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宗信·認知詩學:認知轉向下的後經典「文學學」(8)

許多研究成果都稱作「詩學」,有特指的詩學(the poetics),有具體的詩學(a poetics),也有泛指的詩學。研究什麽,就是「……之詩學」(poetics of …)。那麽「認知詩學」是「什麽之認知詩學」?(cognitive poetics of what?)既然它以文學為研究對象,那麽與「認知文學研究」有沒有區別?在術語上是否可以互換?霍根(Hogan, 2014)拓寬了我們理解《尤利西斯》的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在理論上對敘事的理解,包括小說中人的思維和情感。他在標題中用了「認知之詩學」(poetics of cognition),把「認知」作為「詩學」的研究對象,與認知科學家、心智哲學家、心理科學家從文學中研究心智和情感有什麽區別?霍根(2004)把「認知」與「文化」兩個視角並列起來研究文學傳統和殖民主義,對認知詩學有什麽啟示?認知與其他視角相結合的研究以及在認知轉向下的其他藝術和文化研究理論,是否也屬於認知詩學?
認知轉向下的詩學仍是文學研究。認知詩學得益於認知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研究成果,直接來源於認知語言學,與認知文體學和認知敘事學等學科相輔相成。隨著認知語篇(話語)分析的興起,文學的認知研究領域名目更多。文學文體學(文學語言學和文學話語分析)、符號學、修辭學、敘事學等學科都可冠以「認知」,那麽認知詩學的區別性特征是什麽?如何才能使這一學科不成為無所不包的「廢紙簍」或「垃圾桶」?

有些學者出於對「理論」一詞的不同理解和愛好,更願用「詩學」,這使情況更為復雜。由於對「什麽是文學?」的問題沒有公認的答案,文學理論(theory of literature/literary theory)既不是「具體文學作品的理論」也不是「文學的普遍理論」,大多是「文藝理論」和「藝術理論」,有些是模棱兩可的「文論」或純粹抽象的「理論」(Culler, 1997)。認知詩學並不全盤照搬認知科學,也不會改變社會科學。盡管許多學科的原則對文學文本和語篇的研究很有用處,但認知詩學只使用了認知語言學的概念和方法。語言學視角下的傳統詩學通過語言編碼層次上的模式和偏離來界定文學性,但文學性到底從何而來?能使一部作品成為文學的決定性因素到底是什麽?什麽是文學?這些是自俄國形式主義以來一直困擾文學理論的問題。認知詩學在多大程度上能解決這些老問題?它的具體理論是什麽?

與傳統文學批評相比,認知轉向下的詩學更重視文學文本與讀者的互動關係和文本與社會、歷史、文化語境的關係,是文學批評研究的一個後經典思潮。它的歷史雖短,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個被認可的學科領域和一門涉及許多當代理論的跨學科領域。我們正在從事的認知詩學不是某種僅僅具有認知視角和語言學性質且把文學當做分析對象的方法,也不是某種僅僅具有文學批評性質的、從認知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里借用方法的研究,而是一個獨立、有認知科學視角,兼顧語言學和文學特征的一個學術學科,一個科學的文學批評學科,亟待在理論上進行建構。

5. 結語

認知詩學的興起,源於社會科學對文學的特殊性和具體性越來越明確的認識,把文學看做認知和交流的一種形式。文學的這種特殊地位植根於人類的認知和經驗的基本結構和過程,否則我們就沒法用這種特殊的藝術方式發生互動(Gavins & Steen, 2003: 2)。認知轉向下的後經典詩學是對 20 世紀「文學學」的一次革命。

它融合了許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不但把文學語篇的語言學分析與文學的社會、歷史、文化語境結合起來,而且把真實的讀者在文學閱讀過程中的認知機制及文學意義的闡釋結合起來,既是新視角又是新方法。理查德森(Richardson, 2004)指出,認知詩學是認知文學研究的一個分支,其特點是旨在積極探索那些很大程度上不知不覺的但能使人的行為得到理解的認知加工。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