驗和調查,「實證 + 質性」是它的方法論原則。

引語: 「認知轉向」的繁榮與迷惘



20 世紀…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7,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比較認知詩學的理論建構(下)

二是文學的認知研究與非認知研究的比較。一般的文學原理討論或作品分析不會像認知研究那樣自覺、充分地考慮認知問題,也不會運用認知的理論、觀點和方法進行相關研究。因此,對文學的認知研究與非認知研究進行比較,可以更為清晰地表現出文學認知研究的特點和學術價值。以認知現實主義與現實主義的比較為例,傳統的現實主義觀念多是針對作家和作品而言,很少關注讀者,但提出「認知現實主義」的特羅辛科則認為,不能忽略讀者的認知活動。就「真實」這一命題而言,傳統現實主義主張「真實地描繪事物的現象」,因此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使得一個虛構文本成為現實主義的?」但認知現實主義卻這樣發問:「什麼東西使得這個虛構文本對讀者來說似乎是現實主義的?」在認知現實主義看來,任何虛構性文本因為其虛構性,所以本質上並不是「現實」的,但它卻有可能在讀者的認知中顯得是「現實」的,所謂「現實主義」指的就是這種認知效果。…

Continue

Added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4,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劉珊珊·認知詩學理論對《再別康橋》的賞析與解讀(1)

摘要:認知詩學的基本理論來源於認知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其哲學理論基礎是認知體驗哲學,研究對象是詩歌類文學作品。筆者運用認知詩學中的基本分析理論對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再別康橋》進行了逐句地深入賞析,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對本詩從一個新的角度產生更加深刻細致理解。

一、認識詩學理論

認知詩學理論產生於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由以色列語言學家Reuxen…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August 31,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曾舒涵·認知詩學視角下格麗克的《女巫草》(上)

(原題:靈魂深處的詩意花園——認知詩學視角下格麗克的《女巫草》;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2年21期;本文作者曾舒涵,單位:湖南工商大學,湖南長沙 410006)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露易絲·伊麗莎白·格麗克是繼托妮·莫里森後27年,來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性。這位桂冠詩人「不愛站在聚光燈下,不關心聽眾群擴大,更喜歡擁有一批數量少但充滿熱情的讀者」。安德斯·奧爾森評價她「坦率、毫不妥協,充滿幽默感和辛辣的智慧……有著和狄金森一樣的嚴肅性和對接受信仰的簡單原則的拒斥」。自1968年《頭生子》的首次亮相,格麗克先後出版了14…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3,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熊沐清〈文學研究的認知延展 ———廣義認知詩學原理與方法〉(9)

認知文學研究領域知名專家、美國學者霍根( Patrick Colm Hogan) 曾指出: 文學的認知研究有多種方法或範式,最初有心理分析的,語言學的,社會學的,計算機科學的,很快又有人類學、社會心理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進化生物學以及來自物理學的動力理論等學科加入。因此,廣義認知詩學的認知分析可能是一種認知文化批評,一種認知社會學分析,認知人類學分析,認知歷史主義分析,認知空間批評,認知生態批評,認知/神經女性主義批評,認知情感批評,認知現實主義批評,等等,不一而足。

筆者曾經指出: 不同方法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對象。「文本細讀」顧名思義是針對文本的,目的是對文本提出某種闡釋( interpretation) ;…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1, 2023 at 1: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