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élgica querida's Blog (180)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6

當媽媽和她的夥伴們踏上逃難的裏程,誰也沒有想到,這一走就是幾個月。剛開始還能搭搭汽車、扒扒火車。走走停停,到後來就基本是徒步了。到處都是難民,到處都是被炸毀的村莊,殘垣斷壁,滿目淒涼。幸虧他們背的有米,餓了可以在廢棄的民房裏尋鍋做飯,還有力氣走路。在路上經常遇到敵機來襲,它們投擲炸彈,俯沖掃射,險象環生,媽媽他們幾次和死神擦肩而過。尤其是當他們快趕到衡陽時,被湘江隔擋著,暮色中的衡陽城隱約可見,滾滾的江面上沒有一條船。夜幕即將降臨,日本兵隨時都可能出現,恐怖的情緒揪扯著每個人的心。媽媽急中生智,大聲向對岸高喊著“我們是抗日救亡的學生,救救我們吧!”那無助無望,悲涼淒切的聲音在濃濃的暮色中飄蕩著,終於感動了一艘補給船,把他們接到對岸。“得救了!”“得救了!”至今媽媽都記得上岸後他們跳躍歡呼,喜極而泣的激動場景。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1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5

二 

說起一生的命運,母親萬分感慨,她說她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因為她至今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誰;同時她又是世上最幸運的人,她找到了相伴一生的知心愛人,還有六個孝順的兒女。 

的確,母親的童年充滿了苦澀和坎坷,外祖母因為不能生養,從一對江浙來的錢姓夫婦手裏抱養了母親。據說這對夫婦因為要繼續逃難,前途未卜又子女多拖累太重,只好忍痛割愛。外祖父是鐵路上的中層幹部,還是個財路頗廣的實職,因而家道殷實。他是個傳統觀念很深的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因此瞞著外祖母又娶了一個青樓女子作側室,另居一所且已有身孕。但剛烈好強的外祖母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難以接受,一氣之下回了鄉下娘家,而且再也沒有回去。外祖父在愧疚之余,給外祖母買了幾畝薄田聊補家用。外祖母回鄉下和唯一的弟弟住在一起,日子過得很清苦。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1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4

聽著叔叔興奮幽默的談話,讓人浮想聯翩。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優秀人才,他們和土地一樣,是當地的寶貴資源。那種所謂的階級路線,人為的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不僅是對天賦人權的粗暴踐踏,也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連我的嬸嬸都能拋棄偏見,慧眼識金的以身相許,相比之下,那裏決策者的見識甚至還不如農婦,我不禁想起偉大領袖的一句銘言: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在培養後代的問題上,叔叔也有自己的見解,他兩個孩子,一個學醫,一個學農。他實實在在地知道,養育著他的土地還缺少什麼。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3

表舅是解放前夕被抓伕去了台灣的,走之前他與母親相依為命,離家時妻子進門還不到一個月。他走後音信全無,妻子無奈改嫁。母親孤苦零丁,貧病交加,不久就淒慘謝世,由鄉親們幫著草草掩埋。在戰亂中這種故事總是不斷的發生在老百姓身上,讓人耳熟能詳,真是時代的悲劇。 

這次回來重修他母親的墳塋,舉行頗為隆重的祭奠儀式,是表舅多年的心願。或許他就是要從這體力難支的磕頭大禮中,表示對自己母親養育之恩的懷念之情,而愈是勞累才愈能從中尋得心靈的慰籍吧?我不禁為華夏祭祀文化那繁覆議程中所包含的豐富內涵所折服。在整個祭祀活動的安排上,更讓人看到表舅的厚道和策劃者的務實。凡來參加者,每人一條白毛巾戴孝用,另有一雙解放鞋和二十元作為酬謝,實實在在沒有一點虛禮,於是親戚鄰裏能來的都來了。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2

作為長孫,我很感謝彭堅先生對祖父那充滿敬意的描述。祖父在文章中形象是那麼高大,光彩照人,是我們的驕傲和光榮。但由於缺少資料,無從考證,我不知道這些敘述是不是歷史中的祖父,或者是祖父的歷史。因為如今的中國,歷史真的有時會變成一個被人隨意打扮的小姑娘,而且跟著時尚在不斷的變。令人欣慰的是故鄉的人民沒有忘記他老人家,縣志上已有他生平的記載。雖然我還沒有看到,但我相信,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也會越來越接近真實,畢竟歷史是不能制造的。 

除了彭堅先生的文章,小時候還在家裏見過爺爺的許多照片。尤其是爺爺在德國漢諾威騎兵學校的,那些跨越塹壕和障礙的照片。爺爺騎著高頭駿馬,揮舞著軍刀,縱身一躍,英氣逼人,讓我印象深刻。可惜這些照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的紅衛兵沒收焚毀了。據媽媽講,中山陵哭陵時,媽媽還抱著我隨同爺爺一起上了紫金山,我也是這個歷史場景的見證人呢。只是那是我才一歲半,還不記得事。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賀天琪:左搖右晃——遠去的記憶 1

第一章·故鄉 

一 

故鄉是每個中國人心目中的聖殿,是心中永遠的情結。故土難離,一直在家鄉默默耕耘的人們自不待言。那些遠在異國它鄉的遊子對故鄉也總是魂牽夢縈:功成名就的要衣錦還鄉,和故鄉一起分享人生的光榮;為官為商的想造福鄉裏,讓故鄉和自己一起實現心中的夢想;年歲大了還要落葉歸根,在故鄉的懷抱裏安享身後的寧靜。故鄉是我們生命的根,是祖祖輩輩起根發苗的地方。 …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23, 2017 at 11:59am — No Comments

習近平:我的文學情緣 下

 11、 文藝創作要反映真實的生活…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May 11, 2017 at 10:06pm — No Comments

習近平:我的文學情緣 中

6、 兩次踏訪海明威的寫作之地

 美國的作品,我看得不多。像惠特曼的自由詩《草葉集》,再有就是馬克•吐溫的作品,《競選州長》裏的那個小片段給人印象深刻,還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我喜歡的是傑克•倫敦,像他的《海狼》《荒野的呼喚》《熱愛生命》。《熱愛生命》是列寧的枕邊書,列寧在生命彌留之際仍請人給他朗讀這本書。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對狂風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鯊魚的描寫,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我就想體驗一下當年海明威寫下那些故事時的精神世界和實地氛圍。…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May 11, 2017 at 10:06pm — No Comments

習近平:我的文學情緣 上

【按】本文是習近平2014年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1、“精忠報國”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May 11, 2017 at 10:04pm — No Comments

徐鳳林·東正教的神人之際 下

四、聖徒崇拜…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pril 27, 2017 at 2:36pm — No Comments

徐鳳林·東正教的神人之際 上

徐鳳林(北大哲學系教授)

基督教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個派別,這是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的通行的說法。基督教起源於東方的西亞,之後這種東方宗教向西方廣泛流傳。歷史上除了基督教之外,還有猶太教、彌特剌斯教、摩尼教、祆教和諾斯替教等,中國的道教也可以算是一種宗教。盡管各個宗教的起源、儀典和名稱術語各不相同,但還是有諸多共通之處。這些宗教的教義都有這樣的特征:強調真理的啟示性、救世的願望、先知或救世主、善惡兩分法、施洗儀式、教化教外人士等等。…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pril 25, 2017 at 10:06am — No Comments

錢理群:沈從文筆下的北京上海文化 上

我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是《沈從文筆下的北京上海文化》。



為什麼選擇了沈從文

這個題目是怎麼來的?在我看來,沈從文是這樣的作家,也許他沒有魯迅那樣的分量,但是他確實是一個可以不斷讓我們去開掘的重要的可以稱為大家的作家。而且,沈從文還有特殊的意義,就是在20世紀的中國,沈從文顯然是有更強烈的本土意識,也可以說,在他的身上更集中地體現了某些20世紀中國的文學經驗以及整個社會經驗。在他身上有比較豐富的本土經驗。從我自己重視本土經驗的角度說,當然也就對像沈從文這樣的作家予以更多的關註。…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March 16, 2017 at 7:27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與上海的故事

再簡略地說一下沈從文和上海的關系。

1928年1月2日,沈從文從北京來到上海,一個星期之後給北京的朋友寫信。他說,他把在上海住的稱為“塌而黴、塞”,就是很狹窄很發黴的一個小房間。他說我到上海第一個和出版社的經理見面。暫且說經理以前藐視他是因為他沒錢,藐視態度不說,假裝親熱的態度真叫人傷心哭淚。他說,明明是瞧不起我,但假裝親熱讓我更加覺得受到屈辱,我在北京就不一樣,問一個博士借五塊錢,博士馬上借給我了,北京人不把錢看得那麼重,上海人怎麼這麼怕借錢,怕借錢不要緊,但又假裝親熱。他覺得非常不舒服。…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March 14, 2017 at 10:05pm — No Comments

錢理群:沈從文筆下的北京上海文化 下

沈從文與北京的故事…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March 14, 2017 at 10:04pm — No Comments

王岳川:發現東方與文化輸出 5

文接 》王岳川:發現東方與文化輸出 4



問:您認為輸出文化的立腳點是什麼?是不是可以有陽春白雪也可以有下裏巴人呢?…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February 27, 2017 at 5:49pm — No Comments

王岳川:發現東方與文化輸出 4

文接 》王岳川:發現東方與文化輸出 3



文化輸出有三個層次:知識型——古典經典,輸出從先秦到王國維時期兩千年的經典;對話型——指二十世紀康梁王開始到季羨林時代,他們經歷了歐風美雨以後的新的思想;生態型——指東西互動的當代文化生態,如建築、舞蹈、藝術等等。我們過去留學生總是拿出一本書送給老外,這種形式是單一的無效的。我在日本時曾經拜見一個教授,這位教授拿出一捆中國書法和繪畫。他說,當代中國的書法不行了,我一看就是贗品。還有一些三流書法,把自己的很差的作品送給講究藝術品味的老外,人家怎麼會看得起。我說,但是應該到故宮和中國美術館看看中國的真東西。…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February 26, 2017 at 3:00pm — No Comments

王海光:回憶錄的寫作和當代人的存史責任 下

平心而論,各種各樣的回憶錄,多少都會有當事人自我合理化的成分在裏面。這種自我合理化的要求,是人性使然。人們對曾經歷過的尷尬事,為擺脫懊惱和懺悔的長期煎熬,求得心裏的安寧,是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相對合理性的解釋的。差別僅僅在於,這種自我合理化產生的撰述誤區,是有心為之,還是無心為之。有心為之,長此以往的自我蒙蔽,就會把謊言當作事實。無心為之,能夠在事實面前保持住一份自我反省的清醒,能夠在真假美醜的邊界上把持住是非曲直的道德底線。所以在存史中出現誤差時,兩者的態度判若雲泥。…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February 18, 2017 at 7:03pm — No Comments

王海光:回憶錄的寫作和當代人的存史責任 中

 

回憶錄的存史方式,最適宜保存歷史發生過程中的情態。“情態”反映的是人們在歷史現場中的歷時性作為,描述在歷史事件中不同當事人的態度、神態、言行等等現場表現,是覆原歷史中最難把握的知性方面。對於歷史發生過程中的“道理”,後人通過文獻資料的研究是能夠認識清楚的;但對歷史發生過程中的“情態”,則是後人難以準確摹寫和真切感受到的。

梁啟超先生論史,最註重歷史的情態。認為情態是“過而不留”的事情,文字傳寫困難,為史者“摹體尚易,描態實難”。 歷史的知性本是生動鮮活,有血有肉的。歷史記述一旦缺乏情態,也就成了所謂“得肉遺血,得骨遺髓”的粗劣摹本,論人述事自然不免是隔靴搔癢,得理而不得其形,得形而不得其神,歷史也就成了一部生硬刻板的教科書。…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February 15, 2017 at 12:39am — No Comments

王海光:回憶錄的寫作和當代人的存史責任 上

中國當代史是發生在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急劇變動的大時代的歷史。置身其中的人們,將親身經歷的歷史事件,所見所聞的人與事,所感所受的情與理,以回憶錄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是豐富我們民族記憶,提供文化積累價值的極有意義的事情。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薪火傳遞的文化使命。當代中國所發生的社會歷史變遷,是三千年未有過的大格局。我們置身在這個社會歷史變遷過程中,所經歷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其覆雜性可能是後來人難以想象和難以體會的;同時,由於這是一段在跌宕起伏中疾行的歷史,歷史場景變動極為頻繁,不免會給後人留下許多空白。所以,每個歷史的經歷者都有責任為後人存史。正是出於此意,韓鋼教授在《炎黃春秋》創刊十五周年座談會上提出:當代人要寫當代史,立刻得到了學界同仁廣泛讚同。足見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February 13, 2017 at 9:08pm — No Comments

資中筠:中文是一種文化底蘊 4

有人批評白居易的詩像順口溜,太淺了,不能登大雅之堂。本來他寫的這些詩不是為在士大夫中間酬酢唱和的,就是有意讓鄉下老太婆都聽得懂的。我這個城裏老太婆也特別喜歡。我覺得一首詩不論深淺,主要是給你以美感。我前面說了,他的詩都非常美,像“天上取樣人間織”這樣的詞,誰想得出來?順便說到,我對現在許多流行歌曲不欣賞,先不說音樂,單說歌詞,不是因為它淺顯易懂,而是因為它不知所雲,又沒有文采。不論是詩還是文,為什麽要晦澀難懂才算有學問,有深度?…

Continue

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February 7, 2017 at 9:35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