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因抑鬱症困擾,每年自殺死亡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在中國,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爲6.9%12個月患病率爲3.6%。也就是説,每一百個中國人,大約有6.9個人在一生中曾經罹患抑鬱症,約3.6個人在過去十二個月中受到抑鬱症的困擾。

雖然近些年,抑鬱症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了解,但是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接受了有效的治療。在中國,抑鬱症患者的就診率只有不到10%。缺乏醫療資源,患者的經濟狀況,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等多種原因,造成了中國抑鬱症就診率處於很低的水平。

隨着數字健康(尤其是數字療法,DTx)領域的不斷發展,一些基於互聯網的治療抑鬱症的方法被不斷提出並被驗証有效。相對於傳統藥物和心理治療,基於互聯網的療法能夠讓更多人使用很少的治療費用,得到很不錯的治療效果。並且能夠很好的保護患者的隱私,從而很大程度緩解由於社會歧視給患者就醫帶來的壓力。

在衆多基於互聯網的療法中,目前被應用最廣且療效最突出的是——基於互聯網的認知行爲療法(iCBT)。這種療法是將傳統的認知行爲療法(CBT)通過數字産品的形式呈現。雖然不同iCBT産品的呈現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多數産品是通過網頁或APP形式爲患者提供一些自我學習材料,這些材料能夠教會患者一些核心的認知技能,比如追踪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識別並修正自己的認知扭曲,發現並挑戰自己的核心信念等。

本文,我們就來詳細介紹CBTiCBT療法的理論模型。通過這些理論模型,我們能夠更好的了解CBT是如何幫助人們改善抑鬱病症的。

認知模型

從本質上來講,CBT是一種基於認知模型(Cognitive Model)的療法。平時我們經常會説,某件事讓我很生氣,某個場合讓我感到很緊張。似乎某個情境(Situation)直接影響了我們的心情。但認知模型認爲,如上圖所示,人們的情緒(Emotion)、行爲(Behavior)、生理(Physiology)並不是被某一個情境影響的,而是人們對於這個情境的思維決定的。這個思維往往是自動的且人們很難察覺到的。

比如,當你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可能會意識到你的思維在兩個層面上運行。第一個層面上,你在注意這段文字中的信息。第二個層面上,你可能會有一些快速且具有評判性的思維,例如“我可能讀不懂這篇文章”,“我肯定不會讀完這篇文章”等。第二層面的思維通常被稱作自動思維(Automatic Thoughts)。不同的人對於同一個情境會有不同的自動思維,從而導致人們做出不同的情緒、行爲、生理上的反應。

Views: 2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