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整部《舊約》中,這是上帝面臨的最尖銳的一個問題。沙漠刮起了一陣旋風,而憤怒的上帝從中給予了約伯這樣的回答:
“誰用無知的言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
你要如勇士束腰;
我問你,你可以指示我。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里呢?
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
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的尺度?…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2, 2019 at 7:56pm — No Comments
據說上帝在西奈花了很多時間,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事件是他用了兩年的時間在中原地帶照顧一群脾氣暴躁、經常抱怨沒有食物,並且容易受到異教神祇引誘的猶太人。摩西在臨終前說道: "耶和華從西奈而來。"(《申命記》,33。2》"西奈山峰煙霧一片,因為上帝在火中降臨於山上,於是煙霧如同從爐子中向上升起。整座山大力震動。"《出埃及記》這樣形容。"眾百姓見雷轟、閃電,角聲,山上冒煙,就都發顫,遠遠地站立。摩西對百姓說: ‘不要懼怕,因為神降臨是要試驗你們……’"
然而,聖經的記載只是加強了西奈遊人必會體驗的一個印象,那就是:…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2, 2019 at 7:55pm — No Comments
我的背包里有一把手電筒、一頂太陽帽和一部伯克的著作。伯克24歲時,放棄在倫教的法律研究之後,就寫了《關於壯闊和美麗理念之源的哲學探究》。他直截了當地表示: 景致之壯闊和脆弱的感覺有關。很多景致是美麗的,例如: 春天的草原、柔美的山谷、橡樹和河畔小花(尤其是雛菊),不過這些景致並不壯闊。他抱怨道,"壯闊和美麗常被人混淆,兩者所指相差很遠,有時性質可說是南轅北
轍。"對於那些從丘園瞭望泰晤士河,然後驚嘆泰晤士河是何等壯闊的人,這位年輕的哲學家顯露出了一絲的不耐煩。一種景致只有讓人感受到力量,一種大過人類、甚至是威脅到人類的力量,才能稱之為壯闊。壯闊之地具體表現了人類意志所不能左右的力量。他用耕牛和野牛作比較來說明這個道理:…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2, 2019 at 7:54pm — No Comments
由於非常嚮往沙漠,而美國西部小片風滾草被風卷起,在草地上翻騰的照片和偉大沙漠的名字,如美國加州的莫哈韋沙漠、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蒙古的戈壁又強烈地吸引了我,於是我乘搭包機前往以色列勝地埃拉特,準備到西奈沙漠漫遊一番。在飛機上,我同鄰座一名澳大利亞女子談天,她正準備到埃拉特的希爾頓酒店當泳池救生員。在飛行途中,我閱讀的是帕斯卡爾《沈思錄》里的文章:
“當我想到……我佔有的這個小小的空間正要被無垠的空間吞噬,然而對無垠的空間,我一無所知,連這空間也不知道我的存在,這個念頭讓我驚恐,我也驚訝於自己出現在此空間而非彼空間: 我有什麽理由出現在此地而非彼地,有什麽理由出現在此時而非彼時?是誰讓我置身於此?”…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February 2, 2019 at 7:52pm — No Comments
這裏並沒有誇張的成分。幾十年後,阿爾卑斯山的景象還存活在他的心中,並且一旦喚起便重新帶給他一股力量。這些景象的復活使他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們在大自然中所見到的景象可能永遠留在我們一生的記憶中,每當它們進入我們的意識中,便能與我們眼前困境形成對比,給予我們慰藉。他稱這些自然界的體驗為"凝固的時間點"。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若乾個凝固的時間點
卓越超群、瑰偉壯麗
讓我們在困頓之時為之一振並且彌漫於我們全身,
讓我們不斷爬升當我們身居高處時,…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28, 2019 at 8:47pm — No Comments
華茲華斯寫詩的目的之一是想引導我們去關註那些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卻常被人漠視的動物。我們經常只是用眼角余光瞥它們一眼,從未嘗試去了解它們正在做什麽或想要什麽,它們的存在不過是一些模糊而又普普通通的影子,例如尖塔上的小鳥和在草叢中穿梭的動物。詩人請讀者放下他們的成見,設想用動物的眼光看看這個世界,並輾轉切換於人類和自然界的視角。為什麽這樣做會有趣、甚至有啟發性呢?也許不快樂的泉源正來自我們用單一的視角看世界。在我前往湖區的幾天前,我發現有一本19世紀的書討論華茲華斯對鳥類的興趣。該書的序言中提示了運用多重視角看待事物的好處:
“我相信,如果這個國家的地方消息、每日新聞或一周大事不僅記載這塊領土上伯爵、尊貴女士、國會議員和大人物的啟程和返程,而且也記錄鳥兒的抵達和離去,必定會給公眾帶來樂趣。”…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16, 2018 at 3:18pm — No Comments
華茲華斯在1802年夏天寫給一位年輕學生的信中,討論了詩歌的作用。他在信中幾乎明確指出自然界所包含的價值。他說:"一位偉大的詩人……應該在某種程度上矯正人們的思想感情……使他們的感情更健全、純潔和永久,也就是與大自然產生共鳴、更加和諧。"
華茲華斯從每個自然景觀中都能找到這份穩健、純潔和永恒性。例如,花朵是謙卑和溫順的典範。
“致雛菊
甜美、恬靜的你!
與我一同沐浴在陽光中、在空氣中吐息
你以歡欣和柔順…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16, 2018 at 3:17pm — No Comments
為什麽?為什麽接近一座瀑布、一座山或自然界中的任何一部分,一個人比較能免於"仇恨和卑劣欲望"的騷撓?為什麽在比肩接踵的街道就做不到?
湖區提供了我們一些線索。我和M在這裏的第一個早晨起得很早,到"凡人"旅館的早點室享用早餐。它的墻漆上一層粉紅色,從窗口向外望出,是一個茂密的山谷。外面下著大雨,但房東向我們保證,這不過是一場過路雨。他接著為我們呈上了粥,並提醒我們早餐若想加蛋必須額外付費。錄音機正在播放秘魯的管樂,並且穿插亨德爾《彌賽亞》片斷。我們用過早點後,把背包整理好,隨即開車到安布賽德鎮采購一些背包行走的必用品,如指南針、防水地圖套、水、巧克力和三明治。…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16, 2018 at 3:17pm — No Comments
1789年的夏天,華茲華斯和她的妹妹來到了威爾士的瓦伊河谷。在這裏,華茲華斯親身體驗到了自然的力量,這種體驗隨後在他的詩作中流露出來,並且伴隨詩人一生。這已是詩人二度造訪瓦伊河谷。五年前,他曾到過此處,隨後的一段日子卻相繼經歷了許多不愉快的事件:他在倫敦這個讓他恐懼的城市呆過;他因為接觸戈德溫的著作而改變了政治觀點;他通過結識柯爾律治轉變了作為詩人的使命感;他還親眼看到羅伯斯庇爾在法國實行的恐怖統治。
再度來到瓦伊河谷時,詩人坐在一棵楓樹底下。居高臨下地欣賞著河谷、河流、周圍的山崖、灌木樹籬以及森林,詩人受到了感召,寫出了或許是生平最好的詩作。他曾這樣表示:"創作這首詩所處的狀態,比起任何其他一首,給我留下更美好的回憶。"詩的正題為《廷特恩修道院上方幾英裏所成之詩行》、副題為"一七九八年七月十三日重訪瓦伊河畔之作",他藉由此詩贊頒了大自然使心靈復原的魔力。…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16, 2018 at 3:15pm — No Comments
華茲華斯的主張一開始便遭受到可怕的阻力。拜倫1807年為華茲華斯《詩歌二卷》所作的評論中提到,他對於一個成年人把花兒或動物看得那麽高貴感到困惑。他說:"幼兒園的讀者對於這樣矯飾、浮華的作品會怎麽看哪?……難道是為模仿吟遊詩人,以緩解搖籃裏嬰兒的啼哭嗎?"《愛丁堡評論》語調同情地斷言華茲華斯的詩歌是"幼稚、荒謬之作品",並懷疑或許是詩人本身想刻意讓自己成為笑柄。《愛丁堡評論》指出:"一把鏟子或一個雀巢或許真的能給華茲華斯留下一系列深刻的印象……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聯想在大多數人看來似乎是被迫、生硬和不自然的。所有世人都取笑以下的作品:《挽歌·致吃奶的小豬》、《洗衣日聖歌》、《獻給老奶奶的十四行詩》、《醋栗派頌》。但是,要讓華茲華斯先生相信這一點卻是非常困難的。"
許多文學刊物中開始出現嘲仿華茲華斯此種風格的拙作:…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16, 2018 at 3:15pm — No Comments
我們躺在床上,我想多看幾行書,但是當我發現一根金黃色長發夾在床頭板上,我就很難再專心看書。發絲既不屬於我,也不屬於M,但它卻表明這裏住過許多遊客。或許其中一位已經身處另一個大陸,而對於曾在此處留下自己身上的一小部分卻渾然不知。在外面貓頭鷹的呼叫聲中我們斷斷續續地睡了一晚。
威廉·華茲華斯1770年生於"湖區"北方邊緣的一個小鎮——科克茅斯。他自稱"童年中有一半的時光是在山野中奔跑嬉戲"。他生命的大部分時間在"湖區"度過,但也間斷地在倫敦和劍橋住過,並且到過歐洲旅行。他最早住在格拉斯米爾村莊裏一棟簡樸的兩層樓房裏,房子用石頭砌成,名為"鴿舍"。後來他漸漸有了名聲後,便搬到附近的賴德爾,住進了較為充裕的寓所。…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16, 2018 at 3:13pm — No Comments
我們乘坐一輛下午的火車離開倫敦。我和M約好在伊斯頓車站的發車月臺下層見面。望著自動扶梯上和大廳裏熙來攘往的人群,我覺得若能找到她的影子必定是個奇跡。但我卻必須找到她,這說明了欲望的奇特之處。
我們沿著英格蘭的山脊前進。夜幕低垂,我們嗅到了鄉間的氣息。車窗已逐漸變成長長的一面墨鏡,望著它,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能看到自己的臉頰。當火車開到靠近特倫特河畔的斯托克時,我決定去餐車一趟,於是跌跌撞撞地穿梭於一節又一節搖晃的車廂,如同醉漢似的。但是對於能吃到在行進的火車上烹出的食物,我卻特別興奮。微波爐的計時器發出厚重的機械聲,如同舊戰爭片中發出的響聲一樣,接著是清脆的鈴聲,示意我可以過來取烘好的熱狗。這時火車開過一個道口,路的後方我隱約見到牛群的影子。…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16, 2018 at 3:13pm — No Comments
此外,我對這裏男人長著小腳感到好奇,新市區裏的建築體現出人們對現代建築風格的取舍,這也同樣令我興趣盎然。例如,我在這裏發現,一棟建築的現代性比它是否美觀更為重要,就連一眼就覺得難看的古銅色外觀也無所謂,現代性似乎是期盼已久的東西,人們需要感受到它的強烈程度,以彌補過去停滯不前的時代。如果我能夠依據好奇心的驅使決定什麽是有趣的,而不是被一本有著綠色封面、影響力極強的《米奇林馬德裏道路指南》所左右,那麽我主觀上認為以上所說的,都應該名列馬德裏趣事中。而那本旅遊指南具有很強的磁場作用,把讀者心中好奇的指針拉往王室赤足女子修道院內,那些走起來有回聲的走廊上一道褐色樓梯。…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51pm — No Comments
不過在馬德裏,一切都已經知曉,所有的事物都已經測量好。大廣場的北側長約101。52米。它是在1619年,由德莫拉建成的。這裏的溫度是攝氏18。5度,風向朝西。大廣場中央的菲利普三世騎馬的雕像高5。43米,是由詹博洛尼亞和皮耶羅·塔卡合力鑄造而成。旅遊指南介紹這些詳情時,偶爾顯得有些急切。接著,它又指引我來到聖米格爾教堂。這是一座灰色的建築物,為了不被遊客一眼帶過,它建得與眾不同。書上這麽寫道:
“這座由波納維亞設計的長方形教堂,是少數從18世紀意大利巴羅克建築風格獲得靈感的西班牙教堂。它弧形的外觀以精致的塑像點綴,展現了內外線條之美。拾階而上,可以看見聖尤斯圖斯和聖帕斯托爾的浮雕。這座教堂正是為紀念這兩位聖者而建。教堂的橢圓形屋頂與拱形的屋檐交叉著,而且灰泥粉飾濃重,使教堂內部顯得優雅高貴。”…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50pm — No Comments
春天,我受邀到馬德裏出席一個三天的會議,會議預計在星期五下午結束。由於我從來沒有到過這個城市,而又聽說這裏有一些名勝古跡(顯然不限於博物館),我決定留下來多住幾天。接待我的朋友為我在旅館租了一間客房。這間旅館就坐落在城市東南部、一條樹木林立的大街上。從這裏可以俯視一座庭院。有時,我會看到一位個子矮小、長得很像菲利普二世的男子,站在那裏一面抽著煙,一面用腳輕叩著我想應該是通往地窖的一扇鐵門。星期五傍晚,我很早就回房休息。我並沒有向接待我的友人透露,我準備在這裏度過周末,因為我擔心那樣會增添他們的麻煩,反倒對大家都不好。不過,這意味著我的晚餐將沒有著落。在走回旅店的途中,我沒有膽子去路邊的餐館一探究竟。很多地方都是黑漆漆的木屋,好些餐館的天花板都垂吊著火腿。我害怕成為眾人好奇和憐憫的焦點,於是,我在客房的點心吧裏拿了一包辣味薯片,看完衛星電視新聞後倒頭便睡。…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50pm — No Comments
此外,盡管福樓拜希望能擺脫他所認為的歐洲現代資產階級的那種極端的愚蠢,但他發現,不管身處何地,這種愚蠢無時不伴隨著他:"愚蠢是一種頑固的東西;如果你試圖從你的生活中根除這種愚蠢,那麽,你的生活也就隨之毀掉了……在亞歷山大,一個叫湯普遜的家夥將自己的名字刻在龐培柱離地六英尺高的地方。他是一位來自桑德蘭的遊客,在四分之一英裏外你就能看見他的名字。只要你看到了龐培柱,你必然就會看見‘湯普遜’的字樣;自然,你就會聯想到湯普遜其人。這白癡已成了紀念柱的一部分,並使自己同龐培柱一起萬世留名。我能說什麽呢?他用巨型的字母刻寫了他的名字,這份壯觀幾乎讓龐培柱相形失色……所有白癡差不多都有桑德蘭的湯普遜這種德性。一生中,在那些最美麗的地方和那些最精致的景觀前,我們不知會碰上多少個這樣的白癡!旅行中,也會遇上無數……因為僅僅是擦肩而過,之後,我們尚能一笑,因而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境況,在日常生活中,白癡最終都會讓人惱怒不已。"…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9pm — No Comments
福樓拜思想中的一個核心部分是,他認為人不僅僅是有思想的動物,同時也是需要拉屎撒尿的動物,我們必須把這種率直的理念納入世界觀。他對舍瓦利耶說:"我們的身體裏有泥土和糞便,還有比豬和陰虱更卑劣的本性,我不相信它們包容著任何純潔和精神的東西。"這並不是說人類沒有任何高於動物的地方。只是福樓拜所處時代的偽善和假道學使他萌生心念,以人類的種種不足來警策世人。因此,他不時地會站在當眾小便者的一邊,有時,他甚至同情馬奎斯·德·薩德的觀點,為雞奸、強奸、亂倫和未成年者性行為等作辯護。他曾對舍瓦利耶說:"我剛讀了知名評論家讓寧關於薩德的傳記文章。這文章使我心生憎惡——是對讓寧的憎惡,因為很顯然,他是在以仁慈、道義和被奸汙的處女的立場進行說教……"…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8pm — No Comments
如果我們了解福樓拜的這些想法,我們就會明白他對中東有著特別的興趣決非偶然,也不只是追求時尚。東方同他的性情有著邏輯上必然的契合。我們可以在他個性中的一些主要方面找出他強烈喜歡埃及的理由。他自身的一些想法和價值觀念並不見容於他所生活的社會,但在埃及,這些想法和觀念卻能大行其道。…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7pm — No Comments
建築師:都很弱智;總是忘記在建築物內設計樓梯。”
也可以表現出他對異國及其動物的偏執和無知:
“英國女人:對她們能生育漂亮孩子表示驚訝。駱駝:有雙峰,而單峰駝只有一個駝峰;也許是駱駝只有單峰,而單峰駝有雙峰——沒有人能記得清楚孰單孰雙。
大象:因其記性和對太陽的崇拜而著稱。法國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酒店:只有瑞士才有第一流的酒店。意大利人:都懂些音樂,都不可靠。約翰牛:如果你不知道一個英國人的名字,叫他約翰牛。
古蘭經:穆罕默德著述,全部內容都與女人相關。…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7pm — No Comments
我對公寓房子情有獨鐘,因為這樣的建築讓我感受到節制之美。它舒適,但不招搖。從這種樓房可以看出,這是個在財富上偏好中庸的社會。在建築設計方面,也透出一種淳樸來。在倫敦,建築物的前門通常傾向於模仿古典廟宇的外觀,但在阿姆斯特丹,人們坦然面對生活,他們避免在建築中采用石柱和石膏,選擇的是整齊且不加任何裝飾的磚石。這裏的建築最好地體現了現代意識,予人以整飭,乾凈,明亮的感覺。
異國情調一詞包含有一些更細微、更讓人捉摸不定的意義,異域的魅力源發於新奇與變化,譬如在異域你看到的是駱駝,而在家鄉,你看到的是馬匹;在異域你看到的是不加粉飾的公寓房,而在家鄉,你看到的是帶有裝飾性石柱的公寓房。但除此之外,這一切還可能為我們帶來更深層次的快樂,因為我們看重這些域外特質,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新奇,而且還因為它們更符合我們的個性,更能滿足我們的心願,相反,我們的故土並不能做到這一切。…
Continue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une 18, 2018 at 9:45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