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迄今為止,我們發現最早提出“鄉土文學”概念的是周作人。1910年,在為自己翻譯的匈牙利作家約卡伊•莫爾(周譯:匈加利,育珂摩耳)的中篇小說《黃薔薇》撰寫的序里,周氏在兩重意義上肯定《黃薔薇》為“近世鄉土文學之傑作”,其一為“多思鄉懷古之情”,周氏這里所說的“思鄉”與後來魯迅概括的“鄉愁”有所不同,而與古典文學中的“思鄉”有更多的淵源;其二為“風俗物色,皆極瑰異,……諸平原為狀,各各殊異。或皆田圃,植大麥煙草,荏粟成林,成為平蕪下隰,間以池塘,且時或茂密,時或荒寒,時或蒼涼,時或艷美”[4]12。這就是周氏後來所說的“特殊的土味和空氣”[5]44、“鄉土的色彩”、“鄉土趣味”[6]104-105。在為劉大白的詩集《舊夢》撰寫的序文里,周氏是這樣解釋“鄉土趣味”的:寫出“真的今昔的夢影,更明白的寫出平水的山光,白馬湖的水色,以及大路的市聲”[6]104-105。…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2:24pm — No Comments
在對於中國現代“鄉土文學”這一理論概念的理解上,一直存在較大的分歧。就目前的研究現狀而言,頗有各家自說自話的趨勢。分歧的根本點不在於對“鄉土文學”這一概念中的“鄉土”內涵的不同理解,而在於對“鄉土文學”這一概念的整體性把握上。歷史上的分歧和政治語境的變化,使“鄉土文學”這一融合了中國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復雜概念顯得迷霧重重,本文試圖追溯鄉土文學理論從醞釀到形成的歷史,縷析鄉土文學的內涵,從而為被泛化、模糊化和狹義化而令人莫衷一是的鄉土文學尋找理論支點。…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December 23, 2017 at 2:2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uyuu on September 1, 2017 at 6:54pm — No Comments
(二)規劃編制思路有偏差
現行的文化產業規劃模式奠基於計劃經濟時期,隨著經濟體制的市場化轉型,其弊病逐漸暴露無遺。我國各級“十一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較多地延續了以往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發展計劃生成模式。文化事業的計劃編制意識依然牢牢地紮根於規劃編制者的頭腦中。從目前一些地方制定的文化產業規劃看,編制機構對“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之間關系的認識依然存在偏差,潛意識裏仍然認為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系是簡單的主從關系,文化事業的重要性遠遠高於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只能依附於文化事業而存在。由於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關系認識存在誤區,並且,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迅猛、數據滯後,研究成果不足以支撐政府部門的決策,政府部門不得不使用早已習慣的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規劃文化產業,導致文化產業規劃被淹沒在文化建設(發展)規劃中,籠罩在文化事業規劃的光環之下。…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September 1, 2017 at 6:54pm — No Comments
有些定性目標過低,導致發展失去動力。《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的發展目標定為“把北京建設成為全國的文藝演出中心、出版發行和版權貿易中心、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動漫遊戲研發制作中心、廣告和會展中心、古玩和藝術品交易中心、設計創意中心、文化旅遊中心、文化體育休閑中心”。國家首都成為國內文化產業各領域的中心應該是不難實現或者已經實現,目標太低,沒有站在全世界文化產業發展格局的高度看待文化產業,沒有考慮到北京在文化“走出去”戰略中、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甚至世界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中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起不到首都在文化產業發展領域的引領和榜樣作用。其實目標過低不是個別現象,在不少省區市的規劃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還有些目標實際上是為指標下降預留了很大空間。…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29, 2017 at 12:32pm — No Comments
1998年文化部設立文化產業司以來,中國文化產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並在國家相關政策的鼓勵、引導下,逐步發展壯大。文化產業的順利發展與黨和國家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文化產業的重視關系密切。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十五”規劃的建議》第一次明確使用了“文化產業”的概念。2001年3月,“文化產業”一詞被正式寫進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綱要》,確立了文化產業作為中國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形態的地位。2006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中國第一個關於文化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把文化發展納入國家發展的總體戰略加以統籌規劃,進一步推動了文化產業發展。除此之外,國家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等分別出台了國家級文化產業行業內部專項規劃,多數省(區、市)、市縣制定了地方文化產業專項規劃和行業內部專項規劃,初步建立了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體系,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August 29, 2017 at 12:31pm — No Comments
——關於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的幾點思考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明確要求,推進文化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為此,必須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文化創意產業: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April 25, 2017 at 10:02am — No Comments
文化產業已成為我國實現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戰略產業,而發展文化產業,其核心在於增強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分析,能否盡快切實解決以下制約提升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重大問題,直接關系到文化產業能否真正成長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April 25, 2017 at 10:02am — No Comments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影碟播放設備制造基地,每天都在為全世界制造質美價廉的文化器械,為世界人民提供了愉悅工具,但中國每出口一台DVD需要交給外國人18美元專利費,除去成本,只能賺1美元。一台標價79美元的MP3播放機,屬於中國企業的純利潤只有1.5美元。美國人一直處於產業的核心技術,拿走了知識產權,外資處於產業上遊,掌控制品牌和技術,掏走了真金白銀,而我們一直處於人家吃肉,我們啃骨,人家吃米,我們吃糠的產業下遊。1986年,被譽為“知識經濟之父”的保羅·羅默(PaulRomer)撰文指出,新創意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市場和財富創造的新機會。所以新創意產生新裂變,新裂變孕育原動力,我們處於文化產業的下遊,產品本身沒有“創意”含量,沒有裂變的動力。1998年,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指出,美國新經濟的本質,就是以知識及創意為本的經濟(The New Economy is a knowledge and idea based economy),而中國還在努力享受“中國制造”帶來喜悅。 …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March 29, 2017 at 3:24pm — No Comments
2、科學技術水平,尤其是數字通訊技術與文化藝術人才的結合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支撐要素。
3、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制度性保障。創意產業從構思、開發、制作、銷售到最終為消費者所接受,每個階段都涉及相關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用,沒有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保障體系,文化在創意階段就會消亡,文化產業就不可能持續性、聚集性發展,劇變性增長。約翰·霍金斯認為,知識產權是創意經濟的貨幣,它在創意經濟中扮演的角色,遠比其在工業經濟中的角色要重要得多。有人認為,知識產權是創意經濟的“貨幣”,知識產權保護就是創意經濟的“中央銀行”。早在17世紀,英國發明了專利和版權。19世紀,北美人發明了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在20世紀重新對基礎研究進行競爭性授權(重新推行知識產權保護)盡管知識產權造成了一些暫時性的壟斷力量,但是專利和版權仍能獎勵創造性活動,促進經濟發展,增進社會福利。…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March 23, 2017 at 6:06pm — No Comments
二、思想“啟蒙”與“文化工業”的自我毀滅
“文化工業”是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在《啟蒙辯證法》一書中提出的概念。他們指出,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電影和廣播……它們稱自己為工業”。[4](註: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啟蒙辯證法》〔M〕,重慶出版社1990年版)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的“文化工業”概念具有強烈的否定色彩,他們認為,歷史上具有進步意義的思想“啟蒙”恰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成為利用自我的一體化策略和能力遮蔽資本主義制度的非合法性、消解大眾的自主意識和獨立判斷能力的工具,因此,“文化工業”是“啟蒙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倒退”,從此,使人類由“啟蒙”走向了現代“神話”。…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March 23, 2017 at 6:05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創新”與“破壞”的邏輯顫變扭轉了傳統經濟增長方式,衍生出新的經濟形態,因此,創新絕非一般意義上的技術革新或制度改良,是一種非物質的文化力量。思想“啟蒙”誘發文化工業,人類由“啟蒙”走向現代“神話”,最終使“啟蒙”走向它的反面。創新和創意普遍存在於各個生產領域,它們並非都與文化相關,文化創意孕育創意經濟,滋生“文化泡沫”,引發全球經濟結構性“裂變效應”。中國只有從“文化泡沫”中悟出文化經濟的“道”,才能真正開啟文化經濟的命門。…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March 23, 2017 at 6:04pm — No Comments
最近一期的《CBNweekly》的封面文章題目為《小報,正在消失》。美國的社區報紙就像親切而嘮叨的鄰居一樣存在了上百年,而如今諸如紐約皇後區的社區報紙《QueensLedger》正經受著數字時代的侵襲。不必說社區類小報,就連全國性的大報也越來越不景氣:今年《紐約時報》發行量下降4.5%;《基督教箴言科學報》在2008年就停止刊發紙質版,改成電子版;《西雅圖郵報》也在2009年消失了。數字技術毫無疑問在影響公眾的的信息接收方式,好像報紙因數字化時代的降臨而難以為繼。就我個人的意見,我仍然對這種狀況保持自己的思考,即使這種思考是粗淺片面的。
一、優秀報紙要超過公眾預期,並能產生影響
…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26, 2017 at 2:34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24, 2017 at 8:04am — No Comments
對於雲南這樣以多山區多民族為特征,以農業和農村為經濟和社會主體的中國西部邊疆省份,鄉村文化產業是全省文化產業的關鍵組成部分,從與旅遊互動發展和脫貧這兩個角度來講,鄉村文化產業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鄉村的文化產業和文化保護是相互依托才能共同發展的兩個因素。
從目前的狀況看,雲南鄉村的文化產業有非常喜人的發展勢頭,成績突出;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對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相當不利的問題。學習和借鑒一些其他國家在發展鄉村旅遊和文化產業方面成功的經驗,是促進雲南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重要因素。下面以我所見到的意大利鄉村近年來實施的“生態博物館”為例,談談它對發展雲南鄉村文化產業的一些啟示,提出一些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一些問題。
…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20, 2017 at 10:35pm — No Comments
3、顯著特點
中國文化產業有其良好的發展條件和背景支持,但這些條件和支持如不能被有效地激活或利用,它們只能是潛在的條件和支持。當代中國的特點是,從政府到民間,都有一種自覺而強勁的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識和需要,它們成為文化產業的直接動力。…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18, 2017 at 7:02pm — No Comments
一個從事文化產業研究和教學的中國學者,能夠到Monash大學參加文化創意產業論壇是非常高興的。我們早就知道澳大利亞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經驗足資中國借鏡,早就知道這裏的Monash和Melbourne大學文會聚了若幹在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學者。我感到特別親切的是,中澳之間、上海與墨爾本之間在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與教學方面已經有了許多交流和合作,Justin O'Connor教授還組織了"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creative clusters in Australia and China"研究項目。根據論壇召集人的要求,我就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些情況,向諸位做一報告。
1、曲折歷程…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15, 2017 at 12:38am — No Comments
一,一島、二極、三翼、多元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產業委員會委員、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潘知常教授是內地著名的美學家、戰略咨詢策劃專家,聲名顯赫的“政府高參、企業顧問、媒介軍師”。他曾經為國內的許多政府、企業和媒體做過成功的戰略咨詢策劃,至今還擔任著多家政府、企業和媒體的高級顧問,2008年來到澳門。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潘知常提出了自己在深思熟慮幾年後的對於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初步看法,就是:一島藍圖、二極驅動、三翼展開、多元共生。即:
一島——國際未來島藍圖;
二極——博彩業與旅遊休閑業二極驅動;…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13, 2017 at 9:06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