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5)

顧城·設計重逢

沾滿煤灰的車輛

晃動著,從道路中間滾過

我們又見面了

我,據說老了

已經忘記了怎樣跳躍

笑容像折斷的稻草

而你,怎麼說呢

眼睛像一滴金色的蜂蜜

健康得想統治世界…

Continue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February 9, 2019 at 6:42pm — No Comments

袁昌英·再遊新都的感想(上)

六年前一陣薰暖的南風,將我吹送到新都去住了幾天,結果我在《現代評論》發表一篇《遊新都後的感想》。今年暑假又不知一陣什麼風,把我飄送到那兒去住了兩個多月。李仲揆先生說我“趨炎赴勢!”這話果真蘊藏著一點深意。因為我到南京那天,室內寒暑表有的升到百十四度。“趨炎”兩字我當然不能不承認了。至於“赴勢”咧,京都是勢利之地,我沒由無故地跑到那兒去,誰還說不是“赴勢”呢?…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February 9, 2019 at 6:41pm — No Comments

《陳東東詩選》煉丹者巷22號(9)

因此神跡劇演變為喜歌劇

弧光燈空照寓言樂池裏斷弦的

豎琴。因此愛情是必要的放逐

是贖罪的寫作忍受的鞭撻

——出現在紙上,那語言的驚愕

也將被文刺進克制的驚愕

引起一個精神戀愛的夜女郎

驚愕,驚愕地投入一個人羞愧的…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February 9, 2019 at 6:39pm — No Comments

魯米(Molang Jalaluddin Rumi)詩選·渴望是神秘的核心

渴望是神秘的核心

渴望本身就可以療愈

忍受痛苦,這是唯一的法則

你必須訓練你的願望

如果你想要什麽…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February 9, 2019 at 6:39pm — No Comments

(阿根廷)博爾赫斯·書

一堆東西中難得有一件

可以當作武器。這本書誕生於

英格蘭,在1604年,

人們使它承受夢想的重載,它內裝

喧嘩與騷動、夜和深紅的色彩。

我的手掌感到它的沈重。誰能說

它也裝著地獄,大鬍子的

巫師代表天命,代表匕首…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February 9, 2019 at 6:37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鬼鳥—蚊母鳥

從名字上已經可以看出,鬼鳥是一種很古怪的鳥。它是介於燕子與鷹隼之間的小鳥,但是古怪的個性又有點似貓頭鷹,因為它喜歡白天睡覺,夜晚才出來活動。

鬼鳥,歐洲人通稱它們為「夜的噪雜者」(Nightjar)。它們是候鳥,冬天從中國北方飛向南方,春末又從馬來亞和新幾內亞一帶飛回北方。在四月中旬路過香港,往往要停下來休息幾天,所以,在初夏正是最容易見到這種怪鳥的季節。它們之中有些到了香港就住下來不走,在這裡產卵孵雛,要到十月中旬才南下去避寒。

鬼鳥全身灰黑色,背上有不整齊的黃黑色斑紋,看來像是樹皮。它的嘴小而鉤,像是鷹嘴,但是張開來卻極大,頷下生著一叢像張飛鬍鬚一樣的硬毛,翅膀很長,飛起來迅速無聲,能在飛行中捕食小昆蟲。所以既像燕子,又像貓頭鷹。…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6:32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家婆打我!」

在封建社會的家庭裡,婆婆同媳婦的關係始終搞不好。由於吃人的舊禮教的回護,吃虧的總是可憐的小媳婦,結果只好上吊、跳井、投河、服毒,用死來表示自己的抗議。這種千百年來集結著可憐的被壓迫女性的冤氣,惟一可以發洩的出路,就是民歌和民間傳說。不說別的,僅就我國民間關於野鳥的傳說來講,有許多就是同婆婆磨折苦媳婦有關的。如著名的姑惡鳥,傳說就是一個不為家姑所諒的媳婦的化身,因此冤魂化為野鳥以後,就「姑惡姑惡」的叫著。這傳說已經夠淒惻了,可是維護舊禮教的舊時文人,寫起「禽言」來,仍說她化為鳥以後,還要說「姑惡」,實在有乖婦道,說什麼「姑言婦惡定有之,婦言姑惡未可知」,至死仍要派定她是個不孝婦,有時讀起來真令人生氣。

廣東民間也有一個媳婦被家婆磨折尋死後化為野鳥的傳說,它的叫聲,就是「家婆打我!」…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6:28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可怕的白蟻

香港的報紙上時常有專滅白蟻的廣告,可見這小東西平時雖不大被人見到,然而卻在暗中擁有很大的破壞潛力,否則它們的破壞成績,決不能在香港養活幾家專滅白蟻的公司的。

白蟻被稱為白蟻,實在不很恰當。第一,它們並不是白色的;第二,它們根本不是蟻類。在解剖學及其滋生過程上,它們倒近於我們日常慣見的蟑螂,因此,許多昆蟲學家認為它們彼此在多年之前可能是同宗。白蟻的生活狀態至今仍很原始,可是它們的組織分工、生活的周到和嚴密卻使人驚異。這一點頗近於螞蟻,我想這大約就是它們的名字上有一個蟻字的原因。白蟻在地球上存在的年代久過我們人類不知多少倍。昆蟲學家愛默遜氏藏有一塊琥珀,被斷定至少是三千八百萬年以前的遺物,其中有兩隻白蟻被凝結在裡面,頭翅完整,栩栩如生,它們的形狀和我們今日所見到的白蟻差不多,好像昨天才被封閉在裡面的一般。…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6:27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墨魚—烏賊

每逢墨魚上市的時候。香港街市魚台上的墨魚很多,乳白色的身體,小的一斤一串,大的一隻重十餘斤,而且價錢也便宜。新鮮墨魚的滋味非常好,無論炒或紅炆都極可口。當然,更好的吃法是鹵墨魚。浙江寧波人稱墨魚為烏賊魚,春天上市的時候,他們以去皮五花豬肉,加南乳與墨魚一同紅燒,稱為「烏賊剝皮大烤」,從前上海弄堂飯店的寧波小飯館多以這一樣菜來號召顧客。

墨魚被稱為烏賊的原因,是由許多有趣的民間傳說構成的。

中國從前的格物專家,最相信化生之說,認為許多生物都可以在某一季節從甲物變成乙物,如《月令》所說的「雀入大水為蛤」之類。墨魚也不例外,他們認為乃是海濱一種水鳥名烏蠖者入水所變。可是它變成墨魚以後,卻又以烏鳥為食,所以稱為烏賊。《本草綱目》說:…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6:26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鳳尾草和青苔

香港出產的鳳尾草和蘭科植物種類之多,乃是一件很值得注意的偏重現象。根據鄧恩與丟訖爾二人合編的目錄:《廣東與香港的植物》一書(出版於一九一二年,兩人曾在一九○三年至一九二○年之間,先後任職本港園林監督署,對於本港植物分類,造林,充實植物公園的花木標木等工作,甚有貢獻。本港有數種新著錄的花木,曾用他們的名字來命名以作紀念),本港出產的鳳尾草被著錄者有一百二十四種,蘭科植物有六十三種。如果我們將這兩類植物與英國所出產的數量加以比較,則英國僅有三十七種鳳尾草,三十五種蘭花。這麼一比較,我們就不難看出香港植物的豐富。

「沒有一點任何種類的青苔」這句話,顯示早期植物學者對於香港植物知識的一個漏洞。當然,香港本有相當種類的青苔,但是同鳳尾草比較起來就顯得稀少,並且在這方面亟需仔細研究工作。鄧恩與丟訖爾兩人曾說起編撰一部「有關本港青苔、藻、菌等類的植物誌」,作為推進本港植物知識的一件緊要工作。…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6:23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充滿鹹魚味的長洲

長洲島在香港的西南角,與香港仔遙遙相對,中間隔了一座因發現石器古物而著名的舶素洲(即南丫島)。天氣清朗的時候,站在香港仔的山上雖不易看得清長洲,可是站在長洲東灣的沙灘上,抬頭就可以望得見香港的瑪麗醫院等建築物。長洲是大澳以外的著名魚鹽之區,同時也是夏季游泳的一個好去處。每天從統一碼頭有直航的或經過坪洲和銀礦灣的小輪來往。若是有暇,約幾個朋友早上去,傍晚回來,即使不游水,也可以在島上各處逛逛,花錢又不多。這樣作一次短途的海上旅行,對於排除心身疲勞增進工作效能,是非常有效的。

長洲的島形狹長,兩頭大,中間細,所以名為長洲。外國人則因為它細狹的腰部和圓圓的兩端,像一隻啞鈴,稱它為啞鈴島。在島南稱為南便山的山上,從前就有許多西式的小別墅,多數是教會的建築物,後來在戰爭中被毀了,戰後經過重建,現在又是一番面目了。…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6:22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核疫和鼠患

老鼠在香港所闖下的一次大亂子,就是所謂「核疫」。鬧得最厲害的是一八九四年,香港人至今提起來猶「談虎色變」。在這年春末,香港居民之中忽然發生一種疫症,患者身上有一塊肉核,故名核疫。往往第一天得病,第二天已經不治而死,而且蔓延極為迅速,醫生知道這是「疫症」,但根本不知道是什麼疫症,所以束手無策,於是死亡率極高,差不多達到了百分之百。據說六月七日那天,一天在同一區域就死了一百零七人,都是同一病症,並且還有六十多人又新染上了。

這一來,當然使得居民起了極大的騷動,許多人都紛紛離港還鄉,逃避疫勢,香港的人口一時減少了八萬(當時全港中外人口共約二十三萬)。據後來的報紙記載:「那平日最繁盛之皇后大道,亦行人寥寥,舉目荒涼,得未曾有。」…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6:21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果子狸及其他

果子狸是像狸花貓一樣的小動物,是廣東人冬季席上珍品之一,一到秋季,你就可以在本港大酒家的廣告上見到生宰果子狸或會果子狸的名目,他們有時還用鐵絲籠盛著活的果子狸放在門口做招牌。這種果子狸大都是從廣東內地運來的,不過本港也有果子狸出產,有時新界鄉民也會捉到一隻拿到市墟上來出售。

真正的果子狸是很小的,它是獾屬,面部正中有一條闊的白紋,前腳的腳爪特別長,這是它的特徵。它善於掘地和爬樹,喜歡吃果實,尤其是木瓜,這正是它所以被稱為果子狸的原因。…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6:2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冰與雪

上海人呼雪糕為冰淇淋,廣東人和香港人則又稱冰塊為雪,因此冰箱就成為雪櫃。本來,雪是天上落下來的,冰是由水凝結成的,這兩種的分別很簡單,可是由於嶺南的冬天根本不下雪,又難得結冰,以致冰雪不分,這是很可原諒的。《廣東新語》說得好: 



粵無冰,其民罕知有南風合冰,東風解凍之說。即或有微冰,輒以為雪,或有微雪,又以為冰,人至白首,有冰雪不能辨者。…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6:04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年糕

過年所用的年糕,雖然各地方所蒸制的形式和原料各有不同,但最主要的原料必然是米粉,而且最考究的,一定要自己磨粉自己蒸制。因為年糕並非普通的食品,它的主要用途是饋贈和敬神,同時還要從製作的成績上察觀來年的吉兆,因此舊時的家庭主婦一定要自己動手或監督僕婦蒸制,從不肯從市上購買現成的。…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5:5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唐花薰貨

凡是為了應時應景,用人工使得花卉提早開放的,謂之唐花。現在花市上賣給香港人過年用的最名貴的牡丹,就是用這方法催開的。這個「唐」字,並非像本地人或日本人慣用的那樣,意指「中國」。唐花的「唐」,實是「煻」的省寫。唐花的由來已經很久,有時又稱為堂花或塘花。宋人《齊東野語》載: 



花之早放者名曰堂花。其法以紙飾密室,鑿地作坎,綆竹置花其上,糞以牛溲硫磺,然後置沸湯於坎中,湯氣薰蒸,盎然春融,經宿則花放矣。
 …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5: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賀年的糖果和果盤

春花秋月年年好,試戴銀幡拼醉倒;

令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



這是陸游《元旦詞》的下半闕。是的,又過了一年,誰都大了一歲。自元旦以來,未能免俗,不免拖兒帶女的到幾家親戚朋友家裡去拜年。這時不妨特別留意一件事,留意各家捧出來奉客的「賀年糖果」。…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5:28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年宵花市

六種爭開向藥欄,冬來花事不曾殘;

天南春色無來去,長與東皇共歲寒。



這是屈翁山的冬日對花絕句。所謂六種,是指梅花、菊花、月季、高麗菊、雁來紅和水仙。廣東因為氣候與北方不同,這冬天,不僅菊花與梅花同開,就是桃花也會提早開放。前天才過立春,可是小園的夭桃,已經開得落英繽紛了。這種情形,我們如果到灣仔海邊的年宵花市上去看一下,就更可以明白,所謂「花歷天南最不同,吹噓不必定春風」,是一點也不錯的。…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9, 2019 at 5:26pm — No Comments

原田玲仁《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怪異!紅色的電風扇

在酷熱難耐的夏季,電風扇可以為我們消暑解熱。很多家庭都有電風扇,可是你留意過它的顏色嗎?電風扇一般都為白色、黑色或灰色等冷色,而且很少能見到紅色的電風扇。當然,你要是想買紅色電風扇的話還是可以買到的,但是需要花費一番工夫尋找。

相信購買紅色電風扇的人也不是為了涼快,可能是為了裝飾等其他目的吧。其實,不管電風扇是什麼顏色,從功能上講都可以吹出一樣的涼風,但紅色等暖色會讓人從心理上感覺溫暖,因而看到紅色電風扇時,會感覺它吹出的是溫熱的風。在悶熱的夏季,這會使人更覺煩悶。因此,還是白色、黑色或灰色等冷色的電風扇讓人感覺舒服些。



色彩是最環保的空調…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February 9, 2019 at 2:21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太陽夜記》黿頭渚的秋光

許多年以來,每見到畫報上所刊載的太湖黿頭渚那一座飛甍畫棟的小亭照片,總要為之神往,認為能站在那座亭上欣賞太湖的景色,實在是人生一樂。想不到終於有了這機會,而且還拍了一張照,真是此身已作畫中人了。

年輕時候虛度韶光,應做而未做的事情很多,住在上海那麼多年,往來滬寧路上那麼多次,竟不曾到無錫去一遊太湖,實在也該列為這種應做未做,想起來要頓足追悔的事情之一,現在居然有機會游過了,總算完成了人生的一願。…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February 8, 2019 at 9:2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