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認知詩學理論對《再別康橋》的賞析與解讀(1)

摘要:認知詩學的基本理論來源於認知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其哲學理論基礎是認知體驗哲學,研究對象是詩歌類文學作品。筆者運用認知詩學中的基本分析理論對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再別康橋》進行了逐句地深入賞析,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對本詩從一個新的角度產生更加深刻細致理解。

一、認識詩學理論

認知詩學理論產生於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由以色列語言學家Reuxen Tusr教授首次提出。其理論的基本內容是通過運用我們的心理認知程序,對詩歌等文學作品進行分析與品評,並對詩歌的寫作過程進行心理再現。因此認知詩學理論既是一種文學批評理論,又是一種篇章解讀理論。我們在賞析詩歌等文學作品時可以通過運用認知詩學理論來重現作者在寫作時的心理圖景的產生與變化,從而使讀者與作者達到更高層次的情感與心靈的交流。發展至今,認知詩學理論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包括:圖形——背景理論、概念合成理論(或心理空間理論)、詩歌意境理論、腳本理論、指示中心理論(或認知域理論)、故事性思維理論(或敘述性思維理論)。下面我們將一一進行闡述。

圖形——背景理論源自於俄國形式主義所提出的「前景化」概念。這一概念最早援引於繪畫藝術,繪畫作品之所以比照片更加生動感人,其原因之一就是繪畫作品並不是像照片一樣完全客觀的反映事物,而是根據畫家情感對畫面做出一定的調整,其所突出的重點部分與照片不盡相同,因而會給觀賞者帶來一種新奇的視覺感受,吸引著觀賞者去仔細的品味其獨特之處。這一藝術手法也可以用在文學作品中。文學語言或詩歌語言之所以與生活語言或常規語言不同,且具備美學價值,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學語言相對於常規語言是一種特殊的「偏離」,且這種偏離會帶給讀者新鮮刺激的美學享受。而這種「偏離」的表現形式往往就是將語篇中的某些詞句進行非常規化的「突出」,形成一種特殊的「圖形——背景」結構,從而帶給讀者美的文學體驗。

概念合成理論源自於對於隱喻現象的研究。一般認為,在我們的大腦試圖構建一個隱喻概念時,會首先形成四個心理空間:兩個輸入空間,一個類指空間和一個合成空間。在形成隱喻的過程中,兩個輸入空間分別代表隱喻的來源域和目的域,首先是類指空間向兩個輸入空間同時發生映射,來提取出其中的相似成分或結構,同時兩個輸入空間會彼此映射,來確定其相似成分或結構的內部對應關係。隨後,兩個輸入空間再同時向合成空間進行投射,將相似的部分在合成空間進行創造性融合從而形成層創結構,完成了隱喻的形成過程。需要提到的是轉喻的形成與隱喻原理相似,過程略有差異,主要是兩個輸入空間是包含的關係,形成的層創結構是以被包含的輸入空間來代表整個包含的輸入空間,即以特色來取代整體,因此類指空間所提取的部分應該是整個被包含空間。

所謂詩歌的意境牽涉到兩方面的概念:某種場景與某種情感。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驗,當看到某種場景時會不自覺的產生某種與之相對的情感,例如看到深秋的落葉漫天時會不自覺的感到淡淡的哀傷與惆悵。這種情緒產生的原因是我們周遭的環境會帶給我們某種感受,當然不同的人感受也會不同,這與個人的生活經驗有關,但有一部分的場景與情感間的喚起關係是為大多數人所共有的,是一種共享的經驗。因此當我們再次見到與之相似的場景時就會喚起同樣的感受,或當我們讀到文學作品中的相似的情景時,我們的大腦會創造出一個心理空間將這一場景進行重現從而喚起我們心中的相同感受,使得我們在這一情境氛圍中有所感悟。這就是詩歌意境的產生原理。

(文藝生活·下旬刊;2017年08月01日)

Views: 4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