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6)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29)

第十一章·法國和世界的先鋒派電影 (一)

先鋒派出現於電影方面大約在1925年前後,比它出現於繪畫或詩歌方面晚了一二十年。1914年以前,阿波利內爾、畢加索和麥克斯·雅各布1曾以當時他們對於酒店的窗飾和蘇維斯特與亞蘭合著的小說《芳托馬斯》那種出於興趣的註意,關心過某幾部影片。

1紀約姆·阿波利內爾(1880—1918),法國象徵派詩人;畢加索(1881—1973),僑居法國的西班牙畫家;麥克斯·雅各布(1874—1944),法國作家。——譯者。…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February 25, 2017 at 9:43pm — No Comments

阿堅詩選·上帝應該有個哥

豬是最髒,最是健康

人最乾凈,最愛得病

越洗越髒的是水

越想越近的是鬼

進完了教堂進洞房

蓋完了寺院蓋醫院

人拿自己當要緊

活不夠來活上了癮

阿彌陀佛挺繞舌

是佛還是阿彌陀…

Continue

Added by OVEPI on February 25, 2017 at 9:38pm — No Comments

卡夫卡·城堡(4)

他原想跟弗麗達親密地談一談,可是因為那兩個助手死乞白賴地守在跟前,他給攔住了,而弗麗達也不時跟他們嘻嘻哈哈地開著玩笑。要不然,他們就幹脆在屋子角落的地板上,鋪了兩件舊村衫躺了下來。作為一種尊敬的表示,他們反覆地向弗麗達保證,決不打擾土地測量員,而且盡量不多占據地方,盡管他們悄聲低語地談個不休,吃吃地笑個不停,但是為了達到這個心願,他們不斷地互相擠在一起,為的是使自己占據的地位更小一點,這樣兩個人蜷伏在角落裏,在暗淡的光線下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包裹。但是根據K在白天得到的經驗來說,他深深感覺到他們是兩個機靈的觀察者,不管他們像孩子那樣淘氣地用兩只手裝成望遠鏡也好,也不管他們只是瞟著他,表面上專心一意地在理著胡子也好——他們在胡子上花了不少心思,老是在互相比較誰的胡子更長更濃,而且請弗麗達給他們作評判,——他們的眼睛卻從未從他的身上移開過。K睡在床上,常常抱著完全漠不關心的心情瞧著這三個人奇形怪狀的動作。…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February 25, 2017 at 9:37pm — No Comments

吳曉東:中國現代審美主體的創生——郁達夫小說再解讀(8)

這種“走”,很容易被引申為精神的旅程以及主體的歷程。郁達夫的主體,確乎是一種漂泊的主體,中心離散的主體,外在的形式是“感傷的行旅”,內在的形式則是在個體、愛欲與家國之間找不到主體的位置的生成。這種“感傷的行旅”往往是與疾病主題聯系在一起的,這也使郁達夫的主體同時具有畸零的特征。因此,有研究者用“畸病的作家”來概括郁達夫[69]

而更有意味的話題是:郁達夫筆下畸零和漂泊的主體本身就是現代性的一種美學形式。從歌德的少年維特到波德萊爾筆下的巴黎張看者,從蘭波本人到王爾德小說中的道連葛雷,從托馬斯曼筆下的疾病藝術家到黑塞小說中的哥爾德蒙,一系列畸零和漂泊的主體支撐了美學現代性。所以現代文學中的主體需要我們關註的一個層面,即是審美化的主體。《沈淪》中的主體同時也是經過了審美現代性洗禮過的主體,這種審美的範疇在主體性建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張志揚:死去的是美黛蓮(5)

2

首先應該正視幾組主要關系:

一組:國王(或醫生)——薩德——神甫 (權力/ 性或瘋/ 道德)

二組:醫生——薩德——美黛蓮 (權力/ 性/ 愛)

三組:神甫——美黛蓮——薩德 (道德化的神/ 愛/ 性)

四組:布尚——薩德——茜芬 (性欲或惡/ 性/ 性愛)

五組:國王、醫生、神甫——瘋人式的群氓 (整治/救治;壓抑/挑逗)…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February 25, 2017 at 4:32pm — No Comments

張愛玲·五四餘事(中)

郭與密斯周面面相覷,郭窘在那裏不得下台,只得連聲說:“他醉了。我倒有點不放心,去瞧瞧去。”跟著也下了樓,追上去勸解。第二天密斯範沒有來。她生氣。羅寫了信也都退了回來。一星期後,密斯周又來報告,說密斯範又和當鋪老板出去吃過一次大菜。這次一切都已議妥,男方給置了一只大鉆戒作為訂婚戒指。

羅的離婚已經醞釀得相當成熟,女方漸漸有了願意談判的跡象。如果這時候忽然打退堂鼓,重又回到妻子身邊,勢必成為終身的笑柄,因此他仍舊繼續進行,按照他的諾言給了他妻子一筆很可觀的贍養費,協議離婚。然後他立刻叫了媒婆來,到本城的染坊王家去說親。

王家的大女兒的美貌是出名的,見過的人無不推為全城第一。…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February 25, 2017 at 4:06pm — No Comments

VR/AR會顛覆零售業嗎?

淘寶為年輕人辦了個造物節,向大家展示了T(Technology科技)、A(Art藝術)、O(Originality原創力),其中的T自然少不了基於VR的buy+站臺。阿裏巴巴成立VR實驗室,投資AR公司Magic Leap,就是為了讓最新潮的VR和AR技術融入到線上的購物體驗當中。雖然去造物節現場體驗的用戶反饋不是很好,有吐槽畫面質量太差,沒有沈浸感,還有吐槽buy+更像是一場3D作品展示。



Magic…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February 25, 2017 at 4:05pm — No Comments

向繼東:雜文言說的困境

有研究者認為,魯迅成就最大的是其晚年雜文(此言確乎暫且不論)。魯迅之子周海嬰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中說: 1957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湖南老友羅稷南先生向毛提出一個假設問題:要是今天魯迅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對此,毛十分認真地回答說:以我的估計,要麽是關在牢裏還要寫,要麽是識大體不做聲。羅稷南等先生當時驚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聲。此書出版後,馬上引發爭議,懷疑毛會說出這樣的話。後來黃宗英發表《我親聆毛澤東羅稷南對話》的文章,說她和趙丹都參加了那次見面,證明毛確實說過那樣的話。毛澤東在延安時,評價魯迅連用了五個“最”,後來為何這樣說呢?此一時,彼一時也。這也說明,無論什麽時代,雜文大都不是主流需要的。…

Continue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53pm — No Comments

鄢烈山:處置政治圖騰遺產要有智慧

“兩蔣”過世了,國民黨成了在野黨,“去蔣化”(實為“去蔣之神化”,學界術語叫“祛魅”)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政治氣候變化。如果止於清除兩蔣時代觸目可見的“黨國”標語和“領袖”筆墨;如果止於拆除幾十年來遍布全島的“蔣公銅像”,將它們移諸位於大溪的蔣之陵寢公園,供後人當歷史文物參觀;如果止於刪除教科書裏“蔣公看魚”之類推行個人崇拜的課文,那是天經地義的,不然還侈談什麽民主建設?…

Continue

Added by 厚數據才厲害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48pm — No Comments

李娟·這世間所有的白 3

森林(上)

我們在森林裏循著聲音找到一只啄木鳥。

森林裏蕩漾的氣息是海的氣息--億萬支澎湃的細流匯成了它的平靜與沈寂。我們走在其中,根本是陷在其中,上不見天日,下不辨東西;此間萬物都在被壓抑,都在掙紮,在爆發,在有光線的地方紛紛伸出手臂,在最暗處紛紛倒下。腳下厚厚的苔蘚濃裹的汁水,是這空間中所有透明黏稠的事物一層一層液化下來的沈澱。我踩上去一腳,瞬間陷入深淵。…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16pm — No Comments

曹文軒:水邊的文字屋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14pm — No Comments

鄭永年:如何讓絲綢之路不只是紙上談兵

絲綢之路不能僅僅停留在宏觀的設想,口號式的政策更是不可行。絲綢之路要成功,既要搞清楚要做什麼,更要搞清楚怎麼做。

 2008年開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既是全球性經濟結構失衡的結果,也繼續惡化著全球經濟結構。全球經濟到今天並沒有恢復過來,很多經濟體仍然處於低迷停滯的狀態。另一方面,盡管中國經濟也進入了“新常態”,即中速發展階段,但這只是對中國自己過去的高速發展而言——和世界上其他經濟體相比,中國的發展仍然是高速的。



實際上,在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之後,很難再有過去那樣的高速發展。保持中速增長,仍然可以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所積累的發展經驗及其發展能力,已經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歷史機遇,來實行全球經濟再平衡戰略。可以預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絲綢之路會成為這一戰略的主要推動力,也是中國可持續和平崛起戰略的重要而可行的“抓手”。…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14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不要遮住我的陽光

台灣是個標語地區。走上街,看見"兩個孩子恰恰好",上了天橋,讀到"迎頭趕上",經過電線桿,瞄見"保密防諜,人人有責",在公車裏坐下,猛擡頭就是"敬老尊賢",走進教室,有熟悉的"莊敬自強、處變不驚",進了廁所,大概是"養成洗手好習慣",路過公家機關,就看見"民主、倫理、科學"、"檢舉壞人就是保障好人"。還有一些根本看不懂的:"拼命就是保命",橫掛在車馬雜亂的大街上,好像鼓勵開車的人要沖鋒陷陣。

有沒有想過,為什麽台灣的標語這麽多?是什麽人,在什麽情況下,努力造出一句話來,然後寫在紙上、塗在墻上使我們在生活空間中想逃也逃不掉?他的動機在哪裏?…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11pm — No Comments

林毅夫:中華民族復興與華商的未來

華商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以中華民族的血脈為紐帶,認祖歸宗,無論是在大陸,或是在海外,都有一種強烈的祖國認同感;華商又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群體,他們的祖輩、父輩篳路藍縷,畢生努力,在艱苦的環境中打下了經濟基礎,新一代的青年華商或繼承衣缽,或重新創業,同樣在尋找和發現新的機遇。我們需要關註華商,尤其是要關註在海外創業的華商、新一代的青年華商。

  

華商在海外

  …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04pm — No Comments

竹思 / 高洪波

高洪波(1951~),內蒙古開魯人,作家。著有《人生趣談》、《柳桃花》、《文壇走筆》等作品。

竹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假如我們判斷不錯的話,竹文化應是與儒文化相利益彰的一種文化。在竹子身上,儒生們或看到氣質、風骨、或看到虛心、謙虛,《歲寒三友圖》是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松竹梅從此成為屢屢出現的各種器皿上的圖案。

中國文人中與竹子最親近的當屬蜀人蘇軾,他的名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道破了蘇東坡酷好竹的心態,而他策竹杖的風姿,也從此凝固為一種“何妨從容且前行”的造型,如果沒有竹林襯映在蘇東坡的身邊,他迷人的魅力會大大削減。…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03pm — No Comments

艾·巴·辛格:兩片樹葉的故事

這個森林很大,而且密密麻麻地長滿了各種帶葉的樹木。通常,每年這時天氣都很寒冷,甚至會偶然下雪,可是,今年11月卻相當暖和。如果不是整個森林都滿布落葉,你還會以為這是夏天。落葉有的黃得像番紅花,有的紅得像葡萄酒,有的呈現金黃色,有的則是斑駁的雜色。這些樹葉曾經受到風吹雨打,有些在白天脫落,有些在夜間掉下,如今已在森林地面形成了一張很厚的地毯。它們雖然漿液已幹,但還散發出一種可人的芬芳。陽光透過活的樹枝照射著落葉。經歷過秋季暴風雨而居然還留存下來的蠕蟲蠅蚋在葉上爬行。落葉下面的空隙,為蟋蟀,田鼠以及其他許多在地下尋求庇護的動物提供了藏身之所。…

Continue

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03pm — No Comments

陳丹燕·我的旅遊世界:會見弗洛伊德醫生

離開彼得堡曾沾滿安娜血跡的火車站月台,我們這就出發去維也納,那是凱爾特人在公元前500年就建立的古老城市,當然,現在凱爾特人的後裔已經退居大陸邊緣總是狂風大作的島嶼。這次我們不是去找凱爾特人的,而去老城19區裏的診所見弗洛伊德醫生。淡黃色的大房子,四四方方的,是早年中產階級的喜好。面向院落的房間,窗外一棵大櫻桃樹婆娑著千萬朵白色花朵,襯托出一張猩紅沙發上方曾經的紛飛幻想。弗洛伊德醫生的病人們就躺在那裏,向醫生敞開自己幽暗的潛意識世界。從此,人們開始認識和重視自己心中那大得可怕的記憶倉庫,離開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現代作家們,霎時找到了理解人類的新方法。

從這張沙發出發,世界變得更有內心,內心變得更善惡莫辨。世界的許多個寧靜的角落,在一張舒適長沙發上,總有人心情覆雜地躺下,閉上眼睛,走上試圖回到自己心中去一探究竟的道路,並開口將自己在心中的所見所聞告訴另一個人,那人被稱為心理醫生。…

Continue

Added by 有格 台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02pm — No Comments

愛情是個謎 / 陸星兒

對愛情,幾乎可以說人人都有經歷都有體驗。但人人的經歷,人人的體驗,都不盡相同。即使有過幾次愛情經歷的人,他的每一次愛情體驗,都是不一樣的。我想,正是這樣的不重覆、不類同,才使愛情成為生活中一個永久的話題,能讓人沒完沒了地絮說、咀嚼。

究竟為什麽?!也許,就因為愛情這份“禮物”,誰都獲得過,可能都難以長久地擁有。或者說,愛情這件事,誰都有體會,但誰也說不清楚。就像大伏天吹來的一陣陣涼風,你渾身感覺到舒爽、愜意、愉悅,而僅僅是感覺。愛情,大概類似風,模糊的,不確定的,非常有限,又非常的無限。西蒙·波娃曾用風趣的語調描繪過愛情:“人們為什麽會墮入情網?沒有比這更覆雜的了:因為這是冬天,因為這是夏天,因為勞累過度,因為閑極無聊,因為軟弱,因為剛強,因為需要安全,因為喜歡冒險,因為絕望,因為希望,因為有人不愛您,因為有人愛您……”這位著名女作家把愛情概括得這樣玄妙,又論述得這樣簡潔、精辟。…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February 25, 2017 at 3:01pm — No Comments

連清川:中國活在金瓶梅時代

今天的中國沒有可供朝拜的聖地,沒有提供心靈棲所的靈山;亦沒有建設社會所去往的方向,沒有共同感知的高尚與崇高。我們今天生活在哪裏?西門慶的後院裏,清河的繁花似錦裏。只是當價值不再,一切只剩下欲望時,生命會變成什麽?

中國的媒體有一種奇異的功能,舉世罕有:即“弘揚社會正氣,促進社會和諧”。中央電視台年年都有的“感動中國人物”,似乎是一場舉國盛宴,而選中的人物,自然正面完美。

這種官營媒體的特殊動作,似乎也廣為社會所接受。在網絡上的體現,即“最美”。例如近日出現一系列的最美人物,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勇救學生,最美司機吳斌忍痛停車,最美路人托舉哥周沖救下幼童等等。他們不僅僅在官營媒體之中被高調列為英雄,在微博、論壇等公共網絡平台中,也多受到普通公眾的頌揚。…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31am — No Comments

連清川:中國活在金瓶梅時代

今天的中國沒有可供朝拜的聖地,沒有提供心靈棲所的靈山;亦沒有建設社會所去往的方向,沒有共同感知的高尚與崇高。我們今天生活在哪裏?西門慶的後院裏,清河的繁花似錦裏。只是當價值不再,一切只剩下欲望時,生命會變成什麽?

中國的媒體有一種奇異的功能,舉世罕有:即“弘揚社會正氣,促進社會和諧”。中央電視台年年都有的“感動中國人物”,似乎是一場舉國盛宴,而選中的人物,自然正面完美。

這種官營媒體的特殊動作,似乎也廣為社會所接受。在網絡上的體現,即“最美”。例如近日出現一系列的最美人物,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勇救學生,最美司機吳斌忍痛停車,最美路人托舉哥周沖救下幼童等等。他們不僅僅在官營媒體之中被高調列為英雄,在微博、論壇等公共網絡平台中,也多受到普通公眾的頌揚。…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29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