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s Blog (276)

小軍鼓的瞬態

招魂風鈴,用墓穴五帝錢和招魂鈴製作,用銅管發音。

哪一種壓縮器設定最能突出小軍鼓的瞬態?敲擊樂須能演奏小軍鼓,鍵盤敲擊樂器及定音鼓。你可以用能夠互換並且重新排列地打擊樂如小軍鼓,鐘鼓,牛鈴,低架甚至是鐃鈸之類的插入物來設計屬於你自己的鼓型小桌子。麥肯恩將心臟設計成一台精緻的機器,與銅管樂器的各種金屬管連通。他們邀請我加盟他們銅管樂隊。歡迎他們的是銅管樂隊和奢華的晚餐。

在小軍鼓,似乎有一個中世紀的後代被稱爲塔波鼓,這是一個單一的腸鼓在底部串起圈套。小軍鼓和鈸是打擊樂器。…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23,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美的社會本質

蔡元培先生倡導“以美育代宗教”,並不是只停留在一種純粹的學術探討中,而是將它積極付諸於實踐。

他說,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

他認為,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爲目的者也。



他留下的原文是: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已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

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一面使人之感情發達,以達成完美之域;一面又爲德育與智育之手段。…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23,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美育:德育之完成

把美育特別提出來,與體智德並爲。蔡元培

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在清末民初,以美育來挽救社會、挽救教育、挽救革命的人和活動,可謂比比皆是。

提出了六種詩歌語言教學的美育策略,即咬文嚼字式的體悟,朗讀吟誦式的體悟,聯想想象式的體悟,名句突破式的體悟,激盪創造式的體悟,樂畫輔助式的體悟。



銅管和大鼓的強奏預示着某種兇兆,仿佛一場激烈的抗爭來不及準備便開始了。…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23,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薛湧:我絶對拒絶做龍的傳人(下)

最妙的是,謝肇淛交代了龍對各種動物加以交合後生出的東西,其中包括麒麟龍馬這些在中國社會頗爲尊貴的造物。這暗示着龍通過交合所創造的秩序,在謝肇 淛的時代已經獲得了合法性,乃至強姦的果實被廣爲尊奉。不過,他沒有交代被龍姦污的婦女生出的是什麼“龍種”。量他在那個時候不敢説。這個 “龍種”,還不分明是皇帝?看看當時的萬曆皇帝,雖然在萬人之上,但是其心理精神則完全呈現出被專制主義強姦後的畸形,乃至乾脆躲入後宮,不理朝政。最後大明朝日益腐敗墮落,最終亡於內亂和外患之中,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ne 9, 2023 at 8:54pm — No Comments

方強:既非龍的傳人,也非孔子傳人(下)

然而,薛文絲毫不談商紂、周厲的荒淫無道,更無視文景、貞觀、康乾之治,而僅是照搬黃宗羲的觀點將秦以降皇朝同貶爲中央集權、破壞所謂周代的憲政精神。殊不知黃宗羲過於美化三代政治法律制度卻沒有看到秦朝以後出現的文景、貞觀、康乾之世實際上並不比理想化了的周代社會遜色。薛文這種觀點與其説是對歷史的誤讀和簡單化,不如説是一種無知。至於該文中秦以後皇權“對每一個臣民都要加以絶對佔有”等言論就更可笑而不值得一駁了。正確地對待歷史的態度是我們不能厚古薄今,是古非今,而是要公平對待,以理服人。…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y 26,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方強:既非龍的傳人,也非孔子傳人(中)

據筆者看來,這一系列對中國歷史的解讀存在很多對儒家和周代的誤讀。周代之所以不能一統天下,並非如薛文所説“拒絶把天下看作一己之私”,而是非不欲也,實不能也。限於當時的軍力、交通和信息條件,周朝是有心無力,而非有力無心。周代的禮制道德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儒家的塑造和理想化的産物。史料的嚴重匱乏使歷史學者無法重構三代面貌,現存的許多周代作品不少還是漢代學者所冒稱。如《管子》、《周禮》等。

至於周代禮制符合近代憲政精神則是對憲政的誤解。憲政最主要的精神在於政府以法治國(The Rule of Law),而非君禮臣忠。憲政的法治與體現等級的禮制相反。法治強調君臣上下平等,這點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韓非的論著中都有表述。而禮制強調等級。周代所謂禮制如何與憲政掛鉤?可能是薛湧的個人創造吧?…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y 25,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方強:既非龍的傳人,也非孔子傳人(上)

——評薛湧“我絶對拒絶做龍的傳人”



閒來無事,隨看網絡新聞,突見有薛湧的文章“我絶對拒絶做龍的傳人”。讀後發現該文對儒家文化、歐洲近代文明、龍文化的影響、乃至中國歷史都有不少誤讀。加之在主流媒體《南方周末》的刊登,有可能對衆多於本國歷史文化不甚了解的國人進行誤導。正因爲此,筆者雖自認對中國文化也僅探一點皮毛,但仍覺得有必要對薛文中出現的一些較明顯的歷史文化誤讀進行澄清,以免誤人子弟。

首先,薛文對某些教授關於龍圖騰産生於江南蠻人表示不同意,認爲江南蠻人不能代表中華(非中國)文化,所以龍也不能代表中國文化。其實,據有關考古發現,遼寧阜新出土的龍型雕塑距今約8000年,而所謂的 “中華第一龍”…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y 23,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薛湧:我絶對拒絶做龍的傳人(上)

幾百年前的謝肇謝肇淛(生僻字)制,看出了自己的文化中被權力強姦的成分,看出專制主義顛覆了基本的人文價值,把獸凌駕於人。

最近有教授領銜,鼓吹龍是中國文化精神的象征,甚至要把龍打造成一個“中國品牌”,惹得媒體大嘩。

説龍是中國文化的象征並沒有錯,因爲中國有許多文化,進而也有許多“象征”。不過,是否應該把龍打造成“中國品牌”,卻大可商議。因爲以什麼樣的文化象征作爲中國的品牌,關係到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中國人的問題。或者用句時髦的話説,這是一個“我是誰”的文化認同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y 22, 2023 at 3:30a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10)

「德勒茲與政治」領域的研究專家保羅·帕頓(Paul Patton)認為,「殖民」問題雖並非德勒茲理論的主要關注點,但他卻對此始終保有興趣,更不用說這一問題,這一「殖民主義」的生產過程,可被完全嵌入德勒茲有關「差異與重復」的理論光譜內,及「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的政治指向中。在上文的符號系統中,能指的霸權讓歧義緘默,在哲學的歷史敘事中,總體法則同化了差異與重復,正如在殖民的歷史當中,白人以自己的形象為基準,以主流的文化為依據,以基督教的教化,將黃種人與黑種人視作他者、視作野蠻、視作亟待訓練與臉化的客體對象。因此,德勒茲總結:「束縛著人類的最主要的層就是有機體,意義和解釋,主體化和征服。」而我們共同的任務,我們所能做的,便是要揭示並了解這一過程,要像藝術家那樣,「去層化、形成意識與愛情的無器官的身體、消除主體化、成為白癡、生成-女人、生成-動物、令語言口吃、成為異鄉人……」…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19, 2023 at 6:01p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9)

如同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對於權力網絡的追蹤,德勒茲也捕捉到權力在語義學與藝術之中的痕跡,而在《臉的歷史》的第二章「肖像與面具:作為再現的臉」,貝爾廷同樣單辟一節討論培根的繪畫。在他看來,如果說倫勃朗在其生命不同時期對於自我的審慎觀察,是一種對於面具與臉的抗爭,那麽培根筆下扭曲的人物形象,即是對於臉之牢籠的掙脫。正如德勒茲所說,培根是「描繪頭的畫家而非描繪臉的畫家。」我們知道,頭屬於身體,而臉是典型的「有器官的身體」,是對於身體的社會化與面具化,臉性抽象機器的生產過程,使得頭成為一幅肖像甚或聖像。但在培根那里,藝術家將一張張臉擲入非表意的輪廓(contour),以錯亂的筆觸與平塗的色彩,揚棄了再現法則對於有機體與繪畫的規訓,並用無聲的尖叫與激烈的運動,喚起身體潛藏的感覺。

圖7/培根 仿委拉斯貴茲_教皇英諾森十世 1953年 布面油畫 美國愛荷華州得梅因藝術中心…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15,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8)

在德勒茲那里,感覺、感知與感受,都是擁有自身價值的存在物,而藝術也是這樣一種自在的存在物,這樣一種感覺的聚合。「藝術的目的,連同其材料手段,是從對客體的各種知覺當中和主體的各種狀態當中提取感知物,從作為此狀態到彼狀態的過渡的情感當中提取感受。」我們看到,德勒茲在他的著作中所論及的藝術家,或其所推崇的作品,都能夠被置入這樣的理論視域。塞尚說:「人雖不在場,卻完全存在於景物當中。」在他的作品中,藝術家的面孔在風景中消失,但塞尚卻生成了聖維克多山,生成了蘋果,他在一種非人的漸變中,在一種感覺層面的流通中無處不在——因為感覺不僅產生於人的主體,也存乎風景、蘋果、顏料與材質,在德勒茲眼中,「畫家必須變成他或她所見之物。」因為只有掙脫了主體的枷鎖,告別了「我思」的迷戀,才能夠與他所遭遇的對象建立真正的連接,才能夠在《白鯨》中生成白鯨,在《追憶似水年華》中穿越記憶、時間與空間。

在此意義上,梵高同樣生成了向日葵,他的面孔在濃稠的黃色顏料中消失並重新組合,同樣的,戈雅也是,杜米埃也是,埃爾·格列柯、弗蘭西斯·培根……他們的色彩都為感覺的收縮與保存,他們的變形都為沖破有機體的束縛,他…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3,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7)

在帕里斯看來,觀看與凝視便是這樣一種首當其沖的手段,是權力征服、支配及認識世界的最初模式,在繪畫中,尤其在喬托的作品里,來自畫面人物與觀者的多重目光,來自主客體之間支配性的凝視,見證了權力的在場,如保羅·克利(Paul Klee)所說:「藝術並非表達可見之物,而是使之可見。」毋庸說,凝視是一種權力,它通過目光而被看見,正是在這樣一個被權力所描摹的世界中,身體被臉化,臉被「風景化」,兩者共同組成了由臉性抽象機器所發動的臉-風景「孔洞表面」。…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3, 2023 at 9:00a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6)

在《千高原》中,在論述喬托的作品時,德勒茲多次引用帕里斯的著作《空間與凝視》。在德勒茲看來,帕里斯的著作展示了臉性機器在繪畫中的運作,而這一運作主要與目光的凝視相關。



在《空間與凝視》中,帕里斯列舉了西方繪畫、尤其是人物肖像正面與側面的多種目光交錯,恰好對應了德勒茲對於表意與後-表意兩種面孔的描摹;而就喬托而言,帕里斯也同樣舉到另一幅藝術家在聖方濟各教堂的壁畫《聖方濟各將鬥篷贈予貧窮的騎士》:在畫面中,再次契合德勒茲論述的是,我們看到兩個人物的側臉,尚未封聖的方濟各正將他的斗篷贈予面前一位尊貴卻貧窮的騎士,自方濟各雙眼投射的凝視目光,擊中了騎士的側臉,使其身體呈現出了鞠躬的弓形彎曲,一如畫面角落方濟各那匹溫順馴服的馬。…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2, 2023 at 1:00p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5)

圖3/喬托 聖方濟各領受聖痕 約1300年以前 濕壁畫 意大利阿西西聖方濟各教堂

圖4/喬托 聖方濟各將鬥篷贈予貧窮的騎士 1295年 濕壁畫…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1,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4)

進一步的,德勒茲發現,白墻與黑洞的結合,恰恰匯聚成一張臉:「頗令人驚奇的是,它是一張面孔:白墻-黑洞的系統。」這顯然不僅是簡單的相似性類比,如上所述,兩種符號系統分別依靠想像與激情,分別顯現了國王的正面與先知的側臉,另外,根據符號系統的能指與語言,也正是發自面孔:「能指的此種純粹的形式上的冗余不能脫離它自身的表達的實體而被思索,應該為此種實體找到一個名字:顏貌(臉性)」;「面孔就是表意體制所特有的圖像,就是系統內在的再結域……能指始終是被顏貌化(臉化)的。」在此,德勒茲正式提出「臉性」及「臉化」(be facialized)的概念,他發現,無論何種傳統的符號體制,均可以「臉」為形象的代言,也都試圖生產符合標準的面孔,試圖將奴隸與臣民吸納入黑洞與白墻,將他們差異性的身體塑造為千人一面的臉型,而倘若失去面孔,他們便再度淪為身體,淪為「神聖人」(Homo Sacer),遭到如動物般的對待或懲罰。這一整套塑造「臉」的過程,這一調節性與生產性的機器運轉,被德勒茲稱作「臉性抽象機器」(an abstract machine of faciality)。

2.…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31,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2)

在此,君主成為了國家的有形身體,或者說,國王擁有兩個身體,在國王自然的、可朽的肉身之外,另一由權力所編碼、捆綁的身體,被塑造成為國家機器與意識形態的化身,即一張威嚴肅穆的國王正臉,一種藏身於宮殿與金字塔的符號體系內部供人想像的神秘權威。這,被德勒茲稱作是「一種表意的、妄想狂的、專制的體制」;而與此同時,還有一種「後-表意」的體制,如果說「表意體制」來自君主的權威,「後-表意」則指向一種先知式的獨裁,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寄托在中心式的想像,後者依賴於內在性的激情:「超越的中心化的專制權力讓位於一種內在的無處不在的權力形式。」德勒茲同樣用一種化身作比,「表意體制」代表「妄想狂的埃及法老」,而「後-表意」體制則是「激情性的希伯來人」的出場。…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6,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張晨〈風景的凝視與身體的臉化:德勒茲論喬托〉(1)

德勒茲論過喬托嗎?實際上,與這位法國哲學家對於英國畫家弗蘭西斯·培根的專著論述不同,喬托的名字只出現在其理論文本的片段。然而在《千高原》的「第七原」中,圍繞一幅喬托的《聖方濟各領受聖痕》,德勒茲卻連接了他一系列有關「身體」、「凝視」、「臉性」及「臉性抽象機器」的重要概念,一方面,借由從喬托到培根的繪畫史梳理,德勒茲重新思考並描摹出一條在藝術領域不斷解轄域的逃逸線;另一方面,這一有關繪畫的理論,同樣關涉德勒茲圍繞符號系統及權力體制的分析,「臉性」的概念也被置於了對西方基督教與白人殖民史的政治批判之中。

1. 作為符號體制的「臉的歷史」

德國美術史家漢斯·貝爾廷(Hans…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5,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劉永謀:「碎片化」的「非人」:福柯筆下的現代人

【核心提示】福柯對現代人的經驗描繪有兩個特點:一是認為現代人是「碎片化」的,二是在「非人」與人的對立中來描述現代人。  

福柯理論研究的根本動機是對現代個體生存處境的關注。這一點,從後期福柯將自己的理論總稱為「關於我們自身的歷史存在論」可以得到佐證。某種意義上說,福柯關於瘋人、囚犯、不正常的人以及性經驗史的研究,可以看做是對現代人生存真相及其解放方案的追問。

需要指出的是,「現代人」不是時間概念,不等於生活在現代的人,而是指生活在現代社會中,按照現代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生活著的絕大多數。極少數拒絕現代文化和現代生活的人,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而是為現代社會所排斥的「非人」。…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4,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劉永謀:福柯:不同政見者並非瘋子(下)

在君主制時期,關押薩德的理由是道德敗壞、有傷風化。君主制崩潰後,關押薩德的理由是精神病。雖然都是監禁,但是後者有了精神病學作為基礎,似乎更為「科學」、更為「合理」。大家可能會問:難道對薩德的行為,社會不能進行幹預嗎?這個問題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回答,但它不是我們討論的問題。從薩德的例子,我們想說的是:精神病學成為了對薩德這個異議者進行禁閉的一個「幫兇」。想想福柯的話——精神病學有維護社會秩序的功能——在現代,精神病學除了純粹的醫學功能,還有名副其實的鎮壓功能。當社會試圖對思想異議者進行懲罰的時候,如果在法律上沒有很好的辦法的時候——以有傷風化來對付薩德,只能判處輕罪,短暫的羈押——判定瘋子將異議者永久地關進瘋人院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14, 2023 at 9:3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