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對於雲南這樣以多山區多民族為特征,以農業和農村為經濟和社會主體的中國西部邊疆省份,鄉村文化產業是全省文化產業的關鍵組成部分,從與旅遊互動發展和脫貧這兩個角度來講,鄉村文化產業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鄉村的文化產業和文化保護是相互依托才能共同發展的兩個因素。
從目前的狀況看,雲南鄉村的文化產業有非常喜人的發展勢頭,成績突出;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對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相當不利的問題。學習和借鑒一些其他國家在發展鄉村旅遊和文化產業方面成功的經驗,是促進雲南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重要因素。下面以我所見到的意大利鄉村近年來實施的“生態博物館”為例,談談它對發展雲南鄉村文化產業的一些啟示,提出一些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一些問題。
一、意大利鄉村生態博物館簡介
意大利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其歷史文化遺產之豐富在全球聞名遐邇,也是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稱號最多的國家。我應邀於2004年9月2日至8日到意大利特倫托(Trento)大學參加該校以17世紀著名的意大利漢學家衛匡國命名的“衛匡國漢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學術會議,主題是以中國雲南和西方的少數民族為例,對少數民族文化與當代旅遊發展之間的關系等進行探討。大會期間,還專門組織了田野學術考察,到意大利北部特倫托省的幾個鄉村和阿爾卑斯山著名風景名勝區進行考察,對旅遊開發過度和恰到好處的地區都進行了考察。其中,我對特倫托省推出的鄉村“生態博物館”特別感興趣,覺得有很多內容值得我省在發展與旅遊密切相依托的民族文化產業時加以借鑒。
什麽是“生態博物館”?
意大利鄉村“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和實踐始於2000年,由一些學者與當地政府、社區、文化和旅遊協會共同創造設計,提出方案,上報該省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實施。“生態博物館”的宗旨是力圖以一種保護和創新地持續利用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遺產的方式,將當地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遺產和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一體化地、整體互動地展示給意大利國民和外來的旅人,籍此保護鄉村的自然和歷史人文景觀,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生態博物館”實施以來,廣泛地受到國民的普遍關註,並且吸引了大批的國內外遊客。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按照介紹意大利生態博物館的一本小冊子的簡介,“生態博物館實際上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博物館。這樣說基於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它沒有圍墻,包括戶外的空間。它將鄉村各種文化物品保留在創制和發展了它的地方,讓當地社區始終擁有它的文化遺產。它旨在促使當地社區民眾可以籍此了解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它不是一個劃了界的保護地,不是一個公園,而是一個在活著的社區內具有流動特點邊界等的區域。它不局限於單一的一些文化物品,或者一個古城堡、教堂、祭壇,或是一個山地牛奶場、而是綜合性的,生態博物館給當地各種文化產品和場景提供更為廣闊的歷史文化情境。可以說,一個村寨社區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生態博物館。”
生態博物館的做法和特點
首先,意大利鄉村的“生態博物館”給我最深的印象是意大利人那種珍惜自己的歷史,以擁有歷史文化遺產而自豪的全民性風尚。在意大利的大城市、小鎮裏,到處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古跡,我多次目睹人們是怎樣小心翼翼地以“修舊如舊”的方式恢覆一處處破損了的古建築外觀。我以為這種珍愛文化遺產的風尚可能主要是表現在城市。沒有想到在意大利普普通通的鄉村,人們也是那麽珍惜本地的歷史和文化,那種珍愛村子文化遺產的民風也是那麽濃郁,這種風氣使已發生重大社會變遷的當代鄉村生活仍然充滿一種歷史的魅力,民俗的魅力。
意大利鄉村的“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是很有特點的,它不是局限於在某一個社區建造一個有形的博物館,而是將社區整個自然和人文環境一體化的一種表現方式。人們稱之為“沒有墻和門的博物館”。
村內自然也建有有形的博物館,但這只是“生態博物館”的一個組成部分。博物館的建築風格完全與周圍的環境、民居相和諧,室內博物館對當地的自然歷史人文進行圖文並茂的的詳細介紹,所展示的展品包括考古發掘實物、鄉村歷史上各種傳統生產生活用品、藝術品和手工藝品;對當地有的各種野生動物、植物的詳細介紹,配有很多精美的照片。引人註目的是,博物館還專門騰出一片空間來張掛社區孩子們以當地自然人文景觀為題材而創作的各種繪畫作品。博物館中還制作有影像光碟,多層面地放映自然和人文環境,反映當地人的生產生活。
不少村子裏還成立有戰爭博物館,這是“生態博物館”的一部分,比如卡哦裏阿(Caoria)村的戰爭博物館裏就有2000多件展品,其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地士兵用過的各種兵器、各種各樣的軍用器具和軍旅生活用具、士兵的服飾、老照片,甚至士兵在戰場上寫給家人和情人的很多未能寄出的書信也被精心陳列在櫥窗裏。村子裏建有紀念碑,紀念當地在戰爭中陣亡的士兵,石碑上刻著陣亡者的名字。村民說,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後人記住當地那些在無情的戰火中的毀滅了的生命,記住國家經歷過的那一段段悲慘而不幸的歷史。
而“生態博物館”更大的展示空間在有形的博物館之外。“生態博物館”的設計者把整個社區生活的自然環境和農牧生活場景都納入其視野中。他們為旅人設計了非常詳細的各種徒步旅遊路線,除了可以到達當地各個自然景觀的路線外,其中普遍還設計出“民族志路線”(Ethnographictrail),指可到達當地人各種社會生產生活、歷史景觀和與宗教信仰相關的各個聖跡靈地的路線。
由於氣候和環境的關系,特倫托省不少山地社區每年以村子的大本營所在地為核心,以周圍山林牧場為半徑,進行周期性的流動農牧活動。如每年3至7月,村民就趕著牛羊,舉家搬遷到草青林茂的林中居所去。他們過去的農牧生活、蓋木板瓦的木楞房、各種農具、制作奶制品的器具、廚具炊具等皆完整地保留著,同時還保留了過去村民的家庭生活場景,如菜地、豬圈,水井,室外餵豬的地方和豬食槽等,豬和牛羊用木頭逼真地雕刻而成。村子裏過去用來伐木的各種斧頭鋸子、用水力來進行鋸木的水車等,都如實地展示,並且還每天進行演示,讓來這裏的人們能領略到當地村民過去各種真實的生活情景。
過去當地村民曾經有過伐林開荒的遊耕農業,現在隨著當地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已經完全“退耕還林”,但過去曾經歷過的生產方式則成為今日展示的對象,保留了過去各戶各村的農地界碑等。而過去的牛廄羊圈,成了真實地再現過去畜牧生活場景的場所,連當地森林牧場中每一種草的標本都有展示,如那種草有利於產奶,那種草有毒,那種草有利於牛羊的繁衍等,內容都標示得相當詳細。
“生態博物館”還設計了一個猶如藏族“轉經筒”的圓狀物,可以轉動,上面詳細地繪著整個一年的生活與農事歷,在轉這個木筒時,可以通過各種圖標、圖畫和文字等,一目了然地看出整個村子的生產生活活動場景和周期,如什麽時候村民遷徙到山腰進行畜牧活動,什麽時候把牛群趕上山放牧,什麽時候村民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又遷徙下來等。
有的村子還根據自己的特點,設計了稱之為“聖道”(sacredtrail)的路線,作為生態博物館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主要是反映村民的宗教信仰生活部分,包括教堂、還有村民在隨季節遷移過程中所用的路旁祭壇、反映耶穌受難的十字架、民間相傳是耶穌露宿過的地方、民間信仰中的神山等。這聖道中還包括“聖屋”(sacredroom)村民收藏的各個時期的宗教繪畫、雕塑作品、宗教裝飾品、聖經等,包括文藝覆興時期的各種宗教題材的藝術品。
有的生態博物館還包括“藝術和工藝之園”(artandcraftspark)裏面陳列著村裏各種傳統的工藝品和制作工藝品的工具,比如木紡織機、釀酒器具等。
除了那些有數百年歷史的教堂、民居等古老建築被精心保護外,村子裏傳統的磨坊、釀酒坊、打鐵作坊、甚至過去燒炭的土窯等,都作為歷史場景而保留了下來。村內歷史悠久的房子,原樣地保留下來,如果有的房屋內部和外部有局部破損,都嚴格地按照原樣“修舊如舊”。古堡或者其殘垣斷壁。
此外,很多意大利鄉村保留了濃郁的鄉村節慶、傳統歌舞、服飾等傳統文化習俗,這也成為意大利鄉村旅遊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
生態博物館的文化產業功能
鄉村生態博物館的理念和做法推出來後,在意大利保存了很多擁有豐富的鄉村歷史文化遺產和民俗遺產的鄉村,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的旅遊業。據介紹,旅遊業已經成為這些村子主要的收入來源。國內外相當多的遊客慕名來一睹鄉村生態博物館,來村子裏度假的人增多。寓教於樂的這種鄉村旅遊方式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增加了當地村民的收入。我在參觀鄉村生態博物館時,曾與當地致力於這些生態博物館的學者和社區人士交談,當我指著那些興高采烈地來遊覽的眾多遊客,問到旅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時,他們告訴我,村民從這種生態博物館方式的旅遊中獲益很多,現在當地不少村落的居民可以基本上靠這種生態旅遊生活,很多鄉村已經不完全靠農業生活。
生態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意大利的生態博物館不僅僅有生態旅遊和鄉村旅遊的功能,更為重要的是,它具有一種文化教育的功能。我覺得,任何文化產業除了經濟效益外,應該具有一種體現在啟發人的心智、鼓舞人的愛國愛鄉情感和終結生命關懷的功能。而並不僅僅是體現在經濟上的利潤。
在訪問的過程中,村民們雖然告訴我們,這種生態博物館雖然有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它的社會效益更有意義。他們強調,生態博物館不僅僅是為了促進旅遊,更重要的是要讓人們記住意大利的歷史和文化,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村子的歷史和文化,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故鄉家園的歷史,了解祖先們曾經經歷過的生活和走過的路,了解他們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這使我回想起每到一個意大利的地方,意大利人都喜歡興致勃勃地向你介紹當地的各種歷史事件發生地、歷史建築、歷史悠久的房屋和酒店、名人舊居等,意大利人領你去吃飯時,非常喜歡把你帶到一個古老的農家小院或老宅院的酒吧飯店,他們因擁有這些歷史文化遺產而自豪。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